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传染病法和传染病 ppt课件.ppt

    • 资源ID:3021289       资源大小:2.55MB        全文页数:13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染病法和传染病 ppt课件.ppt

    PUMCH-ER-xsy 2010-4-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与15年前的老版本,有明显不同 传染病法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传染病预防 第三章 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四章 疫情控制 第五章 医疗救治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列入法律的法定传染病达37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5 种,丙类10种; 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非典、禽流感、肺炭疽列入乙类按甲类传染病对待; 艾滋病由甲类降为乙类 。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 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 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 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 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 、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 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 染性腹泻病。 处理原则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 医生应该注意的问题 明确目前37类传染病及分类 注意自我防护 及时上报填报传染病卡,电话报告院感或院总 治疗过程中注意隔离,保护其他就诊患者 疫情报告时限 在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乙类传染病中的 非典、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 人时,城镇于小时内,农村于小时内,以最快的 通讯录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 出传染病报告卡。 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 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 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 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 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 传染病报告卡。 腹泻病人 门急诊接诊要求 登记项目按要求填写 100病人做便培养 传染病报卡及时准确 可疑霍乱病人 临床症状典型 悬滴动力() 制动试验() 明确流行病学史 便培养结果()病例 CDC确诊后转传染病院 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由医院派救护车和医护人员护送转院 送病人救护车由传染病院负责彻底消毒 即刻上报 工作日报告院感办 节假日报告院总 2小时内电话报告 区CDC CDC负责核实确诊 决定处理办法 指导消毒隔离 接诊部门做到 隔离病人 医务人员穿隔离衣 高筒靴、戴手套 采集吐、泻物做培养 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 采便、暂时留观,预防 性应用抗生素 查明污染范围并消毒 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 霍乱:G-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有剧烈无痛 性吐泻、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循环衰 竭、肌肉痛性痉挛等特征。 人群感染以隐性感染者比例较大,在显性 感染者中以轻型病例为多,类似普通肠炎 。 霍乱和副霍乱统称为霍乱,通过内毒素、 外毒素致病 七次大流行的霍乱 霍乱弧菌革兰染色阴性,菌体长1.52.0m,宽0.30.4m ,弯曲如逗点状,有一根极端鞭毛,其长度为菌体的45倍。 该菌运动活泼,在暗视野悬液中可见穿梭运动,粪便可用于直 接涂片检查。 霍乱弧菌经干燥2h或加热5510min即可死亡,煮沸立即死亡。 弧菌接触120003000升汞或1500000高猛酸钾,数分钟即 被杀灭,在0.1%漂白粉中10分钟即死亡。 霍乱弧菌在正常胃酸中能生存4分钟,在未经处理的粪便中存活 数天。在pH7.68.8的浅水井中,古典霍乱弧菌平均存活7.5天 ,爱尔托霍乱弧菌为19.3天。爱尔托弧菌在海水和深水井中存 活1013天。氯化钠浓度高于4%或蔗糖浓度在5%以上的食物、 香料、醋、酒等,均不利于弧菌的生存。 霍乱弧菌在冰箱内的牛奶、鲜肉和鱼虾水产品存活时间分别为2 4周、1周和13周;在室温存放的新鲜蔬菜存活15天。霍 乱弧菌在砧板和布上可存活相当长时间,在玻璃、瓷器、塑料 和金属上存活时间不超过2天。 流行病学 病人与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潜伏期带菌者尚 无吐泻,恢复期带菌者排菌时间一般不长,两者 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居次要地位。 海洋甲壳类生物表面可粘附爱尔托弧菌,当进食 污染海产品后可形成霍乱流行。实验观察,爱尔 托弧菌为人工饲养的泥鳅、鳝鱼吞食后,可在后 者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入水中;因此泥鳅、鳝 鱼可成为弧菌的保存宿主,散播病原菌,造成霍 乱流行。 