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WPS文档下载
     

    2018版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章末分层突破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320170718287.wps

    • 资源ID:2943612       资源大小:573.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WPS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版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章末分层突破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320170718287.wps

    第三章 概率 自我校对 P(A)P(B) P(A)P(B)1 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 随机事件的概率 1.有关事件的概念 (1)必然事件:在条件 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 S的必然事件,简称必 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 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 S的不可能事件, 1 简称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 S的确定事件,简称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 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 S的随机事件, 简称随机事件. (5)事件的表示方法: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 A,B,C,表示. 2.对于概率的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 (2)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 A的概率. (3)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4)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5)必然事件的概率为 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 0,故 0P(A)1. 对一批 U 盘进行抽检,结果如下表: 抽出件数 a 50 100 200 300 400 500 次品件数 b 3 4 5 5 8 9 b 次品频率 a (1)计算表中次品的频率; (2)从这批 U 盘中任抽一个是次品的概率约是多少? (3)为保证买到次品的顾客能够及时更换,要销售 2 000 个 U 盘,至少需进货多少个 U 盘? 【精彩点拨】 结合频率的定义进行计算填表,并用频率估计概率. 【规范解答】 (1)表中次品频率从左到右依次为 0.06,0.04,0.025, 0.017,0.02,0.018. (2)当抽取件数 a越来越大时,出现次品的频率在 0.02 附近摆动,所以从这批 U 盘中任抽 一个是次品的概率约是 0.02. (3)设需要进货 x个 U 盘,为保证其中有 2 000 个正品 U 盘,则 x(10.02)2 000,因为 x是正整数, 所以 x2 041,即至少需进货 2 041 个 U 盘. 再练一题 1.某射击运动员为备战奥运会,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射击训练,结果如下: 射击次数 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靶心次数 m 8 19 44 92 178 455 (1)该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大约是多少? (2)假设该射击运动员射击了 300 次,则击中靶心的次数大约是多少? (3)假如该射击运动员射击了 300 次,前 270 次都击中靶心,那么后 30 次一定都击不中靶 心吗? 2 (4)假如该射击运动员射击了 10 次,前 9 次中有 8 次击中靶心,那么第 10 次一定击中靶 心吗? 【解】 (1)由题意,击中靶心的频率分别为 0.8,0.95,0.88,0.92,0.89,0.91,当射击次 数越来越大时,击中靶心的频率在 0.9附近摆动,故概率约为 0.9. (2)击中靶心的次数大约为 300×0.9270(次). (3)由概率的意义,可知概率是个常数,不因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后 30 次中,每次击 中靶心的概率仍是 0.9,所以不一定击中靶心. (4)不一定.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1.