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南高齿机械精加工余量标准.pdf

    • 资源ID:3700326       资源大小:296.07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南高齿机械精加工余量标准.pdf

    Q 南京高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标准 Q/NGC 机械精加工余量标准 2002 年元月 发布 2002 年元月 实施 南京高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Q/NGC 前 言 本标准本着规范我公司工艺标准规范; 本标准替代 Q/NGC34-3 标准; 本标准由南京高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南京高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标准技术委员会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峥嵘、杨万青、曹荣青。 南京高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标准 机械精加工余量标准 Q/NGC 目目 录录 序号 名 称 8.1 精车余量 8.1.1 粗车后,零件精车的加工余量 8.1.2 粗车后,零件需去应力(时效)的精加工余量 8.1.3 粗车后,零件需调质的精加工余量 8.1.4 切除渗碳层的加工余量 8.1.5 切碳层后,需淬火的精加工余量 8.2 磨削加工余量 8.2.1 孔磨削加工余量 8.2.2 外圆磨削的加工余量 8.2.3 端面(肩格面)磨削加工余量 8.3 平面加工余量 8.3.1 平面铇、铣粗加工后,留精加工余量 8.3.2 平面铇、铣精加工后,留磨削余量 8.4 箱体孔的精加工余量 8.4.1 粗镗孔后需经时效处理的,留精镗余量 8.5 齿轮精加工余量 8.5.1 精滚齿和精插齿的加工余量 8.5.2 磨齿加工余量 8.5.3 剃齿的齿厚加工余量 1 1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精加工,包括外协零件。 2 引用标准 GB1800180480 公差与配合 GB486385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3 机械加工余量的定义 加工余量:为保证零件规定的质量,在加工过程中从其表面 上切除的金属层。 中间余量:为完成某一工艺、工步,工艺切除的金属层。 总余量: 为完成全部工艺、工步,从毛坯到制成零件全部工 序需要切除的金属层。 4 加工余量的计算 4.1 采用极值法计算余量的定义 4.1.1 外表面最小加工余量 外表面最小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前工步的 最小极限尺寸与后工步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4.1.2 内表面最小加工余量 内表面最小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后工步的 最小极限尺寸与前工步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4.1.3 外表面最大加工余量 外表面最大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前工步的 最大极限尺寸与后工步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4.1.4 内表面最大加工余量 2 内表面最大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后工步的 最大极限尺寸与前工步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上述定义,对外圆和内孔来说,是双面余量) 4.2 极值法余量计算公式 4.2.1 最小余量的计算公式: 对于外表面加工:Zbmin=aamin-abmax 对外圆加工: 2Zbmin=damin-dbmax 对于内表面加工: Zbmin=abmin-aamax 对于内孔加工: 2Zbmin=dbmin-damax Zbmin本工序单面最小余量。 2Zbmin本工序双面直径最小余量。 aamin、damin、aamax、damax前一工步最小和最大极限尺寸。 abmin、dbmin、abmax、dbmax本工步(加工后)最小和最大 极限尺寸。 4.2.2 最大余量的计算公式: Zbmax=Zbmin+Ta+Tb 2Zbmax=2Zbmin +Tda+Tdb 式中:Ta、Tda上工序的尺寸公差、直径公差。 Tb、Tdb本工序的尺寸公差、直径公差。 4.2.3 加工内、外表面基本余量计算公式: Zb基本=Zbmin+Ta 单边余量 2Zb基本=2Zbmin+Tdo 外圆余量 3 2Zb基本=2Zbmin+TDa 内孔余量 5 最小加工余量制定依据 5.1 影响最小加工余量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对称两表面分两个工序按顺序加工时每一表面的最小余量: Zbmin= Rza+T缺a +a+b 对称两表面在同一工序中用两把刀具分别同时加工 (平行加 工)两表面时的最小余量: 2Zbmin=2(Rza+T缺a +a+b) 回转表面加工时的最小余量: 2Zbmin2(Rza + T缺a+ n2 +n2 ) 式中:Rza 、T缺a 、所研究表面上工步的微观不平行 度、表面缺陷深度、空间偏差的向量和。 b本工步的毛坯安装误差,空间偏差 1-2 , 安装误差一般取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的向量和。 