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

    • 资源ID:31822       资源大小:7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

    1、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测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一选,看哪一个答案更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2分,共40分)1.本初子午线是( ) A、180经线 B、20W C、160E D、0经线2.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3.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冰岛 D.海南岛4. 下列四个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10S ,30W B、25N ,10W C、50N ,170E D、20S,30E5. 下列各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2、 A、1:15000 B、1:30000 C、1:15000000 D、1:30000000 6. 绘一幅某市市区交通旅游图,用下列哪一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A、1:10000 B、 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7.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大西洋 B、非洲、太平洋 C、非洲、大西洋 D、亚洲、太平洋8、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9、平原的高原的不同点是( ) A、地面崎岖不平 B、地面平坦 C、相对高度大 D、海拔不同10、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上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

    3、续增长 B、人口增长过快,是所有国家都普遍存在的问题C、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D、非洲人均粮食占有量少,这与非洲人口增长无关11、 一个地区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下列哪种要素来表示(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B、人口出生率C、人口密度 D、人口总数12、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13、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 B、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C、印度洋板块几乎全

    4、部是海洋 D、亚欧板块与亚欧大陆重合14、下列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错误的是( )A、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带 B、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D、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15、下列地形区与所在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亚洲 B、刚果盆地南美洲C、巴西高原非洲 D、亚马孙平原北美洲16.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两条相对的纬线构成一个纬线圈 D.所有纬线长度不等17.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A.乌拉尔山脉 B. 高加索山脉 C. 苏伊士运河 D. 巴拿马运河18.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

    5、 青藏高原 B. 格陵兰岛 C. 南极洲 D. 我国东部平原1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 ) A.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红色20. 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这样的房子应该建在(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二、填一填。(根据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把下面的空格填写正确。每空1分,共13分)1.地球的现状是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 。2. 地图的三要素是 、 、 。3.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积_%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BA12014040504.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6、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5.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6.读右图地点A的位置:经度_,纬度_。A点在B点的_方向。7.世界人口总数已达_亿。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国家).8. 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_。三、综合题。(共47分)1、读右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10分):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顶 鞍部 陡崖 (填图中的字母)(2)C、D中位于山谷的是 .坡度较缓的是 。2、连线题(4分)太平洋 世界第二大洋,呈“S”型分布。大西洋 世界面积最大,岛屿最大,深度最大。印度洋 面积最小,深度最浅,大部分位于

    7、北极圈内。北冰洋 大部分在南半球。3、填表(7分)填出下列地图与天气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代表地理事物地图图例填出所属地形区: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世界最大的平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4、阅读下表数据资料,完成下列内容:(11分)世界人口变化年份183019301960197419871999人口数(亿)102030405060(1) 根据表中数据,在画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折统计图)(2) 填表人口数量变化1020亿2030亿3040亿4050亿5060亿所用年限_年_年_年_年_年人口数量变化特点人口数量不断_人口增长速度_人口问题选择_(双项选择)A人口增长过快;B有些地区人口分布少;C

    8、城市人口不断增加;D人口向农村迁移。5.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15分):大洲: 大洋: 两极: (填数字代号) 北极_南极 _东西半球:A._ B._ 地理期中测试试卷标准答案一、选一选,看哪一个答案更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DCBBDADADA11121314151617181920CBBAABCDAB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1.球体。 2. 140E、50S、西南。3. 比例尺 方向 图例与注记 4. 71。 5. 密集。 6. 活跃。 7.60亿。中国(国家)。 8. 海拨。三、综合题。(共47分)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

    9、10分): (1)山顶A鞍部B陡崖E(填图中的字母)(2)C、D中位于山谷的是D,坡度较缓的是C。2、连线题(4分)太平洋 世界第二大洋,呈“S”型分布。大西洋 世界面积最大,岛屿最大,深度最大。印度洋 面积最小,深度最浅,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北冰洋 大部分在南半球。3、填表(7分)填出下列地图与天气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代表地理事物长城铁路线运河地图图例填出所属地形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4、阅读数据资料,完成下列内容:(11分)102030405060019301960197419871999人口(亿)(年)1830(1)根据表中数据,在下边的坐标中给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2)填表人口数量变化1020亿2030亿3040亿4050亿5060亿所用年限100年30年14年13年12年人口数量变化特点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问题选择AC(双项选择)A人口增长过快;B有些地区人口分布少;C城市人口不断增加;D人口向农村迁移。5.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15分):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11北冰洋两极: (填数字代号) 北极12 南极13东西半球:A.西半球 B.东半球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