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第1章旅游者地理.ppt

    • 资源ID:3422816       资源大小:3.74MB        全文页数:8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旅游地理-第1章旅游者地理.ppt

    第一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旅游决策行为的过程,熟悉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 掌握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类型和特点 熟悉我国对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定义以及旅游者的特征 了解国外对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了解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影响强度的地域差异 了解旅游流的概念,熟悉我国旅游流的现状,第一节 旅游者概念,一、国际旅游者 二、国内旅游者,一、国际旅游者,1.1937年,国际联盟定义:“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1963年罗马会议定义提出“游客”:“是指除为获得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长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3.1991年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定义,WTO的最新定义(),居民指到一个国家生活1年或连续12个月以上,称为该国的居民。 国际游客一个人到他通常居住的国家以外的另一个国家旅行,时间不超过一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国获得经济利益。,国际游客分为两类,国际旅游者在访问国家的某个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中至少停留一夜的国际游客。 国际一日游游客未在访问国家的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中过夜的国际游客。,4.我国对国际旅游者的规定(1979年),国际旅游者是指来我国参观、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或从事贸易、业务、体育、宗教活动、参加会议等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地区的同胞。,有八种人不属于国际旅游者,1.应邀来我国访问的由部长以上人员率领的党、政、军、议会代表团成员; 2.外国驻华使馆人员; 3.常住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商务机构人员、记者等在1年以上者; 4.乘坐国际班机直接过境的游客、机组人员和在口岸逗留不过夜的铁路员工以及船员; 5.边境地区来往的边民; 6.归国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 7.到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 8.归国的我国的出国人员。,二、国内旅游者,WTO对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1.居民如果一个人在到本国内另一个地方不满六个月以前在前一个地方连续生活了至少六个月,他被认为是前一个地方的居民。 2.国内游客国内居民到他通常环境以外的国内另一个地方旅行,时间不超过十二个月,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地获得经济利益。,国内游客又分成两类,1.国内旅游者在访问地的某个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中至少停留一夜的国内游客。 2.国内一日游游客未在访问地的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中过夜的国内游客。,欧美国家对旅游者的界定,加拿大政府部门的界定 离开其所居住社区边界至少50英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 美国旅游资源评审委员会定义 为了出差、消遣、个人事务,或者出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80公里)(单程)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英国的界定 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法国的界定 于上下班之外原因离开自己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未超过4个月的人。,我国对国内旅游者的界定(1993年),1.国内旅游者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大陆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2.一日游游客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公里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不足24小时,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为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原因: 地理环境 人居环境 差异性 丰富性 局限性 单调性,微小与宏大 单调与丰富,好奇心,四大地理背景,自然地理背景 文化地理背景 经济地理背景 环境质量背景,一、自然地理背景,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 1.自然地理背景具有差异性和丰富性 单一要素之间有差异 由各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存在差异,自然地理环境的三级差异,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观差异 影响因素:地理纬度 海陆位置 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地带内沿海与内陆的差异 海陆交接地带 宜人气候 内陆水面 三级差异:地区性的原因而形成的奇特或秀美的自然景观,三级差异:地区性的原因而形成的 奇特或秀美的自然景观,某种特殊的地质原因(岩性、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奇特、秀美景观 尚无解释的诸多自然之密发生地区 特定地点才出现的壮观的自然现象:佛光、雾凇等 不适宜大规模人类居住的地区,2.自然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不同基调景观间、沿海与内陆间具有相互吸引,互为客源地和接待地。 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对一般环境和人为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具有单向吸引作用,后者则成为客源地。,吸引强度,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越大,相互的引力也越大;未知程度越高,引力越大。 中低纬度地带吸引强度大于高纬度地带(高纬约80) 岛屿及沿海地带引力强度大于内陆 奇特秀美的自然环境引力强度大 原始程度越高引力强度越大,二、文化地理背景,1、文化内涵 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生活方式、各种传袭的行为;也包括信仰、观念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如法制、政府、教育、宗教、艺术等。 