病后二次发生严重感染者少见。实验感染霍乱弧 菌的志愿者,对第二次感染的具高度抵抗力,其 时间至少可维持3年。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7天,大多急起,少 数在发病前1-2天有头昏、疲劳、腹胀、轻度腹泻等前 驱症状。 古典生物型与0139型霍乱弧菌引起的疾病,症状较严 重,埃尔托型所致者,轻型较多,无症状者也多。 典型三期 第一期:泻吐期 急剧腹泻、呕吐,无痛性。少 数病人可因腹直肌痉挛而引起腹痛不伴里急后重 。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水样,尚有粪质;迅速成 为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病人偶有 出血呈洗肉水样或柏油样。大便量多,每次可超 过1000ml,每日十余次,甚至难以计数。呕吐多 在腹泻后出现,呕吐物先为胃内容物,以后为清 水样。严重者可为“米泔水”样,轻者可无呕吐。本 期持续数小时至1-2天。 第二期:脱水期 由于频繁的腹泻和呕吐,水、电解 质、酸碱平衡紊乱,病人迅速出现脱水和微循环衰竭 。肌肉痉挛多见于腓肠肌和腹直肌。体表体温下降 ,成人肛温正常,儿童肛温多升高。此期一般为数小 时至2-3天。 第三期:恢复期 病人脱水得到及时纠正后,多数症 状消失而恢复正常,腹泻次数减少,甚至停止。声音 恢复、皮肤湿润,尿量增加。约1/3病人有反应性发热 ,极少数病人,尤其是儿童可有高热。 霍乱分型 无症状型 感染后无何症状,仅呈排菌状态,称 接触或健康带菌者,排菌期一般为5-10天,个别 人可迁延至数月或数年,成为慢性带菌者。 轻型 病人微感不适,每日腹泻数次,大便稀薄 ,一般无呕吐无脱水表现,血压、脉搏均正常, 血浆比重在1.026-1.030间,尿量无明显减少。 中型 吐泻次数较多,每日达10-20次。大便呈 米泔水样,有一定程度的脱水。血压降低(收缩 压为9.31-12kPa)(90-70mmHg),脉搏细速,血 浆比重为1.031-1.040,24h尿量在500ml以下。 霍乱分型 重型 吐泻频繁,脱水严重,血压低,甚至不能测出 ,脉速弱常不能触及,血浆比重1.041,尿极少或无 尿。 暴发型 亦称干性霍乱,甚罕见。起病急骤,不待泻 吐出现,即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诊断标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学 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 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霍乱流行期间,在疫区内有典型症状,虽然粪便培养 未发现霍乱弧菌。如有条件可作双份血清凝集素试验 ,滴度4倍上升者可诊断。 疫原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前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疑似诊断 具有以下之一者 具有典型霍乱症状的首发病例,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 前。 霍乱流行期间与霍乱患者有明确接触史,并发生泻吐 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疑似病人应进行隔离、消毒,作疑似霍乱的疫情 报告,并每日作大便培养,若连续二次大便培养阴性 ,可作否定诊断,并作疫情订正报告。 病原菌检查 常规镜检 可见粘液和少许红、白细胞。 涂片染色 取粪便或早期培养物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 ,可见革兰阴性稍弯曲的弧菌。 悬滴检查 将新鲜粪便作悬滴或暗视野显微镜检,可 见运动活泼呈穿梭状的弧菌。 所有怀疑霍乱患者粪便,除作显微镜检外,均应作增 菌培养。 治疗 隔离:确诊及疑诊病例应分别隔离,彻底消毒排泄物。病人症 状消除后,粪便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补液: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并发症的处理 消炎: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后可缩短病程,减少腹泻次数。但 仅作为液体疗法的辅助治疗。 药物:复方新诺明 、多西环素、诺佛沙星或环丙沙星,以上药 物任选一种,连服3日。不能口服者可应用氨苄西林肌肉或静脉 注射。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概述 鼠疫,也叫黑死病,是由G-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炎症 肺鼠疫是鼠疫中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 败血型鼠疫又称暴发型鼠疫,患者多在发病后24小时 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鼠疫患者 皮肤大面织出血、瘀斑、坏死,死后尸体呈紫黑色, 故称“黑死病”。 在20世纪的几场战争中,鼠疫是经常露面的生物武器 。 病原体鼠疫杆菌(耶尔森菌 属) 典型菌:短而粗,两端 钝圆,两极浓染,几乎 成卵圆或椭圆形的小杆 菌,长约12um,宽 0.50.7um。有荚膜, 无鞭毛,无芽孢。 ; Giemsa染色法染色可 清楚见到荚膜 发发病原理 传染源 感染了鼠疫菌的以啮齿动物为主的各种动物; 鼠疫患者肺鼠疫、败血型鼠疫及其他型鼠疫; 染疫蚤类。 传播途径 昆虫媒介传播 空气传播 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对鼠疫无天然免疫力,不分种族、性别、年龄普 遍易感; 职业关系较密切:狩猎、疫区放牧、屠宰等职业易感 染发病,其他类职业就较少见 ; 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的免疫力 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类似 腺鼠疫:占8590%。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 肺鼠疫:发病急,急性肺炎,肺出血 败血型鼠疫:全身广泛出血、DIC和心力衰竭,多在 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 轻型鼠疫 腺鼠疫 肺鼠疫 细菌学检查 “四步诊断”(又叫四步检查) :各种穿刺液、痰液、血 液等体液的镜检、培养、动物接种和鼠疫噬菌体裂解 试验。 