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代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目录总则-3-一、规戈IJ定位-3-二、规划主要任务-3-三、规划依据-4-四、规划范围-5-五、规戈IJ期-5-第一注现状与形势-5-一、矿产资源概况及矿业发展现状-5-(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5-(二)矿产资源概况和主要特点-6-(三)矿产资源勘查-9-(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0-(五)绿色矿山建设-11-(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11-(七)矿业经济发展现状-12-(八)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3-二、形势与要求-15-(一)资源开发与矿业发展形势分析-15-(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任务和要求-17-第二章
2、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19-指导思想-19-(一;总;目标-21-(二)2025年规划目标-21-(三)2035年展望-23-第三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24-一、重要矿产勘查开发布局-24-(一)重要矿产勘查布局-25-(二)重要矿产开发布局-27-二、砂石土矿产开发布局-29-(一)开发利用方向-29-(二)开采规划分区-30-(三)开采规划区块-30-(四)区块管理措施-38-第四章矿产资源开发管控-39-一、开发强度管控-39-(一)采矿权数量-39-二、开采准入管控I.-41-(一)矿山开采准入条件-41-(一)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43-三、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生态保护
3、要求-43-(一)绿色矿山建设-43-(一)保障矿山用地-48-第五章规划实施管理-50-一%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50-三、健全完善规划展施评估调整机制-51-四、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52-五、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52-附表-54-附表1.规划基期县矿产资源储量表-54-附表2:规划基期县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55-附表3:规划基期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58-附表4:规划基期县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60-附表5:规划基期县探矿权现状表-62-附表6:规划基期县采矿权现状表-65-附表7.县矿产资源重点勘查区表-70-附表8: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71-9.J-71
4、附表10:县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73-附表11:县矿产资源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82-附表12.县矿产资源规划重点项目表-83-总则为了促进县矿业健康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高矿产资源对本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43号)、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办公室转发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第四轮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等要求,开展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一、规划定位规划是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5、利用与保护的政策性文件;是县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县境内开展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工作必须符合本规划。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规划做好衔接。二、规划主要任务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分解、细化落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确定有关县的部署要求;统筹部署县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矿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划定市委托出让登记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矿产的集中开采区或开采规划区块,明确规划准入条件,确定其大中型矿山比例指标;部署安排县矿山生态保护工作,制定绿色矿山建设任务、进度安排,
6、明确新建矿山、生产矿山生态保护的责任和要求,提出建立完善矿区生态保护的具体管理措施;明确县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措施。三、规划依据规划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第四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办公室转发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厅发(2020)14号)及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促进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20)30号
7、等部门规章文件;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县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效果评估和县砂石土矿产资源规划布局研究(20212025年)等相关规划和专题研究。四、规划范围规划适用范围为县所属各乡镇范围。五、规划期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第一章现状与形势一、矿产资源概况及矿业发展现状(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1.地理环境县位于西南部、市东部,西邻市江州区,南接防城港市上思县,北靠南宁市隆安
