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公务员转任工作的交流发言区*坚持促进干部科学合理流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着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司法行政队伍。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谋划队伍建设局党委坚持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司法行政队伍建设长远,从事业发展“需求端”着眼,健全干部队伍选拔、培育、管理、使用全链条机制。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始终坚持将年轻干部培养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2020年以来,每年制定更新区*年轻干部培养计划,今年还研究制定*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规划(*-*年),明确司法队伍建设目标,注重运用好转任交流等途径,搭建成长历练的平台,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
2、境。二是突出政治能力。将资格审查贯穿到转任工作的全过程,在审核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的同时,重点了解其政治表现,对政治标准不过关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配合实地考察,了解转任人员的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工作作风,确保调入人员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真正把政治素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硬指标,把政治上忠诚可靠作为转任交流的首要前提。三是突出专业要求。坚持树牢重专业、重实践的导向,以打造司法行政铁军为目标,着重考虑转任人选的工作实绩与专业背景,确保人岗相适,推动法治工作队伍当好“排头兵”。注重在基层实践中淬炼干部,*年以来*与*实现干部双向流动*人次,各*干部交流*人
3、次,局机关不同科室间交流*人次,推动干部多岗位能炼,打造复合型法律人才。二、提升转任质效,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局党委结合机构改革情况和单位实际,将转任工作作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重点保障新设立科室、职能增强科室的用人需求,保证人才资源重点向中心工作倾斜。一是致力选贤任能。以形成合理的干部年龄结构、能力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为前提,从市区4真三级机关中选取具有法治现代化建设能力素质的专业人才,确保人选酝酿工作的原则旗帜鲜明、重点突出,人选的标准条件清晰明确、导向鲜明,推荐范围、年龄杠杠和结构要求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年以来区*分别从*等单位转任交流共计*人,其*人引进至*
4、岗位后,填补了四分之一的案件办理缺口,办案人员专业能力实现九大重点执法领域全覆盖,年轻办案人员占比全市领先。二是重大岗位锤炼干部。破除论资排辈、打破隐形台阶,加大对转任干部使用力度,做到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今年以来,共计将*名转任交流的公务员安排在打造*科创法律服务创新中心、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改造法治保障等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岗位上进行锻炼,切实增强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锤炼新时代司法行政干部的能力与才干。三是培训赋能同频共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转任干部培训的必修课。每年组织全体转任干部参加司法行政系统政治轮训,以*为重要着力
5、点,调动转任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将“学练比评促”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全周期,帮助转任干部拓宽视野、启迪思维、互融互进,推动“不一般的实干担当“成为司法行政干部的鲜明标识。三、严格政策执行,规范有序开展转任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公务员转任规定等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各项程序要求,注重把控“转前、转中、转后”三个关口,全力提升干部转任工作质量。一是严把政策学习关。局党委坚持把公务员转任规定等政策法规纳入党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重要内容,对公务员转任政策进行细致学习,*年以来局党委共计开展学习*次,做到对转任相关政策法规深刻理解、吃透精神、把握本质、熟练运用。二是严把程序步骤关。严格执
6、行公务员转任规定,按照转任资格条件和转任“动议、商调、审档、考察、送审”程序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确保干部转任工作的公开公正。坚决落实“五查五看”,从严从实规范公务员转任工作。三是加强跟踪管理。局党委通过个别谈话、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新转任人员在新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履行职责情况,帮助转任人员熟悉岗位要求,提升业务能力,推动做好角色转换。*年以来,*的转任干部得到了晋升提拔,为全局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了新路径。党课:树好正确政绩观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同志们,根据此次政治轮训计划安排,今天我围绕“树好正确政绩观助力推动新发展”为题跟大家上一次党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
7、正确政绩观,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影响党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防范联系在一起。这对于我们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异化政绩观,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要高度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一直是困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顽疾。这两个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妨碍了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发展。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作为一种人类政治史上长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呈现出反复性和顽固性等特征,其外在表现就是多样性和变异性。比如,目前一方
8、面存在着上级高高在上,不了解下级真实情况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下级对上级工作只求应付的现象。形式主义通常表现为追求形式上的规范和程序,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这鼓励了官僚主义的发展。官僚主义在实际工作中过分强调规则、程序和等级,导致事情的复杂化和低效率,进一步加剧了形式主义的存在。这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形式主义的存在常常导致官僚主义的滋生,反之亦然。可以说,形式主义的存在必定助长官僚主义的蔓延,而官僚主义则进一步推波助澜形式主义的滋生,二者共同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埋下了严重隐患,制造了党和群众之间的隔阂,最终使得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蜕变为油水关系乃至水火关系。形式主义的特点在于以华丽的形
9、式代替切实的执行,以外表光鲜地掩盖内在问题,是一种扭曲的工作态度。官僚主义作的主要特征是官本位思想严重侵蚀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思维,进而导致了权力观的扭曲。它表现为党员干部将自己视作高踞于群众之上的官老爷。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实质分别在于“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和“封建残余思想作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它们源于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制度体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将政绩观错位作为产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两大根源之一。政绩观错位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担任公职时,出现了严重的价值观和使命感偏差。由政绩观错位所产生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党员干部
10、个人、对整个党的政治生态、对党群关系、对人民的利益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二、要准确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理论内涵与基本要求。政绩观是一个涉及政绩、目标、价值观念的复杂概念,它对于党员干部的工作行为和政策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政绩观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造福于民。造福于民就是共产党人最大的政绩。党员干部在政绩的追求和创造中,必须始终牢记造福于民的根本立场,将政绩的焦点和动力放在人民群众身上,这就将党员干部的工作和努力与人民的利益与幸福紧密联系到一起。二是真抓实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在工作中保持坚韧不拔、尽职尽责、不畏困难、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作风上真抓实干,注重实际行动和成果,
11、真正解决问题。“真抓实干”意味着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不仅关注问题,而且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还涵盖了工作方法的变革,从过去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转向更务实和创新的工作方式。三是不务虚名。政绩必须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这三重维度的检验。政绩考评不能简单以留痕、台账等形式上的东西来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应该把工作是否真正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来作为评判的根本标准。四是廉洁自律。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坚强党性,坚决抛弃一切个人私利和杂念,以确保政绩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员干部应当用共产主义者的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来塑造个人的政治行为和行事风格。党员干部需要注重自身内在素质的提升,避免形
12、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思想侵蚀,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党员干部不仅要注重培养道德操守,更要时刻保持自我反省,确保自己在权力运用、地位维护和个人利益追求方面都具备正确的观念。五是持之以恒。广大党员干部要“政贵有恒”,在工作中需要保持政绩连续性的原则,既要认识到政绩在当下的显著效果,还应该考虑到其在长远的潜在影响。党员干部需要拥有远见卓识,秉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目标,具备宽广的战略眼光,能够审时度势,洞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趋势,提前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确保党的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六是与时俱进。党员干部还应该具备“前瞻眼光”,主动关注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实践提出的需求,善于创新工作方法和战略,以确保党的事业能够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上六种内涵体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包含着使命担当,蕴含从严治党,希望大家认真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