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chap05土壤有机质++复件.ppt

    • 资源ID:2976370       资源大小:1.87MB        全文页数:10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chap05土壤有机质++复件.ppt

    第五章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教学目标, 土壤有机质概述 1一般了解不同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有机质来源的异同。 3掌握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腐殖质概念,二者有何异同。 4熟悉土壤有机质的基本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化合物组成和形态特征。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掌握碳水化合物、含N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及产物,重点掌握影响转化因素中的C/N的详细内容和基本原理。,2理解影响有机物质在土壤中转化的推动力是微生 物的含义。 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1了解腐殖质形成过程的两个阶段的内容及相互 关系,组成土壤腐殖质最基本的物质有哪些? 2掌握土壤腐殖质的组分、所带功能团对各组分 性质产生的影响。 掌握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 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原则和途径,以及为什么 一再强调增施有机肥,以培肥土壤的科学道理。,教学目标,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广义概念)。 狭义的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腐殖质,即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碳?,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最早来源。 动物来源 植物来源 工农业副产品,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森林植被下的枯枝落叶,荒漠景观,热带雨林下仅凋落物干物质量即达16700千克/公顷年 荒漠植物群落的凋落物干物质量仅为530千克/公顷年,不同自然植被下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量变异很大,二、有机质的含量及组成,一般含量在0-5%之间。 泥炭土可高达20%或30%以上,壤土和砂质土壤不足0.5%,据有机质含量,把土壤分为: 有机土壤 有机质含量% 20% 矿质土壤: 有机质含量% 20%,1、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0.5%,5%,0.5-2.0%,7%,1.5-3.5%,2、土壤有机质的组成,(1)土壤有机质化学元素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 碳占52%58%、 氧占34%39%、 氢占3.3%4.8%、 氮占3.7%4.1%, 其次是P和S, C/N比大约在1012之间。,(2)土壤有机质化合物组成 可分为 腐殖物质 60%80%(Humic Substance) 非腐殖物质 20%40%(Non-Humic Substance),常见的化合物有: 糖类物质,有机酸 含氮化合物(氨基糖,氨基酸) 脂类(脂肪、蜡脂、单宁、树脂),链烷 芳香化合物(酚类和醌类聚合而成),腐殖物质,非腐殖物质,植物组织与土壤有机质的部分组成比较,粗蛋白? 蛋白质?,绿色植物残体中化合物及元素组成,(3) 存在形态: 动、植物残体(新鲜) 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腐植物质,三、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输入 输出 碳平衡,有机质,土壤层 1m,输入,输出,CO2,碳平衡,碳平衡,0 碳汇,=0,0 碳源,大气层,(输出-输入),生态系统,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一、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和转化 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矿化过程) 有机化合物进入土壤后,一方面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CO2 、H2O和能量,所含N、P、S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释放成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 酶 R (C, 4H) + 2O2 CO2 + 2H2O + 能量 含碳和氢的化合物 氧化,这些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从易到难的排列次序为: (1)单糖、淀粉和简单蛋白质; (2)粗蛋白质; (3)半纤维素; (4)纤维素; (5)脂肪、蜡质等; (6)木质素。,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作用可进行较快而彻底,有机物质 CO2和H2O,而N、P、S等则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在极嫌气的情况下,还产生CH4、H2等还原物质,其中的养料和能量释放很少,对植物生长不利。,在嫌气条件下,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作用进行得既慢又不彻底,同时往往还产生有机酸、乙醇等中间产物。,嫌氧分解: 细菌 4C2H5COOH + 2H2O 4CH3COOH + CO2 + CH4 细菌 CH3COOH CO2 + CH4 细菌 CO2 + 4H2 2H2O + CH4, 提供植物、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碳源和能源 提供中间产物,为合成腐殖质准备原料 二氧化碳大量产生可进一步风化土壤,促进养分释放,矿化分解意义?,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 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 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腐殖化作用。 矿化与腐殖化的关系?,2、腐殖化作用(腐殖化过程),二、植物残体的分解和转化,表现为一个整体的动力学特点。 