8、县,西南与市宁明县交界,地理坐标:北纬22o11,22。57,、东经107o31086,o行政区域总面积2841平方公里,辖8个镇、3个乡,2020年末全县总人口46.11万,其中农村人口33.90万。有壮、瑶等少数民族38.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83.92%o具有“三近三沿”(近首府、近边境、近机场,沿左江、沿铁路、沿公路)的区位优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县紧邻南宁吴旺国际机场,地处南宁半小时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交汇点,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南宁一新加坡经济走廊第一节点城市。高速公路距南宁吴珏国际机场28公里,距南宁市区45公里,距市67公里,距钦州港港口144公里、
9、防城港港口156公里、北海港港口236公里,距中越边境口岸友谊关152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300公里,湘桂铁路、南友高速公路、崇钦高速公路、322国道、南宁一二级公路穿境而过,2000吨级左江航道沿西江黄金水道直达粤、港、澳等地。2.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9.37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82.27亿元、同比增长40.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44亿元、同比增长33%,财政收入16.55亿元、同比增长16.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59亿元、同比增长5.81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17元,同比增长5.5%o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10、入16578元,同比增长6.5%o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居全市前列。(二)矿产资源概况和主要特点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发现有煤、铝、铁、金、铜、铅、锌、银、镒、锲、钻、硫铁矿、石灰岩、重晶石、高岭土、方解石、粘土、硅质岩、白云岩等20多种。截至2020年底,已发现的矿床(点)36处,其中:大型矿区6处,中型矿区4处,小型矿区26处。县的优势矿种为石灰岩,包括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和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分布面广,资源储量巨大,矿石质量好,CaO54.0355.4%o已查明资源量的矿床有昌平、弄大山二岂尧、渠多、召近岭等5处,截至2020年底保有资源储量634857千吨,其中推断资源量12
11、6444千吨,控制资源量485183千吨,探明资源量23230千吨。熔剂用灰岩:主要分布在渠旧一带,已查明资源量的为渠旧矿区,品位达54.85%。截至2020年底保有资源储量195592千吨,其中推断资源量136279千吨,控制资源量59313千吨。建筑石料用灰岩:分布面广,主要分布在东罗、东门、昌平乡一带,已查明资源量的有岂黑山、弄法山、六蒙山等11处,截至2020年底保有资源储量145989千吨,其中推断资源量136299千吨,控制资源量9690千吨。水泥配料用粘土:已查明资源量的有渠多、渠伦2处,截至2020年底保有资源储量63773千吨,其中推断资源量7993千吨,控制资源量48520
12、千吨,探明资源量7260千吨,尚未开采。白云岩(玻璃用和冶金用):主要分布在渠旧、渠黎一带铁路沿线,已查明资源量的有渠黎、渠旧白云岩矿区,截至2020年底保有资源储量29338千吨,其中推断资源量23538千吨,控制资源量5800千吨,尚未开采。高岭土:主要分布于新宁镇一龙头乡高屯一带,Ab332.8137.17%,Fe2O3O.73-0.99%,Si0250.11%,耐火度1720C以上,属塑性软质耐火粘土。已查明资源量的有高屯裕银高岭土矿场,2020年底保有资源储量514千吨。方解石:分布在昌平乡、渠黎镇一带,已查明资源量的有陇午村岂曲扶山方解石矿区,截至2020年底保有推断资源量72千吨
13、煤:为弱粘结性、高硫、高灰分且极难洗选煤层,分布于东罗东门柳桥一带。东罗地区煤矿分东罗、那全、五联三个矿区18个矿井,总面积42.5k11)2,地质工作程度为勘探,保有推断资源量39359千吨,为中小型储量规模,发热量12.3616.8MJkg,含硫2.946.67%,灰分3052.1%,挥发份13.1-26.73%,属瘦煤。现全部已停产。铁矿:县内分布有5处铁矿床(点),伴生铝土矿,属堆积一淋滤型褐铁矿矿床。已开展普查、详查的矿区有东罗、弄刀、渠凯、渠黎、邑蒙等,TFe29.6154.92%,PO.03-0.202%,SO.034-0.49%o2020年底保有的推断资源量10364千吨,控
14、制资源量5211千吨。钻矿:分布于龙头乡坛攀一那标一带。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县那标邕宁六里钻镒矿区,Mnl1.45%,TFe27.26%、COo.125%、NiO.289%,截至2020年底,钻矿保有金属资源储量794吨,均为控制资源量。铅、锌矿:为高一低温热裂隙充填型成因,主要分布于西大明山地区,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深井铅锌矿床,平均品位Pb2.73%.Zn8.96%,该矿为闭坑矿山,截至2020年底,铅矿保有金属资源储量8709吨,其中推断资源量4559吨,控制资源量4150吨;锌矿保有金属资源储量28582吨,其中推断资源量14963吨,控制资源量13619吨。铝土矿:主要分布于山坪、柳桥、
15、邑土岭一带。截至2020年底,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21768千吨,其中推断资源量10025千吨,控制资源量11743千吨。该成矿带由5个规模较大的矿体组成,矿石平均品位AI2O346.5250.32%,但由于其铝硅比偏低,大部分为低品位矿。金矿:以微粒型金矿为主,主要分布于柳桥东门一带的区域性大断裂两侧,已查明资源量的有上屯金矿床,平均品位2.45gt,目前没有保有资源储量。重晶石矿:主要分布于西大明山南麓的思同一带,已知矿点仅有思同重晶石矿床1处,为低温热裂隙充填型成因,平均品位80.56%,截至2020年底,重晶石保有资源储量为902千吨。(三)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主要完
