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ch10材料的变形与回复再结晶1.ppt

    • 资源ID:2921241       资源大小:2.37M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ch10材料的变形与回复再结晶1.ppt

    工程材料原理,第10章 固体材料的变形与回复再结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较小时将发生弹性变形,随着外力的逐步增大,进而会发生永久变形,直至最终断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其形状或尺寸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织以及相关的性能也都会发生相应变化。 研究材料在塑性变形中的行为特点,分析其变形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第一节 金属的弹性变形,弹性,图 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10.1.1 弹性变形的本质,图 双原子模型,弹性的实质是原子作用势的不对称性。 可以用双原子模型来解释。,弹性变形的主要特点是: (1)可逆性 去掉外力,变形就消失。 (2)线性 应力和应变间满足直线关系。 (3)弹性变形量小 一般说来,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弹性变形很小,高聚物材料的弹性变形可以比较大。,10.1.2 弹性变形的主要特点,10.1.3 弹性变形及其影响因素,弹性模量是材料结合强度的标志之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1)结构 弹性模量与原子序数呈周期性变化趋势,与结合键的结合强度有关。 (2)温度的影响 T升高,热振动加剧,晶格势能发生变化,E下降。 (3)合金元素的影响 一般说来,E对结构不敏感。少量的合金元素不影响E,但大量的合金化,可使E发生显著变化。这是因为固溶体中溶质元素在周围晶体中引起畸变,从而使E下降。 变形的影响:一般冷加工,E下降, 但影响不大,第二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虽然工程中应用的通常是多 晶,但多晶体的变形是和其 中各个晶粒变形相关的。因 此,单晶体的变形是金属变 形的基础。 单晶受力后,在它晶面上可以分解出平行于晶面和垂直于晶面的两个分量,前者称为切应力,后者称为正应力。 切应力产生塑性形变而正应力不产生塑性形变。,9.2.1 塑性变形机制,1. 滑移,1.滑移现象 如果对经过抛光的退火态工业纯铜多晶体试样施加适当的塑性变形,然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发现原抛光面呈现出很多相互平行的细线。,图 工业纯铜中的滑移线,在普通金相显微镜中发现的滑移线其实由多条平行的更细的线构成,现在称前者为滑移带,后者为滑移线。,图 滑移带形成示意图,2.滑移系 晶体中的滑移只能沿一定的晶面和该面上一定的晶体学方向进行,我们将其称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往往是晶体中原子最密排的晶面和晶向,这是由于最密排面的面间距最大,因而点阵阻力最小,容易发生滑移,而沿最密排方向上的点阵间距最小,从而使导致滑移的位错的柏氏矢量也最小。 每个滑移面以及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称为一个滑移系,滑移系表明了晶体滑移时的可能空间取向。,图 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体的滑移系,由于体心立方结构是一种非密排结构,因此其滑移面并不稳定,一般在低温时多为112,中温时多为110,而高温时多为123,不过其滑移方向很稳定,总为,因此其滑移系可能有12-48个。,图 bcc晶体112 和123面的滑移系,滑移变形的特点: (1)滑移总是沿着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密排面)和其上密度最大的晶向(密排方向)进行。,(2)滑移只能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 (3)滑移时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滑移方向位移的距离为原子间距的整数倍。,()滑移是晶体内部位错在切应力下作用的结果,10.2.3 滑移的机理,几种金属晶体的实验及理论临界分切应力,位错运动 Dislocation Motion,位错和塑性变形 Dislocations & plastic deformation,If dislocations don't move, deformation doesn't occur!,Adapted from Fig. 7.1, Callister 7e.,Dislocation Motion,Dislocation moves along slip plane in slip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dislocation line Slip direction same direction as Burgers vector,Edge dislocation,Screw dislocation,Adapted from Fig. 7.2, Callister 7e.,10.2.2.2 孪生,孪生,单晶体中如果滑移系由于某些情况而不能开动,就会发生另一种重要的变形,这就是孪生。 