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十三章治风剂.ppt

    • 资源ID:3340987       资源大小:600.54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三章治风剂.ppt

    第 十三章 治风剂,一、含义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以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二、适应证 “外风”和“内风”两大类。所谓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人体,留着于肌表、经络、筋肉、骨节等所致病证。其他如风毒邪气从皮肤破伤处侵入人体所致的破伤风,亦属外风范畴。其主要表现为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或口眼涡斜,甚或角弓反张等。,所谓内风,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风病。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等。主要表现为眩晕,震颤,抽搐,口眼涡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甚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三、分类 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故治风剂相应分为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大类。,四、注意 应用治风剂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辨清风病之属内、属外。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但外风与内风可互相影响,若外风引动内风,或内风兼挟外风,应分清主次。二是注意病邪的兼挟。风为六淫之首,外风致病多兼寒、热、湿、燥、痰、瘀等,故选药组方时宜辨明兼挟何邪,注意邪气的主次先后,配以相应的治疗兼证的药物。,第 节 疏散外风,1.适应证:适用于外风所致病证。症见头痛、眩晕,口眼涡斜,言语蹇涩 ,关节酸痛, 肌肤麻木,甚则口噤,角弓反张等。 2.组方特点:常以辛散祛风药如羌活、防风、白芷、白附子、秦艽、川芎等为主组方。,川芎茶调散 金匮要略,【组成】薄荷叶八两(240g)川芎 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0g) 细辛去芦,一两(30g) 防风去芦,一两半(45g) 白芷 羌活 甘草炙,各二两(各60g),【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方解】,【配伍特点】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于一方,止痛力强,且诸经兼顾;以清茶调服,使温燥有制,升中有降。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大秦艽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组成】秦艽三两(90g) 甘草二两(60g) 川芎二两(60g) 当归二两(60g) 白芍药二两(60g) 细辛半两(15g) 川羌活 防风 黄芩各一两(各30g) 石膏二两(60g) 吴白芷一两(30g) 白术一两(30g) 生地黄一两(30g) 熟地黄一两(30g) 白茯苓一两(30g) 川独活二两(60g),【方歌】大秦艽汤羌独防, 芎芷辛芩二地黄, 石膏归芍苓术草, 凤邪散见可通尝。,【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涡、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或恶寒发热,苔白或黄,脉浮数或弦细。,白术 茯苓,黄芩 石膏 生地,佐,【配伍特点】祛风散邪为主,配伍补血、活血、益气、清热之品,疏养结合,邪正兼顾。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风邪初中经络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眼涡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微恶风发热,苔薄微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小活络丹(活络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去皮、脐 地龙去土 天南星炮,各六两(各180g) 乳香研 没药研,各二两二钱(各66g),【方歌】 小活络丹天南星, 二乌乳没地龙并, 中凤手足皆麻木, 凤痰瘀血闭在经。,【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舌淡紫,苔白,脉沉弦或涩。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而见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方解】,【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风寒湿痰瘀血留滞经络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紫,苔白为辨证要点。