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振兴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关于开展重点镇XX设、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党委信息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安排,现将我局相关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一、严格履职尽责,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提出的“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的奋斗目标,认真履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了XX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一)稳定发展粮油生产,促农增产增收。一是扎实开展粮油高产创XX。在XX平镇整XX制推进小麦、玉米模式高产高效创XX2万亩;分别XX立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红苕、花生千亩
2、示范片7个,带动全县示范面积10万亩。在示范片通过技术培训,落实配套物资,推广集成配套技术,示范效果显著,经测产,玉米最高亩产达到725公斤,平均亩产523公斤;花生最高亩产达到282公斤,平均亩产228.5公斤;水稻最高亩产达到759公斤,平均亩产655公斤。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1.99万亩,比上年增加1.79万亩,增9.39%;总产预计数74.32万吨,比上年增产1.99万吨,增2.75%,粮食总产有望保持全省前三。油料播种面积63.15万亩,比上年减少0.16万亩,减2.46%;油料总产I1.76万吨,增产0.15万吨,增1.29%,油料总产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粮油增产实现人均增收41元,
3、粮油价格提高实现人均增收46元。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依托龙头加工企业XX立了优质油菜基地22万亩,占全县油菜总面积的50%。在涪江以东的XX、忠孝等12个镇乡XX立了高芥酸油菜基地12万亩,基地内全部推广XX油15号、XX油309等高产优质高芥酸专用品种,由西普公司订单每公斤加价0.2-0.3元收购;在XX平、金石、新鲁等11个镇乡XX立了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10万余亩,基地内华油杂系列品种推广率达到85%以上,由神龙粮油公司承接高于当时当地市场价每公斤0.2元订单收购,油菜、稻谷订单生产加价实现人均增收18元。(二)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促农节本增收。一是积极推广农机化生产技术。积极推广水稻
4、玉米、油菜、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结合省级粮油高产创XX水稻项目在XX镇、XX平镇、永明镇、新鲁镇XX立万亩机插秧示范片,通过集中育秧,全程服务,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在XX、XX平、永明、新鲁等XX立油菜机播机收示范片;在XX平镇示范旱地套作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在XX设镇示范净作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4月11、15日,分别在石安镇红光村、永明镇团新村召开机插秧育秧现场培训会;5月9日、5月19日分别在XX设镇召开小麦机收玉米机播现场会和XX平镇召开油菜机收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5月22、23日,分别在石安镇红光村、永明镇团新村召开机插秧现场培训会;9月22日在XX设镇干坝王在石安镇红光村召开水
5、稻机收现场培训会,7次现场会总参会人数达100O余人次,切实将农机农艺结合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二是大力开展农机化生产服务。20XX年19月,全县共完成机耕122.8万亩、机播22.23万亩、机收66.23万亩;全县投入自走式收割机372台,引进联合收割机400台,农机作业面扩大实现农民节本增收人均30元。20XX年,全县粮油增产实现人均增收41元,粮油价格提高人均增收46元,农机作业面扩大节本增收人均30元,油菜、稻谷订单生产加价人均增收18元,种植业能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X5元,已全面完成种植业增收XXO元的目标。二、夯实重点镇乡,促进面上平衡,认真落实重点部门“公开述职”会议精神20XX
6、年3月28日,根据县委统一安排,我局在全县重点部门公开述职工作会议上进行了述职,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提出了“强化一个基础、突出两个重点、做好三个争取、落实四个注重、实现五个确保”的“12345”工作思路,通过前期几个月的努力,我们在支持重点镇乡、促进面上平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全力向上争取,为支持重点镇乡和面上平衡奠定基础。一是争取领导专家来县。部、省、市领导先后到我县调研农业农村工作共20余次,我县农业工作获得上级领导充分肯定;20XX年5月9日,全省旱地麦玉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暨院市(县)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在我县顺利召开,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到会指导,
7、为全县全面推广旱地全程机械化生产奠定基础。二是争取项目资金到县。认真研读中央、省、市政策和上级领导讲话精神,找到适合XX发展的政策、资金、项目。同时迅速组织班子成员向农业部、省厅、市局主动对接、主动汇报。通过努力,今年110月我局共成功争取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产油大县项目等项目共计20个,到位资金8112.66万元。三是争取荣誉口碑留县。加强项目管理,积极编制项目工作手册,通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XX设,赢得良好口碑,争取上级支持。20XX年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和20XX年中央财政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集中使用项目分别于5月20日、5月21日通过省考评组绩效考评,产油大县项目绩
8、效考评成绩位列全市第一、现代农业水稻项目绩效考评成绩位列全市第二,为20XX年成功争取产油大县项目和现代农业水稻项目奠定了基础。(二)举全局之力,全力支持XX个重点镇乡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XX个重点支持镇乡,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共计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尤其以XX、XX、XX、XX平四镇为重。一是在XX镇落实项目资金1187.1万元,其中:市级财政农业产业发展资金70万元用于五柏村蔬菜产业基地XX设,农机提灌结余资金18万元用于提灌XX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100O万元用于XX镇高标准农田XX设,绿色防控资金10.1万元用于采购绿色防控设备和药剂,产油大县项目高产创X
9、X资金70.5万元用于XX设示范片0.95万亩、花生良种补贴资金18.5万元用于补贴花生良种。二是在XX镇落实项目资金301.5万元,其中:蚕桑产业发展资金300万元用于蚕桑产业发展,绿色防控资金1.5万元用于采购绿色防控设备和药剂。三是在XX平镇落实资金82.8万元,其中:产油大县项目高产创XX资金30万元用于集中育苗场XX设和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集成推广,高产创XX资金52万元用于整XX制推进小麦/玉米模式高产创XX2万亩、水稻高产创XXO.3万亩,绿色防控资金0.8万元用于采购绿色防控药剂。四是在XX镇落实资金85.63万元,其中:产油大县项目高产创XX资金20万元用于XX设油菜少免耕直
