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261279       资源大小:124.0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doc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毕 业 论 文题 目 西部农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八里桥村为例学 院 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班 级 社保0803 班 学 生 学 号 220080706103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 月 日目 录摘要.2ABSTRACT.3前言.4 (一)问题的提出.5 (二)研究方法.6 1.文献研究法.6 2.访谈法.6 (三)研究对象基本情况.6二、西部农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现状.8 (一)项目的参与. .8 (二)参保标准的选择. 8三、新农保参保意愿影响因素.10 (一)养老金的预期收益.10 (二)对政策的信任程度.11 (三)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问题.11 (四)养老风险意识因素.11 (五)心理因素.12 (六)新的户籍改革方案.12结论.13注释.14参考文献.15致谢.16摘 要位于西部地区的青海省有着独特的经济地理人文环境,也有着西部地区共同的特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青海省农村的实施中所涉及的问题在整个西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村民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它体现着村民对这项制度的认可,并影响着参保积极性、满意度各方面,继而影响到新农保的覆盖率、实施效果及农村的进步发展。本研究将影响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预期收益;政策的信任程度;养老金保值增值问题;养老风险意识;心理因素及新的户籍改革方案的影响。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预期收益和对政策的信任程度,对人们参保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本文也希望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建构与实践策略的反思,对建立城镇养老保险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ABSTRACT In this paper,we can find, Qinghai Province locates western region in China, it has a unique economic geography humanities environment, also has a western area characteristic in common. Implementation issues of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in Qinghai province rural have some representative in the entire Western. This study is researching the insured factors influencing willingness in the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 it reflects the villagers recognition on the system, and impacts the insured enthusiasm, satisfaction, then affects the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coverage、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the rural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the insured factors influencing willingness mainly summarized as follows : expected return; the degree of trust in the pension policy; value; nursing risk awareness;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the impact of the new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programme. In the numerous factors, the expected return and the policy level of trus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Through to reflect the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this paper also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establish urban pension insurance.Key words:social security ;New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Insured willingness;the factors of influence前 言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就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在关于社会保障建设制度方面提出了“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在2010年实现“新农合”全覆盖之前的一年,从2009年起就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目标是“要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作为新农保制度实施的依据和纲领性文件。新农保的推进速度让人称奇,而后温总理就提出了在其任内实现新农保的全覆盖的决心。新农保制度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农合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这也是本研究所要展开研究的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转变上出现了一个契机。但是广大农村地区,可以说是到了90年代才出现了现代社保制度的萌芽。到1986年提上日程起,1991年民政部布置在农村开展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到1994年全面铺开,提出社会养老保险的目标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资金来源是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主要是以政策进行扶持。虽然个人缴费型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发展的趋势,但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没有国家的强力支持,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不少而逐步没落。所以在几年的酝酿之后,国家又出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方案,来保障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由此也可以看出国家解决农民问题的决心。 