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辅导讲稿(共12篇)目录篇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辅导讲稿3篇二、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宣讲提纲15篇三、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课讲稿宣讲稿26篇四、解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篇五、2024年学习新修订纪律处分条例党课讲稿47篇六、2024年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辅导党课58篇七、2024年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党课讲稿90篇八、2024年学习贯彻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宣讲党课辅导党课讲稿100篇九、党纪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党课讲稿104篇十、2024
2、年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党课讲稿113篇十一、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课讲稿宣讲稿116篇十二、2024年学习贯彻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宣讲党课辅导党课讲稿125篇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辅导讲稿严明纪律整饬作风是丰富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全面从严治党以其丰富内涵诠释了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深入整治“四风”问题,党中央从严格遵守党章做起,以强化政治纪律带动其他各项纪律,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纪律建设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今
3、天,我们专门召开党纪教育专题学习,我主要围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大家交流。接下来,我主要从条例修订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准确理解把握条例两个方面,着重围绕如何找准监督重点从严管理监督,如何压实各方责任做好教育管理监督,如何坚持严管厚爱、督促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三个维度和大家进行交流。一、条例修改完善的重要意义(一)必要性1 .促进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2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3 .坚持问题导向,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的现实需要。4 .总结从严管党治党经验、实现制度与时俱进的实践要求。(二)把握
4、条例实质和修订的意义1.把握条例实质(重点):突出政治性;(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维护严肃性(刚性约束),释放越来越严的信号;(严肃性)体现严管厚爱,激励约束并聿。(从严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5 .充分认识修订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条例的修订既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转化为纪律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实践,对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以更加严明的纪律保障强国建设、民族狂兴伟业的推进。条例从着眼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出发
5、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越往后越严的要求,通过新增和修改相关条款,无论是在职还是离岗、网上还是线下、党员干部本人还是党员干部身边人,都严格教育管理,实现对党员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夏兴伟业提供更为坚实的纪律保障。二是有利于以更加精准的工作举措凝聚监督合力。条例把准确规范运用“四种形态”和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紧密结合,把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相贯通,把监督执纪和执法司法有效衔接,有利于推动各类监督主体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更加精准把握政策策略,提升监督质效。三是有利于以更加周密的纪律规定填补监督空白。条例坚持责任上全链条、管理上全冏期、对象
6、上全覆盖,填补了监督空白,织密了制度笼子。比如,将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以及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的处分对象,由党员领导干部扩展到全体党员,体现了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四是着力在“全面”上下功夫,深刻彰显了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决心意志。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条例坚持从党章这个总源头出发,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加强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作出一系列修改完善,充分体现出在责任上全链条、管理上全周期、对象上全覆盖的特点,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必将有力推动正风肃纪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
7、五是着力在“从严”上下功夫,不断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条例根植于全面从严治党实践,针对监督执纪中发现的问题,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为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推进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推动解决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实践问题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六是着力在“常态”上下功夫,巩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长期过程,决定了对干部队伍的管理监督必须常态化。条例的一系列修订,把对党员干部的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统一起来,把“八小时之内”的管理和“八小时之外”的管理贯通起来,持续营造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氛围,有利于把铁的纪律内化为
