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三模数学试题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z满足,则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设(是虚数单位),则( )AB1C2D3做抛掷一枚骰子的试验,当出现1点或2点时,就说这次试验成功,假设骰子是质地均匀的.则在3次这样的试验中成
2、功次数X的期望为( )ABC1D24已知是第二象限的角,则( )ABCD5一只蚂蚁在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区域内随机爬行,则在离三个顶点距离都大于的区域内的概率为( )ABCD6偶函数关于点对称,当时,求( )ABCD7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ABCD8若双曲线的离心率,则该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 )AB2CD19复数的虚部是 ( )ABCD10已知复数满足(是虚数单位),则=()ABCD11设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为常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BCD1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则( )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给出
3、以下式子:tan25+tan35tan25tan35;2(sin35cos25+cos35cos65);其中,结果为的式子的序号是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若圆上有且仅有一对点,使得的面积是的面积的2倍,则的值为_.15甲、乙、丙、丁四人参加冬季滑雪比赛,有两人获奖.在比赛结果揭晓之前,四人的猜测如下表,其中“”表示猜测某人获奖,“”表示猜测某人未获奖,而“”则表示对某人是否获奖未发表意见.已知四个人中有且只有两个人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两名获奖者是_.甲获奖乙获奖丙获奖丁获奖甲的猜测乙的猜测丙的猜测丁的猜测16以,为圆心的两圆均过,与轴正半轴分别交于,且满足,则点的轨迹方程为_三、解
4、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函数(,)满足下列3个条件中的2个条件:函数的周期为;是函数的对称轴;且在区间上单调.()请指出这二个条件,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若,求函数的值域.18(12分)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当时,如果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并证明.19(12分)已知函数(,),.()讨论的单调性;()若对任意的,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0(12分)已知是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其前项和为,且为与的等差中项(1)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2)设,求的前100项和21(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x
5、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并在两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为直线的倾斜角)(1)写出直线l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直线l与曲线C有唯一的公共点,求角的大小22(10分)已知函数, (1)当x0时,f(x)h(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2)当x0时,研究函数F(x)=h(x)g(x)的零点个数;(3)求证:(参考数据:ln1.10.095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设,由得:,由复数相等可得的值,进而求出,即
6、可得解.【详解】设,由得:,即,由复数相等可得:,解之得:,则,所以,在复平面对应的点的坐标为,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共轭复数的求法,考查对复数相等的理解,考查复数在复平面对应的点,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常考题.2、A【解析】先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法则求出,即可根据复数的模计算公式求出【详解】,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应用,以及复数的模计算公式的应用,属于容易题3、C【解析】每一次成功的概率为,服从二项分布,计算得到答案.【详解】每一次成功的概率为,服从二项分布,故.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二项分布求数学期望,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7、4、D【解析】利用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出,再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代入求解即可.【详解】因为,由诱导公式可得,即,因为,所以,由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可得,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二倍角的正弦公式;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属于中档题.5、A【解析】求出满足条件的正的面积,再求出满足条件的正内的点到顶点、的距离均不小于的图形的面积,然后代入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满足条件的正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的面积为,满足到正的顶点、的距离均不小于的图形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阴影部分区域的面积为.则使取到的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都大
8、于的概率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几何概型概率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6、D【解析】推导出函数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由此可得出,代值计算即可.【详解】由于偶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则,则,所以,函数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由于当时,则.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对称性和奇偶性求函数值,推导出函数的周期性是解答的关键,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7、A【解析】先计算出两个图像的交点分别为,再利用定积分算两个图形围成的面积.【详解】封闭图形的面积为.选A.【点睛】本题考察定积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解题时注意积分区间和被积函数的选取.8
9、C【解析】根据双曲线的解析式及离心率,可求得的值;得渐近线方程后,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双曲线的离心率,则,解得,所以焦点坐标为,所以,则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即,不妨取右焦点,则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简单应用,渐近线方程的求法,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9、C【解析】因为 ,所以的虚部是 ,故选C.10、A【解析】把已知等式变形,再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详解】解:由,得,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11、D【解析】由可得,所以,由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结合增函数+
10、增函数=增函数,可知在上单调递增,注意到,再利用函数单调性即可解决.【详解】因为在上是奇函数.所以,解得,所以当时,且时,单调递增,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因为,故有,解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解不等式,考查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灵活运用能力,是一道中档题.12、C【解析】根据题意,由函数的奇偶性可得,又由,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分析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则,有,又由在上单调递增,则有,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应用,注意函数奇偶性的应用,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解析】由已知分别结合和
