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耕地搏荒治理专项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耕地搭荒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和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市耕地搭荒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427”重要讲话和对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压实属地责任,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摸清底数,分类施策,统筹治理好播荒耕地,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2、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助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二、任务目标及时间安排(一)2023年。巩固2022年搭荒地治理成果,完成2022年核实的未耕种耕地图斑内擀荒治理率85%以上,建立健全播荒耕地台账,落实治理任务到具体位置和地块,并开展治理销号工作。(二)2024年。持续深入推进耕地摺荒治理,努力遏制新增摺荒耕地,年底前基本完成本辖区内摺荒治理任务。(三)2025年。配合自治区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回头看”工作,巩固耕地摺荒治理成果,健全指荒耕地监管长效机制。三、治理范围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标注为“未耕种”,经确认为捂荒的耕地(以下简称搭荒耕地)。下列情形不纳入
3、此次治理范围:(一)“双评价”中农业生产不适宜区(评价结果第3级)内的耕地;(二)经批准已实施退耕还林的耕地;(三)严重石漠化、盐碱化区域和严格管控类农用地区域内的耕地;(四)一年内耕种过的耕地。四、重点工作(一)加强源头管理1 .加强耕地承包方搭荒行为治理。农村土地承包方据荒承包耕地的,农村土地发包方应督促其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对拒不履行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规定指导村(居)委会依法组织农户或合作社、企业等代耕代种,确保耕地不搭荒。鼓励村(居)委与承包方签订防止耕地措荒承诺书,如所承包的耕地出现播荒情况,承包方可自愿承诺交由村集体组织耕种或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复耕代
4、种。对因长期无力耕种或举家外迁等原因造成耕地摺荒的农户,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经营权。(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2 .加强耕地流转承租方搭荒行为治理。各乡(镇)要强化农村承包地流转和流转合同的管理,合同内容中要有防止耕地摺荒的相关条款,已签订的合同未列入防止耕地搭荒内容的,要及时签订补充协议进行明确。对已流转土地经营权的耕地,弃耕抛荒连续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责令承租方及时恢复耕种;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含两年)的,承包农户应当终止流转合同并恢复耕种。(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3 .加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搭荒行为治理。对已经
5、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依法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并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等(二)开展耕地搭荒治理行动1 .明确治理目标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图斑内搭荒耕地核实,以年初播荒耕地存量为基数,确定本辖区年度治理目标,并将治理任务落实到具体位置和地块。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安排工作经费,加快推进耕地搭
6、荒治理工作。(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等)2 .建立台账。各行政村以户为单位,逐屯开展搭荒耕地登记造册工作,台账内容包括地块信息(位置、面积、类型等)、治理责任户、治理责任人、治理进度、完成年限等,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对完成治理复耕的地块及时销号。台账每半年更新一次,并按自然村、村委、乡(镇)的顺序逐级汇总上报,各乡(镇)人民政府分别广每年6月10日、12月10日前报送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完善县、乡、村、自然村指荒耕地台账。(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3 .细化制定治理计划。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制定摺荒耕地治理计划,结
7、合耕地摺荒的成因及不同耕地类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复耕方案,明确具体措施、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结合当地农情时序、农作物特点,稳妥有序推进治理,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等)4 .做好质量保护与提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捆荒复耕耕地的质量建设投入,保护和提升搭荒复耕耕地质量。通过推广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改良酸化土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持续提升土壤肥力。(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5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据荒耕地复耕复种实行网格化管
8、理,责任到人、挂图作战,发现一块、上报一块,复耕一块、核销一块。建立健全搭荒耕地复耕监督机制,将搭荒耕地纳入行政村耕地日常巡查检查的重点内容,加强搭荒耕地的巡查、督查和管理,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构建摺荒耕地复耕复种长效监督机制。(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等)(三)强化政策引导约束1 .对揖荒耕地停止相关补贴发放。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与农民履行保护耕地、防止耕地据荒责任相挂钩,对耕地搭荒一年以上的,取消其次年享受补贴的资格。(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2 .列入重点项目申报负面清单。将耕地搭荒作为现代农业
9、产业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等项目建设的限制条件,项目申报时必须提供辖区内耕地揭荒情况说明,搭荒情况严重的不予支持。(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乡村振兴局等)3 .纳入相关考核内容。将耕地摺荒治理情况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田长制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考核中,考核结果与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相挂钩。(牵头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乡村振兴局等,各乡(镇)人民政府)4 .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在复耕地大力推广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因地制宜选用
10、抗性好、耐密型、宜机收、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围绕高产目标,水稻种植大力推广塑盘壮秧剂育秧、集中育秧、防寒育秧、抛秧、机插秧、水气平衡、合理密植、“三控”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机械化插秧侧深施肥、绿肥种植还田、一攻三喷防早衰、桔秆还田等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玉米重点推广地膜覆盖保摘栽培、作物秸秆覆盖免耕栽培、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一增三改”、重施攻苞肥等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5 .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鼓励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种粮,大力发展新型水稻玉米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水稻玉米生产提供播种、育秧
11、插秧、植保、机收、烘干、仓储等全产业链服务,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四)建立复耕激励机制1 .鼓励各类主体组织复耕复种。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据荒耕地进行统一复耕复种、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分红收益。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播荒耕地复耕复种。推动各地委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据荒耕地复耕复种托管服务。各地因地制宜,对利用搭荒耕地复耕复种的各类主体给予适当补贴。(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财政局、水利局、农机中心等)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流转播荒耕地连片发展粮食生产的地方,优先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项目。对利用据荒耕地发
12、展粮食生产的种植者,优先给予粮食生产补贴。将耕地据荒情况纳入粮食生产激励评价内容,与相关激励政策的实施挂钩。(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财政局等)3 .分类施策促进复耕复种。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擀荒耕地复耕扶持政策,积极创新支持举措,统筹用好相关资金支持摺荒耕地恢复生产。(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县发展改革局、水利局、农机中心等)4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健全名单制管理机制,将从事播荒耕地复耕、有融资需求的经营主体纳入“三农贷”等产品名单,通过“桂惠贷”政策予以贷款贴息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和融资服务力度。(
13、牵头单位: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人民银行支行,银保监分局监管组;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五、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耕地摺荒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直有关单位领导为成员(具体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773-4815370)o各成员单位要密切合作,协同联动,合力推进耕地搭荒治理。要建立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的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经费和人员,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各乡(镇)摸清指荒耕地底数等相关工作可采取委托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开展,经费由县财政预算保障。(二)强化监督评价。
14、开展耕地搭荒治理专项行动情况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的乡(镇)给予通报表扬和倾斜支持,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工作完成质量差的乡(镇)进行通报、约谈。对重大典型问题的整改进行挂牌督办,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依规处理。(三)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在每月1日前、每年7月1日前、次年的1月1日前分别将上个月、上半年、上一年度落实耕地搭荒治理专项行动有关工作情况和复耕面积范围等信息报送县耕地摺荒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梳理汇总后,将有关情况上报县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并抄送县田长制办公室。(四)加强宣传引导。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田长制,积极宣传耕地搭荒治理专项行动的有效做法,做好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自觉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