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段考(期中)化学(理)试题 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u:64 Fe:56 一、 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3分,共54分 。)1“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 A.浓硫酸和水 B.生石灰和水 C.熟石灰和水 D.烧碱和水2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
2、加热 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物质多少有关 A. B. C. D.3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 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4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 A. 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稀盐酸 B. 用pH计测得某稀盐酸的pH为1.54 C.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 配制100ml1mol/L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
3、NaCl固体5在下列溶液中,BaSO4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 A1 molL1H2SO4溶液 B2 molL1H2SO4溶液 C纯水 D0.1 molL1H2SO4溶液6已知4NH35O24NO6H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单位:mol/(Ls)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 A.v(NH3)v(O2) B.v(O2)v(H2O) C.v(NH3)v(H2O) D.v(O2)v(NO)7在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对比实验,其中(1)加入MnO2催化,(2)不加MnO2催化。 下图是反应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8
4、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 )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9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 A .均减半 B.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100.1mol/L氨水中,溶
5、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c(OH-)/c(NH3H2O) B. c(NH3H2O)/c(OH-) C. c(H+)和c(OH)的乘积 D. OH的物质的量11已知: (1)Zn(s)1/2O2(g)=ZnO(s) H348.3 kJmol-1 (2)2Ag(s)1/2O2(g)=Ag2O(s) H31.0 kJmol-1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 A317.3 kJmol1 B379.3 kJmol1 C. 332.8 kJmol1 D317.3 kJmol112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
6、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 ( ) Aa = b B混合溶液的pH = 7 C混合溶液中,c(H) = mol/L D混合溶液中,c(H) + c(B+) = c(OH) + c(A)1325时,在20mL0.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醋酸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在A点: C(Na+)C(OH) C(Ac)C(H+) B在B点: C(Na+)= C(Ac) C(OH)= C(H+) C在C点: C(Ac)+ C(HAc) = 2C(Na+) D在C点: C(Ac) C(
7、Na+)C(H+)C(OH)14. 在一个真空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0molN2和30molH2,发生合成氨反应: N23H22NH3,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H2的转化率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充入NH3,欲达到平衡时的各成份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充入的NH3的物质的量和达到平衡时NH3的转化率是 () A15mol 25% B20mol 50% C20mol 75% D40mol 80%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8、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 mol/L BY2为0.4 mol/L CX2为0.2 mol/L DZ为0.4 mol/L16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BH2、I2(g)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17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H2(g)+O2(g)=H2O(g) H=a kJmol-1H2(g)+O2(g)=H2O(l) H=b kJmol-12H2(g)+O2(g)=2H2O(l) H=c kJ
9、mol-1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a=b D.2b=c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0.1molL1氨水中,c(OH-)=c(NH4+) B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 c(Na)c(HX)c(X)c(H)c(OH) D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 c(Na+)=2c(A2-)c(HA-)c(H2A)第II部分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6分)二、 填空题(本题共46分)19(6分)一密封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 +3H2 2NH3,该反
10、应为放热反应。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除t0t1 外,还有 、 。(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 、 (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At0t1 Bt2t3 Ct3t4 Dt5t620(15分)回答下列问题。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浅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用pH试纸测得硫酸铝溶液的pH为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硫酸铝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
11、的大小关系是 ;现有浓度为1 molL的五种溶液:HCl,H2SO4,CH3COOH,NH4Cl NaOH,由水电离出的C(H+)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溶液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消耗氢氧化钠的量一样多;C 盐溶液都成中性;D二氧化硫、氨气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故它们是电解质;E用酚酞作指示剂,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当最后一滴盐酸滴入,溶液立即变为浅红色时,记录到共用去20.2ml盐酸;F将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c(H)与c(CH3COO)减小,而c(OH)增大;G常温下,pH=2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
12、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21(7分)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1)图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_(填“A”、“B”或“C”)。(2)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
13、化学方程式:_。(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从而使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请在图中画出NO2和CO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22(12分)某二元酸H2B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 B2+H+。回答下列问题:(1)Na2B溶液显 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示) ;(2)NaHB溶液显 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0.1molL1NaHB溶液的pH=2,则0.1molL1H2B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5)(BF)21. (1)C(2)NO2(g)CO(g)=CO2(g)NO(g) ;H234 kJ/mol(3) 解析:(1)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即有新物质生成的碰撞,显然选C。(2)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吸热,注意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3)催化剂主要使有效碰撞的能量降低,使反应的“门槛”降低,即过渡态时的能量较低。22.(1)碱性 B2+H2OHA+OH (2)酸性 HBH+B2(3) (H2B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对HB的电离起了抑制作用)(4)c(Na+)c(HB)c(H+)c(B2)c(OH)23. pH=4 pH=6.7 8108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