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智慧,大作用巧用“刺激”激发学生“课后提问”的兴趣摘要:学会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耕种,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对,也是培忝学生自我管理的更要途径之一。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新学生”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求学。然而,在现在农村的教育教学中,因多种因素的影啕,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以高年级数学教学为例,从培养学生“课后提问”着手,巧用物质奖励作为一种刺激来激发学生课石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关健字:农村刺激-反应课后提问自主学习由丁家庭教育观念的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和地域的特征影响,农村很多学生与城里学生相比自主学习能力显得比较薄弱:课
2、前不去预习,课上不然活跃,课后不愿主动提问等。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新学生”的思想中的“学”就是要学生自己去学,并不是坐而受教;“生”是生活或者生存。将两个字放在一起来看,就是自主地学会生活,也就是学习人生之道。对于“新学生”而言,我认为就是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会主动求学。纵观目前自身教学感悟,课后提问作为学习的1R要一部分,如果学生敢去问,愿意去问,就是在迈向自主学习的重要步,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本人从课后提问作为突破点,巧用物质奖励来刺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管理的品历.一、选用剌激方法的原因.生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含羞草叶子如遇到触碰会立即介拢起来,
3、变色龙的肤色可以随着环境,温度和心情变化而变化,草履虫会对浓度高的盐水有逃避作用等等。同样,人也会对外界的“剌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提出的S-R剌激-反应”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复杂行为可以被分解为两部分:剌激和反应。而人的行为是受到剌激的反应。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习惯,而习惯是通过学习将对剌激做出散乱、无组织、无条件的反应,变成有组织、确定的条件反应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课后提问的行为施加个持续性剌激,学生也会仃积极的反应,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习惯,就会主动提问,就会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巧用剌激.激发兴趣.刺激用的恰当,能激发学生课后提问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欲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
4、效果。学生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欲望,那么自然也会迁移到其他方面,如课堂匏国、教师的授课效果等等。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倒/其中一枚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作为新入职的一名农村小学教郎,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就对我班学生被动式学习状况感到忧虑: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课前预习,课上不喜欢举手发言,课后提问问题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对比其它学科和班级,反馈如一。我觉得这种被动式学习现象是孩子们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孩子们需要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成为“新学生”,而这需要我们教如做出改变。我决定从本班着手,通过一个小的实验来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式学习的现状。我认为,学生学会课后主动提问
5、是迈入自主学习的重要一步,长此以往,学生势必会养成“自主”,“自立”的好习惯.我制定J一个方案:积分制度一一用物质奖励作为刺激,激发学生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方案内容如下:1 .制作提问枳分表如图1:学生每提问1次问题,自己在登记表上打“J”记1分,增加其自豪感;2 .每周五总结周学生提问次数,表扬课后提问较多的学生,鼓励提问次数较少或者没有提问的学生;3 .根据积分,表彰课后提问教多的学生,在学期结束后给予前十名物质奖励;4 物质奖励由教和自己提供,给予学生一定的好奇性,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图1学生课后提问次数统计样表当方案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布时,不少学生激情高涨,妞首以待,跃跃欲