植物残体中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大致含量范围是: 可溶性有机化合物(糖分、氨基酸等)5-10%, 纤维素 15-60%, 半纤维素 10-30%, 蛋白质 2-15%, 木质素 5-30%。,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的分解转化阶段: 第一阶段:(易分解部分) 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以及部分类似的有机物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代谢产物 第二阶段:(难分解部分) 残留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碳相对缓慢分解 木质素、蜡质及第一阶段未被矿化的植物残体碳。,据估计: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经过一年降解 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损失掉的有机质占 2/3 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质不到 1/3, 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占3-8%, 多糖、多糖醛酸苷、有机酸等非腐殖物质占3-8% 腐殖物质占 10-30%。 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年残留量比其地上部分稍高一些。,三、土壤腐殖物质的分解和转化,第一过程: 腐殖质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降解,使其芳香结构核心与其复合的简单有机物分离,或是整个复合体解体。,第二过程: 有机物质被分解(矿化)和转化,酚类聚合物被氧化。,第三个过程: 脂肪酸被分解与被释放的芳香族化合物(如酚类)参与新腐殖质的形成。,第四个过程:,有机无机复合过程。 腐殖质在土壤中与粘土矿物紧密结合以有机-无机复合体的方式存在。,土壤有机质的周转(turnover) : 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由其一系列转化和矿化过程所构成的物质流通。 有机质周转时间: 当土壤有机质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时,土壤中有机质流通量达到土壤有机质含量所需的时间. 土壤腐殖质的年周转量为1 .1%。富啡酸的年龄一般在0-500年,胡敏酸的年龄一般为1000-2500年,胡敏素的年龄一般大于1000年。,(一)温度 温度每升高10oC,土壤有机质的最大分解速率提高2-3倍。一般土壤微生物活动的最适宜温度大约为25-35 oC (二)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 植物残体分解的最适水势在-0.03 -0.1 MPa之间, 水势降到-0.3MPa以下,细菌呼吸作用迅速降低,而真菌一直到-4 -5MPa时可能还有活性。土壤干湿交替,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当土壤为嫌气时,大多数分解有机质的好氧微生物停止活动,从而导致未分解有机质的积累。,四、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周转(turnover)的因素,(三)植物残体的特性 1、物理状态 新鲜多汁的有机物质比干枯桔秆易于分解 有机物质的细碎程度影响其矿化速率。 密实有机物质比疏松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缓慢。,2、C/N比 有机物质组成的碳氮比(C/N)对其分解速度影响很大。 以25或30:1较为合适。 当C/N降至大约25:1以下,微生物不再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氮,相反由于有机质较完全的分解而释放矿质态氮,,有机物质组成的碳氮比(C/N) 对其分解速度影响,微生物体C/N:5:1,植物残体,20 C作为能源消耗,分解有机质时满足合适的C/N比值一般为25: 1,自身细胞需1N、5C,小麦秸 90.38 豌豆秸 38.53 蚕豆秸 36.17,激发作用:( Priming effect)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这种矿化作用称之。,激发效应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 正激发效应存在有两大作用: 一是加速土壤微生物碳的周转, 二是由于新鲜有机物质引起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从而加速土壤原有有机质的分解。 但是通常情况下,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加超过了分解的腐殖质量,因此净效应是土壤有机质增加。,(四)土壤特性 1、质地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其粘粒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2、pH值 土壤pH也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而影响有机质的降解。 大多数细菌活动的最适pH,在中性附近(pH6.5-7.5),放线菌的最适pH略偏向碱性, 而真菌则最适于酸性条件下(pH3-6)活动。 pH过底(8.5)都不大适宜。,土壤有机质的转化,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腐殖化作用: (Humifcation)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过程称为腐殖化作用。 腐殖化作用是一系列极端复杂过程的总称,其中主要的是由微生物为主导的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还有一些纯化学的反应。,第一阶段是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碳化合物; 第二阶段是通过微生物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及反复的循环,增殖微生物细胞; 第三阶段是通过微生物合成的多酚和醌或来自植物的类木质素,聚合形成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即腐殖物质,腐殖物质的形成途径 途径1: 假定腐殖物质通过还原糖形成的,糖和氨基酸经非酶性的聚合作用形成棕色的含氮聚合物,即腐殖物质。 途径2和3:构成了现在比较盛行的多元酚理论 即在腐殖物质形成过程中有多元酚和醌有机化合物的参与,它们可直接来自木质素(途径3),也可以是微生物的合成产物(途径2)。 途径4:是Selman Waksman的经典理论,即木质素-蛋白质理论,多元酚理论:,酚,醌,醌,氨基酸,腐殖质单体分子,木质素,微生物降解,酚醛和酸,二、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复合体,腐殖质,游离态 很少,结合态 52%-98% · 与矿物的强盐基化合成稳定的盐类 · 含水三氧化物化合成复杂的凝胶体 · 与粘粒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示意图,Al3+,Fe3+,Ca2+,三、土壤腐殖酸的分组,理想的提取剂应满足: (1)对腐殖酸的性质没有影响或影响极小; (2)获得均匀的组分; (3)具有较高的提取能力,能将腐殖酸几乎完全分离出来。