对首获菌株,还应进行生物学、生化学和血清学等方 法的鉴定。 鼠疫诊断方法 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 凡同时具有流行病学线索和鼠疫临床症状特点者,可 判定为鼠疫疑似病例。 凡鼠疫“疑似病例”同时具有鼠疫细菌学检查阳性(患 者或死体标本分离到鼠疫菌)或血清学检查阳性,可 判定为确诊病例。 需要同其他的感染性疾病等鉴别 鼠疫的治疗 首选药物链霉素,可将病死率降至5% 辅助治疗或预防性投药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 霉素等广谱抗菌素,磺胺类药物 链霉素治疗鼠疫的用药方法 其他支持治疗 隔离标准 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明显 好转,再治疗3-5天,停止治疗后,对其血液、痰及咽 喉分泌物连续检菌3次,隔3天检查一次,均为阴性。 肺鼠疫为6次阴性。 预防: 1:? 2:? 3:? 炭疽杆菌生物学特性 粗大杆菌,竹节样排列 体内形成荚膜,体外 形成芽胞 营养要求不高,抵抗 力非常强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平板上生长良好 炭疽杆菌生物学特性 致病物质(Pathogenic material):荚膜,抗 吞噬作用,利于细菌繁殖 炭疽毒素:很强的外毒 素,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 ,引起感染性休克,乃至 死亡 炭疽芽胞可在土壤、污水和皮毛上多年不死,在干燥 状态下可存活2030年 煮沸10分钟或干热1403小时可将芽胞杀死。炭疽芽 胞对碘特别敏感,对青霉素、先锋霉素、链霉素、卡 那霉素等高度敏感。 其外毒素可抗肿瘤 生物导弹技术: 炭疽毒素+单克隆抗肿瘤抗体肿瘤 炭疽病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食草类动物很容易感染炭疽 病。因此,它也是皮毛加工 业的一种职业传染病。 炭疽杆菌芽孢可通过破损的 皮肤黏膜,经口鼻进入胃肠 道和肺部,在人体内大量繁 殖产生毒素从而引起感染发 病。引起人类肠、肺、皮肤 炭疽; 炭疽病的潜伏期为1到5天, 最为多见的类型是皮肤型炭 疽,占病例的95%。 皮肤炭疽 在面、颈、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 、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润,继而中央 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 肿胀,疼痛不显著。 引流该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发热、 头痛、关节痛等。 少数严重病例,局部呈大片水肿和坏死。 及时治疗15-20天即可痊愈,严重者可迁延1月以 上,少数发展为败血症,皮肤炭疽病死率不超过 3%。 皮肤炭疽(体表感染型炭疽) 皮肤炭疽(体表感染型炭疽) 肠炭疽(经口感染型炭疽) 急性起病,发热,腹胀 ,剧烈疼痛,腹泻,通 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 。可有恶心、呕吐,呕 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 可累及消化道以外系统 。 约占3%-6%炭疽病例 为经口感染型(肠)炭 疽。 肺炭疽(吸入感染型炭疽、纵隔障炭疽) 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咯粘液血痰。 肺部体征通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X射线的主要表现 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 约占2%-3%炭疽病例,为吸入感染型(肺)炭疽,病 死率高,病初似感冒,进而出现严重的支气管肺炎, 可在23天内死于中毒性休克。 肺炭疽病人胸片: 肺炭疽 其它类型炭疽 脑膜炎型炭疽:可继发于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 。剧烈头痛,呕吐,项强,继而出现谵妄、昏迷 、呼吸衰竭,脑脊液多为血性。 炭疽败血症:可经发于1-3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 。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感染性休 克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表现,皮肤出现出 血点或大片淤斑,腔道中出现活动性出血,迅速 出现呼吸与循环衰竭。在循环血液中可检出大量 炭疽芽孢杆菌。 病原学检查 采取标本时必须遵循的两条原则: 1、尽可能在抗生素治疗开始前采取标本。 2、除必要时并在具备操作病毒细菌条件的实验室内, 不得用解剖的方式获取标本。所需的血液与组织标本 ,均应以穿刺方式取得。 防治 传染源:人与人之间不传播(皮肤型除外)。芽 胞是其致病形式,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 是其主要传染源。当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 染菌的皮、毛、肉等,也会感染炭疽。 传播途径:空气、接触 易感人群:平时,牧民、农民、皮毛和屠宰工作 者易受感染(剪毛工人病) ;战时,炭疽杆菌曾 被帝国主义作为致死战剂之一 防治原则(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预防: 严格隔离病畜; 死畜严禁解剖,焚烧或深埋2米以下; 对易感人群接种减毒活疫苗。 治疗 大剂量青霉素G为首选抗生素 次选氯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环丙沙星,然 后根据药敏试验选取有效抗生素。 皮肤炭疽患部可外敷红霉素或金霉素软膏,严禁 切开引流或切除,也不可挤压。 抗休克与DIC治疗 病房终末处理 病人出院或死亡,禁止剖检。 病房应以甲醛薰蒸处理。次日经通风处理后才能恢复 使用。 消毒效果考核: 消毒效果必须通过取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确定,连续 三次取样,不能检出具有完整毒力的炭疽芽孢杆菌时 ,方可认为已消除了炭疽芽孢杆菌的污染。 