16、成了“县东罗铝土矿普查”、“县柳桥地区铝土矿勘探县岂羊铝土矿详查”、“县百域矿区铅锌矿勘探”、“县东陇地区铝土矿勘探”、“县旧城地区铝土矿勘探”、“县渠旧熔剂用石灰岩矿勘探”、“县昌平乡木民北矿区石灰岩矿详查项目”等。到2020年底,矿产资源勘查已完成普查1处、详查2处,勘探5处,新增矿产地1处,为水泥用石灰岩矿,新增查明资源量(控制+推断)合计34609.90万吨。目前全县有效探矿权7个,其中铝土矿5个,熔剂用石灰岩1个,白云岩1个。至2020年,随着各探矿权详查、勘探工作完成,为本县的矿业开发提供可靠的后备资源,矿产资源保障程度进一步加强(详见附表5)。(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截至20
17、20年底,全县共有矿山24座,其中大型矿山3座,中型矿山15个,小型矿山6座。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方解石、水泥用砂岩、建筑用灰岩、高岭土、铅锌矿、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粘土矿、豉瓦用页岩等8种。县矿山资源开发遵循“十分珍惜,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有效保护”的原则,坚持综合勘查、综合开采、综合利用,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矿山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开采,积极引进和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改善技术装备,矿山资源利用率有了较明显的提高,矿山实行最低开采规模要求。对页岩砖厂通过墙体材料改造、窑炉煨烧系统改造、提高生产规模等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县矿山“三率”水平,铅锌矿和煤矿已停采,所
18、有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均在90%以上,全县所有矿山平均开采回采率95%,所有采矿矿山的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等均达到规划的目标。(五)绿色矿山建设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政策激励、社会监督、共同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全县绿色和谐矿山建设。截至2020年底,县共建成绿色矿山6座,其中自治区级1座,市级5座,占矿山总数的37.5%。严格新建矿山管理,要求新建矿山将建设绿色和谐矿山列入企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绿色和谐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绿色和谐矿山基本条件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强生产矿山监管,将绿色和谐矿山建设情况作为矿山开发利用情况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生产矿山根
19、据已备案的绿色和谐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绿色和谐矿山基本条件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开展绿色和谐矿山建设,加快改造升级进程,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布局,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矿地和谐的协调发展。(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县现有的24个矿山,其中10个为关闭或停采矿山,其他属于在建或正在开采的矿山,部分矿山经历了多次变更或延续。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面积4.185公顷,均为在建或生产矿山,其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2公顷,矿山土地复垦面积2.185公顷。专栏一第三轮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类别
20、指标20162020年规划指标目标完成情况规划实施效果指标属性地质矿产勘查新增资源量铝土矿(矿石万吨)10001340找矿效果较好预期性矿业经济采选业产值(亿元)2.004.83矿业产值完成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石开采量(万吨)20002581达到规划目标矿山总数(座)重要矿产采矿权数(座)71符合规划目标约束性砂石土矿采矿权数(座)4723符合规划目标重要矿产大中型矿山比例(%)500未达到规划目标砂石土矿产大中型矿山比例(901578.3实现规划目标主要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8595%实现规划目标约束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绿色矿业发展建成绿色矿山比例(%)1537.5实现规划目标约束性
21、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公顷)历史遗留矿山100未达规划目标约束性在建、生产矿山52未达规划目标矿山土地复垦面积(公顷)历史遗留矿山80未达规划目标约束性在瓮、生产矿山22.185完成规划目标(七)矿业经济发展现状202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9.37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采矿业完成产值4.83亿元。矿业经济平稳有序发展,主要矿产品产量达2581万吨,产值稳中有升,其中建筑石料用灰岩的产量为1763.3万吨,产值达2.48亿元;水泥用灰岩的产-12-量为807.3万吨,产值达2.23亿元;砖瓦用页岩的产量为9.9万吨,产值为0.07亿元;方解石的产量为0.5万吨,产值0.05亿
22、7Go(八)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轮规划实施以来,县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全面提高了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得到规范,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有进一步提高,矿山地质环境逐步好转,县域内优势矿产资源得到保护,矿产资源勘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规划的主要目标中,地质矿产勘查、矿业经济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完成较好,基本适应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日趋完善,近几年县新立采矿权均通过公开招拍挂的形式出