8、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使管党治吏的经常性工作真正转化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化机制和长效化成果。二、正确理解和把握修订后的条例(一)按条例结构修订的重点内容条例共11章158条,分为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与2018年条例相比,新增16条,修改76条。01总则部分总则共48条,新增5条,修改26条。一是丰富了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二是坚持从严要求。三是完善纪法衔接条款。四是促进执纪执法贯通。五是深化运用“四种形态”。02违反政治纪律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共28条,新增2条(其中1条由违反群众纪律调整为违反政治纪律),修改12条。一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二是推动完全、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9、念。三是促进对党忠诚。四是规范政治言行。03违反组织纪律对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的处分共17条,新增2条,修改7条。,是推动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二是推动增强党员组织观念。三是推动服务人才强国战略。04违反廉洁纪律对违反廉洁纪律行为的处分共28条,新增1条,修改18条。一是充实完善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总体要求。二是细化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纪律保障条款。三是完善对党员离岗后违规行为的处分规定。四是加强对党员干部亲友相关违规行为的规制。05违反群众纪律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共8条,修改3条,将1条调整为违反政治纪律。一是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的违纪行为。二是聚焦社会救助领域的违纪行为。三是聚焦不作为、
10、假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行为。06违反工作纪律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共20条,新增7条,修改6条。一是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督促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三是促进党员履职尽责、规范用权。四是推动精准问责。五是加大对干预插手行为的规制力度。07违反生活纪律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共5条,修改2条。一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二是规范约束党员网络言行。(二)结合监督匚作实际正确理解和把握修订后的条例.找准监督重点,从严管理监督条例将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要求转化为纪律规定,在总则部分增写“坚持自我第八十六条对监督执纪中的具体问题作出回应。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唯物辩
11、证法的基本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要善于抓住重点,以点带而提升监督质量和效果。一是压实责任、权责对等,坚持责任上全链条。条例完善了关于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后,是公职人员的,在党组织做出党纪处分后,除了由监察机关给予政务处分,还可以由任免机关(单位)给予相应处分的内容,推动其直接行使处分权(第35条);增加对“新官不理旧账”行为的处分条款(第30条第2款),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到任前已经存在且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切实负起责任,不得推卸;增加对“工作中不敢斗争、不愿担当,面对重大矛盾冲突、危机困难临阵退缩”行为的处分条款(第131条1);增写对“脱离实际,不作深入调查研究
12、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的处分条款(第132条);增加对关于公务活动用餐、单位食堂用餐不履行宣传和监管责任导致餐饮浪费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处分条款(第132条);增写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分,需要同时进行组织处理的,党组织应当按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推动形成惩戒合力(第14条)。这些规定,进一步严密制度规范,完善责任链条,对违纪行为形成持续震慑。二是抓早抓小、拓展延伸,落实管理上全周期。条例既惩治“显性”问题又深挖“隐性”问题,拓展执纪的深度和广度,增写对以讲课费、课题费等名义变相送礼等行为的处分规定(第98条第2款);在紧盯线下的同时关注网上,增
13、写对违背公序良俗、在网络空间有不当言行的处分规定,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督促党员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网上、线下一个样(第53条、第153条);增写对党员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违规从业行为,以及利用原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利行为的处分规定,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全周期管理(第106条)。三是紧抓关键、不留空白,推动对象上全覆盖。条例既强调律己又督促管好身边人,进一步明确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管住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同时完善领导干部违规为亲属经营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提供帮助,以及对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行为拒不纠正的处分规定(第104条第2款);将违规干预和
14、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以及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的处分对象,由党员领导干部扩展到全体党员,警示党员干部恪守党性原则、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第143条)。四是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找准重点任务。纪检监察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要突出政治性,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条例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行为从违反工作纪律调整为违反政治纪律,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从违反群众纪律调整为违反政治纪律的从重或加重处分情形,为找准监督重点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我们主要是聚焦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结合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堵点淤点难点,开
15、展政治监督和专项监督,发挥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五是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找准重点问题。本次条例修订涉及廉洁纪律的内容较多,如关于违反经商办企业规定、违反会议活动和办公用房相关规定等内容(第107条、第I1.1.条、第118条、第119条)。违反廉洁纪律行为在多发的重点领域,需要强化监督管理,开展专项治理,严防严查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六是聚焦权力规范运行找准重点对象。“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在规范权力运行方面发挥重要示范作用。条例增写“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内容,完善领导干部违规为亲属经营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提供帮助,以及对亲属违规经商办企
16、业行为拒不纠正的处分规定。监督工作中,要聚焦“关键少数”,力口强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他们切实发挥“头雁效应”,依法、廉洁、规范履责用权。此外,对管人管钱管物管项目的岗位,也是权力运行的关键点,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1 .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强大合力,做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是项系统工程,霜要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积极构建党委(党组)统一领导、纪委监委协助推动、各部门协同衔接的工作格局。纪律检查机关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承担着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的重要职责,必须始终坚持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督促各监督主体切实履