在金相显微镜下一般呈带状,称为孪晶带。 晶体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发生切变,1.孪生的晶体学 (不要求) 孪晶是晶体内部的一种均匀切变过程。 面心立方 111面为孪生面,为孪生方向。fcc晶体是一系列平行的(111)面所构成(按ABCABC规律)。若晶体中局部的几层(111)面沿112方向均匀移动 。 均匀移动是指每一个(111)面的移动距离,这是相对于其最临近晶面而言。,(a)孪晶面与孪生方向 (b)孪生变形时晶面移动情况 图 面心立方晶体孪生变形示意图,2.孪生变形的特点 (1)孪生是在应力集中的局部区突然萌生,萌发于局部应力高度集中的地方。 (2)孪生所需的切应力比滑移所需的要大10100倍。 (3)孪生形核难,长大快,通常以猝发的方式形成并使应力-应变曲线上呈现锯齿状 。,图 铜单晶在4.2K的拉伸曲线,在一些晶体中,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既不能进行滑移也不能进行孪生的晶体将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塑性变形。 扭折是一种发生在晶体中的局部弯曲 。,3、晶体的扭折,图 晶体的扭折示意图,(一).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 对滑移真正有贡献的是在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也只有当这个分切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后,滑移过程才能开始进行,这时的分切应力就称为临界分切应力。,10.2.2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图 临界分析应力分析图,c称为临界分切应力,是一个与材料本性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度等相关的量,与加载方向等无关。,图 镁单晶屈服应力与晶体取向的关系,单滑移:只有一个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最大并达到临界分切应力而进行滑移 多滑移: 由于很多晶系具有多组滑移系,决定滑移系能否开动的前提条件是其分切应力能否达到其临界值,当某组滑移系开动后,由于不断发生晶面的转动,结果可能使得另一组滑移系的分切应力逐渐增加,并最终达到其临界值,进而使得滑移过程能够沿两个以上滑移系同时或交替进行,这种滑移过程就称为称多滑移。 交滑移:螺型位错在两个相交的滑移面上运动,当螺位错在一个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会转移到另一个滑移面上继续滑移。,(二)单滑移、多滑移和交滑移,(三)滑移时的晶体转动,图 滑移时的晶体转动 a.压缩 b.拉伸,图 拉伸时晶体转动机制示意图,宏观上,都是切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剪切变形; 微观上,都是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是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另一部分的移动; 都不会改变晶体结构; 从机制上看,都是位错运动结果。,滑移不改变晶体的位向,孪生改变了晶体位向; 滑移是位错运动的结果,而孪生是不位错运动的结果; 滑移是不均匀切变过程,而孪生是均匀切变过程; 滑移比较平缓,孪生则呈锯齿状; 两者发生的条件不同,孪生所需临界分切应力值远大于滑移。,塑性变形机制小结,10.2.3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中,绝大多数都是多晶材料。虽然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与单晶体相同。 但实验发现,通常多晶的塑性变形抗力都较单晶高。,图 锌的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多晶体中,由于相邻各个晶粒的位向一般都不同,因而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作用在各晶粒滑移系上的临界分切应力值也各不相同,处于有利取向的晶粒塑性变形早,反之则晚。 前者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必然受到周围未发生塑性变形晶粒的约束,导致变形阻力增大。 同时为保持晶粒间的连续性,要求各个晶粒的变形与周围晶粒相互协调。,§10.2.3.1 多晶体塑性变形过程及特点,对只有两个晶粒的双晶试样拉伸结果表明,室温下拉伸变形后,呈现竹节状。 说明室温变形时晶界具有明显强化作用。,多晶体的晶界的影响,图 位错塞积,晶粒大小对塑性变形的影响(Hall-Petch关系),实验表明,多晶体的强度随其晶粒的细化而增加。 Hall-Patch关系:,图 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的关系图,2.多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 多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它不具备典型单晶体的第阶段-易滑移阶段。 因为晶粒位向不同,各晶粒变形需相互协调,至少有5个独立的滑移系开动,一开始便是多滑移,无易滑移阶段。