对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念的理解 (1)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 还要求二者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 (2)利用集合的观点来看,如果事件 AB,则两事件是互斥的,此时 AB的概率就可 用加法公式来求,即为 P(AB)P(A)P(B);如果事件 AB,则可考虑利用古典概型的 定义来解决,不能直接利用概率加法公式. (3)利用集合的观点来看,如果事件 AB,ABU,则两事件是对立的,此时 AB 就是必然事件,可由 P(AB)P(A)P(B)1 来求解 P(A)或 P(B). 2.互斥事件概率的求法 (1)若 A1,A2,An两两互斥,则 P(A1A2An)P(A1)P(A2)P(An). (2)利用这一公式求概率的步骤:要确定这些事件彼此互斥;这些事件中有一个发生; 先求出这些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再求和.值得注意的是:、两点是公式的使用条件, 不符合这两点,是不能运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的. 3.对立事件概率的求法 P()P(AA)P(A)P(A)1,由公式可得 P(A)1P(A)(这里A是 A的对立事件, 为必然事件). 4.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是解决概率问题的重要公式,它能把复杂的概率问题转化为较 为简单的概率或转化为其对立事件的概率求解. 甲、乙两人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共有 5 个不同的题目.其中,选择题 3 个,判断题 2 个,甲、乙两人各抽一题. (1)甲、乙两人中有一个抽到选择题,另一个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多少? (2)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精彩点拨】 用列举法把所有可能的情况列举出来,或考虑互斥及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规范解答】 把 3 个选择题记为 x1,x2,x3,2 个判断题记为 p1,p2. 3 总的事件数为 20. “”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 的情况有:(x1,p1),(x1,p2),(x2,p1),(x2,p2), (x3,p1),(x3,p2),共 6 种; “”甲抽到判断题,乙抽到选择题 的情况有:(p1,x1),(p1,x2),(p1,x3),(p2,x1), (p2,x2),(p2,x3),共 6 种; “”甲、乙都抽到选择题 的情况有:(x1,x2),(x1,x3),(x2,x1),(x2,x3),(x3,x1), (x3,x2),共 6 种; “”甲、乙都抽到判断题 的情况有:(p1,p2),(p2,p1),共 2 种. 6 3 (1)“”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 的概率为 , 20 10 6 3 “”甲抽到判断题,乙抽到选择题 的概率为 , 20 10 3 3 3 “”故 甲、乙两人中有一个抽到选择题,另一个抽到判断题 的概率为 . 10 10 5 2 1 (2)“”甲、乙两人都抽到判断题 的概率为 “,故 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 20 10 1 9 ”题 的概率为 1 . 10 10 再练一题 2.某服务电话,打进的电话响第 1 声时被接的概率是 0.1;响第 2 声时被接的概率是 0.2; 响第 3 声时被接的概率是 0.3;响第 4 声时被接的概率是 0.35. (1)打进的电话在响 5 声之前被接的概率是多少? (2)打进的电话响 4 声而不被接的概率是多少? 【解】 (1)设事件“电话响第 k声时被接”为 Ak(kN N),那么事件 Ak彼此互斥,设“打 进的电话在响5 声之前被接”为事件A,根据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得P(A)P(A1A2A3A4) P(A1)P(A2)P(A3)P(A4)0.10.20.30.350.95. (2)“事件 打进的电话响 4 声而不被接”是事件 A“打进的电话在响 5 声之前被接”的对立 事件,记为A.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P(A)1P(A)10.950.05.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古典概型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也是学习其他概率模型的基础,在高考题中,经常出 现此种概率模型的题目.解题时要紧紧抓住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在 m 应用公式 P(A) 时,关键是正确理解基本事件与事件 A的关系,求出 n,m.但列举时必须按 n 某一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几何概型同古典概型一样,是概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概型之一,在高考命题中占有非 常重要的位置.我们要理解并掌握几何概型试验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每次试验中基本事件的 4 m 无限性 和每个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由于其结果的无限性,概率就不能应用 P(A) 求解,而 n 需转化为几何度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的比值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甲、乙两艘货轮都要在某个泊位停靠 6 小时,假定它们在一昼夜的时间段中随机 到达,试求两船中有一艘在停泊位时,另一艘船必须等待的概率. 