17、行监督职责,形成全面覆盖、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是推动党委(党组)用好第一种形态。条例把“四种形态”和“三个区分开来”等日常管理措施进一步细化,强化了刚性约束(第5条)。要督促党委(党组)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加强对党员的全方位管理和日常监督,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二是推动组织人事部门履行好职责。条例充实了纪律处分与组织处理的衔接规定,新增在影响期内不得“进一步使用”的规定,以及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等行为的处分条款(第10条、第85条)。增写了关于因私出国擅自变更路线、超期未归的处分条款(第91条)。实践中,要加强与组织部门的沟通,督
18、促组织部门抓好落实,避免以党纪政务处分规避组织调整、以组织调整代替党纪政务处分等问题发生。三是压实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条例在工作纪律部分新增条款最多,专门增写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第34条)、不履行信访工作职责(第135条)、滥用问责(第137条)、统计造假(第139条)内容的处分规定。实践中,要督促相关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同时运用好行业规范和条例规定开展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涉嫌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处置。四是推动纪律规定与法律法规相衔接。条例进一步完善了纪法衔接的规定,增写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违反治安管理、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等行为的处分规定(第30条)。实践中,加强与执法司法
19、机关的沟通协调、协作配合,细化完善并严格执行信息沟通、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做到执纪执法贯通,形成纪法合力。五是立足“全要素”,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必须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使监督工作在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属整合、措施手段运用上更加协同,推动健全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贯通协调的工作格局,形成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的浓厚氛围。六是坚持“全方位”,将管理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20、结合干部任职考察、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等各项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分析研判、考察考核等“常规体检”,通过日常谈话、任职谈话等,及时掌握领导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严格执行提醒谈话制度,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通过对党员干部社交圈、生活圈进行综合评估,对“八小时内外”进行立体“透视”、全面观察,全方位、多角度掌握了解干部的政治表现、党性修养、道德品质、工作状态。七是落实“全周期”,将严的基调贯穿干部选育管用全过程。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从扣好干部廉洁从政的“第一颗扣子”开始就把严的态度亮出来、把严的标准立起来、把严的纪律执行起来,贯通从严惩、精准治、有效防,把系统观念、系统思维落实到纪律执行
21、各方而,推动对干部队伍的严管严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督促党员干部无论在职还是离岗、网上还是线卜.,都要恪守党性原贝k严守党规党纪,自觉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增写关于直接责任、领导责任追究的相关内容(第61-62条、第88条);增写对党员干部关于搞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或被政治骗子利用等相关条款(第55-57条)。2 .落实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这一重要要求,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条例坚持实事求是,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紧紧围绕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勇挑重担,不
22、断完善纪律规范,促进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贯彻落实条例,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需要准确规范运用“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用“严管”的外在压力和“厚爱”的内在动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一是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担当作为的思想堤坝。条例坚持宽严相济,注重教育引导。条例在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党员遵纪守法”是条例制定的目的之一;在工作原则中强调,“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第4条第1款)”“处理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应当实行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通过强化教育引导,让党员干部重视
23、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二是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营造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条例围绕选人用人进行一系列修订和完善,释放出让敢担当善作为的T部有舞台、受褒奖的强烈信号,助力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增写对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避重就轻行为的处分规定(第85条),为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形成良好用人导向强化纪律支撑。聚焦保障人才评价机制落实,增写对在授予学术称号中弄虚作假、违规谋利行为的处分规定(第86条),促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三是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激活担当作为的精神动力。条例贯彻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增写“党员有作风纪
24、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违犯党纪情节轻微的”给予第一种形态处理,明确对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行为不追究党纪责任(第19条)。以容错纠错机制的完善促干部担当,以纪律处分运用规则的完善鼓励干部作为。四是在准确运用“四种形态”中立规明向。“四种形态”旨在治病救人,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管在日常、抓在经常,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变成“大塌方”;立足标本兼治,既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乂注重教育引导、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用好“四种形态”,做到严有严的标准、宽有宽的尺度,最终实现三个效果相统,切实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五是在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中净化
