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9013.doc

    • 资源ID:2882404       资源大小:29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9013.doc

    安徽省明光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A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           B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C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           D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2据春秋左传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材料表明()A礼乐制度规范贵族行为           B传统政治中的理性考量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           D儒家伦理决定王位继承3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4唐代士人将“始不以进士攉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宋代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据此可知唐宋社会()A由世俗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 B科举制发展使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C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价值追求的变化 D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5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说,古代雅典城邦“最重要的立意是要在最广义上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城邦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这一论断揭示出古代雅典()A城邦重视对公民的生活救济         B城邦重视对公民个性的培养C公民普遍认可“知识即美德”        D城邦利益高于个人的自由6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的个人自由是以宽容为基础的,但宽容和制度性保障有着本质的差异,宽容是统治者的恩赐,即使专制君主偶尔也对个人自由表现出宽容,而制度则意味着是一种义务。这种说法()A认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专制 B肯定了雅典政制对近代民主制的影响C揭示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是人文精神 D指出了雅典政制并非现代意义的民主7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将一些抽象理念人格化,比如和谐女神、胜利女神、健康女神。祭祀这类神祗的宗教节日大多在执政官换届选举之时。这反映了()A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盛行          B公民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C执政者重视政治理念宣传          D罗马人尚武色彩非常浓厚8在古代罗马,获得公民权就可以参与政治并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罗马最早将公民权授予其拉丁盟友,进而将这一特权推至整个意大利半岛,恺撒又授予居住在殖民地的民众,还授予从南高卢招募来的士兵。由此可见,罗马统治者不断扩大公民群体是()A增强罗马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B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必然结果C其领土不断扩张的根本原因        D扩大罗马法影响的重要举措9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案。其中,宽容法案授予几乎所有新教徒群体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英国通过上述两个法案()A确保了议会的基本权利          B把国王置于“统而不治”的境地C继承了传统的政治规则          D使公民权利和君主权力达到平衡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并对议会负责。这表明法国()A实现了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        B事实上确立了总统共和制C民选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        D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11晚清由在乡官吏和科举出身的士绅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即便曾国藩、李鸿章掌握一地财权、军权甚至部分人事权也没有形成地方割据。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的合理解释是()A缺乏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         B晚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C地方武装军事实力不够强         D科举制度固化了中央权力的合法性12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在中国总论(1848年出版)书中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在世界史中,一个非基督教的君主宁愿销毁损害他的臣民的东西,而不愿出售它来装满自己的腰包,这是唯一的一个实例。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也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这段描述()A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辩护         B充分肯定了道光皇帝的禁烟决策C对林则徐虎门销烟大加赞赏        D对中国禁烟运动横加指责13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A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B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C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       D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一变化反映出()A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C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D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15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传人中国,出现了不同的内涵。1903年,严复说:“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1918年,胡适说:“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正纯粹的为我主义。”这些言论()A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B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C主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D摧毁了传统礼教的文化基础16据图1,从1900年新政启动,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先后发生的民变多达一千三百余起。据此可以推断() 图1 清末十年民变次数统计 A废科举导致矛盾激化              B转型时期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C反洋教斗争愈演愈烈              D军阀混战引发大量的社会冲突17近年来学术界有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临时约法是以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为蓝本制定的,而非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临时约法中下列条文, 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权”B“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C“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D“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18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          B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          D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19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译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1902年)、游侠风云录(1903年)、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A. 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B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C.