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国情决定了新农保制度的实施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和原则。当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制度实施方面具有不同的经济基础,这也为新农保制度在缴费额给付额上留有充足空间而采用“封底不封顶”做法。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基础上,逐步要“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并且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这对广大农村而言,实现新农保的全覆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青海省这个面积大,人口少,底子薄,民族众的省份要做好这项工作,更是对当地领导智慧的考验。众所周知,位于祖国西北的青海省有着独特的经济地理人文环境,但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民族成份复杂,农业基础薄弱等同时也是西部地区所共有的特点,所以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青海省农村的实施中所涉及的问题在整个西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问题的提出在2011年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给农牧民的一封信中提出参加新农保的农牧民年满60周岁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55元;16至59岁的农牧民按年缴费,缴费标准按100至500元5个档次,由农牧民自愿缴费,财政对个人给予30元至50元的补贴;对重度残疾人财政按100元的标准给与全额代缴,并给予30元的缴费补贴1。这可以说是青海省新农保制度乃至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实施的一个宣言书。但是建立一项新的制度体系,需要一定的客观经济社会条件。当前这个时期,在青海这个欠发达省份,青海的农村地区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制约着农村社会发展和进步,并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出要求和挑战。包括:一个是贫困问题。近三十年,西部的扶贫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成功帮助了很多人口脱贫。但目前青海省仍然有15个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县农村人口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第二是人口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快,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调等社会问题,给农村产生巨大压力。同时农村出现空壳化,进城务工人员队伍庞大,抽空了农村的年轻力量。还有部分农村居民文化层次低,生育观念落后。所以人口问题仍然困扰着农村的发展,这是将农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困难。第三就是失地农民问题。新一轮西部开发,推进了工业园区的兴建,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这部分群体就业难,生活无保障,尤其是失去土地后的后顾之忧大等问题尤为突出。作好这部分农民的就业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保障稳定的大局。在这个情况下,农村社保体系之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应时而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是个新事物,从试点到正式实施也不过才两三年时间,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它要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完善,就需要在接下来新农保制度实施现状中去探寻它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所以它有广阔的领域值得去研究。而笔者所提到的参保意愿体现着村民对这项制度的认可,并影响着参保积极性、满意度各方面,继而影响到新农保的覆盖率、实施效果及农村的进步发展。西部农村在面临前段所述的问题的同时,要实施好这项制度也就有必要对影响村民参保意愿的因素进行探究,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从源头上把握问题所在,让百姓充分享受到这项惠农制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故本研究就选择了将西部农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作为一个研究题目。 现在在农村实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相对于“老农保”而言,与其说是继承了过去的探索经验,更不如说是自上而下的全新设计更恰当些。而且这项制度设计似乎更体现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本研究认为这项制度的设计者是在设想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环境,低水平,人人有份前提下设计的,起初会实行的比较顺利,但随着时间推移,面临的环境会日趋复杂,基层群众的诉求会越来越多,人们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制度的推进实施可能会遇到若干瓶颈和挑战。西部省市区多数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老少边穷”的状况在历史上就是需要大力扶持的地区,所以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更为穷困。要结合西部地区区情将新农保制度实施下去,就有必要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查研究。笔者之所以研究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问题,就是为减少推行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为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应对农村老龄社会来临的必然选择。新农保的参保意愿因素影响因素多而且复杂,通过对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的探究,会让我们去反思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建构与实践策略,新农保的实施经验也会对建立城镇养老保险提供借鉴。这对于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法规,政府文件,过去的研究成果,相关期刊等文献的查找,获得所需资料,比较全面详实的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政府网站、权威学术部门网站、本地政府下发的宣传提纲中去捕捉有关新农保的必要信息,获取基本素材,作为论文骨架,同时在村委会的许可下,对本村参保人数、参保金额、年龄分布等信息资料进行了翻阅,以获取可靠翔实的资料。2.访谈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非结构访谈的研究方法,本村村民的交流和在实习期间与一些来访村民就新农保问题进行了一些自由式交谈,从中捕捉到需要的信息资料。