25、风气。条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规定党员行为虽然造成损失或者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所引起的,不追究党纪责任,体现了尽职免责、失职追责,有利于减少党员T部后顾之忧、避免因问责不当挫伤干事创业积极性。当然,容错并不是什么错都可以容,宽容不是纵容,纪法底线不能逾越,这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把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贯穿工作始终,准确容错纠错、严查诬告陷害、及时澄清正名,对履职中的无心之过、探索先行的改革偏差、触碰狂杂矛盾的因公差错,大胆予以容错,为干部敢为当好坚强后盾。六是在精准规范追责问责中激发干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和鼓励担当作为是
26、内在统一的,不是彼此对立的。严并不是要把大家管死,使人腌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工作中,一些干部怕洗碗越多打碗越多,怕干得越多出错越多,怕得罪人被诬告陷害,导致消极躺平、束手束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精准执纪问责意识,提升执纪问责的综合效应。篇二、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宣讲提纲2023年12月,党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27、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通知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全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要准确把握这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
28、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一、充分认识学习条例的重大意义党的卜八大以来,党中央三次修订条例,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断完善纪律规矩,释放了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同时应清醒看到,全面从严治党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纪律规矩意识淡薄。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缺乏应有的敬畏和戒惧,甚至错误地认为突破法纪底线是有魄力、有才干的表现;有的组织观念缺失,妄自尊大、独断专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二是“四风
29、问题禁而不绝。作风建设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不过些深层次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四风”变通变异问题花样百出。有的到培训中心、内部食堂、农家乐等隐蔽地点吃喝,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有的以培训、考察名义公款旅游。三是腐败问题仍易发多发,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现象依然存在。十八大以来立案查处的中管干部中,不收敛不收手的比例超过90%。从山东看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行为,全省受处分人员中,党的卜八大后仍然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占九成以上,十九大后仍不知止、顶风作案的占一半还多。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不仅要有高超的执政能力,而且要有人民信服的先进性和
30、纯洁性。“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鲜亮底色。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必须以严明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纪律处分条例修订就是坚持靶向施治,聚焦执纪监督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实违纪情形,细化处分规定,让铁纪“长牙”、发威,让党员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二、准确把握条例修订的主旨要义条例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基础性法规。
31、条例的修订从党章这个总源头出发,坚持全面从严,不断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学习贯彻条例,必须准确把握条例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一)关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新时代十年,党中央不断加强纪律建设,这方面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但从执纪监督情况看,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仍然存在着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搞政治攀附、结交政治骗子等问题。此次修订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充实政治纪律,以推动广大党员不断坚定政治立场。一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必须以严明纪律作保障。为此,条例在第五十六条中增写对不顾党和国家大局、搞部门或者地
32、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处分规定,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行为由违反工作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二是推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固守错误的政绩观,将高质量发展要求抛诸脑后,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其至把个人利益掺杂其中,竭泽而渔、劳民伤财,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条例新增第五十七条,充实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处分规定,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由违反群众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三是促进对党忠诚老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政治纪律的根本是对党忠诚。从执纪监督中可以看出,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搞政
33、治攀附、结交政治骗子,说到底是为了提拔重用而投机钻营、搞旁门左道,本质上是缺乏政治定力和政治自律。条例在第五十四条增写搞政治攀附行为的处分规定,并新增第五十五条,明确对搞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或者被政治骗子利用的,以及充当政治骗子行为的处分规定,以坚决打击此类具有严重政治危害的非组织行为。四是规范政治言行,坚定理想信念。条例针对执纪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在第五十二条增写对私自阅看、浏览、收听有严重政治问题资料,情节严重行为的处分规定;在第六十九条进一步完善对党员信仰宗教行为的处理处分规定,明确对信仰宗教的党员加强思想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在第七十条增写对个人搞迷信活动行为的处分规定,促进党员坚定理
