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振兴半年工作总结20XX年是XX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下称综改区)探索实践乡村振兴第一年,也是承上启下、巩固三年建设成效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综改区继续按照“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综改精神,以“三变”改革为抓手,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基础完善,较好的推动综改区各项目标任务完成。现将半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半年工作推进情况(一)谋改革,“三变”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开花J三变”改革是在去年13个试点村的基础上,20XX年全县纵深推进的农村改革项目,也是全市县(市区)委书记挂牌的农村重点改革项目之一。今年以来,制定出台了关于纵深推进“三变”改革工作意见,明确了年度目标任
2、务和工作重点,确定全县62个镇乡224个“三变”改革试点村,其中140个省定贫困村、19个支持壮大集体经济的示范村和65个镇乡申报试点村。分东西南北四路,召开了“三变”改革推进及研讨会,收集汇总意见建议45余条,拟订政策支持“三变”改革事项36条。先后在XX个破乡进行了专题辅导,培训干部群众2500余人。到目前为止,全县62个镇乡已有204个村启动了试点工作,有17个村已经完成劳务股份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办理和机构成立并开始运作,预计7月底能全面完成集体经济、土地股份、劳务合作等三大股份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办理和机构成立并开始运作。(二)抓产业,产业发展点面结合,转型升级。一是推动甜橙产业发展。继
3、续实施南路柑橘复兴计划,在双乐乡钟鹤楼村、建中镇大堰坎村、高山寨村等值村新发展柑橘基地1500亩。二是推动藤椒产业发展。巩固和提升“一带一路”藤椒产业带建设成果,上半年已在协和乡、紫河镇、广利乡新发展藤椒种植7000余亩。三是加速推进金鸡代养扶贫项目。已建成金鸡代养场6个,总圈舍面积5万余平米,其中有5个代养场已投产,目前存栏土鸡28万余只、上半年已出栏55.7万余只、发放代养费150万元。四是加快新发展项目推进。铁骑力士集团在紫河镇五福桥村新建的1500万羽肉鸡苗产业孵化园项目已完成选址和前期规划;XX市绿清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景福镇桅杆湾村新建的100万只蛋鸡产业园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选址,
4、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相关手续办理。五是加快稻香渔村建设。建成稻脓共育基地2个,总面积近100o余亩;稻米香食品公司泥缴加工厂已破土动工,预计10月底建成并投产。六是成功举办综改区首届乡村旅游节暨牡丹文化节,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余万元。同时积极打造红花园养心谷、宋观庙十里桃源等特色景点,提升区域乡村旅游水平。七是巩固产业扶贫贷款成果。目前共注入产业扶贫贷款分险基金300万元、贴息资金100万,累计发放贷款935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3亿元,预计产生效益1.5亿元,带动的农户达到100O余户、3000余人。(三)抓基础,发展环境持续夯实,承载加强。一是全面完成中涪路建设,综改区至
5、三天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同时完成沿线绿化及美化工作,成为全县四好乡村路代表。二是积极抓好并完成综改区门户区建设,建成并正式运行“XX县乡村振兴讲习所”,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及讲习5次,培训干部群众500余人。三是抓好美丽乡村项目、千亿斤粮食项目、土地整理等项目协调推进,切实改变区域农田水利设施环境。四是做好协和红花园全域土地整治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国土项目申报工作,正在进行该项目的设计、规划等工作。(四)抓培养,农村人才发展增多,带动发展。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0XX年上半年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5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5个,截止6月20日,核心区7个镇乡新型经营主体总数达XXO个(其
6、中合作社总数达89个、家庭农场总数达91个),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15000亩以上。二是积极开展产业培训。制定了综改区20XX年产业培训方案,已举办林业政策法规、柑橘种植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培训共3期,参会学员超过500余人次。三是实地指导服务生产主体。对牡丰农业、梓商农业、奕川水产等20余户新型经营主体就产业规划、项目推进、政策宣讲、技术指导等进行实地指导。先后赴雅安芦山、成都蒲江、XX梓潼等地与铁骑力士实业集团、XX绿清园公司等10余家企业进行洽谈,就发展蛋鸡养殖、蔬菜加工、乡村旅游等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二、存在问题和不足总体来说,经过三年的发展与建设,综改区各项工作基本迈入正轨,各项工作有序
7、推进,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直存在,建成经验总结及推广也还缺乏力度,在许多具体事项推进上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产业成效还需进一步提升巩固。目前,甜橙产业园、油用牡丹产业园的规模还较小,只能作为原材料供应基地,还不能满足就地、就近建设深加工产业链的需要,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还有大篇文章可做。产业布局更多的在于发展种植业,并且产业较为单一,在种养循环模式的布局上还是短板;另外在乡村旅游布局上需进一步发掘,要真正做到“一三互动”,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二)“三变”改革还需进一步研究细化。“三变”改革虽在全县62个镇乡224个村试点推开,但通过调研座谈来看,依然普遍
8、存在群众观念不强、认识不清,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三变”改革。在改革政策支撑上也还存在不清楚、不明确现象。农村人才是“最大的瓶颈”、群众观念是“最大的障碍”、资源转化是“最大的难题”、配套政策是“最大的短板”,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短板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三变”改革配套支持政策,虽形成初步建议意见,但还未正式研究讨论,还未形成真的政策保障措施。(三)项目投入还需进一步保障优化。项目资金一直是制约综改区发展的最大难题,3年来虽然经过整合发展,实现综改区飞跃发展,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试点村发展成效好、非试点村发展不足,特别是今年是扩面推广之年,将综改区经验向全县范围推广,“三变”改革涉及2
9、24个村,如何解决投入难题,实现共同发展,还需要认真的研究与探索。三、下步工作打算下一步,综改区将继续坚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综改区精神,以农村改革为主引擎,协同抓好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探索研究社会治理创新,积极尝试新的改革试点,全力争取将综改区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示范区和乡村振兴先行区、样板区。一是抓“三变”改革纵深推进。将“三变”改革置于农村改革总揽地位,探索构建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三变”改革的体制机制,定期研究、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根据试点村指导需求,建立综改区首批试点村与其他村的结对指导机制。研究拟订“三变”改革政策支撑体系,集中政策和项目资金,优先支持改革试点村。确保全
10、县224个试点村各显神通、各有成效。二是抓产业布局和引资工作。按照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路,做好产业布局,按照产业布局筛选符合条件的业主入驻,有针对性的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引得进、留得住、效益好二三是抓新型主体培育力度。加大综改区核心区内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扶持力度,特别是结合三变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的培育力度,加强规范化家庭农场、专合社建设。四是抓重点项目推进。大力抓好红花园项目建设,在新村集聚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广场1处,配套道路,绿化措施建设,探索群众参与机制,将之建设成为乡村振兴试点村。五是抓后期发展规划。探索研究打通综改区与邦江古族的通道,形成综改区核心区与XX南路传统旅游线路环线通道;探索连接建中至大英死海旅游区联系通道,借助大英死海,加快发展XX南路及综改区旅游经济带形成。规划在高速途径综改区沿线,发展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园基地,改变XX县南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思想陈旧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