概述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 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 人兽共患传染病。 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 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100%。 流行病学 l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 ,以犬为主,其次为猫/猪和牛、马等;一些貌似健 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病毒,带毒率可达22.4% l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 l也可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侵入 l少数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 l人群普遍易感。人被犬咬伤后的发生率为15% 30%,被病狼咬伤后为50%60%。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5日至20年或更长, 一般l3个月。 典型临床经过分为3期。 临床表现 前驱期 常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继 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 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 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 蚁走等异样感觉。 本期持续24天。 临床表现 兴奋期 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恐怖表情恐水、 怕风。 体温常升高(3840)。 恐水为本病的特征。典型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 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 起咽喉肌严重痉挛。 外界多种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 常因声带痉挛伴声嘶、说话吐词不清,严重发作 时可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因呼吸肌痉挛致 呼吸困难和发绀。 临床表现 患者交感神经功能常呈亢进,表现为大量流涎 乱吐唾液,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病人神志多清晰,可出现精神失常,幻视幻听 等。 本期约l3天。 临床表现 麻痹期 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由 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 亡。该期持续时间较短。 一般618小时。 临床表现 本病全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 上述为狂躁型临床表现。 麻痹型(静型)狂犬病少见。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 常见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 、共济失调和大、小便失禁,呈横断性脊髓炎或上行 性麻痹等症状,最终因瘫痪死亡。 诊断 1. 流行病学史 2. 临床表现 3. 确诊 有赖于病毒抗原,病毒核酸、尸检脑组织 中的内格里小体或病毒分离等实验室检查。 治疗 临床曾应用多种药物如-干扰素、阿糖腺苷、转 移因子和大剂量人抗狂犬病 免疫球蛋白治疗,均告失败。 其病死率达100。 预防 伤口处理 应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季胺类 消毒液)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季胺类与肥皂水不 可合用)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 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 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 如有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则应在伤 口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 尚要注意预防破伤风及细菌感染。 预防 预防接种 疫苗接种: 暴露后预防:凡被犬或被其它可疑动物咬伤、抓伤者、 或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被狂犬病病人唾液玷污时均 需作暴露后预防接种。共接种5次,每次2ml,肌注, 于0、3、7、14和30日完成,如严重咬伤,可全程注射 10针,于当日至第6日每日一针,随后于1,0、14、30 、90日各注射一针。 预防 免疫球蛋白注射: 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HRIG),用量为20IUkg, 马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简称马抗血清)为40IUkg, 总量一半在伤口行局部浸润注射,剩余剂量作臂部肌 肉注射。 为避免马血清的过敏反应,注射前应作皮肤过敏试验 ,过敏者可脱敏注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meningo - coccal meningitis 一.