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D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20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A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          B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挠C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          D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211927年11月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是“无间断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后,已经成了绝对的反革命势力,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因此中国革命的前程,要“急转直下的进入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全国的状况是直接革命的形势”,提出党的总策略是发动城市工人和农民举行总暴动。这种决议案()A正确判断了大革命后的形势           B表明右倾思想在党内有所抬头C是八七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           D可能会给革命带来一定的危害221938年7月出版的某论著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一论述()A反映出当时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C科学预见到了抗战的艰巨性和持久性 D折射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23下表为1942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据此可知,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单位:%)  阶层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其他 户数 抗战前 36 72 284 540 50 18 减租后 24 67 380 0 25 34 土地 抗战前 295 210 295 190 08 02 减租后 135 175 5 225 06 34 A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B削弱了封建土地剥削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D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24下表为1949年美国时代周刊有关中国的政治类报道的倾向性统计表,这主要反映出() 期目 标题 主要内容 倾向性 1949110 Sugar- Coated Poison 蒋介石期待和平 1949110 NOW that the Kettle IS Ours 共产党将进入北平,如何治理北平 19491 24 High-Flying Terms 在和平解决北平问题上,共产党设定期限 1949418 City of Victory 同共两党和谈失败 19494 25 Ultimatum 共产党放弃和平,选择战争 1949627 Window-Drcssing 共产党推行民主政治 1949718 A Few Truths 美国对蒋介石失去信心 (注:国民党正面报道;共产党负面报道;共产党正面报道)A美国对蒋介石逐渐丧失信心         B解放战争胜利开展C意识形态影响报道的客观性         D美国放弃扶蒋反共25毛泽东发文称:“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此文发表的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B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C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法国共有十三个最高法院,它们绝大部分有权解释法律,而且不准上诉。另外,一些称为“国中国”(pays dEtat)的省份,在负责代表国家的最高当局制定税法时,有权拒绝同最高当局合作。 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 1835年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材料二 (1791年乾隆谕旨)国初(建立)以来,设立(世袭的清朝贵族)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向(来)例俱兼议政(王大臣)虚衔,(非军机大臣则)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八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1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情况(1921年1949年) 会议时间地点介绍一大1921年上海嘉兴建党;通过党纲、宣言;强调与第三国际的联系。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1923年广州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四大1925年1月上海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五大1927年4月武汉批评了陈独秀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装未能作出回答。八七会议1927年8月汉口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六大1928年6月莫斯科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问题,提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错误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七大1945年延安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定了毛泽七大毛泽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延安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提出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全会主义的任务。来源: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国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 摘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12年)“国家之本, 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4分)明光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1、 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国人参与政治、废立国君,说明国人会议制约了贵族权力,故选C项;材料强调国人的权利而不是“民众”,排除A项; “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体现的是国人会议的权力,没反映分封制的破坏,排除B项;“巩固了”的说法违背史实,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做大,排除D项。2【答案】B 【解析】王后没有嫡子,就选立年长的,如果年纪相当就根据德行,如果德行也相当就根据占卜,天子不立偏爱,公卿没有私心,这是古代的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已经确立了一整套的权利继承的原则,一些特殊的情况都已经有了细致的规定,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据材料“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产生,战国时期发展,形成一套的伦理道德是在西汉之后,故D项错误。3【答案】B 【解析】三省逐渐从内侍机构逐渐成为正式机构,体现出皇权增强削弱相权的需要,故选B项;三省在隋朝时成为定制,排除A项;材料展示三省的来历不能体现其工作效率,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中央官制的演进而非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关系,排除D项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既“尚姓”又“尚官”,那么宋代则“尚官”, 反映了社会心理的变化,社会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故选D项;由世俗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即越来越多的官员来自于平民,而不是贵族,强调官员主体的变化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宗法观念强调血缘关系,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兴起,市民文化发展,排除C项。5【答案】D 【解析】D项表述与题目中“最重要的立意是要在最广义上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相符,故选D项;A项表述与题目中“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城邦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无关,排除A项;B项表述与题目中“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不相符,排除B项;根据题意,强调的是城邦对公民的控制,排除C项。6【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古代雅典的个人自由是以宽容为基础的,但宽容和制度性保障有着本质的差异”说明雅典政制不是制度民主并非现代意义的民主,故选 D项;据材料“古代雅典的个人自由是以宽容为基础的”说明该学者认为雅典是自由不是专制,排除A项;据材料“宽容是统治者的恩赐,即使专制君主偶尔也对个人自由表现出宽容”可知是否定不是肯定,排除B项;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据材料“宽容是统治者的恩赐”可知不是人文精神,排除C项。