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高三生物开学摸底考试卷02含解析.docx

    • 资源ID:30255       资源大小:123.1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高三生物开学摸底考试卷02含解析.docx

    1、2022高三生物开学摸底考试卷02(含解析)1.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可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参与各项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硝酸根离子可以参与构成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B. 钾、氯和硝酸根等离子吸收会提高细胞的渗透压C. 根系吸收的矿质离子能用于催化细胞的代谢反应D.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与吸收水分的过程相对独立【答案】C【解析】【分析】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有:1、生物体内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2、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4、维持正常渗透压。【详解】A、无机盐可以参与合成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提高细胞中的渗透压,A正确;B、钾、氯和硝酸根等离子可以调节细胞的渗

    2、透压,B正确;C、离子不能起催化作用,酶具有催化作用,C错误;D、矿质元素需要溶于水才能被根系吸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后增大细胞渗透压,有利于细胞吸水,所以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与吸收水分相互关联,吸收无机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吸收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和水通道的协助扩散,故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与吸收水分的过程相对独立,D正确。故选C。2.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 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 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 层析完毕后迅速记录结果,发

    3、现蓝绿色色素带窄于橙黄色色素带【答案】B【解析】【详解】A.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所以可在研磨前加入少许CaCO3,A错误;B.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也不明显影响研磨,且色素含量并没有减少,所以仍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正确;C.由于乙醇易挥发,为了获得10ml提取液,需要在研磨时应加入多于10mL乙醇,C错误;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因色素分解而消失,但不会随层析液挥发而消失,D错误。故选B。3.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神经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B.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生理功能趋向专门化,使细胞种类和数目增加C.

    4、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但仍有基因在表达D. 癌变后的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周期变长【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详解】A、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因此不会有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A错误;B、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而细胞数目不变,B错误;C、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

    5、减慢,但有的基因还在表达,C正确;D、癌变后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细胞周期变短,D错误。故选C。4.丙肝病毒(HCV)是一种单链 RNA病毒,可通过受体介导入侵肝细胞。在肝细胞中,HCV以自身 RNA为模板,进行翻译和复制,目前尚没有相关疫苗研制成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HCV有高度可变性,难以研制出相应疫苗,与其遗传物质有关B. 因为HCV可通过血液传播,所以应加强对献血者的抗HCV抗体的筛查C. 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HCV感染的肝细胞,引起肝细胞损伤,进一步降低肝功能D. 某药物可抑制HCV的RNA复制,则该药物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同样有效【答案】D【解析】【分析】特异性免疫包

    6、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为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T细胞会增殖分化出效应T细胞,而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发生裂解释放出抗原,进而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以此消灭抗原。【详解】A、HC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易发生变异,难以研制出相应疫苗,A正确;B、HCV可通过血液传播,故应加强对献血者的抗HCV抗体的筛查,以免造成感染,B正确;C、效应T细胞可攻击裂解靶细胞,即被HCV感染的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的裂解死亡,从而会降低肝功能,C正确;D、HCV是RNA病毒,其在细胞内复制,可抑制HCV的RNA复制的药物可能是通过

    7、影响复制过程有关酶的功能来抑制其RNA复制,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逆转录病毒,该药物对其无效,D错误。故选D。5.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接种3个月后,婴儿应去检查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现在的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具有增强吞噬细胞活性,活化T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结核杆菌的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B. 活化的T细胞可以分泌特异性抗体C. 吞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消灭结核杆菌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答案】B【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

    8、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结核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遗传物质为DNA,其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A正确;B、抗体是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9、活化的T细胞可以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力,B错误;C、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显然吞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是第二道防线在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D、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物,消灭结核杆6.在Arizona荒漠中有一种更格卢鼠和3种囊鼠共存,这些鼠在栖息的小生境和食性上彼此有区别。当去除一种,另3种鼠的小生境都明显扩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4种鼠之间不存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信息交流B. 同一生态系统中,具有竞争关系的两个物种不能共存C. 在一定范围内,鼠对植物的捕食有利于该生境中生物多样性的提高D. 更格卢鼠消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根本性改变【答案】C