10、播机收高产创XX示范片0.1万亩,高产创XX资金38万元用于XX设水稻高产创XX示范片1.4万亩、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27.63万元,用于采购腐熟剂,完成稻田秸秆还田腐熟3.25万亩。五是除XX、XX、XX、XX平外其余9个重点镇乡,我局也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XX设项目等项目安排上予以支持。1.在XX、石安、XX平、永明、金石为项目实施重点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项目总投资70万元;2.依托20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XX设项目在立新镇、金石镇、乐安镇等培育科技示范户500户,为科技示范户提供水稻200公斤、水稻优化配方肥4200公斤,共计资金5万元;3.在刘营、金石等
11、镇乡实施病虫防控项目,共计资金11万元;4.在刘营镇、潼XX镇优先支持2个合作社申报评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刘营青龙生猪、潼XX大兴农机合作社),为3个合作社争取和落实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220万元(立新科美120万元、潼XX大兴农机50万元、向阳红藤椒50万元),为2个家庭农场争取和落实省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XX旭升家庭农场10万元、潼XX生茂家庭农场10万元);5.支持XX个重点镇乡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项目的审核备案、项目报批工作,对XX个镇乡涉及XX3个村,共申报批准项目153个,总投资4750.59万元,申报财政资金2XX9.72万元。6.在XX个重点镇乡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
12、700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骨干人员、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培训600人,培训资金46.5万元;7.在立新镇、刘营镇、潼XX镇等重点镇乡开展科技人员“三问三送”活动,共组织科技人员53人分别到XX镇五柏村、立新镇打虎村等53个村开展问民情、问民意、问民需、送技术、送政策、送法律等活动。到目前共开展“三问三送”活动150人次,“三问三送”农户1060户,重点帮扶方案53个;8.在立新镇、刘营镇、灵兴镇、乐安镇、金石镇等5个镇乡实施粮经复合产业基地XX设项目和灾后重XX结余资金使用项目,共计资金125万元;9.在鲁班镇、西平镇等9个镇乡实施有机质提升项目,各XX设示范片100亩,共发放腐熟
13、剂1800公斤。(三)创新工作机制,全力保证重点工作推进及面上工作平衡发展。一是制定重点工作推进方案。根据年初县委、县政府及省市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XX设、项目管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7大工作列入20XX年全局重点工作,并制发了全局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将任务细化到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办结实现,局纪检组分季度进行督查。二是XX立管理考核“四制”体系。在原有“三制”(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中层机构目标管理制、个人岗位绩效制)基础上XX立了牵头领导分片推进工作制,局内成立了11个分片推进工作组,将惠农政策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
14、列入重点内容,并形成督导机制,从而密切与镇乡联系。20XX年7月22日至8月底开展第一轮督导工作后,9月3日全局召开了专题办公会,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事一议”审批、改进农业项目投放方式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共形成了12条会商意见,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到各分片推进工作组抓好落实,为全面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XX立健全督查机制。在重点工作推进、分月工作推进、纪律制度执行、涉农惠农政策落实、重点交办事项办结等方面加强督促检查,形成了分月工作“月初有安排、月中有督促、月末有督查、通报限整改”,重点工作“年初有安排、分月有督查、查后督整改”的工作机制,每次督查通报
15、结果将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有效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和限时办结。三、积极争取试点,主动融入改革,认真落实上级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我局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安排,围绕省委全面农村改革推进会议确定的六大重点,对照县委确定的具体改革任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组XX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XX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农业和农村发展体制改革。(一)加速完成土地确权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力度。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委农办、县农业局、
16、县国土资源局、县财政局等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工作要求,确保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加强动员宣传,高度统一思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手册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分县、镇乡、村三级召开动员会,层层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组织发动,并印制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致农户书,加强宣传解释,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参与,全县各级各界干部群众做到思想统一。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队伍能力。组织镇乡工作人员、各镇乡组织村社工作人员分级开展业
17、务培训,对土地承包的政策法规、确权登记工作规程、具体问题处理意见、表册填制技术要领、操作流程等内容进行培训,为农户承包摸底调查、基础信息资料的准确、完整提供人力资源,县、镇、村三级召开培训推进会243次。四是增强技术服务,购买社会资源。为科学有效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勘测,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四至界限、空间位置等问题,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XX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属电子信息管理系统,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确定四XX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四XX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等企业技术单位参与,完成土地确权勘测、数据库XX立和发证工作。五是XX立健全制度,加强督查指导。我局成立了XX县
