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厘清学术走向把握主干知识.ppt

    • 资源ID:3122849       资源大小:183.51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厘清学术走向把握主干知识.ppt

    厘清学术走向, 把握主干知识,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戴加平 2006.10·台州,序,1历史高考怎么啦?,例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1 )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3.717 ) 。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2.303 )。,例2: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2历史高考面临重大转折。,考查方向的转换:,朝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并促进新课程 的推广和完善。,考查目标的转换:,(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2)过程与方法;,例1: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 红军战士长征日记 B 解放初期的梁价波动情况 C 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 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例2:材料一:在欧洲,有人认为今天的一部分匈牙利人是西迁的匈奴族后裔。这些匈牙利人的民歌曲调与我国陕北、内蒙相似;他们也像陕北人一样吹唢呐和剪纸,甚至说话的尾音也有点相似。 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科学家试图用“基因解码”的方法研究北方移民如何改变南方人的遗传结构,并已得到初步的研究成果。,(1)匈奴西迁开始于哪个朝代?原因是什么? (3)上述两则材料用了民俗调查、基因分析等研究 方法,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用哪些方法研究 人口迁徙问题?,考查目标的转换:,(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不能考?能不能测量?目前还需要尝试。这些新目标肯定要纳入考试中。(杨宁一),例: 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诸葛亮、岳飞、黎元洪、华盛顿。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乙丙:略 (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 (2)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 考查内容的转换,史学范式-文明史范式; 考查范围与知识要点;,结论:高考面临更理想还是更现实的选择,这两年是向着“更理想”推进,以此引导高中历史教学; 高三历史教学必须自觉地适应这种趋势,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点。抱残守缺和怨天尤人均无济于事。,历史高考面临重大转换,A考查方向的转换:,B考查目标的转换:,C考查内容的转换:,一近年来我国史学界的 主要学术趋势及成果,103年以来我国史学界若干刊物 主要论文与报道梳理,A2003年来我国史学界召开的 重要学术讨论会的主题,1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 国际学术研讨会 2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学术讨论会 3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 4第二次中华民国史 中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历史研究,5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6商会与近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 7首届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 学术讨论会 8一九五0年代的中国学术讨论会 9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学术研讨会,历史教学问题,15-17世纪世界经济、文化和现代化 国际学术研讨会 2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首届年会 3“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史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历史教学,1.全国首届袁世凯与北洋人物研究学术讨论会 2孙中山研究新进展-“孙中山与世界” 国际学术研讨会 3“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4“区域研究与东南亚历史进程” 全国学术研讨会 5“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B2003年以来我国史学界 讨论的重要学术问题综述与述评,历史研究,1“北洋外交”研究评价 2北伐时期列强对华政策研究评价 3抗日战争时期中美经济关系研究述评,历史教学问题,1伊朗伊斯兰革命研究综述 2中国学术界关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 外交研究述评 3近二十年明代海盗史研究综述 4近年来关于“封建”问题的讨论综述 5近十年来资源委员会研究综述 6近二十年来中国商会研究综述,历史教学,1近年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概述 2近十年来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研究综述 3近五年来张之洞研究的新进展 4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关于“马歇尔计划” 研究综述 5中国传统社会基本问题论坛综述 6近五年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研究综述,C2003年以来我国史学界 关注的重要学术专题,历史研究,1近五十年的中国史学史 2二十世纪的中国秦汉史研究 3二十世纪的清史研究 4中国“封建” 概念的演变 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5二十一世纪中国古史研究 面对的主要问题 6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 7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互动看 宋代基层社会演变 8唐代家庭形态的复合型特征 9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 10工业化与土布业: 江苏近代农家经济结构的地区性演变,11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2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 -“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二 13困境与反思: “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创立 14美国的亚洲移民史研究 15五十年来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史研究 16俄罗斯重新评价斯大林,历史教学问题,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古代历史 2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3从史学的科学性说到 110年中国近代史“两段论” 4历史学若干基本共识的再检讨及发展前景 5区域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6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家对社会的控制: 手段与途径 7中国民间传统: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8元代及明前期的社会变动 9清中叶的宗族、政府与地方治理 -透视温州粮食危机引发的骚乱及其消弭 