34、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二)关于组织纪律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能力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新修订的条例第七章“对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的处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要求,聚焦推动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增强党员组织观念等方面严明组织纪律,这有利于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一是推动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促进形成能者上、优者奖、精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条例新增第八十五条,明确规定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存在以党纪政改务等处分规避组织调整、以组织调整代替党纪政务等处分或者其他避重就轻作出处理行为的,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通过充实惩戒规定,推动
35、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推动增强党员组织观念,促进不断强化党员意识。条例着眼提高党员党性觉悟、强化党员意识,在第九十一条对党员虽经批准因私出国(境)但存在超出批准范围的行为作出处分规定。在第八十条新增规定,对在党组织纪律审查中,依法依规负有作证义务的党员拒绝作证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情况,达到情节较重或者情节严重程度的,给予警告、严重瞥告直至开除党籍的处分。通过完善上述规定,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强化组织意识,摒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做到对组织忠诚老实、光明磊落。(三)关于廉洁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条例着眼加强对全体党员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的管理,划定党员不可
36、触碰的廉洁底线,引导广大党员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拒腐蚀、永不沾,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一是细化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纪律保障条款,促进从严纠治“四风”。条例针对执纪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的处分规定。在第九卜八条新增第二款,明确以讲课费、课题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送礼的处分规定:在第一百一十四条增加滥发福利的处分规定;将第一百一十六条“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修改为“违反接待管理规定”,以涵盖公务、商务、外事等各种接待。二是完善对党员离岗后违规从业等行为的处分规定,进一步强化对党员的全周期管理。从执纪监督情况看,有的党员退而不休搞贪腐,或者利用在职时形成的影响
37、力为他人谋利。此次修订条例,将第一百零五条第一款关于党员离岗后违规从业行为的适用对象,由原来的“党员领导干部”扩展到全体党员,体现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O新增第百零六条,明确规定离岗党员利用原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的,以及利用原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的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的,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进一步增强离岗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纪意识,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三是落实做廉洁齐家模范的要求,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亲友相关违规行为的规制。条例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本人不廉洁行为的同时,加强对领导干部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
38、特定关系人相关违规行为的规制,在第一百零四条第二款充实对领导干部违规为亲属经营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提供帮助谋取利益的处分规定,在第一百零七条完善对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行为拒不纠正的处分规定,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四)关于群众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一切侵犯群众合法权利的行为,对一切在侵犯群众权益问题上漠然置之、不闻不问的现象,都必须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坚决追责。此次修订条例立足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充实完善群众纪律要求,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一是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的违纪行为。
39、条例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与时俱进将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行为调整表述为乡村振兴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依然作为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的情形,促进党员、干部在服务“三农”工作中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二是聚焦社会救助领域的违纪行为。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一项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促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条例着眼促进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落到实处,充实在社会救助中优亲厚友、明显有失公平行为的处分规定,为切实兜住民生底线保驾护航,保障人民群众能够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针对慢作为、假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行为。条例着眼解决群众
40、反映强烈的问题,衔接问责条例规定,完善对慢作为、假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处分规定,推动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五)关于工作纪律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艰巨使命和繁重任务,有的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缺乏担当精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等等,对此必须得下大气力解决。新修订的条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紧围绕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勇挑重担,不断完善制度,为推动党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提供纪律保障。一是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条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拍脑袋”决策、“一刀切