1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督查指导小组和7个联镇包片业务指导组,分片负责业务指导和政策解释,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纪检监督抓的督查机制。与此同时,XX立了周报告工作制度,每周向县分管领导报告一周工作进展,确保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前期的努力,截止20XX年10月底,已完成XX、秋林、富顺、石安、永新、高堰、金鼓7个试点镇乡、109个村、879个社、3XX91户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审核公示、数据库XX立工作,正在完善合同签订、登记簿XX立工作。其他56个镇乡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全面展开,9个标段已进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已完成7个标段的政府采购招标,并签
19、订技术服务合同。(二)积极搭XX土地流转平台,引导土地规范流转。一是完善流转政策,优化流转环境。代县委、县政府拟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土地流转的原则、程序、推进措施和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土地规范有序流转,XX立和完善了信息收集发布、合同签订、备案登记、风险预警、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同时,指导土地流转大户签订全省统一的格式合同,依法XX立土地流转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避和防范流转风险。二是搭XX流转平台,健全流转服务体系。县上XX立了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林权管理中心,永明、XX、潼XX等镇乡XX立了土地
20、流转服务中心,石河堰村、盐井村等村XX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落实了人员和经费,初步搭XX起覆盖全县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及时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政策咨询,农业经营能力考察,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鉴证、备案登记、跟踪管理、风险预警和纠纷调解等流转服务。三是改进流转服务方式,提高流转质量。20XX年,刘营镇土地村开展整村流转1800余亩,我局主动与流转业主XX阳宜行农业公司开展对接,20XX年8月召开了专题对接会,形成了具体的帮扶方案,在品种选育、技术指导、项目支撑等方面给予业主支持,进一步增强了业主投身农业、发展农业的信心。20XX年,全县成功流转100亩以上规模土地15宗,累计备案登记土地
21、流转合同472宗,成功流转100O亩以上的2宗。截止20XX年10月底,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28.3万亩,比上年增加1.l万亩,土地规模经营30亩以上的大户达1036户,土地流转规模面积8.9万亩。(三)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是积极支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壮大主体规模。20XX,共落实财政项目资金2347万元,信贷资金9XX2万元,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截止20XX年10月底,全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注册家庭农场40家、种粮大户124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别达到了1126户、157户、420
22、家、79家和102个;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884家。二是积极引导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规模经营效益。积极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41家合作社、23家农业企业、38个家庭农场、2XX户种植大户流转土地1.3万亩;新培育300亩以上家庭农场5家,500亩以上合作社7个,100O亩以上龙头企业3家;30亩以上土地规模流转面积&7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达10.9万户,带动农户15.2万户,预计产值36.4亿元。(四)构XX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一是大力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善基层公益性社会服务体系。20XX年,我局按照省
23、委文件要求,基本完成了体系改革,分镇乡统筹XX立63个乡镇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每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均设置了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四个具体岗位,按照“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组织推荐”的方式,确定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和一般工作人员,指派31名镇乡农机站人员融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一并开展工作,强化了基层力量。二是大力培育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经营性社会化服务水平。20XX年,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6家,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23家,入社经营土地面积1.7万亩,服务面积30余万亩;新发展植保专合社1家,全县植保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7家,服务面积10万余亩。三
24、是大力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水平。20XX年,根据省农业厅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试点工作要求,我县开展政府购买农机植保防治病虫害公共服务试点6万亩次,已完成2万亩次,2015年小麦病虫害公共服务4万亩次的工作正在宣传动员中。四、下步工作打算通过前期的努力,我局在稳定粮油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离上级的高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办法还不多;二是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规范化管理还需加强;三是深化农业改革的力度还需加大。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全面推进农村改革推进会议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履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细化工作措施,主动融入全县深化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细化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将省、市、县各级落实的改革任务和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重大部署列入全局重点工作,落实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完成时限,全力保证限时办结;二是完善管理考核体系。严格落实“四制”(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中层机构目标管理制、个人岗位绩效制、牵头领导分片推进工作制),加强督查考核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和执行力。三是加强干部队伍XX设。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作为推进工作的动力,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深化干部职工学法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管理管理与教育,练就一支高素质农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