文化地理环境是指人类为某种实践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有形的文化景观和蕴涵在文化景观中的无形的气氛共同构成的,是人类的创造与自然存在的复合体。,文化地理环境三要素,自然环境的物质基础要素 物质文化要素(标志性要素) 精神文化要素,1.文化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和丰富性,时间差异随时间的延续,物质文化要素所发生的变化。 空间差异文化景观特征随地面距离延伸所发生的变化。,文化地理环境的三级差异,一级差异文化圈 二级差异文化区 三级差异民族小区,文化圈,四大古文化圈: 欧洲文化圈 东亚文化圈 中南亚文化圈 中东文化圈,现代五大文化圈 欧洲文化圈(西方文化) 东亚文化圈(东方文化) 阿拉伯文化圈(穆斯林文化) 非洲文化圈 太平洋土著人文化圈,文化区,文化区是指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 同一文化区的文化特征具有共同的空间属性,按照H·J·de 布列季的见解,将世界分为12个文化区。,民族小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生产特点、文化氛围等,以此形成差异。,2.文化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异质文化之间产生吸引力 同质文化不同文化区之间产生相互吸引 同一文化区不同民族小区之间相互吸引,吸引强度,景观差异越大彼此间的吸引强度越大。即异质文化之间的吸引强度最大,其次是不同文化区,再次是不同民族小区 历史越悠久、文化景观越丰富的地区,吸引强度越大,三、经济地理背景,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地区差异。 以经济发达程度划分有两大基本经济背景区: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地区 以经济发展性质划分: 城市 乡村:乡村的引力越来越大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越容易既成为旅游客源地又成为旅游目的地。,经济发达地区既是旅游客源地, 又是旅游接待地,(1)经济发达为旅游者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经济条件 闲暇时间 (2)经济发达促动国人出游 渴望恢复身心健康 渴望回归自然 渴望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往 渴望体现主人的感受 (3)发达的文化,四、环境质量背景,环境质量是指自然环境原始性质和状态的变化程度,包括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两个方面。 环境质量高的地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日益增强的趋势。,1.环境质量的分布规律,(1)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与人口密度程度成正比 (2)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区与工业发达地区、大城市的集中分布区一致,2.环境质量背景对旅游者的影响,环境质量高的地区吸引强度大 生态旅游顺应了这一要求,五、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互补性 替代性 可达性,互补性产生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互补性存在于两个性质不同的旅游地之间 当游客在A和B两地间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另一个能提供与B一样性质的旅游地C,于是A地游客转向C地移动,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同类旅游地间的替代性。替代性存在于两个性质相同的旅游地之间. 可进入性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互补性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替代性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否产生的制约条件。 可进入性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基本层次,提高层次,专门层次,观光,娱乐 购物,休疗养、会议 商务、科学考察 登山、宗教,第三节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古代观光是对未知世界的感知,探险成分多。 现代观光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印证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第四节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广义:是指旅游者一次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规律、人的一生中旅游行为层次的发展演化规律、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选择上的偏好规律,以及不同旅游环境中旅游者的行为层次结构等方面。 狭义:仅指旅游者一次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规律。,两个基本行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接待地,客源地,一、旅游者的决策行为,1.含义:是指人们在外出旅游前,根据可收集到的有关信息,结合自己的旅游偏好,选择确定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及旅游方式的过程。,2.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最大效益原则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去追求最大(最佳)的旅游效益。 旅游效益的内涵:精神上的享受和精力上的恢复,体现最大效益原则的两个方面,(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2)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旅游时间比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往返所需的时间/目的地游览所消耗的时间 获得最小旅游时间比的途径: 当地点尚未确定时,在旅游地类型相同、所提供的游玩时间近似的诸旅游地中,选择距离居住地最近的旅游地。 当旅游地确定后,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2)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旅游地环境质量的高低 旅游地活动项目结构的丰富性与合理性 选择倾向: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选择娱乐旅游和购物旅游的典型区,3.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感知环境,年龄,旅游环境,旅游偏好,居住环境,感知距离,性别,职业,学历,BACK,感知环境是指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所获得的对外界环境的整体印象。 感知环境的差异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直接原因。,旅游环境,旅游地的性质(旅游功能) 旅游地内资源的内容及组合状况 旅游地的环境质量 旅游地的接待条件 不同逗留时间的活动内容组合,感知距离,客观距离指地表两点间的实际长度,以里程来衡量。 感知距离是一种心里感应距离,是用克服客观距离所消耗的时间、资金和精力给人的感应来衡量的。 