23、让,2015-2020年共出让砂石土采矿权5个,分别为东罗镇岑凡村邑黑山东北段石灰岩矿、县渠旧镇岂河排栏山新石灰岩矿、县山仔镇那利村弄解山石灰岩矿、县新宁镇扶南山矿区水泥配料用硅质岩矿、县龙头乡肖汉西高峰山矿区石灰岩矿;采矿权设置日趋合理,未列入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禁采区的其他自然保护区内未设置有采矿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矿产勘查成果不显著,重要矿产开发利用程度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多停留于地表及浅部工作,找矿进展缓慢,探明可供开发的矿产地较少。重要矿产如铝土矿、铅锌矿等矿种查明资源量不多,唯一开发的深井铅锌矿还是小型闭坑矿山,因此重要矿产大中型矿山比例为0,远远达不到规划目标的
24、50虬2 .部分规划指标设置不合理,采矿权出让滞后。上轮规划实施以来,由于环保督察及生态红线的确定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县的采矿权出让滞后,部分规划指标的设置也不合理,如采选业的产值,指标是2亿元,而2020年产值达4.83亿,接近2.5倍。3 .矿山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力度不够。历史遗留矿山数量较多,治理费用较高,治理基金难以落实,实施难度大,全县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主要依赖于自然复绿,见效缓慢。而在建矿山还在开发利用中,且大部分矿山面积均较小,矿山生产仍需占用一定的土地范围,因而至今未能作太多的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仅部分矿山局部进行了少量的恢复治理,其土地复垦工作只有少量矿山实施
25、未能做到“边生产、边治理、边恢复”,因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工作需要加强并规范化,探索符合矿山生产运营的治理模式。4、规划前瞻性不够,与相关规划衔接不充分,矿业开发集中度不高。县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城市重点片区改造和规划建设,城镇化进程加快,高速公路、主干道路扩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多,县对建筑用砂石土矿产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规划矿业开发集中度不高。二、形势与要求(一)资源开发与矿业发展形势分析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目标要求,全面激活增长潜力,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26、23.8%,到2025年达到600亿元。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能源、交通特别是吴坪-轨道交通工程、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扩能改造工程、南宁至大新高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投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砂石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将保持高位。预测到2025年,建筑石料用灰岩需求4922.5万吨,年均需求984.5万吨;水泥用灰岩需求6706.7万吨,年均需求1341.3万吨;方解石需求7.3万吨,年均需求1.5万吨;豉瓦用页岩需求142.1万吨,年均需求28.4万吨;水泥用粘土需求203.3万吨,年均需求40.7万吨;水泥用砂岩需求195.4万吨,年均需求39.1万吨。根据县现有的采选能力,高岭土、水泥用灰岩、建
27、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等基本能满足本县需要。第四轮规划期间,考虑多年来形成的现有建筑砂石采矿权的合理布局和设立大型建筑砂石矿山的可能,一方面需提高现有矿山的生产规模,将原有采矿权的生产规模提高到100万吨/年,另一方面需增加采矿权数量,坚持大矿大开、集约化开采的原则。对于停产超过一年的砂石矿山应限期整改,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的限期退出、注销。2、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业工作的要求第一,要有足够的资源保障。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供求矛盾不断加大。钢材、煤炭、建筑石料等矿产品消费量大量增加。一些重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资源短缺愈加成为制约县经济社会发展的
28、因素。实现地质找矿突破,任务更为迫切,意义更加重大。第二,要节约、集约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消耗品,消耗越多,其保有量越少,矿产资源的开发要尽可能做到节约、集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做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第三,要做好环境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与消耗同时带来环境的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损坏了林地、耕地,影响水资源等,矿产资源的消耗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因此矿山生产企业要做好防治污染设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这一旧的发展模式;在开发中保护,切实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矿山土地复垦工作,真正做到绿色发展。第四,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全面落实依法管理职能。为依法地质找矿服务,为依法生产矿山企业服务,严