【精彩点拨】 甲、乙两艘货轮停靠泊位的时间是 6 小时,当两船到达泊位的时间差不超 过 6 小时时,两船中一艘停靠,另一艘必须等待. 【规范解答】 设甲、乙两船到达泊位的时刻分别为 x、y. 则Error!作出如图所示的区域. 本题中,区域 D的面积 S1242,区域 d的面积 S2242182. d的面积 242182 7 P . D的面积 242 16 7 即两船中有一艘在停泊位时另一船必须等待的概率为 . 16 再练一题 3.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 a,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 b,则 ba的概 率是( ) 4 3 A. B. 5 5 2 1 C. D. 5 5 【解析】 当 b1 时,没有满足条件的 a值; 当 b2 时,a1; 当 b3 时,a可以是 1,可以是 2,共 3 种情况. 而从1,2,3,4,5中随机取一个数 a,再从1,2,3中随机取一个数 b,共有 3×515种不 同取法, 3 1 ba的概率为 . 15 5 【答案】 D 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 统计和古典概型的综合是高考解答题的一个命题趋势和热点,此类题很好地结合了统计与 概率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 5 解决综合问题时,要求同学们对图表进行观察、分析、提炼,挖掘出图表所给予的有用信息, 排除有关数据的干扰,进而抓住问题的实质,达到求解的目的. 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 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 位:cm),获得身高 数据的茎叶图如图 31 所示. 图 31 (1)直接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3)现从乙班这 10 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 173 cm的同学,求身高为 176 cm 的 同学被抽中的概率. 【导学号:00732104】 【精彩点拨】 (1)“”根据 叶 上的数据的集中情况作出判断;(2)代入方差的计算公式求 解;(3)列出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 【规范解答】 (1)由茎叶图可知:甲班身高集中于 160 cm179 cm 之间,而乙班身高集 中于 170 cm179 cm 之间.因此乙班平均身高高于甲班; 158162163168168170171179179182 (2)x 10 170(cm). 1 甲班的样本方差 s2 (158170)2(162170)2(163170)2(168170)2(168 10 170)2 (170 170)2 (171 170)2 (179 170)2 (179 170)2 (182 170)2 57.2(cm2). (3)设“身高为 176 cm的同学被抽中”为事件 A,从乙班 10名同学中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 173 cm 的同学有:(181,173),(181,176),(181,178),(181,179),(179,173),(179,176), (179,178),(178,173),(178,176),(176,173)共 10个基本事件,而事件 A 含有 4 个基本事 件:(181,176),(179,176),(178,176),(176,173), 4 2 P(A) . 10 5 再练一题 4.某班同学利用国庆节进行社会实践,对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 n 人进行了一次生活 “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 低碳族”“,否则称为 非低 6 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组数 分组 低碳族的人数 占本组的频率 第一组 25,30) 120 0.6 第二组 30,35) 195 p 第三组 35,40) 100 0.5 第四组 40,45) a 0.4 第五组 45,50) 30 0.3 第六组 50,55 15 0.3 图 32 (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 n,a,p的值; (2)从年龄段在40,50)“”的 低碳族 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 6 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 其中选取 2 人作为领队,求选取的 2 名领队中恰有 1 人年龄在40,45)岁的概率. 【解】 (1)第二组的频率为 1(0.040.040.030.020.01)×50.3,所以高为 0.3 0.06.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5 120 第一组的人数为 200,频率为 0.04×50.2, 0.6 200 所以 n 1 000. 