概述 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 突起高热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脑膜刺激征 G-双球菌 内毒素致病 仅存于人体,抵抗力很弱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 带菌者 病人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6m2岁 流行特征 (1)地区性 (2)周期性 (3)季节性:11m5m (34m高峰) (4)年龄分布:6m2岁 (5)感染类型 60%70% 带菌状态 25%30% 出血点型 5%7% 上呼吸道感染型 1% 典型流脑 发病过程 细菌 呼吸道繁殖 入血 短暂菌血症 败血症 血脑屏障 脑脊髓膜 侵袭血管内皮细胞 局部出血坏死 瘀点瘀斑 细胞浸润栓塞 内 小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有效循环血量 感染性休克 毒 +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激活内外源凝血系统 DIC PLT凝集破坏 素 凝血物质消耗 脑脊髓膜血管内皮细胞 通透性 颅压 化脓性炎症 坏死充血水肿渗出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 110d(23d) (一).普通型 前驱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1.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 12d 低热,咽痛,咳嗽 表现不特异 可检出细菌 2.败血症期 (1)感染中毒症状 (2)瘀点瘀斑(最重要的体征) 70%90%病人有 部位:全身皮肤黏膜 大小:不等 发展: 3.脑膜炎期 症状:颅压升高表现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 体征: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 克氏征(+) 布氏征(+) 颈 强 4.恢复期 体温下降 瘀点瘀斑消失 症状好转 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10%口唇疱疹(回忆性诊断) 后遗症 (二)暴发型 败血症休克型 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 1.败血症休克型 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 (1)起病急,进展迅速,感染中毒症状重 (2)瘀点瘀斑迅速出现,增多扩大 (3)循环衰竭导致休克 (4)脑膜刺激征缺如或不明显 (5)易出现DIC 2.脑膜脑炎型 脑实质严重损害为特征 (1)高热,瘀点瘀斑 (2)脑实质损害表现 意识障碍,惊厥,昏迷 脑水肿表现: 脑疝: 3。混合型:病死率高 (三)轻型 婴幼儿流脑: 不典型 惊厥腹泻咳嗽较多见 脑膜刺激征缺如 老年人流脑 暴发型多见 WBC可能不高 症状重,病程长,并发症多 预后差,病死率高 四.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血象 血和瘀斑的涂片、培养 抗原抗体检查 CSF:常规 生化 涂片、培养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确诊病例(confirmed case):脑膜炎奈瑟菌(+) 推定病例(presumptive case): 革兰阴性双球菌(+) 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 抗原实验(+),培养(-) 鉴别诊断 病毒性 真菌性 结核性 六.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就地及时治疗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G (大剂量,2040万u/kg.日,57天) 次选头孢菌素、氯霉素、磺胺 激素 抗休克、抗DIC、防治脑疝和呼吸循环衰竭等 七.预防 管理传染源 症状消失后3天,不少于病后1周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菌苗(15岁以下) 药物预防:磺胺 概述 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 传染源:麻疹病毒只感染人类,急性发病的病人是唯 一的传染源。麻疹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 气管等处的分泌物。 好发季节:好发于冬、春季。 传播途径:麻疹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 管等处的分泌物,通过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1-5岁儿童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 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 潜伏期:平均为天。 可无任何症状。 前驱期: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或结膜炎等,此 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灰白色小 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 出疹期:多在发热天后出现,持续日不等, 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 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 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 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 疹子的鉴别 1幼儿急疹退烧时出玫瑰色皮疹。 2奶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消退不留痕迹。 3猩红热的皮疹为猩红色针尖大小皮疹,疹退后伴大片 脱皮。 4非特异性皮疹可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药物过敏等引 起,皮疹多样,不一而足。 5风疹在5岁以上的儿童中比较常见,非常容易与轻型 麻疹相混淆。 一般来说,在典型症状出现后才好鉴别。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以实验室为主: 、麻疹疑似病人血中麻疹阳性。 