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2019年《中医学-绪论》PPT课件.ppt

    • 资源ID:2836458       资源大小:6.40MB        全文页数:9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中医学-绪论》PPT课件.ppt

    ,程晓亮,中医护理学 电子教学课件,程晓亮,绪 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熟悉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历史源流各阶段的特点及成就。 学时:2学时,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概念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独特医学理论体系,研究探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预防、治疗,以及养生、保健为目标的传统医学。,中医护理学概念,中医护理学的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辩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人群施以健康照顾与服务,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中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学科属性,自然科学 知识,社会科学 知识,中国 古代哲学,中国 传统文化,中医学,二、中医学的历史源流, 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医学理论的百舸争流,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古代解剖及生理现象的观察; 4.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5.古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渗透; 6.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返回,返回,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标志: 中医学“四大经典”,秦、汉时期-中医理论的构建重组,成书年代:先秦战国,近代学者认为是西汉中 后 期。 作者:众多医家所著。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内各医学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 内容:该书分为两部分: 素问 (平素之问答) 共18卷162篇 灵枢 (神灵之枢要),1.黄帝内经,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 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 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创立 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2.难经,(1)成书年代:汉以前。 (2)作者:相传为秦越人。 (3)内容与成就:难经作为内经的辅翼,同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实了内经的内容。尤其在脉诊、经络、命门和三焦等论述方面有所发展。,3. 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作者:张机,字仲景,后世誉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内容与成就: 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 该书分两部分 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确立了外感病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 ,对内伤杂病进行了辨证论治。,4.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 了中药理论的基础,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1)成书年代:汉代。 (2)作者:托名神农。 (3)内容:收载中药365种,分为三类,其 中植物类239种,动物类65种,矿物43种。,华佗创制“五禽戏”开创体操健身先河,整 体 观 念 指 导 思 想,精 气 阴 阳 五 行 哲 学 思 想,脏 腑 精 气 血 津 液 核 心 理 论,辨 证 论 治 诊 治 特 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魏、晋、隋、唐时期-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发展,魏晋隋唐时期: 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一批分支学科,如针灸学,脉学在分化中日趋成熟。,1 .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在经络、俞穴和针灸治疗的方法和理论方面充实了 黄帝内经。,2 .晋·王叔和: 著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记载24种病脉。 确立“寸口脉法“。提出两手寸、关、尺与脏腑对应的脉学理论。 归纳24种脉象,并进行具体描述,使脉象名称规范化。 阐述脉象的临床意义,将脉与证统一起来,葛洪著肘后备急方,3.隋·巢元方等人 著诸病源候论, 是第一部论病源与证候 的专著(第一部病因病 证候的专著,)对内、 外、妇、儿等及传染病 的诊治有不少精碎的论 述,记载了1739种病候, 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4 .唐·孙思邈: 誉称“药王”,著 千金要方和 千金翼方,堪 为第一部古代医学 百科全书,发展 了伤寒杂病论 的辨证论治理论 体系,开医学伦理 学之先河。,5 .唐·苏敬等: 著新修本草是 世界第一部国家药 典,载药844种, 比欧州纽伦堡政府 颁发的药典要早 883年,宋金元时期-医学勃兴与学术争鸣,1 .宋·陈无择: 倡“三因学说”,在 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中将病因分为 三类:外因、内因、 不内外因,对中医 病因学的发展有深 远的影响。,2. 宋·钱乙: 著小儿药证直诀, 该书是一部系统的儿 科专著,开创脏腑证 治先河,丰富了辨证 论治的理论体系。,3. 王惟一制铜人,4 .宋·宋慈: 著洗冤录是 世界上最早的一 部法医学专著。,5 .金元四大家: 各具特长的医学流派,他们冲破了泥古不化,墨守成规的陋习,指出:“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刘完素 (字守真,后人尊称刘河间),学术观点:倡“六气皆从火化” “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倡导火热论 寒凉派 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学术观点:“邪去则正安”。倡导祛邪论 一一攻下派 代表著作:儒门事亲,李杲 (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学术观点: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 。 代表著作: 脾胃论,朱震亨 (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学术观点:倡相火论、“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称为滋阴派。 代表著作: 格致余论,明清时期医学理论的系统与深化,1. 集古代中医基础理论之大成,出现 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楼英的医学纲目、 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介宾的景岳 全书和清·吴谦等的医宗金鑒等对历 代医学领域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2 .大胆提出了一些新创见:, 赵献可,张介宾提出了“命门学说”,探讨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原动力。 指出“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人身脏腑 阴阳之根本。 李中梓明确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 天之本”的重要论断,使中医藏象学说得到 了深化。,3. 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温病:为热性病的总称,以急性发热, 热象显著为特点。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 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 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明·吴又可: 著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指出“温疫”的病因是一种异气所感。提出“戾气学说”。是医学史上第一位温病学家。,清·温病学理论日趋完善,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涌现出温病四大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薜生白。