在保费的收缴过程中,笔者与不同年龄段的村民进行了交谈,谈话没有固定的提纲,笔者也是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之交谈,并对村民在缴费过程中的疑问加以解答,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在与村民交流的同时,也与收缴保费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毕竟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村民,能更加了解村民的情况,对村里的整体情况有个全面把握,也方便把我获得的零碎的信息有个汇总。访谈法使我能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以添加很多实证的部分。(三)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八里桥村,位于祁连山南麓的引胜河谷,是典型的西部农村,距县城四公里,属川水浅山地区。全村308户共计1158人。全村耕地421亩,由于人多地少,收入主要依靠劳务输出,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村经济总收入822万元。全村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268人,占全村人口的25.2%,由于劳务输出人口越来越多,这比例有可能更高,老龄化严重。 二、西部农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现状青海省是新农保制度率先实现全覆盖的省份,在国家规划的基础上提前了十年,这与青海省的省情是分不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项制度刚开始在八里桥村实行的时候是在2011年元月份。笔者曾协助村委参与了养老保险参保费的收缴工作,跟随村委工作人员到每家每户收取保费,因为时间很紧迫,当时也没有对具体实施方案仔细研读,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全村的收费任务。目前全村开始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为268人。未达到养老保险缴费年龄及不在缴费范围内的人口占25%计295人。由此推算缴费人口比例应为49.8%,由于影响参保意愿因素的复杂性,所以比例低于49.8%。其实村民的参保意愿很简单,不过是参保还是不参保,参保的话选择哪个缴费档次,如是而已。在笔者看来,村民参保意愿呈现出的是一个“被动观望主动”的过程。整合其参保意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项目的参与村民的参保意愿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个人内心的想法。但是否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刚开始的决定权并不在自己手里,新农保制度被作为政治任务压到村委会的头上时,村民并没有可选择的选项。在笔者研究看来,影响村民是否愿意参加新农保的因素很多,比如年龄、子女数量、家庭收入等,本文中研究认为养老风险意识、对政策的信任程度、户籍改革的影响对项目参与的选择影响显著。村民有社会化的养老意识,自然会积极参与。同样如果对这项新制度有足够的信心也会选择参加新农保。户籍改革使村民转户为市民,这个转变给村民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提供了空间,而促使他们去参加享受城镇养老保险。(二)参保标准的选择新农保目前的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本研究认为村民选择缴费额主要是基于仰赖进的预期收益及这部分资金保值增值的考虑。在收缴过程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预期收益的问题,村民们计算着符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交了划不划算,进而牵扯到参不参保的问题。根据村民的要求,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计算着缴多少费,以后领取多少养老金。但由于这项制度只是初步实行,很多人还是持“重在参与”态度,在缴费的五个档次中多数选择的是最低档100元。笔者的理解是这部分基金归到个人账户,采取的是个人储蓄积累的方式,个人交多少都属于自己,以后看形势可以自由调整缴费金额,如果看到实行的效果好,以后随自己意提高缴费数额就是了。笔者认为村民采取的这种观望态度,用他们话说就是“一怕白花钱、二怕政策变、三怕到时难兑现”。但简单的参保意愿后面隐藏着复杂的影响因素,基于村民是理性的个人主义者思维及国家宏观规划的考虑,本研究将影响参保意愿的因素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预期收益;政策的信任程度;养老金保值增值问题;养老风险意识;心理因素及新的户籍改革方案的影响。具体放到后面部分进行探讨。三、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脱胎于资本主义先进工业的生产方式之中,要扎根于农业的土壤之中,肯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而农业脆弱的基础要想承载起这座大厦,也需要更多外力的支持。如何做到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基础的完美衔接,探求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并能够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去,这也是笔者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所遵循的一个理念就是“不能用应然的理由去排斥实然的证据”,不能主观臆断上的“应该或者不应该”而去排斥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现象的价值。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知道,一种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机制的建立需要相应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基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出资居民自愿,自上而下的覆盖。在存在了半个世纪的传统农村体制文化思想观念强大惯性前面,谈到要尽量排除历史社会自然方面因素的影响去重建一项制度,目前还不现实。在农村旧体系逐步瓦解,新制度逐步融入空档中“搭便车”现象会有所凸显,从而出现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所以通过对新农保的研究,可以在理顺权利义务的关系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头绪,同时也为西部的农村树立现代化的养老理念,推动西部地区的进步。(一)养老金的预期收益部分村民未达到可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年龄,他们处在57到60岁之间的,在调查过程中很多人提到,如果现在不缴费,过两年到六十岁时能不能领取基础养老金,有这样投机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按理论上应该可以,国家规定是超过六十岁都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的。虽然农村居民说是集体生活在一起,但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仍然是理性的个人主义者,这也与小农意识相一致,在利益面前,大多数都会想着如何能够取得最大化的利益,所以在涉及切身利益的“新农保”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再三,很多即使已参保的村民,其实对新养老保险并没有多少信心,对预期收益的考虑这种心理的驱使才对“新农保”产生兴趣,加以关注。很多中青年村民也是基于考虑预期收益而踌躇,所担忧的是现在投入与十几年后的所得不成比例。总之对预期收入的期待是影响他们参保的一个重要因素。