    10、解析】【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 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其 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更格卢鼠和3种囊鼠共存说明是竞争关系。 【详解】A、根据题干可知,更格卢鼠和3种囊鼠共存说明是竞争关系,当去除一种,另3种鼠的小生境都明显扩大,说明4种鼠之间存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信息交流,A错误;B、根据题干可知,B项与题干矛盾,同一生态系统中,具有竞争关系的两个物种能共存,B错误;C、在一定范围内,鼠对植物的捕食有利于为其他植物提供生长空间和接受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殖,故在一定范围内,鼠对植物的捕食有利于该生境中生物多样性的提高,C正确;D、更

    11、格卢鼠和3种囊鼠共存说明是竞争关系,当更格卢鼠消失,其生态位会被3种囊鼠占据,会改变群落的结构,但不会是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根本性改变,根本性改变应该是环境的剧烈变化引起的群落的演替造成的,D错误。故选C。【点睛】29.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影响因素的相关问题:(1)科研人员为研究JS-K(一种新合成的抗肿瘤药物)对胃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及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配制不同浓度的JS-K溶液,添加于各组完全培养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检测胃癌细胞存活率如图1,研究结果表明:JS-K抑制胃癌细胞存活,且抑制效果随着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_。实验过程中还用到一种Z试剂,相关结果如图2,根据结果推测,Z

    12、试剂可能是细胞凋亡的_(填“促进”或“抑制”)剂。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JS-K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发现JS-K是通过促进活性氧的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者用JS-K和NAC同时处理胃癌细胞,发现其与_的胃癌细胞存活率相似,但比用_处理的胃癌细胞存活率显著高,猜测NAC是一种_的清除剂。(2)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

    13、不是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答案】 (1). 增强 (2). 抑制 (3). 不做任何处理 (4). JS-K (5). 活性氧 (6). 增强 (7). 降低 (8). 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 (9). 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

    14、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1可知,随着JS-K浓度的增大,细胞的存活率越低,JS-K处理时间越长,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的存活率低意味着细胞凋亡率高,抗肿瘤效果好。根据图2中JS-K 30M +Z 50M组与JS-K 30M 组、JS-K 0M 组对比分析可知,Z试剂能够抑制细胞凋亡。【详解】(1)由图示分析可知,JS-K能抑制胃癌细胞存活,且抑制效果随着剂量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由图2中四组实验结果对比可推测,Z试剂可能是细胞凋亡的抑制剂。根据给出的信息“JS-K是通过促进活性氧的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分析,若用JS-K

    15、和NAC同时处理胃癌细胞,发现其与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的胃癌细胞存活率相似,但比用JS-K处理的胃癌细胞存活率显著高,可猜测NAC是一种活性氧的清除剂。(2)根据题意“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可回答:干旱处理后,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根细胞的吸水能力会增强。干旱处理后,叶片气孔开度减小,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降低。该实验需验证两个方面:一是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缺水直接引起的;二是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是由ABA引起的。第一方面的实验自变量为是否缺水,第二方面的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有A

    16、BA处理。根据所给实验材料特点,结合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如下: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点睛】本题以实验探究分析和实验方案设计为依托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有助于中学教学注重实验探究中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方法的掌握。30.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该耕作方式通过采取“巨型

    17、稻+青蛙+泥鳅+鱼”的生态种养新模式实现粮渔共赢: 巨型稻不仅抗病、抗倒伏能力强, 还能为动物遮阴避凉;青蛙以水稻上寄生的害虫稻飞虱为食;鲤鱼以稻飞虱、水生杂草、掉落的稻花等为食:泥鳅活动能力强, 在河泥中来回穿梭: 鱼、青蛙、泥鳅等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了天然肥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来讲,人工种植的巨型稻空间特征为_。调查稻田水稻的种群密度的方法为_。(2)建立“稻鱼共生系统”生态模式在能量流动方面的意义是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此生态系统中青蛙、鲤鱼等以害虫为食,其意义是_,此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属于_。(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春末夏初正是青蛙繁殖时节,稻田中

    18、蛙声不断, 这体现了信息传递有利于_。(4)“稻鱼共生系统”除了可以实现粮渔共赢, 还能调节当地气候、维持土壤肥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答案】 (1). 均匀分布 (2). 样方法 (3).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4). 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5). 生物防治 (6). 生物种群的繁衍 (7). 直接和间接【解析】【分析】1、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2、调查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种群密度时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时采用标志重捕法。3、信息传递的作用:对个体来说,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

