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ppt

    • 资源ID:3107679       资源大小:1.86M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ppt

    十二街如种菜畦, 千百家似围棋局,唐都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衰落,兴起,发展,鼎盛,灭亡,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武则天政绩,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唐末起义 藩镇灭唐,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2课,大唐盛世的 奠基人唐太宗,一、玄武门之变 626年,1.背景,李世民具有为帝实力,材料 十三年群贼蜂起,江都阻绝,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1.背景,李世民具有为帝实力,与父反隋建唐; 统一全国,功高盖世; 设文学馆,太子设法除患,魏征出谋;与齐王结盟; 多次谋害不成; 调离李世民智囊,李世民先发制人,收买太子心腹; 设计剪除兄弟祸害,一、玄武门之变 626年,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旧唐书卷64李建成传,2.概况,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1唐纪七·武德九年,2.概况,玄武门射杀太子和李元吉 李渊无奈,诏立李世民为太子,3.评价,教材P9学思之窗: 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嫡长子继承制不利于选举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这场斗争并未影响唐朝的稳固基业,反而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二、贞观之治(627年649年) 1、何谓“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民族团结和睦、对外关系友好、文化繁荣、国泰民安,史称“贞观之治”。,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卷192,唐记八,武德九年十二月,贞观时期基本没有贪官,这也许是李世民最值得称导的政绩。当时,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份,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尢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檠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卷193,唐记九,贞观四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1 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 贞观政要卷9,高祖李渊母独孤氏,太宗母窦氏,外祖母宇文氏,妻长孙氏均为鲜卑人,所以唐室对夷狄能够“爱之如一”。唐太宗晚年得意地说:“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630年三月,西域和北部边疆各族的君长来到长安,请尊奉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首领“天可汗”。唐太宗说:“我为大唐天子,还要处理可汗的事吗?”群臣和各族君长都高呼万岁!从此,唐太宗不仅是唐朝的皇帝,还是各民族的“天可汗”。,649年,唐太宗逝世,在朝廷做官的和来朝贡的少数民族首领几百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悲恸地放声大哭,有的甚至剪去头发,用刀划破面孔,割去了耳朵,鲜血流了满地。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闻讯赶来,请求杀身殉葬。松赞干布也上书效忠致哀:“先皇晏驾,天子新立,臣子有不忠的,我将率兵赴难。”,唐太宗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那时,与唐朝有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 当时,唐朝是世界唯一的文明最为强盛的大一统帝国,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各地民商来往不断,就象今天的美国纽约一样。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二、贞观之治 1、何谓“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的原因,(1)政治上:,王珪曰:“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 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贞观政要·务农,“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贞观政要·择官,“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资治通鉴卷194,“广开耳目,求访贤哲。” 资治通鉴·唐纪九,二、贞观之治 1、何谓“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的原因 (1)政治上:A.吸取隋朝灭亡教训,魏 征,以_为镜,可以正衣冠;以_为镜,可以知兴替;以_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铜,史,人,唐太宗对曹操的诡诈欺人作风深为卑视。在总结隋亡教训时,他认为隋文帝用人多疑,“使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是隋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玄武门之变后,如何对待东宫旧臣,朝中意见不一。当时有许多人持激进态度,主张黜退甚至要斩草除根,但唐太宗没有这样做,而是把东宫旧臣“引居左右近侍”,使之“心术豁然,无有疑阻”,迅速消解了他们的对立态度,化敌为友,使政局得以迅速稳定下来。,唐太宗对马周的擢用带有戏剧性。贞观三年,唐太宗下令让群臣上书言国家政治得失,作为武将的常何因不通经学,让寄食的穷书生马周代拟了奏疏。疏言二十余事,递上之后,得到唐太宗的高度赞赏。 唐太宗奇怪常何何以能写出这样好的东西,再三追问,常何道出了实情。唐太宗立即下令召见马周,在其未到之前“四度遣使催促”,与其交谈后又马上加以擢用。 马周前后为官达二十年之久,唐太宗十分欣赏马周办事敏捷、扎实肯干、性甚慎重的工作作风,后来“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许敬宗在武德年间就是太宗的入馆之宾,文采超人。他曾在太宗马前草拟诏书,挥笔而就,令许多人叹为观止。但垂三十年之久,他也未获太宗重用。原因何在?正如宋代史臣所说,就是因为许敬宗“才优而行薄故也”。,唐太宗常常强调:“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他认为,只有“舍短取长,然后为美”。这种用人之道在贞观时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如戴胄不通经史,有人嘲笑他不学无术,但为人正直,办事干练,处繁治剧,众务必举,甚得一时之誉。唐太宗用其所长,让他担任大理少卿。在此任上,戴胄公正执法,不阿权贵,政绩斐然,以致唐太宗都从内心发出“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无忧也”的赞叹。