29、厉打击违法探矿、违法采矿行为,维护良好的矿业秩序。3、资源潜力与开发利用分析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宝贵的自然财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县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继续走低。据相关部门预测,县只有建筑石料用灰岩等矿产的现有储量,能满足县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县开发利用的矿种有方解石、水泥用砂岩、建筑用灰岩、高岭土、铅锌矿、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粘土矿、豉瓦用页岩8种。(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任务和要求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由过去的高投入、
30、高消耗等数量型增长为特征的高速增长转入以社会发展质量为基础的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生态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对矿产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下一步矿产资源规划要适应这一新形势。1、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鼓励探矿权人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增加勘查投入,力争找矿新突破。县重点开发的建筑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砂岩、水泥用粘土、方解石和砖瓦用页岩等非金属优势矿种,要加强开发前的地质勘查评价,全面了解其资源潜力。2、切实加强对县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调控,依据规划和政策的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
31、照“规划开采区内的矿山集聚”原则,应通过矿山整合、重组措施,减少矿权数量,促进矿山企业规模化经营。3、按照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要求,统筹规划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实现规模开采,优化结构和布局,支持鼓励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通过政策、资金支持,扶持矿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矿山尾矿的循环利用。4、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矿山采矿权选址、出让、审批过程中,要严格落实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严格环评准入,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矿山生产企业要做好污染防治设施。采取积极措施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和土地
32、复垦工作,在规范“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下,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比如矿山生产企业履行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任务后,可按一定比例享有经治理的土地日后的收益等,真正做到绿色发展。5、完善自然资源管理职能,提高服务能力。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为依法地质找矿服务,为依法生产矿山企业服务,严厉打击违法探矿、违法采矿行为,维护良好的矿业秩序;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政策,做好宣传服务工作;要强化管理,注重规划的实施落实;加强矿山生产动态的监管。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
33、力的攻关期。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自治区党委“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市委“改革创新“两大环境”,全面推进“五个振兴”,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南疆国门城市”总体部署,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提出的“三个一定”和“一个全力”要求,以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和自治区“两区一带”为契机,立足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以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为主线,统筹安排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加强对建筑用、水泥用、熔剂用灰岩等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砂石土矿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快绿色矿业发展,切实发
34、挥规划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依据作用,为县建设成“工业强县、首府后花园”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1、矿产资源开发与全县经济发展相适应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要和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矿产勘查和矿政管理工作要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矿业发展目标和矿产资源管理措施的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矿情相适应。2、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相统一积极引导社会商业性资金投入到重点矿产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中,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的勘查程度,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统筹规划,在开发中保护,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节约利用矿产资源,注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