0.2 195 由题可知,第二组的频率为 0.3,所以第二组的人数为 1 000×0.3300,所以 p 300 0.65. 第四组的频率为 0.03×50.15,所以第四组的人数为 1 000×0.15150,所以 a 150×0.460. (2)因为40,45)“岁年龄段的 低碳族”与45,50)“岁年龄段的 低碳族”的比值为 6030 21, 7 所以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 6 人,40,45)岁中有 4 人,45,50)岁中有 2 人. 设40,45)岁中的 4 人为 a,b,c,d,45,50)岁中的 2 人为 m,n,则选取 2 人作为领队 的选法有(a,b),(a,c),(a,d),(a,m),(a,n),(b,c),(b,d),(b,m),(b,n), (c,d),(c,m),(c,n),(d,m),(d,n),(m,n),共 15种;其中恰有 1 人年龄在40,45) 岁的有(a,m),(a,n),(b,m),(b,n),(c,m),(c,n),(d,m),(d,n),共 8 种. 8 所以选取的 2 名领队中恰有 1 人年龄在40,45)岁的概率为 . 15 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在求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概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古典概型中,基本事 件的个数较多且不易列举时,借助于图形会比较直观计数.在几何概型中,把基本事件转化到 与长度、面积、体积有关的图形中,结合图形求长度、面积、体积的比. 设点(p,q)在|p|3,|q|3 中按均匀分布出现,试求方程 x22pxq210 的两根都是实数的概率. 【精彩点拨】 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为正方形的面积,方程有两个实根构成的区域 为圆的外部. 【规范解答】 基本事件总体的区域 D的度量为正方形面积, 即 D的度量为 S正方形6236, 由方程 x22pxq210 的两根都是实数, 得 (2p)24(q21)0, p2q21. 当点(p,q)落在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时, 方程的两根均为实数,由图可知,构成的区域 d的度量为 S正方形S圆36, 36 原方程的两根都是实数的概率为 P . 36 再练一题 5.三个人玩传球游戏,每个人都等可能地传给另两人(不自传),若从 A发球算起,经 4 次 传球又回到 A手中的概率是多少? 【解】 记三人为 A、B、C,则 4 次传球的所有可能可用树状图方式列出,如下图: 8 每一个分支为一种传球方案,则基本事件的总数为 16,而又回到 A 手中的事件个数为 6 个, 6 3 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 P . 16 8 1.如果 3 个正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 3 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 1,2,3,4,5 中任取 3 个不同的数,则这 3 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 3 1 1 1 A. B. C. D. 10 5 10 20 【解析】 从 1,2,3,4,5 中任取 3 个不同的数共有如下 10 个不同的结果:(1,2,3), (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 1 其中勾 股数只有(3,4,5),所以概率为 .故选 C. 10 【答案】 C 1 2.在区间0,2上随机地取一个数 x,则事件“1log 1(x2 )1”发生的概率为( ) 2 【导学号:00732105】 3 2 1 1 A. B. C. D. 4 3 3 4 1 1 1 1 【解析】 不等式1log 1(x 1 可化为 log 2log 2 )log 1 ,即 x 2 ) 1 1(x 2 2 2 2 2 2 3 0 1 3 2 3 2,解得 0x ,故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 P . 2 2 20 4 【答案】 A 3.某公司的班车在 7:30,8:00,8:30 发车,小明在 7:50 至 8:30 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 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 10分钟的概率是( ) 1 1 2 3 A. B. C. D. 3 2 3 4 9 【解析】 如图,7:50至 8:30之间的时间长度为 40 分钟,而小明等车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是指小明在 7:50 至 8:00 之间或 8:20 至 8:30 之间到达发车站,此两种情况下的时间 20 1 长度之和为 20分钟,由几何概型概率公式知所求概率为 P .故选 B. 40 2 【答案】 B 4.如图 33,矩形 ABCD 中, 点 A 在 x 轴上,点 B 的坐标为(1,0),且 点 C 与点 D 在函数 f(x) Error!的图象上.若在矩形 ABCD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等于( ) 图 33 1 1 3 1 A. B. C. D. 6 4 8 2 【解析】 因为 f(x)Error!B 点坐标为(1,0),所以 C 点坐标为(1,2),D 点坐标为( 1 3 2,2),A 点坐标为(2,0),故矩形 ABCD 的面积为 2×36,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3×1 , 2 2 3 2 1 故 P . 