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说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资源ID:331345       资源大小:11.4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说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1、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16课三国鼎立说课稿我的说课内容主要包括六大方面:一是教材分析,二是学情分析,三是教学目标,四是教法、学法,五是教学过程,六是教学反思。一、说教材首先进行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主要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认真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国鼎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它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到实现局部统一的历史。教材主要有三个版块的内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这三个板块的内容互相为因果关系。其中,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而赤壁之战则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魏、蜀

    2、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则实现了局部统一,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在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认真分析之后,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O(二)教材的重点、难点我除了根据教材的分析,还结合了课程标准,将本节课的重点设置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针对本课重点的教学,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列表归纳法进行突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列表进行对比,分析两次战役的异同,注重学法的指导。另外,我将“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设置为难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考分析来突破。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接下来,我将

    3、进行说课的第二部分。说学情初一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但是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因此,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而且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上面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这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第三大部分。说教学目标首先,来说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其次,来说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

    4、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再次,来说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选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第四大部分。四、说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了三大教法:1.直观演示法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料,选用恰当的图片、动画资料等手段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 .讨论法这种方法主要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课堂所学

    5、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讲授法直观演示和讨论可以使课堂生动,但如果度把握不好,也容易喧宾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恰当适时的总结讲解也必不可少,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的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以上是我对教学方法的阐述,接下来进入说课的最后一部分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这一板块又包括六大部分:1.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3.课堂小结4.课堂练习5.板书设计(一)导入新课脑筋急转弯:历史上谁跑的最快?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讲授新课本节课主要包括三部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我来一一阐述下教学安排:1 .

    6、官渡之战首先,引导学生从曹操的蒿里行片段中看到的景象,再结合东汉末年割据形势图,了解背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最后让学生动脑动口,讨论“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并注意落实明确答案。2 .赤壁之战(1)齐读龟虽寿片段,感受曹操的“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意统一天下的信念。(2)出示赤壁之战前形势图,曹操若想南下,会遇到的阻力。(3)播放火烧赤壁视频,了解赤壁之战的情况,并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4)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回答孙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总结,并引导到学生思考“曹操一胜一败给你带来的启示“,情感升华。3 .三国鼎立的形成(1)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述三国鼎立形成的情况;(2)让学生结合三国鼎立形势图,设计制作三国鼎立示意图,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三)课堂小结1.依据内容概括总结:一种局面:三国鼎立;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四个人物:曹操、曹丕、孙权、刘备;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9年。(四)巩固练习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套练习题。(五)说板书设计六、说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第16课 三国鼎立 说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