35、利用。3、矿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坚持绿色发展。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发展绿色矿业为契机,正确处理矿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山土地复垦等工作,积极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推进大中型矿山绿色和谐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矿业绿色转型升级,促进矿地和谐发展,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条件、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点,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活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总量控制、设定开发资质与准入条件等措施,促进矿山规模开采,提高矿产资源利
36、用水平。三、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建立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全面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有序规范,持续供应能力不断增强;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矿业转型升级;绿色和谐矿山格局基本形成,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矿区土地复垦程度不断提高;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能力,以市场为主导的矿产资源优化配置体系不断完善,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二)2025年规划目标1、矿业经济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重要矿产和砂石土矿产,全县矿业经济实现平稳发展,至2025年,矿石开采量达4000万吨,矿产采选业产值达7
37、亿元左右。2、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目标继续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力度,进一步摸清铝土矿重点成矿区带铝土矿资源潜力,重点对已有勘查区的深部和外围开展勘查,争取使矿产资源探明资源储量有较大的增长。新发现矿产地1处,预计新增资源储量:铝土矿矿石:1000万吨。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目标继续引导矿山企业实施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减少矿山数量,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分配给县的采矿权总指标数为27个,露天非金属矿山的指标数为25个,其中建筑用砂石矿山指标数为17个。县级规划严格落实、分解市级规划指标,因此,至2025年,全县矿山总数控制在27座之内,露天非金属矿山采矿权数量控制在
38、25个以内,其中砂石资源采矿权数量控制在17个以内。全县大中型矿山比例达80%,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达90%,自治区级绿色矿山数量达2个以上。按照全国绿色矿山、自治区级、市级绿色矿山三类,全面高质量完成绿色矿山建设,2022年底全县所有应建矿山分批达标建成绿色矿山,未按要求在限期内达标的一律停产整改,整改不达标的有序退出。4、矿产资源管理目标进一步提高规划的法律地位,健全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各项制度建设,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秩序;建立比较完善的矿业权市场;逐步建立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投资机制;充分发挥矿
39、产资源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和对政府决策的支撑作用。专栏二2025年主要规划指标类别指标20212025年规划指标指标属性矿业经济矿业产值(亿元)7预期性矿石开采量(万吨)4000预期性地质矿产勘查新增资源储量铝土矿(矿石万吨)1000预期性新发现矿产地(处)1预期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总数(座)27预期性露天非金属矿采矿权数(个)25约束性砂石资源采矿权数(个)17约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80预期性主要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90预期性应建绿色矿山建成比例()100约束性最低开采规模建筑石料用灰岩:50万吨/年约束性(三)2035年展望建立起完善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的运行机制
40、和管理方式,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成效明显,铝土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的探明资源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建筑用灰岩等建材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有序地发展,矿产资源保护的力度加强,乱滥采现象不复存在,矿产资源开采的组织结构、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率有明显提高。落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到2035年,矿石开采量达8000万吨,矿产采选业产值达20亿元;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90%以上,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达到95%以上;矿业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协调发展,矿山地质环境全面治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绿色和谐矿山比例达到10
