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甲胺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docx

    • 资源ID:36737       资源大小:15.9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甲胺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docx

    1、二甲胺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液态二甲胺可致皮肤灼伤。理 化 特 性无色气体,高浓度的带有氨味,低浓度的有烂鱼味。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分子量45.08,熔点-92.2,沸点7.0,相对密度(水=1)0.6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6,饱和蒸气压203 kPa (25),临界温度164.5,临界压力5.31 MPa,闪点-17.8,引燃温度400,爆炸极限2.814.4体积比。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及沉淀氢氧化锌等。危 害 信 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

    2、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活性反应】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健康危害】 对眼和呼吸道有激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引起咳嗽、呼吸困难,重者发生肺水肿。液态二甲胺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5;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0。安 全 措 施【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二甲胺应急处置知识。 生产过程密闭,强化通风。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穿防静电工作服。带橡胶手套。

    3、空气浓度中超标时,必须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或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和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设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别要求】 【操作安全】 1严禁利用二甲胺管道做电焊接地线。严禁用铁器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 2在含二甲胺环境中作业应采纳以下防护措施: 依据不同

    4、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并落实人员管理,使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进行检修和抢修作业时,应携带检测仪和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储罐。远离火种、热源。储罐温度不宜超过30。坚持容器密封。 2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纳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通过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采纳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

    5、并应将瓶口朝车辆前进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高温季节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应 急 处 置 原 则【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坚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马上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马上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

    6、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假设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同意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依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防毒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假设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液体泄漏物。用硫酸氢钠(NaHSO4)中和。 作为气体时,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作为液体时,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如果为大量泄漏,在初始隔离距离的基础上加大下风向的疏散距离。 第 8 页 共 8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注意事项

    本文(二甲胺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