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精品课件: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探讨,ppt,课件,讲座,精品.ppt

    • 资源ID:3572305       资源大小:12.53M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课件: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探讨,ppt,课件,讲座,精品.ppt

    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探讨,提 纲,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思考 1.1什么是城市化 1.2城市化有什么规律 1.3城市化动力何在 第二节 国外经验与借鉴 2.1美国的大都市区化 2.2日本的政府主导城市化 2.3拉美的过度城市化 第三节 江苏实践与展望 3.1城市化实践回顾 3.2城市化发展趋势思考,第一节 城市化相关理论探讨,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化有什么规律 城市化动力何在,问题一:什么是城市化,问题一:什么是城市化,1993 1946 2001年规划图,问题一:什么是城市化,问题一: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 “urbanization”是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A Serda在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中首次提出的。国内由南京大学吴友仁于1979年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社会学关注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 人口学家关注的是人口集中的过程; 经济学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过程; 地理学关注经济区位向城市的集中过程。,问题一:什么是城市化,问题一:什么是城市化,综合来看,城市化体现四个方面特征: 第一是人口和非农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 第二是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 第三是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扩散; 第四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演替。,人口和非农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转型 (1)人的转型:农民 打工、手工业、工人、学生 市民 (2)产业转型:种田 农产品加工、乡镇工业 城市产业 集中 为什么要集中和集聚发展? 农业剩余和比较优势非农产业集聚经济外溢效应 (1)农村人口 小城镇 城市 (2)乡镇企业 小城镇 城市 强化:文化、技能等生产、生活方式强化 分异:功能重构、空间分区、社会分层,scale economies and Agglomerative economies 规模经济是指能够使单位产品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要素投入数量和组合方式; 集聚经济是指区域内的各种企业随着区域规模经济总规模的增大,由于共享基础设施的便利,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的经济现象。,人口和非农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第区域中,UdUs,由IS 导致YdYs,无论是城的供求,还是市的供求,都是需求小于供给,往往表现为衰退类的城市类型; 第区域中,UdUs,由IS导致 YdYs,城的经济运行是需求小于供给,而市的经济运行是需求大于供给,往往表现为是开发区类的非均衡类型; 第区域中,UdUs, 由IS导致 YdYs,无论是城的供求,还是市的供求,都是需求大于供给,往往表现为是成长性的城市化非均衡; 第区域中,UdUs, 由IS 导致YdYs,城的经济运行是需求大于供给,而市的经济运行是需求小于供给,往往表现为综合类老城市的非均衡,R U Y RE E / P PE,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油。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提议,把油井所在的大同镇改为大庆镇。这便是大庆城市的基础。1960年5月26日,油田所在的黑龙江省安达县撤县设市。1979年12月14日,安达市更名为大庆市。,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城市景观代替农村景观(浦东) 城市景观地域结构演变(温州),1960老火车站中心,1975中心街道,2004新中心区,2006 CBD,1994 城中村,1990 农村,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扩散,城市地理学研究认为:区域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源自经济、社会与技术的扩散与辐合,而扩散的载体就是城市。 空间扩散的三种途径:等级扩散、受激扩散和近邻扩散 等级扩散: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中心地体系) 受激扩散: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双核体系) 近邻扩散:中心城市郊区(点轴体系),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演替,二十年前的城乡差异,羊剪绒帽子、大拉毛围巾、军大衣、喇叭裤、蛤蟆镜一度是北京时尚青年的最爱。,相关时尚流行到农村地区已是几年后的事,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演替,80年代城市青年对跳摇摆舞的时尚青年还有一种异样的心理,观看的人离得远远的,时而还能听到几句带刺的议论。