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 前言与 《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2785745       资源大小:636.5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 前言与 《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doc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前言与 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解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活离不开地理。2、了解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学期开始,课程表中有一门新课,就是地理课。地理课是学什么的呢?在讲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学生回答,分类)(讲授新课)学生的理想分类后大体有这些:第一类:建筑师。告诉学生要想当建筑师要学习地理,比如说,画图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学啦,要学地图,比如说在什么地方设计建筑,当地的地形条件如何等等,都到用到地理知识。第二类:服装设计师。还得学地理,比如说在国内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面料,也就是各地的棉花以及蚕丝等的分布,什么季节什么时候设计什么样的衣服,比如说给非洲设计什么样的衣服呀,皮袍可以吗?所以你得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因地制宜,设计人们喜欢的衣服。(就是说,不论学生的理想是什么,一句话,干什么都得学地理)老师介绍初中地理内容。板书:一、生活离不开地理提出问题:生都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现象与“地理”有关,并说出来?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并选择一部分对应做出简单的解释。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总而言之,生活离不开地理板书: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说出下列地区收入以什么为主?在生产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见课件图片。看p3展示课本图:“风沙掩埋了古文明”,巴比伦介绍提问: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概括,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否则要受到惩罚,自毁家园。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看p3“姑姑的故事”讨论:提问:说一下这段文章的认识,试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3、综合分析问题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谈,你们一定感到地理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科学。地理课将带领你们进一步观察世界,认识中国,让你们感受到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建设祖国的热情。不论地理课选择讲述的地区距你是否遥远,传达的地理思想却是共同的,是终生受用的。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案 1编者:山东省高青县实验中学:郑宝田 课程标准:1.地球的形状、大小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经纬线的特点。3.经度、纬度和高、中、低纬度的划分。4.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的划分。5.利用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某地位置。教学难点: 1.地球在宇宙中空间位置及经纬线的特点。2.东西半球半球的划分。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教师  多媒体展示课本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学生  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  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              臆想            证实教师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2地球形状的认识(1)分组按照教材中的要求,模拟“海边看船”,把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如果有同学到海边亲身体验过,也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学生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无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本图1.3解释)(2) 图1.4是一幅月食照片。古铜色的部分是地球的影子。注意观察古铜色影子的边缘,可以看出它呈什么形状?(弧形)。学生2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教师  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或看课本图1.4),帮助学生理解。(3)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学生  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4)进一步设问:凭借这些证据,能不能肯定地球是球形?为什么?3 学习麦哲伦环球航行(结合阅读材料)。4 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5 用哪些资料数据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6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学生1: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学生2: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易而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学生3: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我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7. 教师  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大小。学生  读图,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为4万千米。学生指图说明.。【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请同学们观察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分成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地球仪的特点。2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补充地球仪的特点。(1)是地球缩小的模型。(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3)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3. 认识地球仪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1.地球仪的作用。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纬线和经线】1活动一(1)观察经纬网模型,说出经线、纬线特点。观察有经纬网世界地图:找出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说出经纬度的变化特点和作用。学生1: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2活动二(1)观察地球仪,填表(表中某些项目的内容由教师写出,其余项目的内容让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通过观察,自己归纳、总结出经纬线、经纬度、赤道等地理名词的几何形状特征及作用)。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状的?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讨论交流,学生展示。纬线(圈)经线(圈)形状特征圆圈半个圆圈指示的方向东西南北长度的分布赤道最长向两极缩短。 相等 标度的范围由0°纬线向南北各分作90°。 由0°经线向东西各分作180 °。 度数的变化规律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东增东经,西增西经相同度数的区分 S : “南纬” N : “北纬” E : “东经”W: “西经” 零度线的确定赤道(即0°纬线)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赤道以20°W 和160°E3活动三学生自学问题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此问题较难,以教师回答为主)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教师要做必要的提示)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在以上活动过程中,教师边组织讨论,边请学生将讨论结果书写到表格中。【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师提问:“要说明一个地点的确切位置应如何表述?”说出下列地点的确切位置:北京、伦敦、莫斯科。然后再请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下列地点:(利用教科书中的活动3)(1)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 S、150° W;(2)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 N、 125.3° E。各小组自己安排训练项目,或相互提问。总结本节内容,利用板书总结。板书设计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              臆想            证实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三、经线和纬线(列表)纬线(圈)经线(圈)形状特征圆圈半个圆圈指示的方向东西南北长度的分布赤道最长向两极缩短。 相等 标度的范围由0°纬线向南北各分作90°。 由0°经线向东西各分作180 °。 