,长 孙 无 忌,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魏征,用人不问出身,用人扬长避短,“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用人原则 德才兼备,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谏,唯才是用,坚持德才兼备、以诚待人、舍短取长,创造了贞观时代人才济济的历史奇观,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基础。,二、贞观之治 1、何谓“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的原因 (1)政治上:A.吸取隋朝灭亡教训;B;善于用人纳谏,贞观律502条,刑名五等: 笞用法定规格的荆条责打犯人的臀或腿,自十至五十分为五等,每等加十,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种,用于惩罚轻微或过失的犯罪行为; 杖用法定规格的常行杖击打犯人的臀、腿或背,自五十至一百分为五等,每等加十,稍重于笞刑; 徒在一定时期内剥夺犯人的人身自由并强迫其戴着钳或枷服劳役,自一年至三年分为五等,每等加半年,是一种兼具羞辱性和奴役性的惩罚劳动; 流将犯人遣送到指定的边远地区,强制其戴枷服劳役一年,且不准擅自迁回原籍,自二千里至三千里分为三等,每等加五百里,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较重的刑罚。妇女犯流罪者在原地服劳役三年; 死剥夺犯人生命的刑罚,是五刑中最重的一种,分为斩、绞两等,绞因得以保全遗体而稍轻于斩。,唐律体现了德刑相济、礼法并用、宽仁慎刑、立法宽简、稳定法律、执法严明的特点,如: 减去了大辟(死刑的总称)160多条,减流为徒71条,其余变重为轻者也很多; 对死刑持慎重态度,“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规定了严格的审理、复核程序; 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既有仁德之意又为国家保护了劳动力。 对于地主“占田过限”、“在官侵夺私田”、擅自加重赋敛等不法行为予以惩治等等。 唐律是一部成熟的法典,使用了660年 ,是历代律法中使用时间最长的。唐律不仅成为宋律、明律的依据,而且对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华法系就以唐律为核心,所以唐律很受外国人重视,日本学者对唐律很有研究。,二、贞观之治 1、何谓“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的原因,(1)政治上:A.吸取隋朝灭亡教训;B;善于用人纳谏;C.慎用刑法 (2)经济上,贞观二年,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务农,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欲常赐天下之人,节是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农时。”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务农,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二、贞观之治 1、何谓“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的原因,(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纳谏、慎用刑法 (2)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3)文化上:,唐太宗在即位之初,便定下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资治通鉴卷193)的方针。 他发展了科举制度,增设律、书、算、童子等科,连十岁以下儿童中的人才也在遴选范围之内。 为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太宗大办学校,在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国子监下设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在他支持下,增筑校舍1200间,生员达3260人。 唐太宗对科举制的重视,使并无政治地位的社会中下阶层人士,可以靠自身的本领获得参与政治的机会,因而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唐朝科举考试考场,西安大雁塔,“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唐朝统治者一般要组织新科进士,在京城长安参加曲江国宴,并在雁塔题名。,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最早开始分科考试,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扩充国学的规模,首创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多次亲自面试,诗赋成为考试内容,创 立,完 善,“唐王朝通过考试制度,向平民阶层选拔人才,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分等级一律委派官职,并使之成为一种制度科举。”阅读右图,可以获取关于科举制度的信息是,A.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B.培育了顺从性,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扼制了创造力,被选拔者缺乏进取精神 D.公平公正,使有才华的人可以进入政府,二、贞观之治 1、何谓“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的原因,(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 纳谏、慎用刑法 (2)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3)文化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 (4)民族关系上: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唐初概况:边境不稳,意义: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促进边境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武力征服,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可以世袭。 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天可汗”,他们的后嗣由唐册封。 设置机构:唐攻下西突厥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 和亲: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请求与唐通婚,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亲。文成公主带去种子、工匠、书籍和冶金技术、中原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关系。,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与当时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帝国”。