,目前常用的提取分组方法 (1)0.1mol/l NaOH溶液 (2)0.1mol/l NaOH + 0.1mol/l 焦磷酸钠混合提取液,腐殖质分组方法,土壤腐殖酸的分组,四、土壤腐殖酸的性质,(一)腐殖酸的物理性质 1、颜色 腐殖酸整体呈黑褐色,富里酸呈淡黄色,胡敏酸呈褐色 2、溶解性 富里酸溶于水,酸、碱,胡敏酸不溶于水和酸,但溶于碱,富里酸的一价、二价盐溶于水,三价盐几乎不溶于水,胡敏酸的一价盐溶于水,但二价、三价盐几乎不溶于水。 3、吸水性 腐殖质是一种亲水胶体,有强大的吸水能力,最大吸水量可以超过500%,从大气中的吸水量也可达自重的200%。,4、腐殖质的分子结构 (1)腐殖酸的分子量不仅因土壤和组分而异,而且即使同一样品用不同的方法提取和测定的结果,也有较大的差异。我国胡敏酸的分子量一般为890-2550,富里酸的分子量为675-1450之间。 (2)腐殖酸的分子形状 研究表明腐殖酸的分子结构是非晶质的,分子结构十分松散,其表层在不同的pH值下变化较大。 pH 2-3 纤维、纤维束状 4-7 网状、海绵状 8-9 页状 10 粒状,(二)腐殖酸的化学性质 、腐殖质的组成,腐殖质,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腐殖质的化学组成,我国主要土壤腐殖酸的元素组成,就腐殖质整体来看,含碳量在55-60%之间,习惯上以58%为其平均值,测定土壤有机质就是有机碳的氧化量来计算,故计算有机质的含量时,一般以1.724为折算系数。,3、腐殖酸的含氧官能团,重要的含氧官能团有: 羧基、酚羟基、羰基、醌基、醇羟基、甲氧基等。 正是由于这些含氧官能团,腐殖酸表现出多种活性。,腐殖质的含氧官能团含量(cmol M).kg-1,总酸度:通常指羧基和酚羟基的总和。,4、腐殖酸的络合性,腐殖酸具有一定的络合性。可与铁、铝、铜、锌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酚羟基是参与络合的主要官能团。络合物的稳定性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在Ph4.8时能与Fe、Al、Ca等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但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会产生沉淀。,5、腐殖酸的电性,腐殖酸含有可电离的含氧官能团及可质子化的氨基,故腐殖酸是一种两性胶体。即可以带负电荷,也可以带正电荷。而通常以带负电荷为主。腐殖质的电荷数量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COOH OH NH2 COOH,COO- O- +2H+ NH3+ COO-,腐殖酸分子 结构的核心,腐殖酸分子 结构的核心,腐殖酸的电荷来源,(三)腐殖质的稳定性与变异性,1、腐殖质的稳定性 腐殖质的稳定性很强,对微生物的分解的抵抗能力很强,因此分解周期长。在温带条件下,一般植物残体的半分解周期少于三个月,植物残体形成的新的有机质的半分解期为4.7-9年,而胡敏酸的平均停留时间为780-3000年,富里酸为200-630年。,2、腐殖质的变异性 HA/FA值:表示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的比值。是表示土壤腐殖质成份变异的指标之一。 一般我国北方的土壤,特别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土壤腐殖质以胡敏酸为主,HA/FA比大于1. 而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的酸性土壤中,土壤中以富里酸为主,HA/FA比一般小于1. 在同一地区,水稻土的腐殖质的HA/FA 比大于旱地。 在同一地区,熟化程度高的土壤的HA/FA比较高。,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一 、有机质的作用,(一)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东北的黑土,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示意图,Al3+,Fe3+,Ca2+,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直接提供: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的氮、磷、硫、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间接作用:多种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质部分有一 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料 的有效化。一些与有机酸和富里酸络合 的金属离子可以保留于土壤溶液中 不致沉淀而增加有效性。,物理性质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过程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的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以及根系的生长环境有所改善。 腐殖物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基团,吸水量是粘土矿物的5倍,能改善土壤有效持水量,使得更多的水能为作物所利用。 颜色与热性质:由于腐殖质是一种深色的物质,深色土壤吸热快,在同样日照条件下,其土温相对较高。,2、 改善土壤性质,土壤中养料含量与保肥能力 在酸性土壤中,有机质通过与单体铝的复合,降低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从而减轻铝的毒害。 养分的有效性:如增加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增加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提高土壤腐殖物质含量,就增强土壤对酸碱度变化的缓冲性能。,化学性质,3、生物性质 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没有土壤有机质则不会有土壤中的所有生物化学过程。 蚯蚓通过掘洞、消化有机质、排泄粪便等直接改变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 通过刺激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还能增加土壤酶的活性,从而直接影响土壤养分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 腐殖酸被证明是一类生理活性物质,它能加速种子发芽,增强根系活力,促进作物生长。对土壤微生物而言,腐殖酸也是一种促进其生长发育的生理活性物质。