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丙肝诊断要点与报卡要求丙肝诊断要点与报卡要求上栗县疾控中心艾防科上栗县疾控中心艾防科2018年年4月月丙肝诊断要点一、流行病学史1、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2、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射毒品史。3、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回输者。4、与、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感染者(母亲)所
2、生的婴儿。者(母亲)所生的婴儿。3二、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1、病程在、病程在6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2、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疽。大;少数患者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疽。3、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4、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三、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1、病程超过、病程超过6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恶心和右季肋
3、部疼痛或不适等。2、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及轻度肝、脾肿大。3、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四、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1、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肋部疼痛或不适等。2、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亢进。3、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化道出血史。五、实验室检查急性丙型
4、病毒性肝炎有血清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升高。丙肝病例报告丙肝病例报告传染病传染病报告要求报告要求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报告程序及方式报告程序及方式报告责任人:报告
5、责任人:属地属地化化管理管理,首诊负责制,首诊负责制传染病传染病报告卡由报告卡由首诊医生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或其他执行职务人员填写职务人员填写报告方式:报告方式:网络直报,无条件者网络直报,无条件者报报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服务中心或县级级报告时限(乙类):报告时限(乙类):诊断诊断后后,应,应于于2424小时内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进行网络报告;不具备不具备网络直报网络直报能力能力的的,2424小时内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至代报单位位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卫办疾控发201553号)报告报告数据管理数据管理(1 1)审核
6、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每日每日上网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实。报告报告数据管理数据管理(2)(2)订正订正:同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诊断分类分类变更变更
7、已、已报告病例报告病例死亡时,由死亡时,由该医疗卫生机构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及时进行订正报告报告,卡片,卡片类别选择订正类别选择订正项。项。对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转诊转诊病例由病例由原原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向转入医院提供传染病报告向转入医院提供传染病报告卡卡。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位更正为地址不详。报告报告数据管理数据管理(3)(3)补报补报: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发现发现一定时间段内一定时间段内漏报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及时补报补
8、报查重查重:医院报告前查重:纸质报告卡录入前医院报告前查重:纸质报告卡录入前“高级查询高级查询”疾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每日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每日对对报告报告病例病例进行进行查重,对重复查重,对重复报告报告病例病例进行删除进行删除身份证号查重(结合姓名)身份证号查重(结合姓名)系统查重系统查重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0012001年首次发布年首次发布20082008年第一次年第一次修订修订目前正在第二次修订中目前正在第二次修订中20162016年新变化:年新变化:1.可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填报;2.须填报患者有效证件等身份识别号码3.“实验室确诊病例
9、改为“确诊病例”1、疑似病例:仅临床表现判定,原则不再报告,、疑似病例:仅临床表现判定,原则不再报告,2、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抗抗HCV抗体阳性抗体阳性3、实验室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表现临床表现+HCV-RNA(核酸核酸)检检测阳性测阳性第第1、2类不区分急、慢性,也即报卡时默认未分型。类不区分急、慢性,也即报卡时默认未分型。第第3类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要区分急、类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要区分急、慢性。慢性。丙肝病例报告要求丙肝病例报告要求抗抗HCV阳性、阳性、符合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有流符合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史行病史/
10、症状症状/肝功能异常),且肝功能异常),且未开展未开展HCV RNA检检测测的病例,填报的病例,填报“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HCV RNA阳性者,阳性者,填报填报“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并进一步诊,并进一步诊断和报告断和报告“急性急性”或或“慢性慢性”;HCVRNA阴性者阴性者,无论抗,无论抗HCV检测结果如何,检测结果如何,均不需均不需要报告,要报告,已经报告的,应订正删除;已经报告的,应订正删除;18个月婴幼儿个月婴幼儿,以以HCV RNA阳性阳性作为诊断作为诊断HCV感染感染及报告的依据,及报告的依据,6个月后复查个月后复查HCVRNA仍为阳性者,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可
11、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既往已治愈病例再次感染的需要报告。既往已治愈病例再次感染的需要报告。丙肝病例报告其他常见问题丙肝病例报告其他常见问题临床诊断病例无需区分急性、慢性;临床诊断病例无需区分急性、慢性;HCV RNA阳性但抗阳性但抗-HCV阴性者阴性者,提示为急,提示为急性确诊丙肝病例;性确诊丙肝病例;HCV抗体检测已非常普遍,无需报告疑似病抗体检测已非常普遍,无需报告疑似病例。例。抗抗-HCV+有有 RNA检测结果检测结果无无RNA检测结果检测结果RNA阴性阴性RNA阳性阳性肝功肝功症状症状流病流病史史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确诊病例上上报报不上报不上报慢性慢性急性急性未分类未分类备注备注或或删除删除订正订正报告报告卡片核实的重点内容一览表卡片核实的重点内容一览表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