,郊区农村青年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有明显的差异,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演替,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迅速扩散,城乡差异不再明显,城里人的生活、风俗与消费模式已逐步农村化。所有这一切我们不能不归功于城市化带来的巨大进步,身披绶带的黑龙江农村姑娘,农村青年的隆重婚礼,问题二:城市化有什么规律,经济协同规律钱纳里模型,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Northan认为:城市化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中,不断由较低级形态向较高级形态发展。 城市化轨迹为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阶段变化规律诺瑟姆曲线,钱纳里通过对101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分析,认为在一定的人均GNP水平上总有一定的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相对应。城市化发展要与工业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当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共同处于0.13左右水平后,城市化开始加速,并明显超过工业化率。,城市化率 1 0.8 0.6 0.4 0.2 0,-50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人均GDP,阶段变化规律诺瑟姆曲线,在初始阶段,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化速度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10%时,城市化逐步加快; 当城市人口超过30%时,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这一趋势一直要延续到城市人口达到70%以后才逐步减缓; 70%之后,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农业人口经历大规模迁移后,人口压力减小,且农村经济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城市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导致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城乡间人口实现动态均衡。,72.5% 50% 27.5%,陈彦光修正的中国城市化曲线,阶段变化规律诺瑟姆曲线,集中城市化 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市中心城区形成高度集聚。 郊区城市化 在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中心市区。 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继续发展的同时,中心市区显现衰落景象,出现人口净减少。 再城市化 中心市区经济复兴,人口出现重新回升。,在城市化的早期和快速发展阶段,呈现明显的“聚集效应”。城市凭借其在劳动技术、工艺、资金、交通、信息等各方面占据的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规模效应机制的作用下,周边地区的人口、信息和各种生产与生活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并进一步推动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实现更大程度上的集聚。 当城市化步入相对稳定的成熟阶段后,城市更多是向周边地区释放其能量,以点带面,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全面提升,即由聚集走向扩散,形成“逆城市化”趋势,此时,“扩散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聚集与扩散并无严格的边界区分,这两大机制始终在发挥功效,只是在特定阶段某一种效应相对另一种效应表现更为显著。,不同城市化阶段空间变化,不同城市化阶段的伦敦 1、最早的中心城 2、伦敦都市区 3、大伦敦形成,伦敦新城规划与发展,1、战后新城建设持续进行 2、人口从中心城市外迁特征明显 3、新城建设距中心城日远,不同城市化阶段空间变化,经济协同规律钱纳里模型,初期(200-500):工业化与城市化比较相关,特大城市人口比重作用明显 起飞阶段(500-2000):高速工业化与高速城市化导致相关性差,从混杂走向协调。 高峰阶段(2000-10000):城市化与工业化牌高度相关,特大城市人口比重作用进一步明显。 后期阶段(10000以上):两者不再显著相关。 张颖、赵民根据1999年世行数据修正的钱纳里模型结论。(内置合理的正常区间值),诺瑟姆曲线钱纳里模型,在工业化初期, 城市化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 向30%的水平靠近;在工业化中期(扩张期) , 城市化水平的年均增长率是起步期的1.52.5倍。城市化率将以较快的速度向70%攀登; 在工业化后期,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业结构或产值结构)在上升到40%左右后, 将缓步下降, 与此相应, 城市化速度也放慢。 二者的关系如图所示的S型上升曲线。正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均衡发展,才使得经济能够得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问题三:城市化动力机制,双重组织机制理论 1、系统自组织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带动 经济发展 社会需求 文化进步 2、环境他组织制度政策的干预影响 政策战略 规划干预 政策影响,问题三:城市化动力机制,人口转移机制理论 两部门剩余劳动模型 农业劳动力剩余城市工业岗位空缺 W1W0 工业工资高于农业工资 工业投资使工人边际收益上升,劳动力需求大 更多农业人口吸引到城市工业中来 托达罗模型 城市就业机会创造造成更多的失业问题 重视农村与农业发展,改变城乡机会不均等,N0 N1 N2 工业 劳动力,工资 W1 W0,问题三:城市化动力机制,核心边缘理论:美国城市规划学家弗里德曼进一步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在整个空间结构中,城市是核心地区处于支配地位,聚集了资本、知识、信息等各种要素,而小城镇和乡村等边缘地区则不断地输出各种资源,逐渐走向衰退或相对停滞状态,形成明显的“马太效应”;但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日趋成熟时,上述过程会出现逆转,即由处于中心地位的城市向边缘地带扩散,从而逐步达到平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growth pole)上。