,玉 真 散 外科正宗,【组成】南星 防风 白芷 天麻 羌活 白附子各等分 【功用】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脉弦紧。,【方解】,【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破伤风之常用方。临床运用以有创伤史,牙关紧急,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为辨证要点。,消风散 外科正宗,【组成】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各一钱(各6g) 甘草 木通各五分(各3g) 【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皮肤瘙痒,疹出色红,脉浮为辨证要点。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第 2 节 平熄内风,1.适应症:适用于内风病证。实证者:热极生风、肝阳化风,症见高热、抽搐、痉厥;眩晕、头部热痛、面红如醉,甚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虚证者:指阴虚血亏生风,如温病后期,阴液亏虚,虚风内动所致的筋脉挛急、手足蠕动等,治宜滋阴熄风。 2.组方特点:常用地黄、阿胶、白芍、鸡子黄、麦冬、龟板等为主组方,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组成】 羚角片钱半(4.5g),先煎 霜桑叶二钱(6g) 京川贝四钱(12g),去心 鲜生地五钱(15g) 双钩藤三钱(9g),后入 滁菊花三钱(9g) 茯神木三钱(9g) 生白芍三钱(9g) 生甘草八分(24g) 淡竹茹五钱(15g), 【方歌】羚角钩藤茯桑菊,贝草竹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以及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鸣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瘛疭,舌红,脉弦数。,热 盛 动 风 证,【配伍特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经热盛动风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汪氏。主诉;怀孕足月,忽患肝风痉厥之子痫,当痉厥剧烈时,竟分娩矣,产妇则昏厥不省人事,肢痉肉瞤,面青目赤,齘齿咬唇,恶露不能畅行。邀余诊时,已逾30小时。诊查:按脉数劲,观舌则勉强将牙关撬开,见其舌边红刺。治法:一反产后忌用凉药以免瘀阻之说而治之。,处方;羚羊尖2g(磨汁服),生石决明30g(先煎),明天麻l0g,钩藤10g,生地15g,鲜石斛12g,元参10g,甘菊花10g,白芍药10g,丹皮10g,阿胶10g(烊冲),淡菜10g。制成大剂煎服。 药后1剂知,再剂而痉平神清,调理旬余而瘥。董建华,等.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一). 第1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197,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 怀牛膝一两(30g) 生赭石一两(30g),轧细 生龙骨五钱(15g),捣碎 生牡蛎五钱(15g),捣碎 生龟板五钱(15g),捣碎 生杭芍五钱(15g) 玄参五钱(15g) 天冬五钱(15g) 川楝子二钱(6g),捣碎 生麦芽二钱(6g) 茵陈二钱(6g) 甘草钱半(4.5g),【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涡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配伍特点】全方重用潜镇诸药,配伍滋阴、疏肝之品,共成标本兼治,而以治标为主的良方。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类中风(内中风)之常用方。无论是中风之前,还是之后,皆可运用。以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王某某,男,65岁。患者头痛头晕已数年,近因情绪波动,突然头痛头晕加剧,心烦,口苦,卧则如倒立舟车之上,眼前发黑,面赤如醉,渐觉手足活动失灵,突然昏厥,经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诊其脉弦长有力,舌红苔薄黄。此由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并走于上所致。治法宜以镇肝熄风为主。 处方:怀牛膝15g,代赭石15g,生龙骨12g,天冬6g,生龟版12g,生白芍9g,川楝子6g,生地10g,生麦芽6g,青蒿4g,甘草3g,菊花10g。,二诊:服上药4剂后,头痛头晕稍减,手足活动较前灵活,弦数有力。仍以镇肝息风为治,服原方3剂。 三诊:头痛头晕均减轻,手足活动如,心烦口苦消失,血压2013.3千帕,脉弦数。前药稍有增减,再进3剂。四诊:诸症消失,惟有时觉头晕。仍服上药4剂而痊愈。以后来门诊检查,血压正常。中医医案医话集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193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组成】天麻(9g) 钩藤(12g) 生决明(18g) 山栀 黄芩(各9g) 川牛膝(12g)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各9g) 【方歌】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平肝熄风疗效好。