度数的变化规律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东增东经,西增西经相同度数的区分 S : “南纬” N : “北纬” E : “东经”W: “西经” 零度线的确定赤道(即0°纬线)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赤道以20°W 和160°E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四、经纬网定位课堂训练: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ABCDE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教师点拨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方法1.先定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判定经线和纬线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介绍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1.说明判定方法:2.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范围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教案 1课程标准:1.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2.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情感目标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演示“地球运动”的课件,请观察说出地球运动的形式有些?【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活动一 (1)自转与公转的规律有何相同点?(2)动手演示“地球运动”的活动。(3)学生概括总结地球运动的形式(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4)完成下列表格自  转公  转方  向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旋转中心转动特点(5)列举自然界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活动二(1)利用光源和地球仪,学生演示:当前地球上昼夜的形成和分布。指出昼半球、夜半球的范围。要求学生观察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哪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2)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3)连续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如中国和美国)昼夜更替的情况,思考并总结昼夜更替的原因。(4)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历多长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指出是12个小时左右,究竟多长时间依季节而有差异,待上高中学习时再深入了解)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5)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6)教师讲述: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或图上画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让学生计算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城市中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了解时刻计算“东加西减”的一般方法。(7)教师让学生总结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收获,并总结、整理板书内容。活动三(1)教师提问。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中午比早晨或傍晚更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呢?(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这个提问的设计,是为学生理解地球公转使地表热量发生季节变化而作必要的铺垫,但不能按高中地理学习那样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加深。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2)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或利用教科书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还是竖直的?地轴指向是否发生了变化?(倾斜的。没有)读教材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表)北半球的季节月份北半球得到光热的多少春夏秋冬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填写下列表格: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纬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以自己的家乡为例,归纳总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三、地球上的五带(读教材图1.20“地球上的五带”,请各小组完成)在图上找出地球上的五带,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中国主要属于什么带?还有小部分属于什么带?山东省属于什么带?(北温带。热带。北温带)完成下表:五带范围有无阳光直射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四季变化情况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板书设计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二、地球的公转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方向    在图上表示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节气日 期太阳直射的纬度北半球昼夜长短获得太阳光热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五带五带范围有无阳光直射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四季变化情况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第三节 地图 教案 1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3.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4. 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5.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6.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过程与方法:1.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2.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3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教学难点: 1.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会议室、礼堂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学生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比例尺【地图的基本要素】1. 比例尺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 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 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 (由学生回答)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读台湾岛地图(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2)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3)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比较P23"中国地图"和" 北京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学生活动)1.请阅读P23"做一做"并填下表:问题答案中国地图北京地图两幅图表示的范围哪个大?哪个小?两幅图所表示的广州的地理事物,哪幅图详细?哪幅图简单?两幅图的比例尺哪个大?哪个小?(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2.从地图上确定方向。(1)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2)教师出示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例如世界图、中国图、北京市区图等,让学生思考应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3)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在不同类型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可以从已学过的地球仪上的方向辨别入手,让学生复习用经纬线确定方向的方法,了解在地图上同样可以用经纬线确定方向。这种方法适用于小比例尺的地图,而大比例尺地图的经纬差比较小,这类地图往往没有经纬线。这时就要遵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则。还有的地图标有“指向标”, “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一般是指北。某村平面图想一想 看右图中公路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点拨归纳 在组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评价后,教师指出: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箭头指示的北方,再确定其他方向。并以辨别图中公路方向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例,点击鼠标,在原图上加上虚线,指导学生学会用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这样就能很快辨别出公路的方向发生的变化:从左向右公路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然后转向正东方向延伸。