先是由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形成增长极,在其特定产业处于支配地位,并在其“经济聚集效应”的作用下,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汇聚在一起,构筑主导型的产业群;逐渐完善的产业群所在的城市则进一步发展成更为宏观意义上的区域性增长极,并通过其吸引功能促进自身不断成长,同时借助其扩散效应带动其腹地的发展。,区域增长机制理论,第二节 国外城市化启示,美国的大都市区化 日本的政府主导式城市化 拉美的过度城市化,国外城市化:美国的大都市区化,主要特征:城市区域化,郊区化,松散发展 第一阶段,从建国到19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城市时代。 第二阶段,1920-70年代。其中1950-1970年代是美国城市蔓延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城市在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 第三阶段,1970年代至今。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国外城市化:美国的大都市区化,北美洲“波士华”城市群 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在沿海900多公里长、100多公里宽的地域上形成了一个由5个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超大型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达90%。该城市群是全美的经济核心地带。 2、北美洲“五大湖”城市群 以芝加哥为中心,包括美国的匹兹堡、克利夫兰、托利多、底特律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大城市以及众多中小城市,是北美洲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国外城市化:美国的大都市区化,主要问题:中心空洞化、土地蔓延和社会问题 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19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骚乱、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19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的牺牲品。 美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250500平方米 ,3亿人,城市化率77.5%。,国外城市化:美国的大都市区化,主要对策:紧凑城市,精明增长,中心区复兴 世纪年代,西方社会开始关注由此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及其经济社会后果,认为“以小汽车为导向的交通方式、低密度的城市扩张,这种城市蔓延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美国学者因此提出了“紧凑型城市”和“精明增长”的概念,提出城市发展应该采取模式,即以大运输量的轨道交通系统为导向,以站点为中心建设半径合理的居住区,并提供办公、商业服务业等多项功能。年,美国波特兰开始实行一种新的城市发展计划计划,目的是在城市开发中尽量减少土地的消耗、机动车交通和空气污染;强调街道的相互联系,使公共交通更加便利和舒适;强调混合功能以及符合人性尺度的设计和宽敞空间。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主流应该是“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以实现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国外城市化:日本的政府主导城市化,主要特征:都市圈化,集中发展,重化带动 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到1940年,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当时欧美工业化国家。1956-1976年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年均达到42.9万城市化也进入加速期,并于1975年达到75.9,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在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大都市圈超前发展的现象。日本共有个中心城市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圈”、“名古屋圈”、“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圈”三个大都市圈。此外,日本还有个中心城市人口达50万以上的都市圈。 在日本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为工业重建提供投资基金,在工业建设用地、准备、用水和交通设施建设以及技术等诸方面,提供金融支持。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出口行业,外向化的经济战略使产业向沿海城市高度集中。1980年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各项职能开始向东京集中,形成了“东京圈”控制其他区域的局面。