、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有倍或以上升高(含由阴转阳)。 、从疑似麻疹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到麻疹野病毒。 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以下条件的 麻疹 疑似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 、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无实验室诊断结果的临床报告病例。 、完成调查前失访或死亡的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明显流行病学联系的 疑似病例。 、实验室证实为麻疹暴发,同一暴发中其它未经实验实证实的疑似 病例。 并发症 轻型麻疹并发症少。 重型麻疹并发症 肺炎,以巨细胞肺炎为主,中耳炎 、喉炎、结核、胃肠道出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也 可被波及。孕妇患麻疹可导致流产、死产及胎儿先天 感染。所以 要关注各脏器功能。 治疗 在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麻疹,流行时给予儿童高剂 量的维生素(,)能明显降低麻 疹患者病死率,但不能防止发病。临床上主要是对症 治疗,防止并发症产生。 预防 免疫接种: ()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可以 在短期内预防麻疹,危险。 ()自动免疫:疫苗选用减毒活疫苗,麻疹免 疫策略在我国定为个月初种,岁复种。疫苗免疫 的效果从强度与持久性都不如自然感染,一部分可以 转阴而患麻疹,而不少人在人工免疫下降到一定水平 时再接触野毒株获得隐性感染使免疫得到加强。疫苗 有一定付反应,但过度减毒的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 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 概述 G-杆,内外毒素 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严重者发热、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 易感性普遍 流行特征季节 细菌 侵入 粘膜上皮细胞内增殖 上皮细胞坏死,形成感染灶 u侵袭力 致病性致病性 扩散 肠粘膜 内毒素 肠壁植物神经 通透性增加 破坏 对内毒素的吸收 毒血症症状 炎症、溃疡形成 u内毒素 肠粘膜 脓血粘液便 肠功能紊乱 肠蠕动失调、痉挛 直肠扩约肌痉挛: 腹痛、里急后重 促进 外毒素(志贺毒素) 神经毒(产生神经系统症状) 细胞毒(肠粘膜细胞坏死) 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水样泻) 临床表现 潜伏期l一3d(数小时至7d)。 病情严重程度 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 急性菌痢 普通型(典型) 轻型(非典型) 中毒型 (儿童多见)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2)脑型(呼吸衰竭型) (3)混合型 普通型(典型)菌痢 高热,寒战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粘液脓血便 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轻型(非典型)菌痢 毒血症状轻,低热或不发热 肠道症状轻,腹泻次数少,无脓血 轻度腹痛,无明显里急后重 中毒型菌痢休克型 感染性休克表现 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紫绀 血压下降,脉搏细数 少尿或无尿 中毒性菌痢脑型(呼吸衰竭型)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毒血症状 烦躁,嗜睡,昏迷,惊厥 瞳孔改变 呼吸异常或衰竭 慢性菌痢(超过2个月) 原因 治疗不当 耐药,福氏志贺菌感染 免疫力低 基础疾病 分型 慢性迁延型 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N ,慢性可贫血 便常规:粘液脓血便,WBC15个/HP 病原学:便培养,注意取样 免疫学 核酸检测 并发症及后遗症 败血症 溶血尿毒综合征(多见于痢疾志贺菌感染) 关节炎(变态反应) 耳聋,失语,瘫痪(中毒性脑型) 瑞特综合征:眼炎,尿道炎,关节炎 诊断 急性菌痢 夏秋季,有进食不洁食物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 血便;左下腹明显压痛。 实验室检查 慢性菌痢 病人有急性菌痢史 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未愈 中毒型 儿童多见,以严重毒血症状,休克和(或)中毒 性脑病为主要表现 胃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腹泻 应及时取便送检 粪便镜检确诊培养痢疾杆菌 鉴别诊断 急性菌痢 急性阿米巴痢疾 食物中毒 其它肠道感染 肠套叠,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 慢性菌痢 肠道癌症 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血吸虫病 中毒性菌痢 其它感染性休克 流行性乙型脑炎 预后 痢疾志贺菌群重,福氏易慢性 中毒型病死率高 慢性不易根治 免疫力低,儿童或老年人病死率高 治疗 急性菌痢治疗 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 饮食 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病原治疗 喹诺酮类 磺胺 头孢,阿奇霉素等 对症治疗 慢性菌痢治疗 全身治疗, 积极治疗并存的慢性疾病 病原治疗 药敏 联合用药,疗程长,1一3个疗程 药物保留灌肠疗法 对症治疗 (1) 解痉药物 (2) 应用微生态制剂 预防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注意事项

    本文(传染病法和传染病 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