    19、的作用;对种群来说,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对群落和生态系统来说,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1)为使水稻获得充足的阳光、水分等资源,在种植巨型稻时会均匀种植,故人工种植的巨型稻空间特征为均匀分布。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调查对象为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一般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所以水稻属于植物,需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2)在“稻鱼共生系统”中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各个营养级可以利用到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稻田中的害虫一般用化学农药进行处理,但此种方法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为防止污染环境,利用生物治理方法,即利用害

    20、虫的天敌来减少害虫的数量,所以此生态系统中青蛙、鲤鱼等以害虫为食,其意义是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而此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属于生物防治。(3)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所以在青蛙繁殖时节,这种信息的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4)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药用、工业原料、科研、文学艺术创作、旅游、美学价值等,而间接价值包括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故“稻鱼共生系统”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点睛】设计人工生态系统能提高能量利用率,并不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31. 如图是研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结果曲线图,其中甲表示

    21、光强度为1000 lx,乙表示光强度为500 lx。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等于A时,两组植物都不吸收CO2的原因是_;此时,植物合成ATP的结构有_。(2)CO2浓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反应,若用含14C的14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3)有同学认为若将横坐标的CO2浓度换成温度,所得实验结果也与图示曲线趋势一致.你认为该说法正确吗?为什么?_。【答案】 (1). 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当CO2浓度低于P时,由于细胞内CO2浓度大于外界,导致植物不能吸收CO2(或此时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细胞外) (2).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3).

    22、 暗 (4). (14CO214C3(14CH2O) (或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或者C5) (5). 不对 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酶的活性将降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将减少。【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

    23、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4、分析题图:本题自变量是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详解】(1)当CO2浓度等于A时,两组植物都不吸收CO2原因是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当CO2浓度低于P时,由于细胞内CO2浓度大于外界,导致植物不能吸收CO2;此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植物合成ATP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2)CO2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若用含14C的 14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分析,其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或者C5。(3)有同学认为若将横坐标的CO

    24、2浓度换成温度,所得实验结果也与图示曲线趋势一致,这种说法不对,如果温度是自变量,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酶的活性将降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将减少。【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2.黄瓜的花有三种,即雄花(只有雄蕊)、雌花(只有雌蕊)、两性花(同时有雌蕊和雄蕊),其花蕊的发育和乙烯有关,乙烯能促进雌蕊的发育,并且只有当乙烯存在时雌蕊才能发育;进一步研究表明该过程与基因F、M

    25、的功能有关,其中F基因控制乙烯的生成量,当基因F存在时所有的花芽都能合成乙烯,基因型为ff的植株只有部分花芽能合成乙烯;乙烯还能完全抑制雄蕊的发育,且只有当M基因存在时乙烯才能抑制雄蕊的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据题分析,基因与性状之间_(填“是”或“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2)基因型为ffMm的植株上所开花的种类有_和雄花,其中该植株的雄花的花芽_(填“有”或“无”)乙烯生成,将该植株雄蕊的花粉授给其雌蕊,则子代植株上所开花的种类有_和雄花。(3)现有某基因型为FfMm的植株(甲)和基因型为fmm的植株(乙),为了探究F/f、M/m两对基因能否自由组合:小王同学认为可以让甲自交,再检测子代

    26、中仅开雌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认为可以让甲和乙测交,再检测子代中仅开雌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你认为同学_的实验方案可行,理由是_;请写出该实验方案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不考虑变异)_。【答案】 (1). 不是 (2). 雌花 (3). 无 (4). 两性花 (5). 小明 (6). 植株甲基因型为FfMm,雄蕊的发育受抑制,雌蕊能正常诱导形成,因此植株为雌株,不能自交 (7). 若仅开雌花的植株占1/4,则两对基因能自由组合;若仅开雌花的植株占1/2或无仅开雌花的植株,则两对基因不能自由组合【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黄瓜的花受到基因型和乙烯的共同影响,如:F-M-的个体表现为雌性