,清代温病四大家的突出成就,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薛雪(字生白),王士雄:字孟英,著作温热经纬,汇集古今温病学成就,集十九世纪温病学之大成。,4.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是一部科学巨著,总结了我国十六世纪以前药学的成就, 集明以前医学之大成。被译成英、法、德、日、朝等多种文字、广泛流传。该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为分类基础,分为16纲60类。,中医药巨著 本草纲目,5. 清·简明实用的本草和方书陆续出现。大大地丰富了中药学宝库。 如汪昂本草备要、黄宫琇本草求真著。 6 .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倡导活血化瘀的诊治方法。,王清任著医林改错重视解剖,改正了前人解剖方面的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创立六腑逐瘀汤。,近、现代西学东渐笼罩下的中医,近代,鸦片战争以后,隨作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文化和科技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理论的发展,呈现新旧并存的趋势。,建国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异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中医学发展有以下特点: 1、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 2、用哲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大量专著和科研成果相继出现。 3、对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中医理论概念的发生之源和发展创新之路。,近30年来,随着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继承和研究,亦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无论在文献的系统整理和理论的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二)恆动观念 (三)辨证论治 辩证施护,(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 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织结构不可分割的五大系统 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气血津液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功能活动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任何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在其它 脏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 任何一个体表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与内 脏的活动密切相关。 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体表组织器官与内脏的病变相互影响 脏腑之间的病变相互影响,诊断方面为临床上从外测内提供了依据。朱丹溪:“欲知其内,当以观乎外”。“有诸内必形诸外” 治疗方面局部病变从整体治疗,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循心包经的神经性皮炎,2.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天人相应”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生理: 春温、夏热腠理开汗多、尿少; 秋凉、冬寒腠理闭尿多 病理:春多温病、夏多泄泻; 秋多疟疾、冬多伤寒。,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生理:人身的阳气 早晨生发 日中旺盛 日西渐衰 夜半入里 病理: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东南地低、气温热、腠理疏松皮肤 生理 润、个子细。 西北地高、气燥寒、腠理 致密皮肤 粗糙、个子慓悍。,东方多痈疡 病理 南方多挛痹 西方多内伤 北方多脏寒生满病 因时 自然环境与治疗的关系 制宜 因地,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的治与乱对人体的影响 社会安定,有益健康:“太平之世多长寿人”。 社会动乱,有害健康:大兵之后必有大荒, 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人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影响身心健康: 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今天,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人类对自然宝库的大量开掘和利用,人类正面临着大气污染、全球气温变暖、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问题。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古人所说的四时、地理环境变化的范畴。因此,我们应该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今天实际,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及如何维持人与自然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当今社会,随着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变得非常方便;人们的物质生活(包括夜生活)、精神生活十分丰富;公司与公司之间,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等等,与中医理论产生的年代相比,社会环境要复杂得多。因此,研究当今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如何适应这个社会环境,取得平衡,亦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二、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含义: (1)症:症状、体征。是机体在疾病过 程中,自觉或他觉的一种不正常的表现。 即单个症状或体征,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 本质。 如:头痛、发热、脉浮、舌淡苔白。,(2)证:证候,机体在发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等要素,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如:风寒表实证。,(3)病:疾病,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 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了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如:肺痈等。,2.症、证、病、三者关系: 每一种病都包含了以某一症状为主的若干症状(体征)组合的证。 症状 病 证 体征,3辨证论治的含义:,辨:分析、辨别。 证:证候。 论:考虑、讨论。 治:治则、治法,辨证论治: 将四诊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 合,辨别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 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 的证。根据辨证的结果以确定治疗原 则和方法。,4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是对辨证是否则正确的检验。,5、辨证论治的应用 同病异治:病同证不同,故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病不同,但证相同,故治法相同。,三、恆动观念,1、含义: 恆动:即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恆动观念:中医学以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 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2内容:,(1)生理恒动观:“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动与静同为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动静相互为用,促进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恒动不休。中医学认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气化活动。 (2)疾病亦处于不停地发展变化之中。 恒动观念指导疾病的防治。 未病先防 “治病 必求于本” 既病防变,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中医学-绪论》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上海哈登)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