6 4 【答案】 B 5.从区间0,1随机抽取 2n 个数 x1,x2,xn,y1,y2,yn,构成 n 个数对(x1,y1), (x2,y2),(xn,yn),其中两数的平方和小于 1 的数对共有 m 个,则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得 到的圆周率 的近似值为( ) 4n 2n 4m 2m A. B. C. D. m m n n 【解析】 因为 x1,x2,xn,y1,y2,yn 都在区间0,1 内随机抽取,所以构成的 n 个数对(x1,y1),(x2,y2),(xn,yn) 都在正方形 OABC 内(包括边界),如图所示.若两数的平方和小于 1, 则对应的数对在扇形 OAC 内(不包括扇形圆弧上的点所对应的数对)故, S 扇形 m 在扇形 OAC 内的数对有 m 个.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可得 ,即 S 正方形 n 4 m 4m ,所以 . n n 【答案】 C 6.某校早上 8:00 开始上课,假设该校学生小张与小王在早上 7:307:50之间到校, 10 且每人在该时间段的任何时刻到校是等可能的,则小张比小王至少早 5 分钟到校的概率为 _.(用数字作答) 【解析】 设小王到校时间为 x,小张到校时间为 y,则小张比小王至少早到 5 分钟时满 足 xy5.如图,原点 O表示 7:3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王和小张到校的时间构成的 平面区域(图中正方形区域),该正方形区域的面积为 400,小张比小王至少早到 5 分钟对应的 225 1 225 2 9 图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5×15 ,故所求概率 P . 2 2 400 32 9 【答案】 32 7.某商场举行有奖促销活动,顾客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后即可抽奖.抽奖方法是:从装有 2 个红球 A1,A2和 1 个白球 B的甲箱与装有 2 个红球 a1,a2和 2 个白球 b1,b2的乙箱中,各随机 摸出 1 个球.若摸出的 2 个球都是红球则中奖,否则不中奖. (1)用球的标号列出所有可能的摸出结果; (2)有人认为:两个箱子中的红球比白球多,所以中奖的概率大于不中奖的概率.你认为正 确吗?请说明理由. 【导学号:00732106】 【解】 (1)所有可能的摸出结果是 A1,a1,A1,a2,A1,b1,A1,b2,A2,a1,A2,a2,A2,b1,A2,b2,B, a1,B,a2,B,b1,B,b2. (2)不正确.理由如下: 由(1)知,所有可能的摸出结果共12种,其中摸出的2 个球都是红球的结果为A1,a1,A1, 4 1 1 2 1 a2,A2,a1,A2,a2,共 4 种,所以中奖的概率为 ,不中奖的概率为 1 ,故 12 3 3 3 3 这种说法不正确. 8.A,B,C 三个班共有 100名学生,为调查他们的体育锻炼情况,通过分层抽样获得了部 分学生一周的锻炼时间,数据如下表(单位:小时): 【导学号:00732107】 A 班 6 6.5 7 7.5 8 11 B 班 6 7 8 9 10 11 12 C 班 3 4.5 6 7.5 9 10.5 12 13.5 (1)试估计 C 班的学生人数; (2)从 A 班和 C 班抽出的学生中,各随机选取一人,A 班选出的人记为甲,C 班选出的人记 为乙,假设所有学生的锻炼时间相互独立,求该周甲的锻炼时间比乙的锻炼时间长的概率; (3)再从 A,B,C 三个班中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他们该周的锻炼时间分别是 7,9,8.25(单 位:小时).这 3 个新数据与表格中的数据构成的新样本的平均数记为 1,表格中数据的平均 数记为 0,试判断 0和 1的大小.(结论不要求证明) 【解】 (1)由题意知,抽出的 20名学生中,来自 C 班的学生有 8 名.根据分层抽样的方 8 法, 估计 C 班的学生人数为 100× 40. 20 (2)设事件 Ai“为 甲是现有样本中 A 班的第 i个人”,i1,2,5, 事件 Cj“为 乙是现有样本中 C 班的第 j个人”,j1,2,8. 1 由题意可知,P(Ai) ,i1,2,5; 5 1 P(Cj) ,j1,2,8. 8 1 1 1 P(AiCj)P(Ai)P(Cj) × ,i1,2,5,j1,2,8. 5 8 40 设 事 件 E 为 “ 该 周 甲 的 锻 炼 时 间 比 乙 的 锻 炼 时 间 长 ”. 由 题 意 知 , E A1C1A1C2A2C1A2C2A2C3A3C1A3C2A3C3A4C1A4C2A4C3A5C1A5C2A5C3A5C4. 因此 P(E)P(A1C1)P(A1C2)P(A2C1)P(A2C2)P(A2C3)P(A3C1)P(A3C2)P(A3C3) 1 3 P(A4C1)P(A4C2)P(A4C3)P(A5C1)P(A5C2)P(A5C3)P(A5C4)15× . 40 8 (3)10. 12

    注意事项

    本文(2018版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章末分层突破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320170718287.wps)为本站会员(无敌斩)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