7【答案】C 【解析】材料中罗马人将一些政治的抽象理念人格化,如和谐女神、胜利女神、健康女神,这就有助于政治理念在人民中的传播,在换届选举之时祭祀这类神祗,也有助于营造政治氛围,说明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者特别重视政治理念的宣传,故选C项;材料中人格化的“和谐、胜利、健康”等政治理念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人格化的“和谐、胜利、健康”是政治理念,非宗教信仰,排除B项;材料中人格化的“和谐、胜利、健康”等政治理念与尚武色彩无关,排除D项。8【答案】A 【解析】罗马统治者不断扩大公民群体是增强罗马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故选A项;罗马统治者不断扩大公民群体是罗马疆域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排除B项;罗马统治者不断扩大公民群体是其领土不断扩张的结果,排除C项;罗马统治者不断扩大公民群体是扩大罗马影响的重要原因,排除D项。9【答案】D 【解析】题干的重点在于论述宽容法案的内容,不在于议会的地位,故A项错误;在1689年,国王还是有一定权利的,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意图在于 议会通过两个法案的意义,与传统的政治规则无关,故C项错误;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宽容法案使新教徒的信仰有了自由,这样就使得君主的权利与公民的权利趋于平衡,故D项正确。10【答案】C 【解析】据材料“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并对议会负责”可知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故选C项;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而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立法机构的权力而不是说法国的政体是什么,排除B项;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不能说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时君主派的力量还很强,排除D项。11【答案】D 【解析】封建割据的物质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一经济基础在晚清时期并没有出现的质的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即便曾国藩、李鸿章掌握一地财权、军权甚至部分人事权”可知,晚清时期的地方势力已然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即便曾国藩、李鸿章掌握一地财权、军权甚至部分人事权”可知,晚清地方武装军事实力已经相当强大,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晚清由在乡官吏和科举出身的士绅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可知,这些地方实力派的统帅全部都是科举出身,而科举取士的权力又最终取决于中央政府,这又在客观上固化了中央权力的合法性,故D项正确。12【答案】B 【解析】该书作者认为“一个非基督教的君主宁愿销毁损害他的臣民的东西,而不愿出售它来装满自己的腰包”,实际上是赞赏道光皇帝宁可销毁鸦片,也不借此牟利。材料主旨是赞赏道光皇帝的举动,与为侵略战争辩护无关,故A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材料是对道光皇帝的赞赏,与林则徐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赞赏道光皇帝的举动,与对中国禁烟运动横加指责无关,故D项错误。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由材料“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教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可知传统宗教信仰的淡化及社会控制机制的衰落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之一,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而非民间宗教组织的兴起,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是农民的贫困和破产使得乡村宗法社会的瓦解,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排除D项。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众认识到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故选B项;根据材料“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未涉及政治制度确立,排除A项;根据材料“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并未涉及在世界地位,排除C项;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排除D项。15【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严复言论可知严复主张实现国群自由即民族独立,这有利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而胡适则主张个人的自由,这有利于中国民主运动发展,故选A项;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是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两人言论均无此表现,排除B项;五四新文化运动由民主科学要求个人的自由逐步转向民族救亡,这一方向的转变是因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所导致的,这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胡适主张个人自由,有反对封建礼教的内容,但严复主张国家民族独立与摧毁封建礼教无关,排除D项。16【答案】B 【解析】据材料民变多达一千三百余起,这说明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社会流动,而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故为社会转型期,故选B项;1905年废科举制,而材料反映的是19001911年间的民变,排除A项;材料说的民变没有特指反洋教斗争,义和团运动时反洋教斗争激烈,排除C项;军阀混战指的是清末民初时期到抗战之间的中国境内军阀割据混战的事件,排除D项。17【答案】D 【解析】“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的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容,故选D项;“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中“总统内阁行使行政权”内容,排除A项;“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中“参众两院行使立法权”内容,排除B项;“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符合近代西方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排除C项。18【答案】D 【解析】欧美列强对中国的抵抗态度确实存在不同,但这是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大众传媒在近代中国没有实质性的大发展,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没有实质性的不同,故C项错误;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结果失败,而其影响并没有深入人心,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结果取得了完全胜利,其影响非常大,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举动,而后者则是全民族抗战,所以群众基础是最关键的,故D项正确。1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主要是翻译了“美国独立记演义”“苏格兰独立记”内容可知主要是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激发民族主义,进行反帝的愿望,故A项正确;维新派主张的是君主立宪,并未主张推翻清政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01年到1907年,而维新变法于1898年已经失败,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是翻译政治小说,维新派主张的是改良,并非革除旧的观念,故 D项错误。20【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人探寻革命道路经历了曲折,但逐渐找到了正确方向,体现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故选D项;通过题干可知,该学者没有强调城市道路是照搬苏联的产物,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左”倾错误,不是右倾错误,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出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影响的大小,排除C项。21【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发动城市工人和农民举行总暴动”说明决议案主张城市中心论的道路,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可知城市工人力量薄弱,敌人力量强大,故A项错误;据材料“城市工人和农民举行总暴动”体现的是“左”倾思想,故B项错误;据所学,八七会议的总方针是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而不是“发动城市工人和农民举行总暴动”,故C项错误;据材料“提出党的总策略是发动城市工人和农民举行总暴动”,结合所学中国国情可知,城市中心论会给革命力量带来损失,故D项正确。22【答案】C 【解析】据材料“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中国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可知分析了抗日战争中战争双方的利弊,日本的长处与中国的短处决定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艰巨性与持久性,故选C项;依所学,1938年抗日战争处在战略防御阶段,排除A项;依所学,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抗日战争的艰巨性与持久性,而非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排除D项。