1019世纪中叶士绅阶层的分裂 -以温州社会为考察中心,11论20世纪初江浙农民 生存境遇变动的制约因素 12海外华侨华人与清末民初 东南地区社会变革 13三民主义:整合近代中国 民主革命政治资源的一面旗帜 14民国时期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层间流动 15略论近代济南市政建设的现代转型 1620世纪初期上海城市娱乐体系的演变,17“全球史观”问题:困局与机遇 18多视角透析全球历史 19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C2003年以来我国史学界 关注的重要学术专题,历史教学,1近年来围绕唯物史观的理论争鸣 2“封建主义”概念错位的原委及应对 3试论明代对官员生活行为的 法律和制度约束 4从官员出行的法律管制看 明代的职务犯罪控制 5略论明末清初广州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6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 7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 总理论的由来 8论中国近代城市的崛起 9近五年来张之洞研究的新进展 10论袁世凯的仇日政策及实践 11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活动若干问题评析 12近年来关于大革命失败问题的研究,13“东突”恐怖主义的历史根源 14世纪之交的我国世界现代史研究 15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 16现代化与20世纪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及其传播,17再述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起源 18试论15-18世纪英国城市的转型 19谈英国议会改革中和平变革的机制 20自由与平等的博弈 -解读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三次调整,C2003年以来我国史学界 关注的重要学术专题,2值得关注的我国史学界 主要学术趋势及成果,(1)史学范式的变化:,不再是“唯物史观”独尊; 多元解读人类历史进程:,2004年第6期历史教学:以现代化 视野构建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2值得关注的我国史学界的 主要学术趋势及成果,(2)史学方法的变化:,高度重视中国史学中的优秀传统 以更开放的心态汲取人类的优秀史学成果,一近年来我国史学界的 主要学术趋势及成果,(1)史学范式的变化:,(2)史学方法的变化:,(3)研究重心的变化:,世界现代史的研究,-对世界现代史的根本特征-整体化有了大体一致的认识; - “20世纪历史巨变”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 -与高科技革命问题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对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史的研究成为重中之重。,(4)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反思与重新认识:,中国史:农民战争; 人物评价;,世界史:民族解放运动、第三世界、 国际关系史、殖民主义活动;,(4)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反思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基本问题研究: 参见2006年第1期历史教学夏炎中国传统社会基本问题论坛综述;,近年来关于“封建”问题的讨论综述 参见2006年第2期历史教学问题,(4)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反思与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学术研究: 参见2004年第5期历史教学 华中师大刘伟教授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4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反思与重新认识:,2006年第1期历史教学问题: 近二十年明代海盗史研究综述,抗日战争: 参见2005年第11期历史教学中央党校郭德宏教授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5)新研究领域的拓展:,中国史:家族史、区域史、城市史、移民史、社会生活变迁史;,世界史:生态环境史、科技史、妇女史、人口与家庭结构史、宗教史、人权史等;,二命题专家对我国史学界 主要学术成果的认识与实践,1认识: (1)理念上要向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接近; (2)要尝试把学术成果引入高考中, 引导中学历史教学; (3)要逐渐地“脱教材”,2实践,例1: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近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 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例2: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法国大革命中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 (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3)指出材料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4)依据上述三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例3:以诗证史,以史究诗,23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唐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例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 (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 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三高三历史复习的对策: 厘清学术走向,把握主干知识,1转变观念,主动顺应高考转型 2努力掌握史学界的主要学术成果,途径与方法,3重新界定“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判断标准,历史知识点,在学科中的基本地位 在文明史中的地位 在学术界研究中的地位,推荐书目及参考文章,一主要书目 1世界文明史 马克垚 2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3现代化新论 罗荣渠 4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二主要文章,1近年来关于“封建”问题的讨论综述 06.2历史教学问题 2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以高中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为对照 04.5历史教学 3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05.11历史教学,二主要文章,4历史之交的我国世界现代史研究 2004年第9期历史教学 5面对历史高考重大转换的理性思考 2006年第4期历史教学,高考命题导向: 主题设置,板块设计,具体表现: 古今贯通,中外相连 -文明史整体史,主线:人类文明发生发展及相互联系与演 进中的重大事件时代的精神风貌.,例:文明史,传统文明中新因素的出现; 不同文明融合与撞击中出现的变化;,人口的迁移物种的交流; 近代城市(港口)的兴起及其影响; 新技术的扩散新思想的出现与传播.,杨宁一:命题恐怕要注意三点- 一是确定必要的基础知识-不要管是什么版本(经典史实必须知道); 二是大量的命题是脱教材。设计全新的情景。过去主要用在问答题,以后要进入选择题。 三是评分,过去是踩点给分,这有很大问题。民族主义的评分方法就出现了变化-最后一问就只提供答案,意在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民族主义,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中学教学中的弱点 社会热点,热了多年(恒热),红色旅游太跟风,方向决定成败,谢谢大家 敬请指正,

    注意事项

    本文(厘清学术走向把握主干知识.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