日本最大的10个城市也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工业带,而且有7个位居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日本的三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现有280多公里地铁线,铁路近3000公里。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3000多万人次,担当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在早高峰时的市中心区,有91%的人乘坐轨道交通工具,而小汽车仅为6%。,日本1.3亿人口中,有9000万人口集中在三大都市圈,每个都市圈的人口都相差不多,都是3000万人左右,都是以100120公里为半径,覆盖4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每个都市圈的总产出都是1000亿美元左右。日本国内的50的贷款集中在东京圈,国内外的法人数91.1集中在东京圈,资本额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的公司本部56.5集中在东京圈。,国外城市化:日本的政府主导城市化,主要问题:城市规模过大,乡村衰退,生活过于技术化 主要对策:政策干预,农村建设,综合规划 日本在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关系方面较为成功。日本政府比较注意农村、农业的发展问题,制定了大量法律促进农村发展,如为扶持山区农村及人口稀疏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了过疏地区活跃法特别措施法、山区振兴法等;为促进农村工商业的发展,制定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关于促进地方中心小都市地区建设及产业业务设施重新布局的法律等。同时,日本政府也比较重视对农村、农业的投资,投资方式多样化。中央政府主要对建设项目进行财政拨款及贷款,地方政府除财政拨款外还可发行地方债券进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了城市间、城乡间的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而农村发展也为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扩散开辟了道路。由此,日本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不再是农村的支配产业,到1980年农村从事第三产业的比率高达,小城市得到了较快发展。,国外城市化:拉美的过度城市化,主要特征: 经济边缘化,人口集中大城市,农业滞后 拉美的现代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末期。1900年,整个拉美地区城市化水平为25。到193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194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9。195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伴随着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但自1960年代后,由于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不重视农业,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该地区城市人口由5400万迅速增加到年的3.1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71.4,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80。 虽然从人口城市化水平来看,拉美地区同西方发达国家相差不大,但拉美的经济发展水平却远远低于后者。,国外城市化:拉美的过度城市化,主要问题: 拥挤、住房短缺、贫富悬殊、毒品及暴力犯罪、环境污染 拉美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农村经济持续恶化、普通农民大量破产基础之上的。这里的农村大庄园制度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大量农民在破产并丧失发展空间后,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新的生存机会。但由于拉美主要国家自世纪年代后,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缓慢,甚至不时爆发经济危机,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足;而农民缺乏工业技能,加上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导致大多数新进城市者为了生计只能从事一些属于第三产业的非正规就业行业,如饮食、家政服务、沿街销售等。这种没有经济同步发展作为基础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城市“病态”发展,人口拥挤、住房短缺、贫富悬殊、毒品及暴力犯罪、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6月27日早晨,巴西政府出动1200名全副武装的警察和150名安全官员执行大规模打击毒贩行动,并为他们配备了直升机和装甲车支援。由于里约阿莱芒贫民窟依山而建,警察和安全人员首先包围了阿莱芒地势较低的部分,试图冲进山坡上狭窄的巷道中,但遭到毒贩武装抵抗。毒贩们在警察试图进入的巷口处设置了一辆卡车挡道,并向警察开火,甚至投掷手榴弹。警方出动一辆推土机才将卡车移开。毒贩还向地上洒油,企图阻止警方装甲车前进。,拉美的过度城市化,委瑞瑞拉加拉加斯市典型的贫民窟是由简易的砖瓦房以及用铁丝将旧粗麻布和纸板绑在一块搭起来的棚舍组成的,一般依山而建。各家之间的界限无法分清,室内是泥土地面,几乎没有家具,往往全家挤在一张破床或一条旧毯子上睡觉,个人隐私当然无从谈起。下水道、排污系统等卫生设施实际上不存在,一旦下雨,贫民窟便成了污秽的泥潭,臭水和污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不过与巴西相比,委内瑞拉的贫民窟只是小巫见大巫。巴西人专门为贫民窟发明了一个词汇:FAVELA。