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规定是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西部农村人均收入比较低,基本就是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村民特别关心到龄后能领多少养老金,交多交少对今后影响大不大,很多村民在缴费标准的选择上是从众的态度。在调查研究过程了解到,多数村民缴了一百元,照他们的说法是以后能领多少算多少,即使领不到养老金,损失也不是很大。(二)对政策的信任程度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对政策的不了解而导致不信任,很多都持观望态度,尤其是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认为距达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还很遥远,谁也不敢保证这二三十年政策会怎么变,更有甚者,直言这就是骗人的。他们的参保态度不是很明确。国家规定累计缴费年限最低十五年就可以可领取养老金,这个问题上宣传人员似乎没有讲清楚,在养老金缴费年限的计算,未来收益的计算上不甚清楚。同时新制度实行县级管理,并缺乏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门的操作人员,在缴费去向上,对普通百姓来说仍然是一头雾水。出于不得已,部分基层执行人员缴费上采取的是过激的“捆绑式”的缴费方式,即如果家中还有老人,就以如果年轻人不缴费,老人就不能领取养老金为由来强制让其缴费。这样的执行很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这个方式在是不允许的,理由也是不成立。村民在对新事物的接受上还是很谨慎的,更何况新农保政策从试点到全面铺开才两三年的时间,谈不上对这项制度能够有多大的信任。所以对这项政策或者说制度的信任程度是影响参保的有一个重要原因。(三)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问题部分村民很实在,其实他们的想法也了代表的大多数村民。他们的说法就是,现在的一百块钱跟十年前的一百块钱比已经很不值钱了,更何况是十几年后呢,就一百元的缴费标准来说,很难想象十五年后每月领取的69元钱能做什么。那会的钱再跟现在比说不定还不如现在缴的这部分值钱。纵观近三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的增速,让居民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很难让人对人民币有信心,更别提养老基金及个人账户资金的保值增值了。多年以后这部分资金能不能保障自己以后的生活,购买力会不会下降,资金安全等都需要慎重考虑。按目前这个物价上涨趋势,连笔者都对未来养老金保障能力产生怀疑。(四)养老风险意识因素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农村地区总体的养老风险意识都普遍很淡,对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基本上没有概念。一部分年轻人,年龄介于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感觉养老还是很遥远的事,而且现在他们正处在“事业打拼期”,谁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因为之前很多走出去的人不少在城市有了自己固定工作和单位,自然也就纳入了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不看重目前实行的新农保制度。当然也不能说他们养老风险意识低,只是他们的意识与农村的养老意识格格不入。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养老看重的一个是“养儿防老”,家庭养老仍然在村民心中有不可挑战的地位。另一个就是土地保障,尤其是对五十岁以上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养老意识保留着浓厚的传统因素,将自己老年生活寄托在家庭和子女身上,而缺乏对社会的寄希。(五)心理因素本研究将心理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归于虚荣心和“相对剥夺心理”。 虚荣心是一种“面子”上的过不去,出与一种跟风的状态,也就参与了缴费。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居民在目睹了城市的物质文明后感到深深的被剥削感,会感到社会的不公平。在农村实施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就是要消除“被剥削”的这部分,尽管水平低甚至只是象征意义的,至少会减轻一些他们的不公平感,会在自我感觉上觉得因享受了跟“城里人”同样的待遇而庆幸,所以本研究认为“相对剥夺心理”反而是一个有利于促进参保的因素。 (六)新的户籍改革方案传统户籍制度可以说是阻碍农民致富、农村发展、农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户籍改革和不断的城市化进程使户口对人们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小,城乡交流越频繁,这种转变也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增加了很多不可预见的社会风险,那些可预见风险也在加大,这也要求在农村实施相应的保障。乐都县为建设青海东部次中心城市而大力推进城市化,在乐都县户籍制度改革宣传提纲中提出:已参加新农保的转户农牧民,允许自由选择继续参加新农保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在城镇就业的,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未就业的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同时终止新农保关系2。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这样的假设,要求农民在城镇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二选一,结果是中年以上农民安土重迁的心理习惯会选择新农保;同样,年青一代如果在城市没有稳定的工作,而是早出晚归的务工方式,会因为感觉无所适从,同样也不会选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说,户籍制度改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年轻一代农村居民未来养老保险方式上的选择。总体来说,经济水平是从根本上制约着新农保制度的覆盖率、参保观念、参保水平、参保意识等各方面的进步。结 论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预期收益和政策的信任程度或者说了解程度,对人们参保意愿影响较为显著,不能说是起决定作用,毕竟一个现象的产生是多个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预计的养老金作为一个人晚年的“保命钱”,其重要性不言自明,预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目前的缴费情况,由于西部很多地区还远未达到富裕水平,尤其在农村刚刚脱贫不久,村民在享受养老金待遇上尤其看重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个纸面上的数字。同时,宣传人员宣传的不明晰,导致村民对政策的不了解。基层执行者为完成参保定额指标而在执行过程中操之过急,出现的一些扭曲,这样导致了村民对政策的不信任,从而影响参保的态度。而由于推进城镇化而从今年开始实行的新的户籍改革方案,却可以说是影响着未来参保意愿的去向,由于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或继续参加新农保,村民有了可选择的余地,从而影响到他们对新农保的参保意愿。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在西部农村要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得以行之有效,首先要研究西部经济文化的特点,结合农村的具体实际有效地将制度与之融合,而不是照搬城市保障制度。