,二、贞观之治 1、何谓“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的原因,(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 纳谏、慎用刑法 (2)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3)文化上: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制 (4)民族关系上: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5)对外关系上:开放的对外政策,设立专门机构鸿胪寺接待外宾,并设有翻译人员; 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 对各国使者,以礼相待; 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 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佛典、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中国;玄奘取经;朝、日僧人来唐游学;长安成为佛教中转圣地。,开放的对外政策: 1、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3、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 。,二、贞观之治 1、何谓“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的原因,(1)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纳谏、慎用刑法 (2)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3)文化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 (4)民族关系上: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5)对外关系上:开放的对外政策,1、背景 2、概况 3、评价,一、玄武门之变,“若崇善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 帝范 【译文】如果追求善道,弘扬美德,那么就会基业康泰,身位平安。相反,如果放肆情欲,贪嗜邪恶,那么就会基业倾危,身败位丧。要知道,国家的基业,确实是形成成功的很慢而败亡起来却是很快的;皇帝的宝座,也确实是要得到很难而失去却很容易的啊!自己怎么能不珍惜它呢?面对前代的治乱兴衰,成败利钝,一定要格外的谨慎小心啊!,三、晚年的反省 1、过失:纳谏减少、耗费民力营建宫殿 2、反省:撰写帝范,三、晚年的反省 1、过失:纳谏减少、耗费民力营建宫殿 2、反省:撰写帝范、评价自己,“但我济育苍生其益甚多,平定寰宇其功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功大过微,德未亏。然犹之尽美之踪,于焉多愧;尽善之道,顾此怀惭。况汝无纤毫之功,直缘基而履庆?” 帝范 【译文】(我虽然有许多毛病和缺失)但我也建立了伟大的功勛,功过相较,功大过微,所以德行还算圆满。尽管如此,(回顾自己的一生)毕竟还是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反省之余,常深感惭愧。至于说到你,不曾建立过纤细毫末的功绩,却直接从父祖这里继承了皇位,又怎么能不更加勤奋和努力呢?,合作探究 (1)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有利于封建国家选拔人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有利于农业发展,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2)强调皇帝个人素质对国家的影响和知人善任、重视人才。体现了唐太宗开明君主形象,有利于甄选人才为国效力,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吸取隋亡教训,慎用刑法,文德治国,善于纳竦,力举节俭,以民为本,妥善解决民族关系,对外开放。,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衰落,兴起,发展,鼎盛,灭亡,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武则天政绩,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唐末起义 藩镇灭唐,1、唐太宗曾多次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些看法表明唐太宗 ( ) A正确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真总结了隋灭亡的教训 C清醒地看到了身为天子的危险处境 D及时制定了防止“覆舟”的统治政策,A,2、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其根本目的是 ( ) A当一代贤明君主 B. 减少决策失误 C 笼络人才 D. 维护专制统治 3、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据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C力倡节俭、禁造台榭 D. 限制佛教、裁汰僧尼,D,A,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 ()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 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 心存百姓的思想,D,C,5、下列关于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为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B表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加强了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 D促进了唐、蕃之间的友好交往,6、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当时 (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治者通过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B,7、下列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的国家和地区是( ) A朝鲜、日本 B. 印度 C东南亚 D. 西亚、中亚 8、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 A天竺 B. 日本 C. 新罗 D. 波斯 9、唐朝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唐代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对外交通发达 C统治阶级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D唐代重视对外贸易,A,B,A,10、有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请从“时会” 与“人力”两个方面,分析促成“贞观之治”的原因。(10分),参考答案: 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 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 的出现奠定了基础。(4分) 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实行民族团结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6分),

    注意事项

    本文(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