23【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地主和富农户数、土地减少,中农和贫农户数、土地均有所增加的数据信息可知减租减息政策削弱了封建地主依靠土地剥削农民的现象,故选B项;大生产运动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减租减息政策而非土地革命,排除C项;由时间信息可知需要巩固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D项。24【答案】C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美国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政治类报道的倾向性,美国对蒋介石逐渐丧失信心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解放战争胜利开展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根据统计表可知时代周刊对中共的报道以负面为主,说明意识形态影响报道的客观性,故C项正确;美国并未放弃扶蒋反共,即使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放弃,故D项错误。25【答案】C 【解析】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时,南京国民政府还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从专政对象看,有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不能反映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可以判断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三大改造后,三大改造后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消失,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分)【答案】(1)特点:民主共和;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立法权更集中;法律解释权唯一。(6分) (2)变化:中央权力决策机构发生改变;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了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4分) 不同之处: 性质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是封建制度。(2分) 政体不同: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制衡,中国是君主专制,军机处为执行机构。(4分) 经济根源: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较为雄厚,民主力量比较强大,通过1787年宪法将美国的资产阶级政治成果用宪法形式固定下来。而当时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君主专制存在和发展的根源。(4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由材料“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可知民主共和;由材料“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可知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由材料“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可知立法权更集中及法律解释权唯一。 (2)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二中清初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承办国家大事,后来由军机处“承旨遵办”说明中央权力决策机构发生改变;及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了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第二小问不同之处,从性质、政体两方面进行比较。结合史实可知性质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是封建制度。政体不同: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制衡,中国是君主专制,军机处为执行机构。第三小问经济根源,结合史实可知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较为雄厚,民主力量比较强大,通过1787年宪法将美国的资产阶级政治成果用宪法形式固定下来。而当时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君主专制存在和发展的根源。27(12分)【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日益走向成熟(2分) 论述:中共一大提出要打倒资产阶级,但二大结合中国实际修改了奋斗目标,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建党初期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根据形势发展,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表明对中国革命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通过八七会议和六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动武装起义并将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遵义会议上妥善处理好党内矛盾和分歧;在抗日战争中提出全民族抗战路线并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党提出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8分) 结论: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和策略,由幼稚走向成熟,领导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 示例二 论题:中共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民主革命历程的曲折。(2分) 论述: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前两次大会都在此举行,确定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三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国民革命失败,八七会议确立中国革命重心转向农村,中共六大在莫斯科举行,对以后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长征胜利结束后,延安成为革命新局面的中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8分) 结论:民主革命时期历次党全国大会地点的变化都与时局相关,根据时局不断调整党的任务和方针以适应新的革命需要,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和曲折历程。(2分) 示例三 论题:会议内容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2分) 论述:中共一大决定党的工作重心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但由于力量悬殊,工人运动民失败告终,使中共在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决定,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由于国民党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中共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使中国革命重心转向农村,从而找到了一次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8分) 结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根据时局不断调整党的任务和方针以适应新的革命需要,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说明中共会议内容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2分)【解析】“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情况”描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共历史代表大会的情况,从中共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很多的,从内容上看,可以得出中共逐渐成熟的过程,从地点来看可得出革命的曲折性,从理论角度来看,可得出马克思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等,然后根据所知识进行说明即可。28(18分)【答案】(1)原因: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广泛宣传;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6分) (2)历程:排满兴汉五族共和中华民族。(4分) 核心:民族融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建设一个文明的中华民族。(4分) (3)作用:促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归纳为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根据材料一“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归纳为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知识分子的宣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9013.doc)为本站会员(无敌斩)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