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业分层测评3岳麓.doc

    • 资源ID:3041147       资源大小:41.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业分层测评3岳麓.do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业分层测评3 岳麓版必修2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特点划分而成C各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D黄河流域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解析】山东、山西传统农业区所在的黄河流域在唐宋之前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宋代之后,南方超过北方,成为经济重心。【答案】D2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 【导学号:72040014】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统治政策的差异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解析】在汉代,黄河流域由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强,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江南地区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这实际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答案】C3贞观年间南方人口一度超过北方,成为自汉代以来长达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的第一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开疆拓土移民戍边 B经济重心移至江南C隋唐之际北方战乱 D安史之乱北人南迁【解析】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由于隋唐之际北方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故选C项。【解析】C4促成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导学号:72040015】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C统治阶级的倡导 D自然环境优越【解析】客观原因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B、C、D三项都是主观原因,故选A项。【答案】A5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其中所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58.3%。这表明()A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B中国经济重心在唐朝完成南移C京杭大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D唐朝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计天下方镇48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58.3%”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中国经济重心在南宋完成南移,排除B项;C、D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答案】A6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 B隋唐C两宋 D明清【解析】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故B项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正式南移,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故D项错误。【答案】C能力提升7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导学号:72040016】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A、D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C项符合题意;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B项。【答案】C8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该表所能反映的是()南方北方南直浙江福建四川广西贵州江西湖广广东云南北直山东山西河南陕西2726119202212501713511211448A出现了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最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C说明明代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图表中的数字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准确地表达明朝南北方人口中内阁大学士数量的对比情况。题干表格信息实际上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体现了南宋以来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情况,故选C项。【答案】C9阅读“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导学号:72040017】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 (单位:千人)朝代黄河中下游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西汉38 2567 8714 364698唐朝28 89812 1378 0812 484(1)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原因是什么?(2)唐朝时期人口的分布与西汉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3)导致人口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迁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简要分析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解析】本题为数据统计图表题。第(1)问,第一小问,由表格数字对比可明确得出结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两个时期的人口分布的变化主要是黄河流域人口减少,其他一些地区人口增长加快。第(3)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这两个时间背景,很明显是指两个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长期战乱的局面和安史之乱。第(4)问,“经济格局”这一概念的内涵主要是指经济重心的变化,由此分析影响即可。【答案】 (1)西汉时,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原因:黄河流域开发早,经济发展较快。(2)黄河流域人口减少,江淮地区、西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地区人口增长很快。(3)战乱频繁,政局动荡。(4)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补充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3

    注意事项

    本文(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业分层测评3岳麓.doc)为本站会员(无敌斩)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