,【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阳生,【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杨某,女,66岁。主诉突发左半身不遂已2天。素有高血压病20余载,近日因操持家务过累,前天下午突然发病,当即送某医院,被诊为“脑血栓形成”,今日由家人背来门诊。诊查:左上肢麻木无力,不能持物,左下肢酸软乏力,难以抬步,语言謇涩,口唇麻木,目昏头胀,反应迟钝,大便干燥,唯神志尚清。血压190/106mmHg。脉象弦数,舌苔薄黄。辨证:此属精血过耗,偶因操劳过度,阳气暴张,气血逆乱,遂成中风之症。治法:滋肾活络,佐以平肝、养心,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处方:钩藤12g,菊花9g,桑寄生15g,牛膝9g,当归9g,赤芍12g,川芎4.5g,首乌藤12g,地龙12g,黄芩9g,枣仁9g,菖蒲9g。 投药10剂,言謇即除,左侧肢体活动好转,已能做小量活动。血压降至160/90Hg。唯仍感乏力,药后嗜睡,脉细弦。故取补阳还五汤义,加黄芪18g,再加龟板24g以加强滋阴潜镇之力。 上方随证加减,连服药月余,左上肢活动恢复,左下肢能行走,余症亦除,且能操持家务。追访至今未发。董建华,等.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三).第1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1843,大定风珠 温病条辨,【组成】生白芍六钱(18g) 阿胶三钱(9g) 生龟板四钱(12g) 干地黄六钱(18g) 麻仁二钱(6g) 五味子二钱(6g) 生牡蛎四钱(12g) 麦冬连心,六钱(18g) 炙甘草四钱(12g) 鸡子黄生,二枚(2个) 鳖甲生,四钱(12g),【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 麦地胶芍草麻仁, 三甲并同五味子, 滋阴熄风是妙方。 【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 阴虚风动证。手足瘛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方解】,【配伍特点】以大队的滋阴养液为主,配以介类潜阳之品,寓熄风于滋养之中,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熄。 【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温病后期,真阴大亏,虚风内动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神倦瘛疭,舌绛苔少,脉虚弱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董某,女,42岁,1982年3月19日就诊。原患慢性肾炎,近两个月急性发病,初期全身浮肿,治疗后水肿消失,继之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手足有时抽搐,可持续1020分钟。在发作时测血压210120Hg。尿常规化验: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西医诊断为肾炎而致的高血压抽搐症。现症: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梦中易惊,手足时有抽搐,周身乏力,腰酸痛,口干苦,浮肿(-),月经前错,色淡而红。苔薄微黄,舌质淡略红,脉弦细稍数。此乃肾阴亏乏,水不涵木。治宜平肝熄风,拟大定风珠加减。,处方:生白芍30g,生牡蛎21g,生龟板15g,生鳖甲15g,干生地15g,东阿胶12g(烊化),五味子10g,大麦冬12g,明天麻6g,柏枣仁各10g,怀牛膝15g,广陈皮10g,炙甘草10g,水煎后纳入鸡子黄1枚。 药进5剂,头晕、睡眠、抽搐略有好转,耳鸣如故,其他症状与上略同。此乃有形之阴精不可速生,当求之于无形之气。上方去麦冬,加黄芪30g,当归6g,复进5剂。,药尽复诊,诸症大减,抽搐已三日未发,患者精神转佳。效不更方,原法再进5剂。 抽搐未再发作,但仍有头晕、耳鸣、腰酸乏力等症状。此仍虚风已熄,亢阳未潜。上方去柏枣仁、东阿胶,加地龙15g,蝉蜕10g,6剂而愈。测血压130/88Hg,尿常规化验:蛋白微量,红细胞极少,管型消失。田元祥,等内科疾病名家验案评析·杨占英医案第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这,2000:390,病检示:未查见癌细胞,查见较多量淋巴细胞,常规加生化检查示:淡黄色,微浊,有凝块,李凡他试验阳性,细胞计数2.16G/L,分类:淋巴细胞91%,中性粒细胞:0.9%,3d后病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感气短减轻,乏力,考虑邪去大半,正气渐虚,再投加味十枣汤1粒,1h后大便3次,为稀水样便。第8d复查胸片及B超示:胸腔积液吸收,但仍有左斜裂叶间胸膜肥厚。病人第l0d出院继续抗痨治疗,嘱注意复查肝功。王彩琴. 加味十枣汤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68例. 陕西中医.2001,22(4):193,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三章治风剂.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