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评《竹林中》芥川龙之介的怀疑主义]竹林中芥川龙之介.docx

    • 资源ID:328375       资源大小:1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评《竹林中》芥川龙之介的怀疑主义]竹林中芥川龙之介.docx

    1、评竹林中芥川龙之介的怀疑主义竹林中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时期的杰出作家,迄今日本仍保留着以他名字命名的“芥川奖”。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超过150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作品多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以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小说中尤以地狱变、竹林中、罗生门等被广为传颂。竹林中发表于1921年,以一场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为中心,阐述了七个人对此的不同证词。竹林中在其叙述方面有着独特的构思和设计,但文学作品的创作不仅仅是作者主观情感的随意流露,隐藏其后的是其思想性的表达。本文试图结合芥川龙之介的经历及时代背景,来重新解读该作品。一、凶手竹林中首先登场的人物是樵夫,根据其

    2、描述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在“离山科的驿站大约四五里远,竹林中偶尔生长着一些细矮的小杉树,是个不大有人去的非常僻静的地方。”如此巧妙的场景构造很有效地激发了读者好奇心。文中出现的第二位人物是云游僧,他在得知武弘被杀后其感到“人的生命真是如露亦如电啊,阿弥陀佛,怎么会有这种令人难以言表的惨事呢?”毋宁说,作为僧人他完全不能相信人世间还有如此悲惨的事情发生,深究下去便可发现其对此事是持怀疑态度。这种怀疑在文中是一直延续下去的,根据捕快的描述我们似乎能够推测出凶手是多褰丸的,但在其描述中似乎又有着少许破绽,在他听到检非违使对凶手的描述后斩钉截铁的回答说:“那么杀人肯定是这个多褰丸了”在最后他又这样说

    3、道:“我说的太多了,你们审着看吧。”这样即根据检非违使的描述表达出自己的随声附和,又对他说这是由你们审查的,如此高明的回答更增加了案件的扑朔迷离。在文中老煌虽和以上的三人一样只作为旁观者来看待的,但她又有着不用的身份,她是死者的岳母。接下来登场的就是多襄丸,根据多亮丸的阐述凶手的确是自己,至此我们似乎对强奸案的发生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但问题在于究竟其说的是真是假呢?根据真砂的阐述自己是因为被强奸后看到丈夫都夷的眼神才起杀心的,而武弘的描述却与此截然相反,他是因为看到妻子和多襄丸的暧昧才决定自杀的。整个故事似迷雾般把读者的思维深深吸引住,让读者从一个情节的商潮跳跃到另一个高潮。二、怀疑主义每

    4、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都不仅是作者主观思想的随意流露,日本学者丸山真男对此有一段精辟的分析,他指出“真正文学所负有的使命,是通过虚构来显示人类思维与现实关系的悖论性质,它的真实性不在于它与事实是否具有直接的关系,而在于它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1892年芥川生于东京,父亲以贩卖牛奶为生。芥川出生9个月后母亲即患上精神病,他被送到母亲的娘家抚养,后成为舅舅的养子。他与疯母相伴十年,却从未得到过真正的母爱,这被其认为是命运悲剧的开始,这一悲剧给芥川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在西方文化中,圣母玛利亚有着很重要的位置,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里也一直把黄河称为母亲河。因此,在东西方文化中,母亲一直作为伟大的形

    5、象而存在的。与其说这是在完成母亲的使命,倒不如说是通过抚养孩子来实现自身价值。在一般家庭中,母亲似乎更多的是作为父亲的补充,在细节方面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母亲的宠爱和保护像保护伞一样为孩子的自主行为提供原动力,而芥川龙之介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样的母爱。这种母爱的缺失对于芥川龙之介而言就是信仰的缺失,他找不到自己精神上的依托,也就不会感觉到安全,这使他心理上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使他对周围存在的事物总是存在怀疑、对社会缺乏信任。母爱的缺失使他很敏感,很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是想得到别人承认的,都想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的,当然芥川也不例外。但是他既想得到别人的承认又害怕

    6、自己受到伤害,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自我身上,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对母爱的呼唤。由此可见,母爱的缺失在芥川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怀疑主义深植其内心,在竹林中其深藏心底的怀疑主义便表达得淋漓尽致。三、结束语在评论作家时离不开其时代背景的。芥川出生之前,日本社会经历了明治维新运动,1895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的胜利实现了“脱亚”,1904年又通过日俄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入欧”,巨额的战争赔款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增添了机会,促进了日本经济和产业的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加速了社会的动荡,动荡不但加剧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也使芥川产生了不安全感,加之童年母爱的缺失使其性格中的不安更加剧。在20世纪初到

    7、20世纪中期,日本社会一直延续着国内外的动荡,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它带给日本人民的直接后果是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物价上深,引发了“米骚动。”作为一个有良知的青年,芥川也是不忍看到如此状况的。于是其凭借文学上的优势阐述其思想,试想在芥川龙之介之前,日本有谁像其那样如此真正关心国民的不幸?在日本历史上,又有谁敢于像芥川龙之介那样以其独特的手法对社会的时弊进行过抨击?显然是没有的。笔者在此无意为芥川歌功颂德,不过其在竹林中所流露出的怀疑以及对现实社会的隐微反讽,这种手法和勇气恐怕就是芥川作品的魅力所在吧。注释:聂中华、曾文雅译:日本名家作品选读一一芥川龙之介,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P120,本文引用皆出自此版本,笔者著丸山真男著: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1月,P19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日本历史商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P238


    注意事项

    本文([评《竹林中》芥川龙之介的怀疑主义]竹林中芥川龙之介.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