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doc

    • 资源ID:35048       资源大小:28.0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doc

    1、中考语文试题分析中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基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颇为新颖且有创意,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思考与研究。现做以下具体分析:1、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部分,分值分别是20分、50分、50分。题型安排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分为选择、填空、解释、翻译、写作等题型,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2、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由于试卷中

    2、18、19题使句子含义和评析,使本试题的难度有所提高,其他题目除个别稍有难度外,都是基础性很强的题目,符合毕业、升学考试命题的特点。3、注重积累运用,综合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积累与运用部分包括六个小题,前四题是选择题,分值各三分试题的积累运用部分包括古诗文的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语言的实际运用和字词基础等内容。注意考查能力梯度,知识面覆盖较广,涉及到语文知识的各个方面,且侧重在理解和应用的层面设题。例如,第一小题考查字音字形,其间涉及了读错的字,如“戏谑”的“谑”,“剽悍”的“剽”,涉及了多音字,如“隽秀”的“隽”“附和”的“和”,还涉及到标调原则:i、u 相遇标在后,如“韬光养晦”的“晦”

    3、第二小题考查选词填空,涉及了近义词的辨析:“开辟”与“开拓”、“坚实”与“坚硬”、“截至”与“截止”。第三小题考查病句,涉及动宾搭配不当、缺少句子成分、语意重复、状语位置错误等语病。第四小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涉及了诗经、散文特点及名家朱自清、鲁迅及其作品。第五小题考查古诗词的积累,包括记忆性积累、理解积累、分类积累。第六小题注重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这一部分不仅考查了课文的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同时又与时政热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如第二小题第六小题都与08年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汶川地震密切相关,体现了人文的关怀。4、阅读题问题的

    4、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答题空间,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为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课内的是九年级上册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考查的是对比写作手法的作用,连用四个反问句在抒情方面的作用及重点段落内容的概括及其作用。两篇课外阅读,一篇是科普说明文,主要考查了对说明内容的理解、代词指代的内容、限制性词语的作用及说明方法的作用,另一篇是具有人文内涵的议论性散文,考察了对散文内容的理解、对重点词语具体含义的理解,重点句子的简析及衬托手法的运用。在三个阅读题中12、13、16题重点考差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

    5、19、20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5、文言文既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也考查学生的自主鉴赏水平文言文设计的是课内外比较阅读,课内的是九年级下册的与朱元思书,课外的是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重点考查了文言字、词、句的翻译,这两篇文言文都是写景散文,与其相应还设置了一道有关写景特点的题目,两篇短文都写到了山和水,但又各有特点,要找出共同点,就得仔细对比二者。题目设计虽有些片面,但能考察学生的细心分析、排除不利因素、自主鉴赏的能力。08年中考试题课内阅读重点全在九年级。6、作文部分是半命题作文,能给学生足够的作文选材的空间,也是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主动向。联系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我们复习的重点

    6、确立为:除字音、字形、近义词、病句、常识外,(常识主要复习名家大篇,如诗经论语前四史鲁迅、矛盾、巴金、曹禺、冰心、朱自清等)还要把成语、修辞列为重点。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科学理解古诗文教学中的积累。 积累不能只盯名句,要有整篇意识,要顾及作者篇名,要着眼于理解欣赏基础上的积累。 2、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平时多加强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 文章读多了,阅读练习做多了,阅读素养和答题能力就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实际,配合教材,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并强化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文体特点,总结阅读规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3、多开展写句子一类

    7、的练笔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试卷中第6题,考查的就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平时就对时间有独特的感悟,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种语文活动对语言形式加以训练(如仿写等),训练有素的学生很容易答好此类题目。 4、文言文教学要突出文言文特点。 要抓文言实词及虚词的落实,特别要注意古今义词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辨别,对虚词常见的用法要给予点拨。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意及思路的把握和理解。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和引导,传承中华文明传统。 5、写作教学要抓基本功和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七至九年级的作文教学重点还是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上,从基本记叙清楚一件事到生动具体地表达一件事。三年的初中教学应有设计,体现写作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探索一条在生活中教学生写作文的路子,同时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我生活,我观察,我积累,我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注重形式多样的小练笔,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平时可多进行一些片断写作训练,也可根据中考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上的要求,可以进行一些单项性训练,如语言训练,使作文的语言更流畅生动。在抓好写作基本功的基础上,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善于挖掘、提炼生活的“动情点”,“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才能抒写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以上只是我们的一点浅显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指正。4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语文试题分析.doc)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