41、执行、搞文山会海、把“痕迹”当“政绩”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处分规定,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推动从制度上解决“四风”老问题,促进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二是督促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条例针对一些干部满足于做太平官,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难题往上交等突出问题,增加对不敢斗争、不愿担当,面对重大矛盾冲突、危机困难临阵退缩行为的处分规定。同时,增写了“新官不理旧账”的处分规定,防止领导干部以班子换届、岗位调整为借口,对遗留问题视而不见、久拖不决,督促领导干部做矛盾问题的“解铃人”。三是推动精准问责。有效问责有利于促进各级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负责守责尽责;问责不力、泛化简单化,则会使问责的
42、警示作用打折扣,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增强问责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提升问责的综合效应。条例与问责条例相衔接,增写了滥用问责、问责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的处分规定,有利于推动问责工作规范化、精准化。四是加大对有关干预插手行为的规制力度。有关党内法规明确,领导干部不得干预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和不属于自己分管领域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决不能违规干预司法,不准干预或插手组织调查。为此,条例增写对按照有关规定对预和插手行为负有报告和登记义务的受请托人,不按照规定报告或者登记行为的处分规定,明确处分依据,使得对违规干预的治理链条更为完整,推进体系化纠治违规干预插手行为。(六)关于
43、生活纪律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不仅要体现在生产、工作和学习中,也要体现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严明生活纪律,就是明确党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此次修订条例,着眼促进广大党员带头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纪律中充实完善了相关条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实践中仍有一些党员认为勤俭节约属于个人生活中的细微问题,在小事小节上“放放松”无伤大雅。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从近年来查处的贪腐典型案例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正是由于放纵暂靡享乐之欲,给“围猎者”留下突破空间,引发连锁反应、引起质变,最终滑入违纪违法的深渊。条例坚持问题导
44、向,在第一百五十条增写生活中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行为的处分规定,引导广大党员崇尚简朴生活,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攀比炫富、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气。在互联网时代,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体现在线下,同样体现在线上,这本身也是坚持对党员进行全周期管理的现实要求。如果对党员的网络行为不加以纪律约束,会带来不良示范效应甚至引发网络舆情,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因此,条例PI应现实需求,切实规范约束党员网络言行,在第一百五十三条增写对违背公序良俗、在网络空间有不当言行的处分规定,促进党员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网上、线下一个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是工作的基础,生活上做不到自觉自律,工作就难以
45、做到清正廉明。每一名党员都应牢记,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要把洁身自好作为重要关口,保持良好生活作风,注意言行举止,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当好优良党风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三、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纪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反攵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纪律建设。”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行为具有极大危害性。如果不下大气力整治,就会像病毒一样侵入党的肌体,最终导致病入育育、积重难返。特别令人忧虑
46、的是,在一些党组织那里,这些问题往往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对问题麻木不仁。所以,各级党组织和纪委,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不论是谁,违反了纪律和规矩都不能放过,更不能放纵,不然的话,无论是对党的事业还是对干部本人,都会造成难以挽PI的损失。在这方面我们有着深刻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前些年,在干部监督上,相当一部分党组织习惯于把防线只设置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违纪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有的干部也认为,只要自己没有腐败问题就行了,其他
47、问题都不在话下,没有什么可怕的。结果致使一些违纪的党员干部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直至最终跌进犯罪的深渊。所以,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切实负起责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能只查处少数有严重问题的党员干部,更多的是要把纪律立起米,严起来,执行到位,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扭转不出事就是“好同志”、一出事就是“阶下囚”的尴尬局面,让纪律真正成为人人敬畏、不敢逾越的带电“高压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把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修订条例的重要意义,全面准确理解条例的丰富内涌,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自觉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全党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推动全面从严
48、治党向纵深发展。篇三、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课讲稿宣讲稿同志们:2023年12月27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文公布,这是党的卜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该条例的第三次修订,再次释放出以严明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的鲜明信号。今天,我们专题组织宣讲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大家切实抬高站位、学深学透,为严格执行打下坚实基础。结合新旧条例对比、答记者问等有关内容,以及自己学习理解,围绕“三个讲一讲”进行领学。一、讲一讲修订条例的主要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于2015年、2018年、2023年3次修订条例,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在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上持续用力,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一是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出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本次条例修订,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转化为纪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