6、试。在方案实施的第节课后,就有七八个学生到办公室提问问题,有的问课上不明白的地方,有的问作业上不懂的地方,也有的在问自己课外做的练习题.方案实施一周卜.来,我班学生课后提问的现象有了质的改变。如图2显示:一周内我班学生提问人次高达21人次,平均每天2.6人次:提问次数高达144次,平均每天18次,平均每人每天提问6.92次。我班马雨欣、柳紫彤同学一周的提问量裔达20次以上,10次以上的也有5名同学。六(3)班学生一周内课后提问次数条形统计图302520151066655InHqi凡川HsH沙用车H-322111111Inft处张张母Xt孙邱能方王馀22苏qB李抱壬庆又饰起羽恩星可海,;依瑞谷仔
7、洋奥程欣景我也曾坤集绿洋项登清U优祥涵ft!运洁博也打坤蒙H洋(itiH祥湎ft!10.29-11.7(ti)图2六(3)班学生一周内课后提问次数统计图从反馈来看,这种奖励“剌激”措施已经开始激发学生的课后提问兴趣,也让我对方案有了信心。三、持续剌激,连做反应.荷子曰:“骐整一跃,不能十步;鬻马十驾,功在不舍”,想要减得成功贵在坚持。对于课后提问突然猛增的现象,我们需要客观来看。这其中会有不少学生存在“三分钟热度”:会仃不少学生碍于面了不愿意坚持。想要养成自主提问、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果。为激励他们不断的坚持有效提问,我在方案上施加一些鼓励措施,来产生连锁反应。1 .将提问登记表
8、挂在教室图书角,让数学课代表每天上课之前宣读昨天提问的学生名单和次数:2 .每周将学生提问的次数表发布在家长群中表扬提问的学生,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学生不要惚怠.方案实施的第二周,课后提问的学生明显增多,最多时候课间一次有接近10人次,更让我欣慰的是提问问题的队伍中增加了很多新的面孔,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后进生,甚至丁有位学生每天放学前让我出题给他带回家做。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前预习的学生开始增多,课堂上的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开始增多,整个班级充满着你追我赶的斗志,个带动两个,两个带动三个,三个感染片,连锁反应开始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在无形中被激发,相互感染,我开始坚信这种方案的有效性。四、
9、发现不足,积极改善.任何方案都有其局限性,持续一个月下来,这种刺激性鼓励方案一方面在班级中起着积极的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弊端:1 .教师的空余时间被大量压缩:2 .个别成绩一般的学牛.专挑附加题、奥数题,为了提问而提问:3 .极少数学生互相追逐名利、攀比次数、贬低对方。为了改进不足,制定了一些改善措施:1.界定问题题型:以基础题型为主,拓展题型为辅:4 .规定书籍范围:以书本教材为主,教辅材料为辅:5 .制定竞争规则:良性竞小,禁止恶意装比,如有发现视情况扣除15积分。改善措施实施周后,课后提问的学生人数有所降低,但我觉得这是好事。培养学生课后提问兴趣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为了达
10、到某种功利性目的。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自己形成意识,自C1.努力,“从做中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五、效果良好,收获满清.方案持续实施r一段时间,课后提问己经成为我们班的风气。有的学生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时就在放学后的延迟班里向其他教师请教,有的学生.选择回家后在班级群里向我请教。学生悔慢算爱上了学习,不仅仅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就连语文,英语等课率也引起了老师的共鸣。这种影响是持续的、连锁的,学生在改变,班级在改变,班风学风也在改变,在这种无形的交互影响卜.,很多学生激发出白主学习的兴趣,养成r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终究长期与自身的品质融合在一
11、起,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能力。这次疫情下的网涅,学生在没有教册约束的情况下,完成个多月的线上学习,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非常高。我班学生一个假期参与网络直播的学生.人数人均在40人左右,占据班级人数的80乐排除一些特殊情况无法参与的学生,班级里学生实际参与率达到90%,平均比其他班级要高出5-10人次。这与学生养成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习惯分不开。从学期开始到假期网课的学情测试里,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例,我们班的各科成绩如雨后的春笋节节高,如表1.学生们收狭的不仅是这些成绩更多的是他们养成了臼主学习的习惯,获得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六(3)班学情测试年级排名科目期中(名次)期末(名次)网课测试(
12、名次)语文421数学532英语754衣1六(31班学情刈试年级排名六、总结总之,从学生课后提问着手,物质奖励的刺激方案只是一个“引火线”,真正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的持之以恒,但教师需要为他们习惯的养成指引条道路,这就像当你面对一片肥沃的土壤时,你只需撤下一些种子,在你精心照顾下,它就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陶行知说:“先生的货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我认为:当下的教育需要教炖去不断的创新教法,去不断的引导学生学公学习。通过物质奖励刺激来提而学生课后提问次数从而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方案,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后我认为是可行的,是有效果的。参考文献:1陶行知教有文集,胡眈风,四川教育出服社,2007年1月第2版2行为主义心理学,张厚芸,浙江牧百出版社,2003年6月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