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是中国社保最突出的问题3,当然农村也不例外,所以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照顾到村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情绪,同时做好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让制度能够持续发展。在制度的可持续性的问题上,笔者希望借用“路径依赖4”理论加以解释。西部农村相对于东部具有更强的同质性,加上西部欠发达的经济基础的作用可能会让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某种路径依赖,在改革活跃期,需要灵活调整政策的阶段,一旦形成某种固定模式,就很难去改变它,所以要留有可调整的空间和余地。如果在农村建立相对独立于城市的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会固化当前这种城乡二元制,造成城乡各项社会保障项目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上的壁垒。社会保障制度刚性发展的特点,新农保制度首先是在既定的城乡各种已有的差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制度照这样发展下去会出现农村居民可能会被社会边缘化,养老基金在城乡统筹中的不到位等问题,这种现象将最终阻碍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所以在对策方面,本研究认为:首先,制度设计要与农村传统相适应,并保证制度的现代性。现代养老保险最重要的特征是个人缴费,代际赡养,养老社会化。要在家庭养老的地位依旧稳固的情况下,一定要注重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它自古是家庭伦理道德的准则,时代的变化绝对不能动摇它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的辅之以缴费型的社会养老,从转变观念行为开始,逐步在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养老方式,并做好城乡养老机制的衔接。其次,注重对风险的预防,不能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传统救助方法,传统立足于分散风险和事后补偿方式,会使社保费用开支巨大,所以要从被动保障转变为积极保障。将新农保制度宣传工作做到位,或者也可以采取一定的鼓励扶助措施,让村民意识到预防养老风险的重要性,做到厚积薄发,从容应对养老问题。再次,对公平给予更高的重视,要在低水平的前提下做到覆盖面最大化,避免没有发展的增长,即福利的内卷化。比如建立专门运营机构监管机构,要村民对基金的走向来源有所了解,同时减少养老金发放的中间环节,降低运营成本,避免国家有投入,村民无获益的情况出现。最后,新的制度要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并能促使农民狭隘观念的转变,在农民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国家社会给予支持。在村民中间要树立缴费收益相一致的理念,应缴尽缴,该付都付,同时国家要稳定的扶持,才能让制度良好协调的运行下去。目前新农保制度刚刚实施,以后具体会怎样发展,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当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的缩小,以及新农保、新农合等一系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会促进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农民”这个词不会再是一个身份的代词,而只是一种职业的称谓。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何让社会保障真正发挥促进形成社会凝聚力和培养公民意识国家认同的重要作用,这是接下来所要思考的问题。注释1 青海省委省政府.致全省农牧民朋友的一封信N.青海日报,2011-6-28.2 乐都县人民政府.乐都县户籍制度改革宣传提纲C.2012-03-01.3 5何文炯.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是中国社保最突出的问题中国医疗保险J.China Health Insurance 2010,(02):16.4 路径依赖: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参 考 文 献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7.2王德高.社会保障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67-69.3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34-140.4 张娟, 唐城, 吴秀敏.西部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村经济,2010,(12):9-11.5中国共产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OL. 新华社,2010-10-272012-04-15.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0-10/18/c_12673249.htm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N/OL.人民网,2009-10-82012-4-15.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0006852.html.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43-346.8风笑天主编.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2-80.9蔡禾.社区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6-200.10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方案N.青海日报,2011-1.11温家宝.201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N/OL.人民网,2012-03-162012-02-15.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1146914.html.12杨发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建构与实践策略基于江苏省W市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2010,(12):29-31.13聂华林,杨建国.中国西部农村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4赵瑞政,王爱丽.中国农民养老保障之路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5袁方.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16(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7China Nation Committee on Aging.Old-age insurance in rural ares being revisedN/OL. 2010-08-06 2012-04-20.http:/www.cncaprc.gov.cn/en/info/335.html.致 谢 在此我要衷心的感谢刘艳丽老师。她在我收集资料、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尤其是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

    注意事项

    本文(保险专业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yyf)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