据资料统计,巴西在告别20世纪时,有贫民窟3905个,圣保罗州是巴西贫民窟最多的州,那里集中了1548个,占总数的39.6。巴西地理统计局还特意为贫民窟下了定义:即有50户以上人家,聚居在一起,房屋建筑无序,占用他人或公共土地,缺乏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区。 巴西最大的贫民窟里约热内卢罗西尼亚贫民窟同时也是南美和整个世界最大的贫民窟,人口约30万。那里不仅缺水缺电,建筑简陋、脏乱,而且也是贩毒、抢劫、强奸、谋杀层出不穷的地方。1997年记者去里约热内卢短期访问时,曾听陪同做过这样的介绍:罗西尼亚贫民窟实际由贩毒集团和帮派团伙控制着,警察如想进去抓人,要首先同里面的帮派团伙打招呼,征得同意后方可进入,不然即便是警察也很难全身而退。贩毒集团和帮派团伙为保护自己的势力范围配备了大量的武器,据说连防空导弹都有。这样的环境中犯罪案件自然少不了。,国外城市化:拉美的过度城市化,欧美经验: 住房改革,绿带建镇,振兴经济,扩大就业 多种方式消除城市贫民区。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必然导致住宅和基础设施供应短缺,而财富分配不均使得问题更加严重。早在世纪,欧洲国家为解决城市贫民问题,曾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早期解决住房的措施主要是兴建工人居住区,其后欧美各国开始制定更为完善的针对城市贫困者的住房政策。美国自世纪年代开始注重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其中由联邦政府发起的“新政”和“城市更新”两项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解决城市下层居民住房问题进而治理城市。从“新政”来看,涉及城市的政策除进行以工代赈的大型社会工程建设外,还推出两项直接影响城市生活的重大举措。一是拟定“绿带建镇计划”,在郊区选择廉价土地,建造新社区供城市贫民区居民迁居,再将原贫民区清除,改建为公园等公用设施和绿带。二是创建两个新的政府机构,即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署。前者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住房贷款,消除住户因付不起分期贷款而被取消住房抵押权的现象;后者是联邦政府干预乃至管理城市住房的常设机构。这两项运动对解决美国城市住房紧张以及增加就业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节 江苏城市化发展,中国城市化历程 江苏城市化回顾 江苏城市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化:四波段理论,第1波反城市化(19491978) 重工改造 三线建设 上山下乡 第2波多元城市化(1979-1989) 苏南模式 外资模式 温州模式 第3波扩张城市化(1990-2000) 土地资本 园区开发 社区重造 第4波网络城市化(2001-) 第三产业 制度创新 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第四波的影响,1、第三产业作用明显 中心城市:商务等生产服务业 一般城市:多重服务业 2、人口跨区流动明显 十五阶段跨省迁移30%,今后将加大 流动人口问题:聚居、保障、教育、治安 城市失业与贫困:3000万失业在继续增长 3、城镇体系重组 城市区域化:贸易区、共同体与群、带扩展 新兴创新城市:高新城、旅游城、空港 城 小城镇重构:小城市农村社区,江苏城市化:历史进程回顾,江苏城市化:进程回顾与展望,1、19491978 反城市化阶段 2、19791995 低速城市化阶段 乡镇企业 离土不离乡 小城镇战略 3、19962005 加速城市化阶段 外资带动 园区开发 规模扩张 4、20062015 减速城市化阶段 新型工业、三产 郊区化 城市区域化 5、2016 城市化高级阶段 城乡融合 空间重构 网络联系 生活性,1995 2005 2015,城市发展趋势预测,2005年,我省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十一五”期末人均GDP将突破5000美元。今后五年,是江苏人均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5000美元攀升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我省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和国际化提升期。社会经济发展将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与此同时,城市发展将会出现一些新特征和新问题,必须做好应对!,城市发展趋势预测,世界经验表明: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国家社会经济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产业结构日益高级化。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第二产业比例有所下降,三产比例明显上升,多在50%70%之间,平均水平为58.5%。 二是城市化发展进入快速城市化后期,城市化率增速趋缓。从历史上看,处于这一时期的美国(1920年)、德国(1972年)和日本(1960年)的城市化率分别为51.2%、61%和63.5%,其后十来年,三国城市化率年均递增水平分别降为0.3、0.6和0.8个百分点。 三是社会消费能力迅速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城镇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食品类消费比例降为30%40%;居民住房消费比例上升,一般国家达10%,发达国家可达15%;小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千人拥有小汽车的平均水平为140辆;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消费水平提高。 四是基尼系数偏高,平均达0.45,平均失业率达11%,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明显,社会发展存在风险。 五是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的压力加大。