,图 锌的单晶与多晶的应力应变曲线,单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固溶强化:合金形成单相固溶体后,溶质原子的存在及固溶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不断增加,而塑性、韧性不断下降。 复相合金的塑性变形: 聚合型合金的塑性变形 弥散型合金的塑性变形,10.2.4 金属合金的塑性变形,10.2.4 金属合金的塑性变形,Cottrell气团,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可以与位错交互作用而形成溶质原子气团,即所谓的Cottrell气团。 间隙型溶质原子和位错的交互作用很强,位错被牢固地钉扎住。 位错要运动,必须在更大的应力作用下才能挣脱Cottrell气团的钉扎而移动,这就形成了上屈服点;而一旦挣脱之后位错的运动就比较容易,因此有应力降落,出现下屈服点和水平台。这就是屈服现象的物理本质。,金属及合金强化的位错解释,滑动位错与第二相质点的交互作用,当第二相以弥散分布形式存在时,一般将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这种强化相颗粒如果是通过过饱和固溶体的时效处理沉淀析出的,就称作沉淀强化或时效强化;如果是借助粉末冶金或其它方法加入的,则称为弥散强化。 在讨论第二相颗粒的强化作用时,通常将颗粒分为“可变形的”和“不可变形的”两大类来考虑。一般来说,弥散强化的颗粒属于不可变形的,而沉淀强化的颗粒多数可变形,但当沉淀粒子长大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变为不可变形的。,金属及合金强化的位错解释,当运动位错与颗粒相遇时,由于颗粒的阻挡,使位错线绕着颗粒发生弯曲;随着外加应力的增加,弯曲加剧,最终围绕颗粒的位错相遇,并在相遇点抵消,在颗粒周围留下一个位错环,而位错线将继续前进,很明显,这个过程需要额外做功,同时位错环将对后续位错产生进一步的阻碍作用,这些都将导致材料强度的上升。 不可变形颗粒的强化与颗粒间距成反比,颗粒越多、越细,则强化效果越好。这就是奥罗万(Orowan)机制。,图 位错绕过第二相粒子的示意图,图 第二相颗粒周围的位错环,当第二相颗粒为可变形颗粒时,位错将切过颗粒。此时强化机制较复杂,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位错切过颗粒后,在其表面产生b大小的台阶,增加了颗粒与基体两者间界面,需要相应的能量; 如果颗粒为有序结构,将在滑移面上产生反相畴界,从而导致有序强化; 由于两相的结构存在差异,因此当位错切过颗粒后,在滑移面上导致原子错配,需要额外作功; 颗粒周围存在弹性应力场(由于颗粒与基体的比容差别,而且颗粒与基体之间往往保持共格或半共格结合)与位错交互作用,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金属及合金强化的位错解释,6.5 金属及合金强化的位错解释,图 位错切过颗粒机制,第三节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图 冷轧对铜及钢性能的影响,§10.3.1 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变化,10.3.1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经塑性变形后,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各晶粒中除了出现大量的滑移带、孪晶带以外; 随着变形量的逐步增加,原来的等轴晶粒逐渐沿变形方向被拉长,当变形量很大时,晶粒已变成纤维状。,图 铜经30%、50%和99%冷轧后的光学显微组织,随着形变量的增加,晶体的强度增加、塑性下降的规律(加工硬化)。 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电阻率增加,电阻温度系数降低,热导率下降,抗腐蚀性减弱。,形变织构,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多晶体变形时,各晶粒的滑移也将使滑移面发生转动。 当塑性变形量不断增加时,多晶体中原本取向随机的各个晶粒会逐渐调整到其取向趋于一致,这样就使经过强烈变形后的多晶体材料形成了择优取向,即形变织构。,图 形变织构形成示意图,图 形变织构形成的制耳,根据形成的条件不同,形变织构可分为丝织构和板织构。 实际上,无论形变进行的程度如何,各晶粒都不可能形成完全一致的取向。 形变织构的出现会使得材料呈现一定程度的各向异性,这对材料的加工和使用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加工过程中的“制耳”现象就是我们所不希望出现的;而变压器用硅钢片的(100)001织构由于其处于最易磁化方向,则是我们所希望的。,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残余应力,对金属进行塑性变形需要做大量的功,其中绝大部分都以热量的形式散发了,有不到10%被保留在金属内部。 这部分储存能在材料中以残余应力的方式表现出来,残余应力是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不均匀变形引起的,是一种内应力,对材料整体而言处于平衡状态。就残余应力平衡范围的大小,可将其进一步分为三类: 第一类内应力,又称宏观残余应力,作用范围工件尺度。 第二类内应力,又称微观残余应力,作用范围晶粒尺度。 第三类内应力,又称点阵畸变,作用范围点阵尺度。,图 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ch10材料的变形与回复再结晶1.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