11、差角的正切及正弦余弦公式进行化简即可求解.【详解】tan60tan(25+35),tan25+tan35tan25tan35;tan25tan35,2(sin35cos25+cos35cos65)2(sin35cos25+cos35sin25),2sin60;tan(45+15)tan6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在三角化简求值中的应用,属于中档试题.14、【解析】写出所在直线方程,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结合题意可得关于的等式,求解得答案【详解】解:直线的方程为,即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由的面积是的面积的2倍的点,有且仅有一对,可得点到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2倍,
12、可得过圆的圆心,如图:由,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应用,考查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15、乙、丁【解析】本题首先可根据题意中的“四个人中有且只有两个人的猜测是正确的”将题目分为四种情况,然后对四种情况依次进行分析,观察四人所猜测的结果是否冲突,最后即可得出结果.【详解】从表中可知,若甲猜测正确,则乙,丙,丁猜测错误,与题意不符,故甲猜测错误;若乙猜测正确,则依题意丙猜测无法确定正误,丁猜测错误;若丙猜测正确,则丁猜测错误;综上只有乙,丙猜测不矛盾,依题意乙,丙猜测是正确的,从而得出乙,丁获奖.所以本题答案为乙、丁.【点睛】本题是一个简单的
13、合情推理题,能否根据“四个人中有且只有两个人的猜测是正确的”将题目所给条件分为四种情况并通过推理判断出每一种情况的正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推理能力,是简单题.16、【解析】根据圆的性质可知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由此得到,同理可得,由对数运算法则可知,从而化简得到,由此确定轨迹方程.【详解】,和的中点坐标为,且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即,同理可得:,点的轨迹方程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动点轨迹方程的求解问题,关键是能够利用圆的性质和对数运算法则构造出满足的方程,由此得到结果.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只有成立,;().【解析】()依次讨论成立,成
14、立,成立,计算得到只有成立,得到答案.()得到,得到函数值域.【详解】()由可得,;由得:,;由得,;若成立,则,若成立,则,不合题意,若成立,则,与中的矛盾,所以不成立,所以只有成立,.()由题意得,所以函数的值域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周期,对称轴,单调性,值域,表达式,意在考查学生对于三角函数知识的综合应用.18、(1)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2),证明见解析.【解析】(1)求出,对分类讨论,分别求出的解,即可得出结论;(2)由(1)得出有两解时的范围,以及关系,将,等价转化为证明,不妨设,令,则,即证,构造函数,只要证明
15、对于任意恒成立即可.【详解】(1)的定义域为R,且.由,得;由,得.故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2)由(1)知当时,且.当时,;当时,.当时,直线与的图像有两个交点,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即.要证,只需证,即证,不妨设.令,则,则要证,即证.令,则.令,则,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增,即成立,即成立.【点睛】本题考查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到函数单调性、极值、零点、不等式证明,构造函数函数是解题的关键,意在考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计算能力,属于较难题.19、()见解析 ()【解析】()求导得到,讨论和两
16、种情况,得到答案.()变换得到,设,求,令,故在单调递增,存在使得,计算得到答案.【详解】()(),当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当时,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即,().令(),则,令,故在单调递增,注意到,于是存在使得,可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综上知,.【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恒成立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导数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20、(1)证明见解析; (2).【解析】(1)利用已知条件化简出,当时,当时,再利用进行化简,得出,即可证明出为等差数列;(2)根据(1)中,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化简出,可直接求出的前100项和【详解】解:(1)由题意知,即,当时,由式可得;
17、又时,有,代入式得,整理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由(1)可得,是各项都为正数,又,则,即:.的前100项和【点睛】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关系的应用,通项公式的求法以及裂项相消法求和,考查分析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21、(1)当 时,直线l方程为x1;当 时,直线l方程为y(x1)tan; x2y22x (2)或.【解析】(1)对直线l的倾斜角分类讨论,消去参数即可求出其普通方程;由,即可求出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根据条件0,即可求解.【详解】(1)当时,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x1;当时,消去参数得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y(x1)tan .由2c
18、os ,得22cos ,所以x2y22x,即为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把x1tcos ,ytsin 代入x2y22x,整理得t24tcos 30.由16cos2120,得cos2,所以cos 或cos ,故直线l的倾斜角为或.【点睛】本题考查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极坐标方程化直角坐标方程,考查直线与曲线的关系,属于中档题.22、(1);(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1)令H(x)=h(x)f(x)=ex1aln(x+1)(x0),求得导数,讨论a1和a1,判断导数的符号,由恒成立思想可得a的范围;(2)求得F(x)=h(x)g(x)的导数和二阶导数,判断F(x)的单调性,讨论a1,a1,
19、F(x)的单调性和零点个数;(3)由(1)知,当a=1时,ex1+ln(x+1)对x0恒成立,令;由(2)知,当a=1时,对x0恒成立,令,结合条件,即可得证【详解】()解:令H(x)=h(x)f(x)=ex1aln(x+1)(x0),则,若a1,则,H(x)0,H(x)在0,+)递增,H(x)H(0)=0,即f(x)h(x)在0,+)恒成立,满足,所以a1; 若a1,H(x)=ex在0,+)递增,H(x)H(0)=1a,且1a0,且x+时,H(x)+,则x0(0,+),使H(x0)=0进而H(x)在0,x0)递减,在(x0,+)递增,所以当x(0,x0)时H(x)H(0)=0,即当x(0,x
20、0)时,f(x)h(x),不满足题意,舍去;综合,知a的取值范围为(,1()解:依题意得,则F(x)=exx2+a,则F(x)=ex2x0在(,0)上恒成立,故F(x)=exx2+a在(,0)递增,所以F(x)F(0)=1+a,且x时,F(x);若1+a0,即a1,则F(x)F(0)=1+a0,故F(x)在(,0)递减,所以F(x)F(0)=0,F(x)在(,0)无零点; 若1+a0,即a1,则使,进而F(x)在递减,在递增,且x时,F(x)在上有一个零点,在无零点,故F(x)在(,0)有一个零点综合,当a1时无零点;当a1时有一个零点()证明:由()知,当a=1时,ex1+ln(x+1)对x0恒成立,令,则即; 由()知,当a=1时,对x0恒成立,令,则,所以;故有【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单调区间,考查函数零点存在定理的运用,考查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以及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难题对于函数的零点问题,它和方程的根的问题,和两个函数的交点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为两个函数交点时,如果是一个常函数一个含自变量的函数,注意让含有自变量的函数式子尽量简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