客观距离是感知距离的基础,感知距离的远近取决于交通便利的程度。,旅游偏好是指人的个性特征的差异,包括各自国情、民俗习惯、个人兴趣、能力、爱好、性格等。,居住环境对旅游决策的影响,偏高纬度地区居民对阳光的偏好,且随纬度的增高而加强 对纯自然的偏好 对自己熟悉的自然环境的偏好,年龄对决策的影响,少年儿童偏爱新鲜、有趣的事物,如对游乐设施、风味美食等最感兴趣 青年偏好猎奇性、冒险性、刺激性、体能消耗大的旅游活动 中老年人比较喜欢优雅、安静、环境优美的度假地、历史文化内容丰富的旅游地等,BACK,4.旅游决策过程,旅游需求的确认 旅游地信息的收集 同类旅游地的评价对比 决策(在众多方案中选择自己满意的方案),BACK,二、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接待地的一切行为的总和。 空间行为是建立在决策行为的基础上的。 空间行为有三种类型:线状、面状、点状,1.线装旅游空间行为:大尺度、以观光游览为 主的旅游空间行为,特点,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内的高级旅游点,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旅程终止点尽可能选在“购物天堂”,2.面状旅游空间行为,由行和游两种行为构成,其轨迹为以一点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一个面。中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特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讲究级别的高低,但追求新颖、奇特,中心放射,往返式节点状旅游线路,旅行线路影响旅游效果,3.点状旅游空间行为,吃、住、游、娱、购均在一起,小尺度空间行为。,特点,选择环境质量高的旅游度假地,选择娱乐性、运动性、直接参与性强的度假地,同一旅游行为在同一地区重复发生,三、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意义,对旅游经营者的市场开发有实践意义 对旅游地开发 对旅游产品设计 对宾馆的选址,宾馆选址,旅游行为规律对宾馆选址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影响: 1.在同一旅游区内,不宜在旅游资源级别较低的景区,或不是旅游中心城市选址; 2.在一日游范围内的旅游风景区,旅游中心城市娱风景区之间的小居民点不宜选址; 3.在节点状旅游区,只宜在旅游中心城市选址。,第五节 旅游客流地理,一、旅游客流概述 1.概念: 旅游者从始发地至目的地所产生的客流,又称旅游者潮流或旅游人流。 2. 根据旅游客流持续力的变化,分为稳定性旅游客流和非稳定性旅游客流。,2.1稳定性旅游客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保持固定不变的流向、均一的客流强度,客流量的变幅小或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 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朝觐旅游、购物旅游等能形成稳定性的旅游客流。,2.2非稳定性旅游客流,由于某一原因所引起的,旅游者到某地的一次性旅游,以后不会有其他旅游者补充。 特征:突发式、非定向、时间短暂等。 国际会议、奥运会、大型文艺活动等。,二、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 2. 旅游资源因素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 4.环境质量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人口数量、增长率、文化素质的高低、服务素质;经济发达程度、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信息传递手段的发达程度等。,旅游资源因素,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可利用时间状况。,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自然区位:是否位于适于开展利用的自然地带或地区内,决定着其有无开展旅游活动的条件及其吸引力的大小。 行政区位:是否临近主要的旅游客源国或旅游接待地。 交通区位:是否位于国际或国内的交通要道上。,环境质量因素,一是选择环境 二是保护环境,三、现代国际旅游客流的变化规律,1.战后欧洲旅游业的恢复阶段 2.6080年代欧洲旅游业迅猛发展和世界各地旅游业广泛普及阶段 3.亚太旅游业迅速发展阶段,1.战后欧洲旅游业的恢复阶段,1.1世界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在美国 1.2主要流向有三股: 向北流向加拿大 向南流向墨西哥及拉美各国 向东流向欧洲,向西流向日本,2.旅游业普及阶段,2.1全球形成六大旅游区:欧洲、北美、拉美、亚太、中东和非洲。 2.2欧洲、北美是世界旅游业的中心,成为旅游业最发达地区。 2.3旅游者的流向: 各区内部的流动 北半球两大旅游区之间的对流,即北北对流; 欧洲、北美两大旅游区向南部四个旅游区的流动,即北南流动。,3.亚太旅游业迅速发展阶段,3.1欧洲、北美两大旅游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所占比例的下降; 3.2亚太地区旅游接待量及外汇收入增长最快,占世界总量的份额仅次于欧洲、北美,居第三位。 3.3欧洲地区内部流向发生变化,由西欧转向东欧。,四、中国旅游客流分析,1.入境旅游客流 2.国内旅游客流(流量最大) 3.出境旅游客流,1.入境旅游客流,中国入境旅游客流的方向(五个): 西北、正北方向的欧洲客流; 东北方向的美国、加拿大客流; 正东方向的日本、韩国客流; 东南方向的港、澳、台同胞; 东南亚各国与澳大利亚客流,2.国内旅游客流,2.1国内旅游者集中在京畿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沿海经济开发区一线及各省区的大中型城市等。 2.2国内旅游流向以近距离旅游为主,中程旅游次之,长线旅游最少。,3.出境旅游客流,3.1出境旅游的流向: 一是边境旅游; 二是到不相邻的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3.2中国出境旅游客流的特点 量小流短; 边境旅游为主,流向集中; 出境旅游的客源地集中; 出境旅游人员结构简单。,案例分析 从世界范围看,旅游者外出旅行呈现“一增二减”趋势,即每年旅行次数增加,每次行程时间减短,旅游地点减少趋势。新加坡旅游者出境旅游情况就较好地反映了这一趋势。据新加坡旅行社协会抽样调查提供的数据,1995年新加坡出国1次的人占13%,2次的占19%,3、4次的占16%,5次以上的占18%(出国2次以上者占55%)。调查还表明,新加坡人的出游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出游次数多,时间短,每次游历的城市少,过去那种一条路线有上10来个城市的旅游方式已不受欢迎。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有钱,没时间”的特征将进一步强化,忙里偷闲去邻近国家或地区旅游将成为大多数旅游者的选择。 案例提示: 你认为旅游者出行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研究旅游者行为有何意义?,问题讨论 旅游决策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应如何进行旅游营销? 复习题 1.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旅游者,以及是国际旅游者还是国内旅游者? 2.掌握旅游者空间行为类型及特点对旅游从业人员有什么意义? 3.影响旅游流形成的要素有那些? 4.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既是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又是主要的旅游接待地?,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旅游地理-第1章旅游者地理.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