,江苏城市发展预测,一、今后几年城市化发展趋势: 城市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新增城市化人口近400万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600-800平方公里。其中,苏南地区城市化率年均递增0.5-0.8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100万人左右,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上下;苏中地区城市化率年均递增1个点左右,新增城镇人口70万人左右,新增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左右;苏北地区城市化率年均递增约1.5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约240万人左右,新增建设用地480平方公里上下。省辖市、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占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可能分别为35%、35%和30%。,江苏城市发展趋势预测,二、今后几年城市交通发展趋势: 小汽车数量剧增,郊区化加快,新城镇人口持续增长且空间结构得以优化。城市道路密度加大,建成区道路密度将达56公里/平方公里,道路用地进一步扩张,新增道路建设用地120-240平方公里,并导致老城区拆迁和居住、生产用地向外围调整。“十一五”期末,苏南地区小汽车拥有量将达100辆/千人左右,郊区新城进入高速增长期,沿城市主要交通轴线形呈现指状空间形态;苏中地区小汽车拥有量将达30-40辆/千人,郊区化加快,大都市城市形态接近当前的苏南地区城市;苏北地区小汽车拥有量将达15辆/千人左右,部分大城市郊区化开始提速,城市空间的规模扩展特征明显,苏南地区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全面进入小汽车消费高速增长阶段。2005年,南京市小汽车数量约18万辆,达30辆/千人;苏州市小汽车数量约30万辆,达49辆/千人;无锡市小汽车数量超过15万辆,达34辆/千人;常熟市小汽车数量4.5万辆,达43辆/千人。与此同时,苏中地区处于启动阶段,小汽车保有量尚不及全省平均水平,如扬州市小汽车总量为5万辆左右,约11万辆/千人,,江苏城市发展趋势预测,三、今后几年城市住房发展趋势: 城市住房消费比例上升,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其中是,苏南城市房地产市场可能会有所降温;苏中、苏北城市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势头可延续至“十一五”期末。房地产消费与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导致新开发住宅面积增加和居住结构调整。预计“十一五”新增居住用地面积140平方公里左右,主要位于郊区新城和城市交通走廊沿线;不同区位住宅的套型结构产生差异,老城区以中小户型和普通多层公寓为主,郊区将出现更多的低密度、小高层、大中户型住宅。与此同时,城市经济房、廉租房数量将有明显增加,逐步缓解当前的供应结构矛盾。,同处3000美元阶段国家住房消费占城镇家庭消费比例一般在1015之间(此后基本趋于稳定)。2005年江苏省居住消费占居民家庭消费比例为8.4%,存在明显的上升空间,估计再过几年,这一结构将稳定在13-15%左右。世界经验表明,在人均GDP800-8000美元之间,房地产业将处于持续高速发展阶段,达13000美元时方呈下滑趋势。,我省城镇现状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28.76平方米,与英国(1991年)36.6平方米、法国(1990年)39.6平方米、德国(1987年)35.5平方米、日本(1990年)31平方米以及新加坡(1990年)42平方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江苏城市发展趋势预测,四、今后几年城市中心功能发展趋势 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中心功能明显提升,空间结构产生变化。主商务中心区位稳定,中心城区商务办公建筑布局更加分散,部分大都市形成专业性副中心;在城市商业中心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初步形成环路或郊区商业副中心;社区教育、文化与医疗保健等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大型文化、体育与教育设施向郊区新城转移;少数大都市形成富有特色的创意空间。从分区来看,苏南、苏中大都市中心功能将日益增强,办公空间迅速增加,城市新中心空间得到发展,根据美国的经验,1920-1929年,也就是美国人均GDP从3000美元至5000美元发展阶段,主要大城市办公空间增加了30倍,对城市形态产生较大影响。在此同时,随着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5000美元的增长,城市居民在文化、医疗、保健、教育等公共事业方面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小学、幼儿园、保健所、健身中心、美容院和社区服务中心需求量大增,从而导致相关公共事业单位的空间布局与形态产生相应变化,江苏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1、城市化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双重压力 在人均GDP达3000美元之后,资源与环境压力加大。相比于同等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我省城市化发展将快于这些国家的发展速度,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更为突出。一是建设用地的压力巨大。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省许多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偏紧。在当前国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的宏观背影下,新增城市化人口建设用地难以得到保证。二是淡水资源相对紧张。我省渠北片与沿海地区淡水供应明显不足,苏南地区存在水质性缺水。随着重化工业结构升级和快速城市化推进,淡水资源的瓶颈效应日益明显。三是能源供应存在压力。