41、0%,矿山形成矿业绿色发展与对外开放格局。第三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严格分区管理,提高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严格落实上级重要矿产勘查开发工作,统筹部署全县砂石土矿产开发,符合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拓宽产品的深度和广度,延长产业链。一、重要矿产勘查开发布局国家和地方地质矿产勘查的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到重点勘查区。通过优化探矿权设置,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资金和力量参与区内勘查,集中资金和勘查技术力量,创新找矿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力争在重要矿种上实现找矿重大突破;鼓励大中型矿山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依法在重点勘查区开展勘查工作,鼓励矿山企业开展接替资源勘查。落实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
42、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大中型勘查、开发资源产业基地。(一)重要矿产勘查布局1.勘查调控方向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有关规定,结合县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及市场需求,重点勘查铝土矿。树立绿色勘查理念,严格落实勘查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做到依法勘查、绿色勘查。2.勘查规划分区以铝土矿、铅锌多金属矿为重点勘查矿种,提高资源保障程度,严格落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勘查分区,分重点勘查区和勘查规划区。(1)重点勘查区落实市级矿规划定的重点勘查区2处,1)天等县泗城岭铅锌多金属矿(KZOo2),面积241.04km2,勘查矿种为铅矿、锌矿,部分勘查区域在县境内,由于县百域矿区铅
43、锌矿勘探、县罗维银铅锌矿详查均已过期,所以已设置探矿权0个,拟设置探矿权0个;2)铝土矿(KZ003),面积840.99k112,勘查矿种为铝土矿,已设置探矿权5个,分别为县东罗铝土矿普查、县邑羊铝土矿详查、县柳桥地区铝土矿勘探、县旧城地区铝土矿勘探和县山珏镇高铁三水铝土矿勘探;拟设置探矿权3个。落实矿产资源勘查退出管理,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现有探矿权项目按要求整改或有序退出。在重点勘查区内新设的其他矿种探矿权,应在不影响主要矿种探矿权设置的情况下方可依法设置。树立绿色勘查理念,严格落实勘查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做到依法勘查、绿色勘查。专栏三县重要矿产重点勘查区有色金属(2处)天等县泗城岭铅锌多
44、金属矿、铝土矿(2)勘查规划区块按照勘查区块设置要求,第一类和第二类矿产达不到详查以上勘查程度的矿区都应继续划定勘查规划区块,本次矿规落实市矿规划定勘查规划区块4个,勘查矿种为铝土矿和油气。其中已设探矿权保留3个、空白区新设1个,涉及铝土矿3个,油气1个。1)县邑羊铝土矿:位于东罗镇岂羊村和东门镇岂楼村一带,设置类型为,现有勘查程度为详查,规划拟设勘查阶段为勘探,勘查主矿种为铝土矿,勘查面积40.6Ikm2。2)盆地油气:位于东罗镇客兰村一带,设置类型为已设探矿权保留,现有勘查程度为普查,规划拟设勘查阶段为详查,勘查主矿种为油气,勘查面积20293k111.3)县渠堪矿区铝土矿普查:位于东罗镇
45、渠堪村一带,设置类型为空白区新设,现有勘查程度为普查,规划拟设勘查阶段为详查,勘查主矿种为铝土矿,勘查面积16.05k11)204)县山坪高铁三水铝土矿:位于山坪镇坝引村一带,设置类型为已设置探矿权保留,现有勘查程度为普查,规划拟设勘查阶段为普查,勘查主矿种为三水铝土矿,勘查面积47.77k11)20专栏四县重要矿产勘查规划区已设置探矿权保留(3个)县岂羊铝土矿、盆地油气、县山好高铁三水铝土矿空白区新设(1个)县渠堪矿区铝土矿普查严格执行一个勘查规划区块范围内原则上只设一个探矿权的管理要求,防止探矿权重叠。探矿权的保留、新立、调整和整合必须符合勘查规划区块布局要求。加强实地检查,勘查规划区块内
46、只能从事与勘查相关的活动。严格规范矿产资源勘查行为,每年须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对本辖区内的无证勘查、越界勘查、边探边采、以采代探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未向登记机关备案、对变更勘查单位和勘查矿种不依法办理许可证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非法转让探矿权等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对因国家或自治区重大产业政策或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调整、重大勘查发现等确需新增或调整的勘查规划区块,可依据相关程序办理。(二)重要矿产开发布局1 .开发利用方向根据上一级规划总体布局,结合本县矿产资源特点和矿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铝土矿的资源优势,重点开发铝土矿,推进铝矿产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2 .开采规划分区为了加
47、强对战略性矿产和自治区优势、特色矿产开发利用过程的监管,避免破坏性开采,将资源储量大、资源条件好、具有开发利用基础、对全区资源开发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型矿产地和矿集区划为重点开采区。本次规划落实市级矿规重点开采区1处,即市铝土矿区(CZ003):位于县,面积304.08km2,重点加强铝土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无已设采矿权,拟设采矿权3个。重点开采区内应加强统一规划,促进重要矿产规模化开采,实现高效利用,引导和支持各类生产要素集聚,推动大中型现代化矿山基地建设。专栏五县重要矿产重点开采区重点开采区(1处)市铝土矿区3 .开采规划区块根据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确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部署安排,结合县的实际情况,提出重要矿产开采规划区块。落实重要矿产开采规划区块3个,其中探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