,1、有机质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 土壤腐殖物质含有多种功能基,这些功能基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络合和富集能力。,(二)、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2、有机物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固定作用 土壤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有强烈的亲和力 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残留、生物降 解、迁移和蒸发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可溶性腐殖物质能增加农药从土壤向地下水的迁移 能更有效地迁移农药和其它有机物质 腐殖物质还能作为还原剂而 改变农药的结构、活性 降低毒性,二、土壤有机质的管理 土壤有机质(碳)的动态平衡,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非可以无限提高,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最终达到一个稳定值。,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1、坚持两个原则 动态平衡原则 经济合理原则,1、耕作对有机质的影响 对于原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随着耕种年数的递增,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损失20-30% 我国黑龙江省的土壤调查资料表明: 开垦后2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1/4-1/3, 开垦后20-4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减少1/4-1/3, 在开垦60年后土壤有机质减少到原来含量的1/2以上。 免耕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碳与有机碳的比率,并使土壤有机质水平表现出提高的趋势。,全国土壤有机质分布图(农业部土壤处) 农业部2004年近万农户监测结果,监测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华南东北西南华东华北西北,1998-2004年全国监测区变化趋势: 土壤有机质含量稳中有升。 200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比1998年上升0.9g/kg 2004又比2000年上升0.35g/kg,2、施肥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施肥 化肥: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 有机肥:作物秸杆、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秸杆 施用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适当施用一些氮肥也是将土壤有机质保持在合适水平的一项措施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不仅能增产,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 同类物质不同地区: 东北地区华北、江南地区华南地区 同一地区不同类物质: 作物根厩肥作物秸杆绿肥。 实行绿肥或牧草与作物轮作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括号内数值测定样本数,种植绿肥,绿肥是指把还在生长着的豆科绿色植物体翻入土壤的肥料。种植绿肥是一个培肥土壤、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种植绿肥应依据“因地制宜、充分用地、积极养地、养用结合”的原则,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效益。,秸秆还田,一般是指将作物收获后将秸秆切碎,不经堆腐直接翻入土壤。秸秆还田不仅节省劳力和运输,对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固定和保存氮素以及促使土壤难溶性养分的释放比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效果更好。,3、调节土壤的水、气、热状况,调节土壤温度、湿度、通气状况,达到调节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的目的。(通过浇水、翻土措施,调节土壤的温度、湿度、通气等,调节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第五节 土壤有机质与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CO2浓度增加 280ppm-380ppm-580ppm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 全球平均温度将在今后的50100年间增加1.0-3.5 降水格局的变化 氮沉降,“脉冲式”降水,在过去10,000年(大图)及自1750年(小图)的二氧化碳、甲烷大气浓度。图中显示由冰蕊量度(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研究)及大气样本量度(红线)的结果。大图的右轴显示对应的辐射强迫力。(来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2007),年降水趋势:19002000,1998长江大水,温度增加,海水的蒸发加快 地球平均温度每上升一度,空气所含水分是平常的两倍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更丰富的雨量降落在太平洋的西岸,长江、嫩江和松花江 均发生了全流域性 特大洪水,大气中CO2 浓度的不断增加,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和土地利用变化,大气温度升高和降水格局的变化,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变化,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造成的后果,植物的碳利用和干物质生产,植物的光和作用 地球一年中通过光合作用约吸收2.0×1011t碳素(6400t/s),同时将3.2×1021J的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5.35×1011t O2,2030年以前,对碳循环的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 碳素来源充足, 不是生产力的限制因子。 