    27、ffM-表现为雌花和雄花;ffmm表现为雄花。【详解】(1)结合题意可知,黄瓜的花种类除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外,还与植物激素乙烯的表达与否有关,故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2)结合题干信息“基因型为ff的植株只有部分花芽能合成乙烯”,则当ff的花芽可以合成乙烯时,则可以促进雌蕊发育,又因为M可以抑制雄蕊发育,则表现为雌花;若花芽不能合成乙烯,则不能发育为雌蕊,雄蕊发育不被抑制,表现为雄花;该植株ffMm雄蕊的花粉授给其雌蕊ffMm,则子代基因型有ffMM(表现为雌花和雄花)、ffMm(表现为雌花和雄花)、ffmm(雄花),即子代中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植株上所开花的种类有两性花和雄花。(3

    28、因植株甲基因型为FfMm,雄蕊的发育受抑制,雌蕊能正常诱导形成,因此植株为雌株,不能自交,故只能选用测交组合,即小明同学的方案可行;实验结果及结论为:若两对基因能自由组合,则FfMmffmmFfMm:Ffmm:ffMm:ffmm=1:1:1:1,仅开雌花的植株(FfMm)占1/4;若两对基因不能自由组合,则子代为FfMm:Ffmm=1:1,或Ffmm:ffMm=1:1,即仅开雌花的植株占1/2或无仅开雌花的植株。【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确定黄瓜花性别与基因型的关系,进而结合题意分析作答。37.胡萝卜素可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是常用的食品色素,具有使癌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回答胡

    29、萝卜提取的相关问题:(1)胡萝卜素可治疗夜盲症原因是一分子的胡萝卜素能被氧化成两分子的_。(2)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萃取过程应在加热瓶口安装_,目的是_。(3)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浓缩前还要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4)对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采用_法,若_,说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答案】 (1). 维生素A (2).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3). 回流冷凝装置 (4).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5). 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6). 纸层析 (7). 萃取样品出现和标准样品对应的层析带【解析】【分析】1、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

    30、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2、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荻得;三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提取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石油醚)过滤_浓缩胡萝卜素鉴定(纸层析法)。【详解】(1)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一分子的胡萝卜素能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故胡萝卜素可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2)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由于萃取剂易挥发,萃取过程应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3)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浓缩前还要进行过滤,其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

    31、物。(4)对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采用纸层析法,若萃取样品出现和标准样品对应的层析带,说明萃取样品中存在胡萝卜素,说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点睛】本题通过胡萝卜素考查萃取法的相关知识,难度较低,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求学生理解记忆。38.白细胞介素是一类淋巴因子。研究人员将人白细胞介素的基因导入到酵母菌细胞中,使其分泌出有活性的白细胞介素。(1)为增加白细胞介素基因的数量,可使用_技术,但前提是必须知道该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2)为便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外源基因,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上应有_,还应有_,以利于外源基因的表达。(3)在重组载体导入酵母菌细胞之前,需用_处理酵母

    32、菌细胞,白细胞介素基因进入酵母菌细胞内,并且在其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在表达过程中,启动子需与_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转录过程。(4)为了能成功表达出白细胞介素,不使用细菌,而使用酵母菌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可能原因是_。【答案】 (1). PCR (2). 设计引物 (3). 标记基因 (4). 启动子和终止子 (5). Ca2+ (6). 转化 (7). RNA聚合酶 (8). 细菌细胞中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加工白细胞介素的细胞器【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载体和目的基因都有限制酶EcoR与EcoR52的切割位点,所以切割载体和目的基因时用限制酶Eco

    33、R与EcoR52,再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形成重组载体【详解】(1)基因工程中,常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但前提是必须知道基因的已知序列,以便设计引物。(2)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可以用于是否导入目的基因的检测;此外还应该有启动子和终止子,以便外源基因的表达。(3)在重组载体导入酵母菌细胞之前,需用Ca2+处理酵母菌,使酵母菌称为感受态细胞,白细胞介素基因进入酵母菌细胞内,并且在其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过程,称为转化。在表达过程中,启动子需与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转录过程。(4)由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加工白细胞介素的细胞器,因此为了能成功表达出白细胞介素,不使用细菌,而应该使用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中的限制酶切割位点,明确目的基因和质粒都有EcoR与EcoR52的切割位点,从而可以由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注意事项

    本文(2022高三生物开学摸底考试卷02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