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教育部转学管理规定一、严格规范转学制度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以条件明确、手续完备、程序正当、权责清晰为原则,在符合高校招生录取政策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学生转学制度,确保转学工作公开、公平、公正。1.学生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申请转学。其中患病学生需提供经转出学校、拟转入学校指定医院检查证明。特殊困难一般指因家庭有特殊情况,确需学生本人就近照顾的;研究生因导师工作调动或健康原因不能继续指导的,以及符合学校规定的其他情形。2.申请转学的本专科学生高考分数应达到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在生源地相应年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申请转
2、学的研究生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层次、类型、学科专业水平相当,并需通过拟转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考核或学业水平评估。3.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1)入学未满一学期的;(2)高考分数低于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相应年份录取分数的;(3)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4)通过定向就业、艺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5)未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或未使用高考成绩录取入学的(含保送生、单独考试招生、政法干警、第二学士学位、专升本、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等);(6)拟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在同一城市的;(7)研究生二区招生单位录取的转入一区招生单位的;(
3、8)跨学科门类的;(9)应予退学的;(10)其他无正当理由的。4.转学由学生提出申请,说明理由,转出学校同意;拟转入学校要严格审核转学条件及相关证明,符合本校培养要求且学校有教学能力的,经招生委员会或招生监督部门同意,院、校两级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将转入学生名单,表决情况如实记入_,由校长签署接收函。其中,研究生转学应经拟转入专业导师或导师组讨论同意。转学学生的相关手续和证明材料应一式四份,除学校留存外,同时报拟转入和转出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二、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公示和公开机制。高校对转学的政策、程序、结果进行公开;对拟转学学生相关信息
4、主要包括:学生姓名,转出、拟转入学校和专业名称,入学年份,录取分数,转学理由等)通过学校网站进行不少于_个工作日的公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将转学确认程序及结果,通过网站、报刊等形式予以公开。三、严禁违规转学行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严格规范转学工作,严禁以转学为幌子,变相突破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择校、择专业,严禁违反程序、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等行为。要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对转学中的违规行为零容忍,严肃追究违规单位和责任人员责任。因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外,还应根据领导干部问责相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涉嫌违纪的,按管理权限由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5、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有相关违规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转学资格,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2022年教育部转学管理规定(二)2高压开关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分解、清扫应符合下列规定:(1)瓷质件吊装时应按设备厂家标识的吊装点使用专用的配套工具进行吊装。(2)组件翻身、移位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3)应检查作业现场,确保无杂物、无积水,具备安装条件。安装、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的吊具,应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通常应优先使用设备厂家提供的专用吊具。(2)进入运行区域内施工的作业人员应办理工作票,并应采取安全措施。(3)在调整、检修开关设备及传动装置时,应有防止开关意外脱
6、扣伤人的安全措施,工作人员应避开开关可动部分的动作空间。(4)安装瓷件时,法兰螺栓应按对称受力顺序均匀多次拧紧。有力矩要求时,应使用力矩扳手,并应防止扳手滑脱。(5)对于液压、气动及弹簧操作机构,严禁在存有应力及储能状态下进行拆装检修工作。(6)放松、拉紧开关的返回弹簧及自动释放机构的弹簧时,应用专用工具,不应快速释放。(7)在运行中的变电所及室内高压配电间搬动梯子、升降式作业车、线材等长物时,应放倒搬运或降至最低,且应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8)两人不得同时上下使用一个梯子,梯子上有人时,不得移动。(9)高度在4m以内的工作可使用靠梯,超过4m时,应采取辅助措施固定。梯子应结实,不缺档,底
7、部应有防滑措施,放置角度宜为755,人字梯应有限制张开角度的拉绳。(10)不得攀登和在互感器、断路器、避雷器等电气设备上作业。(11)测量开关的分合闸时间,应有专人指挥。开关分合闸时,作业人员应离开传动机构。(12)试验接线应经过检查无误后方可合闸。未经监护人员同意不得任意拆线。(13)隔离开关采用三相组合吊装时,应检查基础框架是否符合起吊要求,否则应加固。2出线构架及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架的安装应制定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过安全验算,经批准后执行;超过一定规模的非常规吊装方法还应经过专家论证;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构架未形成整体,基础尚未浇筑或还未达到凝期的情况下,应
8、安装缆风绳临时固定,缆风绳应专门设计,以确保构架的稳定。(3)构架安装使用的安全保护用具应经检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4)高处作业应派专人现场监护,使用的工具应用绳子拴住,绳子另一端应固定在构架上。(5)构架竖立后尚未固定前,不得攀登。(6)设备上的爬梯、步道应一次安装焊接完毕,经检查验收,挂牌使用。(7)构架上的垂直爬梯,应设扶手。使用时,单人顺序上下,不得多人同时上下。(8)高处作业区附近有带电体时,构架应可靠接地,传递绳应用干燥麻绳或尼龙绳,不得使用金属线;传递绳上、下端应临时固定。2阻波器、避雷器、CVT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的吊具应符合制造厂技术要求,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应
9、优先使用设备厂家提供的专用吊具。(2)现场立放设备时,应选择平整、结实的地面放置,防止因地面不平或沉陷引起设备倾倒。(3)设备支架起吊翻身应平稳、缓慢,吊车扒杆在起吊翻身过程中随支架重心移动,支架脱离地面时应防止支架受力突然变化失衡摆动伤人。(4)吊装就位后,设备支架应与基础焊接固定后方可取下吊绳。(5)起吊时应有专人指挥,信号应清晰明确。起吊组件时,应捆绑牢靠,确认无误。(6)安装瓷件时,法兰螺栓应按对称受力顺序均匀反复拧紧;有力矩要求时,应使用力矩扳手,并应防止扳手滑脱。(7)在出线设备顶部接线作业应使用作业车或吊篮,不得徒手攀爬。2跳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与高电压工程或在与带高电
10、压的导线相邻近区域施工时,应在规定的安全距离设安全防护栏栅,作业区内的金属设备均应接地,应防止绳或长物件超过安全距离电击伤人。(2)骑行在软母线上工作时,应系安全带,并应检查母线及金具连接是否良好,横梁是否牢固。(3)母线架设前,应检查金具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构架横梁是否牢固。(4)母线安装时,作业区下方不得有人站立或行走。(5)紧线时应缓慢升起,并观察导线有无碰挂现象。作业人员不得跨越正在拉紧的导线。(6)切割导线时,两侧应固定,作业人员应佩戴护目镜,并做好个人防护。(7)液压压接母线用的油压机应有完好灵敏的压力表,油压机不得超负荷使用,在夹盖卸下的状态下不得加压。(8)跳线安装使用吊篮时,吊篮应专门设计.其强度、结构应满足跳线安装要求。(9)跳线高处作业人员应无不适宜从事高处作业的疾病,在吊篮内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工具应用绳索系牢,另一端固定在吊篮上。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