读图回答 电脑展示“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读图回答:A在D的什么方向?D在C的什么方向?B在D的什么方向?点拨归纳 在学生议论回答后,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一说自己的解答思路。然后教师进行点拨归纳: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并具体说明在经纬线为平行直线图上确定方向的思路和方法。第一步,根据经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辨别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北纬还是南纬。即经度数值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东大东经),向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西大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北大北纬),向南逐渐增大的为南纬(南大南纬)。第二步,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之分,没有东西方向之别。如图中:A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南正北方向,即A在D的北方,D在A的南方。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向北极方向为北A,向南极方向为南D。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之别,没有南北方向之分。如图中:C和D的相对位置是正东正西方向,即C在D的东方,D在C的西方。地球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地球一周360°,要选择两点之间经度差不超过180°的弧段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沿着地球自转方向,前方的在东C,后方的在西D。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了。如图中:D在B的西南方,B在D的东北方。可采用下列方法分析确定:一是假设组合法a.先看B、D的东西方向(假设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B东,D西;b.再看B、D的南北方向(假设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B北,D南;c.各点的方向组合起来,B东北,D西南;d.二者的相对位置:B在D的东北方,D在B的西南方。二是定位组合法,如B在D的什么方向?a.确定定向点B,参照点D;b.以D确定B在D的右上方;c.D点向右东,向上北;d.组合右上东北,的以,B在D的东北方向。在以北极或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经纬线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方向?引导分析 电脑展示下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启发、边分析。1.经纬线特点: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同心圆(或圆弧形)。2.辨别南北极:图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的,则中心是北极(如甲图);呈顺时针方向的,则中心是南极(如乙图)。反之,根据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也可以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3.辨别方向:无论经纬线怎样变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永远不变。对于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甲图),中心是北极,地球的最北点,它周围的各个方向均为南;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因而辨别方向的方法可归纳为:内北(D)外南(C),顺西(A)逆东(B)。对于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乙图),中心是南极,地球的最南点,它的外围各个方向均为北;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因而辨别方向的方法可归纳为:内南(D)外北(C),顺东(A)逆西(B)。总结: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无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 “图例”(1)教师请学生归纳总结:阅读地图一般需要哪几个重要的步骤?要读懂地图,正确地使用地图,需要利用地图为我们提供哪些基本要素?(2)请学生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参考教科书提供的图例),然后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也要指出,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很多地图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必死记硬背,关键是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活动1:要求,每位同学做出一张图1.按顺序写出你家步行到下列地点所经过的街道、公路的名称:小学、百货商店、菜市场、电影院、公园、邮局、银行、医院。2.上一题中的街道和公共场所,试做一副简单的街道平面图活动2: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指导下,用皮尺、指南针等简单工具,对校园内的校舍、操场(校园设施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自己定出比例尺,绘制几幅不同比例尺的校园平面简图(可以是局部的)。【地形图的判读】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多媒体演示:课本P16 图1.27 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承转:“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1. 观察一幅绘有等高线的地图(1)请同学们观察一幅绘有等高线的地图,教师可以自问自答:“那就是用绘制等高线的方法来表示。”(2)教师提问:“那么,等高线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等高线示意、海拔的计算两幅图和文字,讨论地图上的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2.等高线(1)出示等高线的地形模型,利用这些模型,根据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在黑板上画出一组等高线图。(2)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带一块橡皮泥(核桃或鸡蛋大小的一块即可),制做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制作过程最好由学生参考教科书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提示和指导。教师可以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3)让学生对照绘制出来的等高线轮廓和地形模型,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总结: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4)让学生阅读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总结: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书本p17 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地形?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200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丘陵20003000 表示高原30005000 表示山地完成活动1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海拔高海拔高<500米有的高有的低  在200以下地面起伏程度 地势平坦,边缘较陡  较陡坡度和缓  四周高中间低   地势平坦以上教学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制作等活动过程,达到理解、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识读方法的目的。3.活动2教师在讲桌上摆放一个山地模型,并请学生观察教科书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提问下列问题。(1) 什么是地形剖面?假如利用这个模型,如何操作能看到某地形的剖面?(2) 若利用此地形模型进行操作,能得到多少个地形剖面?(3) 若想利用一幅等高线图,了解某两点(图上是A-B)之间的地形起伏情况,应该怎样做?请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根据图中提示的信息分析归纳说明。【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下列三位同学各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请你们出主意。(学生讨论回答)1、 我们班级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当地地形图)印度在2001年12月13日发生议会大厦受袭事件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日2、 趋紧张,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也频频发生。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需要世界政区图)3、 我们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我家比较远,我得想一想怎样乘车。 (需要交通图)二:阅读汉城地铁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1) 在地图上找到金浦机场、汉城火车站、芦原、奥林匹克公园 (各小组同学找出相互交流)(2) 从金浦机场到芦原,要乘哪几路地铁? (同桌同学合作看图,说出几种换乘方案)(3) 在地图上标出汉城火车站到奥林匹克公园的最短路线。 (23名学生合作在图上用铅笔画出)小结: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特别是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 前言与 《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