在国家能源供应吃紧的宏观背景下,我省能源储备严重不足,对外依赖程度过高,这可能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的又一桎梏。四是工业化、城市化、机动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环保问题也是影响我省下一阶段城市发展的一大约束因素。,江苏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2、交通拥堵和通勤压力日益加大 交通拥堵和通勤压力可能成为我省下一阶段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尤其突出的问题。今后几年,在小汽车以倍数增加的同时,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和道路结构调整的速度将明显滞后于城市交通的发展需求。在此同时,居住与就业空间的郊区化,对城市内部通勤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经十分明显,下一阶段的城市拥堵问题将更为突出,并将波及更多的特大城市、大城市。而城市内部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通勤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江苏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3、住房需求与房价矛盾加剧 从城市住房需求角度分析,“十一五”阶段新增城市化人口住房需求客观存在。并且,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住房条件,增加居住面积的内在需求也十分明显,再加上一部分投资性购房需求的存在,整个城市住房需求仍然十分旺盛。从住房供应角度分析,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城市住房开发用地供应日益紧张,房地产开发融资压力不断加大,建筑材料成本日益提高。因此,住房供应速度可能跟不上城市住房需求量的增长,供需关系的失衡可能进一步导致房价攀升。而新增城市化人口大多难以承受过高的房价,新增住房多为少数高收入者拥有,从而导致住房需求与所有结构的矛盾。这一矛盾可能成为制约下一阶段城市化进程的门槛,影响我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江苏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4、拆迁与安置存在越来越多的困难 在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老城区道路建设、路网改造量也不断加大。并且,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老城区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因此,老城区街区改造与民房拆迁量依然会很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下,拆迁工作将更加关注以人为本,拆迁补偿也会随着二手房价的提高持续上涨,从而导致拆迁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当前,拆迁户安置房的边缘化与空间隔离化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在今后几年的拆迁工作中需要加以纠正。由此分析,城市拆迁与安置工作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江苏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5、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瓶颈更明显 伴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与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的旧帐也要逐步偿还,从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压力不断加大。从城建投资收入来分析,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受到制约,房地产开发用地紧张,土地出让金纳入财政预算且上交税费加倍,将导致城市政府在土地出让金方面的收益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随着许多城市政府进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在信贷市场的信誉下降,贷款融资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2005年,在全省城建资金收入构成中,这两块占据了55%的比例。随着这两部分城建资金收入的明显下降,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瓶颈将更为明显。,江苏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6、高层建筑对城市形态与旧城保护形成更大冲击 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下一经济发展阶段,随着商务办公空间的高速增长,许多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将日益增多。事实上,这一现象在近几年的南京、无锡、苏州等中心城市已经出现。但是,由于我省主要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一高速发展态势尚不十分明显。今后几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一些主要中心城市的商务办公空间将呈更大幅度增加。新增加的商务办公建筑多以高层建筑为主,过多的高层建筑可能会对城市形态及历史性街区造成很大冲击。,谢谢! 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课件: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探讨,ppt,课件,讲座,精品.ppt)为本站会员(本田雅阁)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