碳素循环主要过程的光合固碳作用形成生产力,一直是传统的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人们一般将碳循环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如生物量、生 产力等相结合。人们很少把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生产过程和土壤呼吸过程联系起来,形成碳循环的概念。,植物固定CO2,土壤,生物呼吸释放CO2,碳的输入,碳的 输出,生物分解释放CO2,生态系统内碳循环,人为措施,植物,土壤,分解,输入,植物固定CO2,据估计全球土壤有机质的总碳量在14-15 X 1017g,大约是陆地生物总碳量(5.6 X 1017 g)的2.5-3倍。 碳素的输入、生物量中的碳贮量(包括活体与凋落物)和土壤中有机碳的贮量及碳库间流量大小及变化是碳循环研究的核心 土壤碳库碳贮量及其变化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矿化过程):,R (C, 4H) + 2O2 CO2 + 2H2 O + 养分 含碳和氢的化合物 氧化,酶,植物向土壤的输入(腐殖化过程):,植物,凋落物,腐殖质,嫌气性微生物 分解又合成,土壤,归还,影响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的因素:温度,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植物残体的特性,土壤特性,每年因土壤有机物质生物分解释放到大气的总碳量为68 X 1015g 。 “土壤呼吸”,土壤呼吸(soil respiration)是指未扰动土壤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所有代谢作用,包括三个生物学过程(即土壤微生物呼吸、根系呼吸、土壤动物呼吸)和一个非生物学过程。即含碳矿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等几个生物学和非生物学过程。,全球每年因焚烧燃料释放到大气的碳为6 X 1015g,是土壤呼吸作用释放碳的8-9%。,通过调节土壤温度、湿度、通气状况、土壤反应、施肥等因素能调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这也同样能达到调节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的目的。,固碳土壤学,科尔沁沙质草地被开垦,内蒙古草甸草原被开垦,为什么人类开垦草地? 政策因素,人口原因,环境因素,举例:草地开垦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中碳素损失30-50。 损失发生在开垦后的最初几年,20a后趋于稳定 例: 在美国大平原,36a耕作后碳素损失了42。损失量以施有机肥最小,休闲轮作稍大,连作最 大。,2种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 有机质的变化(Schlesinger,1986 ),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可能的机制: 耕作的物理效应 耕作的微生物效应 作物对生态系统碳素分配比例的影响 收割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耕作对土壤易蚀性(风和水蚀)的影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昔日的陕北黄土高原,陕北志丹县水土保持流域治理区一,退耕还草,黑河中游边缘绿洲农田退耕种植苜蓿5年后,风沙土和灰棕漠土020cm SOC储量提高了221 278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张克荣的研究论文Chang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following the Grain-for-Green programme in China ,发现土地利用变化4-5年后土壤才开始表现为碳汇,并且推算出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后土壤有机碳以36.67 g m-2 y-1的速度积累。,土壤有机质-甲烷-全球气候变化,甲烷(CH4)俗称沼气,其浓度在温室气体中 占第二位。其增长与世界人口的增长呈显著的 正相关。 增温潜能: CO21,CH423,大气圈CH4的源和汇 (Bouwman,1990),1Tg=1012g,湿地,气候变暖,湿地退化,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人类活动,微生物活动增加,干涸的湿地,为什么“湿地”被称作是地球的“肾”? 为什么要保护“湿地”?,(一)基本概念 1. 土壤有机质 2.土壤腐殖质 3. 矿化作用 4. 腐殖化作用 7. 腐殖化系数 8. C/N 9. 腐殖酸 10. 褐腐酸 11. 黄腐酸 12. 激发效应,( 二)问答题 1. 什么叫土壤有机质?包括哪些形态?其中哪种最重要? 2.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哪些?你认为最有效是哪种? 4. 叙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和作用? 5. 水田的腐殖质含量一般比旱地高?为什么? 6. 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包含那两个过程?影响转化条件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哪一种?为什么?,【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介绍了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类型与性质; 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和腐殖化过程及意义;影响土壤有机质 转化的因素和土壤有机质在肥力的作用及其调节。,参考文献: 朱祖祥,1983,土壤学,农业出版社。 熊毅、李庆逵,1987,中国土壤(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Sparks, D. L. 1995, Environmental Soil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单项选择 在土壤腐殖质各组分中溶于酸的是() A 富里酸 B 胡敏酸 C 胡敏素 D 木质素 土壤中形成的特殊有机物质是() A 木质素 B 纤维素 C 蛋白质 D 腐殖质 多项选择 土壤有机质来源() A 动物残体 B 植物残体 C 微生物残体 D 有机肥料 E 矿物风化 概念题:土壤腐殖质,问答题: 1.简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主要作用。 2.土壤腐殖质分解转化有哪几个过程? 3.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有哪几个阶段?哪几个途径?,

    注意事项

    本文(chap05土壤有机质++复件.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