6 制定机械加工余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6.1 应采用最小加工余量,以求缩短加工时间,降低零件制造费 用。 6.2 应有充分的加工余量,特别是最后的工序,加工余量应能保 证得到图纸所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 6.3 应有充分的加工余量来消除热处理引起的零件变形。 6.4 制定加工余量应考虑加工方法及设备,以及加工过程中零件 可能发生的变化。 4 6.5 制定加工余量应考虑被加工零件的大小、形状等因素。 7 加工余量值的公差选择根据以下要求: 7.1 公差不应超过经济的加工精度范围。 7.2 选择公差时应考虑到余量的大小,因为公差的界线决定加工 余量的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 7.3 选择公差应根据零件的最后精度。 注:加工余量公差值=Zbmax -Zamin =Ta +T b 8 精加工余量及公差标准 8.1 精车余量 8.1.1 粗车后,零件精车的加工余量 盘 类 L/D 直 径 (mm) 1 00 100300 300550 550700 700900 9001200 1200 直径余量 t1 1.5 2 2.5 3 3.5 4 5 端面余量 t2 1 1.5 1.5 2 2.5 3 4 公 差 H0 0.15 0.20 0.30 0.40 0.45 0.5 0.6 5 (2) 套类、短轴类 1L/D2 直 径 (mm) 50 50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直径余量 t1 1 1.5 2 2.2 2.5 3 端面余量 t2 0.8 1 1.5 1.5 2 2 公差 H0 0.15 0.20 0.30 0.35 0.4 0.5 6 (3) 圈 类 (D-d)/d0.2,L/D1 (4) 轴 类 L/D2 100 100300 300550 550900 长度 直径 公差 t1 t2 公差t1 t2 公差t1 t2 公差 t1 t2 公差 50 1 0.8 0.1 1.5 1 0.2 2 1.5 0.2 2.5 1.5 0.3 50100 1.5 1 0.2 2.5 2 0.2 3 1.5 0.4 100200 2 1 0.253 2 0.3 3.5 2 0.4 200300 3 2 0.3 3.5 2 0.4 300550 3.5 2 0.4 续 表 直 径 () 100 100300 300550 550700 700900 9001200 直径余量 t1 2 3 4 4.5 5 6 端面余量 t2 1 1.5 2 2.5 3 3.5 公差 H0 0.2 0.3 0.4 0.5 0.6 0.8 7 9001200 12002000 2000 长度 直径 公差 t1 t2 公差t1 t2 公差t1 t2 公差 50 3 2 0.4 50100 3 2 0.4 4 2.5 0.4 4.5 3 0.5 100200 3.5 2.5 0.4 4 2.5 0.454.5 3 0.5 200300 4 2.5 0.454.5 3 0.5 5 3.5 0.55 300550 4.5 3 0.455 3.5 0.5 5.5 3.5 0.6 8.1.2 粗车后,零件需去应力(时效)的精加工余量 盘 类 直 径 (mm) 50100 100300 300550 550700 700900 9001200 12003000 直径余量 2 2.5 3 4 5 6 8 端面余量 1 1.5 2 2.5 3 4 5 公 差 0.2 0.25 0.3 0.4 0.5 0.6 0.8 8 (2) 套类、短轴类 1L/D2 直 径 50 50100 100200200300300400 400550 直径余量 1.5 2 2.5 3 4 5 端面余量 1 1 1.5 2 2.5 3 公 差 0.15 0.20 0.25 0.3 0.4 0.5 (3) 圈 类(D-d)/d0.2,L/D0.5 直 径 50100 100300300550550700700900 9001000 直径余量 2 3 4 6 8 10 端面余量 1 1.5 2.5 3.5 4.5 6 公 差 0.2 0.3 0.4 0.5 0.6 0.8 (4)轴 类 L/D2 100 100300 300550 550900 长度 直径 余量公差 t1 t2 公差t1 t2 公差t1 t2 公差 t1 t2 公差 50 1 0.8 0.2 2 1.5 0.2 2.5 1.5 0.3 3 2 0.3 50100 2 1.5 0.2 2.5 1.5 0.3 3 2 0.3 100200 2.5 1.5 0.2 3 2 0.3 3 2 0.35 200300 3 2 0.3 3.5 2 0.35 300550 4 2.5 0.4 续 表 长度 9001200 12002000 20003000 9 直径 余量公差 t1 t2 公差 t1 t2 公差t1 t2 公差 50 3.5 2 0.35 50100 3.5 2 0.35 4 2.5 0.4 5 3 0.5 100200 4 2.5 0.4 4.5 3 4.5 5.5 3.5 0.5 200300 4.5 2.5 0.5 5 3.5 0.5 6 3.5 0.6 300550 5 3 0.5 5.5 3.5 0.6 6.5 4 0.6 8.1.3 粗车后,零件需调质的精加工余量 (1)盘 类 直 径 50100 100300 300550 550700 700900 9001200 12003000 直径余量 5 8 10 10 12 14 16 端面余量 3 5 6 8 10 10 12 公 差 +0.2 +0.3 +0.4 +0.6 +0.8 +0.8 +1 (2)套类、短轴类 直 径 50 50100100200200300300400 400550 直径余量 5 6 8 10 12 12 端面余量 3 4 6 8 8 10 公 差 +0.3 +0.4 +0.5 +0.6 +0.8 +0.8 (3)圈类 直 径 50100 100300300550550700700900 9001200 直径余量 6 10 14 16 18 20 10 端面余量 4 6 8 10 12 14 公 差 +0.4 +0.5 +0.6 +0.8 +1 +1.2 (4)轴 类 100 100300 300550 550900 长度 直径 公差 t1 t2 公差 t1 t2 公差t1 t2 公差 t1 t2 公差 50 5 3 0.3 6 4 0.4 8 6 0.5 10 8 0.6 50100 8 6 0.5 8 6 0.5 10 8 0.6 100200 10 8 0.6 10 8 0.6 12 8 0.8 200350 12 8 0.8 12 8 0.8 350500 12 10 0.8 续 表 9001200 12002000 20003000 长度 直径 公差 t1 t2 公差t1 t2 公差t1 t2 公差 50 50100 12 8 0.8 14 10 0.8 14 10 0.8 100200 12 8 0.8 14 10 0.8 14 10 0.8 200350 12 8 0.8 14 10 0.8 16 10 1 350500 12 8 0.8 14 10 0.8 16 10 1 8.1.4 切除渗碳层的加工量(直径余量,L端面余量, 公差) 11 尺寸 层深 S1(0.40.7) S2(0.60.9) S3(0.71.0) S4(0.81.1) S5(0.91.2) L L L L L D300 1.5 1 0.22 1.50.22.51.50.33 2 0.33 2 0.3 300D700 2 1.5 0.32.51.50.32.51.50.33 2 0.33.52.50.4 700D1250 2.5 1.5 0.33 2 0.33 2 0.33.5 2.5 0.44 3 0.4 S6(1.01.3) S7(1.11.4) S8(1.21.5 ) S9(1.31.6) S10(1.51.8) D300 3.5 2 0.43.52 0.44 2.50.44.5 3 0.45 3.50.5 300D700 4 2.5 0.44 2.50.44.53 0.55 3.5 0.55.53.50.5 700D1250 4.5 3 0.44.53 0.55 3 0.55 3.5 0.55.54 0.6 S11(1.61.9)S12(1.82.1)S13(1.92.2) S14(2.02.3) S15(2.12.5) D300 5 3.5 0.55.53.50.56 3.50.56.5 3.5 0.66.53.50.6 300D700 5.5 3.5 0.66 4 0.66.53.50.67 4 0.77 4 0.7 700D1250 6 4 0.66.54 0.67 4 0.77 4 0.77.54.50.7 S16(2.32.7)S17(2.13.1)S18(3.13.5) S19(3.64.0) S20(4.34.7) D300 7 4 0.68.55 0.69.55.50.710 6 0.8137 0.8 300D700 7.5 4.5 0.79 5 0.710 5.50.711 7 0.9148 0.9 700D1250 8 4.5 0.89.55.50.810.56 0.812 7 0.9158 1 8.1.5 切碳层后,需淬火的精加工余量 盘 类 直 径 50100100300300550550700700900 9001200 12 直径余量 2 3 4 5 6 8 端面余量 1.5 2 2.5 3 4 4.5 公 差 +0.2 +0.25 +0.3 +0.4 +0.5 +0.6 (2)套类、短轴类 直 径 50 50100100200200300300400 400500 直径余量 2 2.5 3 4 5 6 端面余量 1.5 1.5 2 2.5 3 4 公 差 +0.2 +0.3 +0.3 +0.4 +0.5 +0.6 (3)圈 类 直 径 50100100300300550550700700900 9001200 直径余量 2.5 4 6 8 10 12 端面余量 1.5 2.5 4 5 6 8 公 差 +0.2 +0.3 +0.4 +0.5 +0.6 +0.8 (4)轴 类 100 100300 300550 550900 长度 直径 公差 t1 t2 公差t1 t2 公差t1 t2 公差 t1 t2 公差 13 50 1.51 +0.22 1.5+0.33 2 +0.3 4 2.5 +0.4 50100 2.51.5+0.33.52 +0.3 4 2.5 +0.4 100200 2.51.5+0.34 2 +0.3 4 2.5 +0.4 200350 4 2 +0.3 4.5 2.5 +0.4 350-500 5 3 +0.4 续 表 9001200 12002000 20003000 长度 直径 公差 t1 t2 公差t1 t2 公差t1 t2 公差 50 5 3 +0.5 50100 5 3 +0.56 3 +0.68 4 +0.6 100200 5 3 +0.56 3 +0.68 4 +0.6 200350 5 3 +0.56 3 +0.68 4 +0.6 350500 5.5 3 +0.56 3 +0.68 4 +0.6 8.2 磨削余量 8.2.1 孔磨削加工余量 孔直径 零 件 磨 孔 长 度 L 公差 14 50 50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d 性 质 直 径 余 量 a 未淬硬0.08 0.1 10 淬硬 0.1 0.15 0.036 未淬硬0.1 0.1 0.15 1018 淬硬 0.15 0.15 0.2 0.043 未淬硬0.15 0.20 0.25 0.30 1830 淬硬 0.20 0.25 0.30 0.35 0.052 未淬硬0.20 0.20 0.25 0.30 0.35 3050 淬硬 0.25 0.25 0.30 0.35 0.40 0.062 未淬硬0.25 0.25 0.30 0.30 0.35 0.40 50100 淬硬 0.35 0.35 0.40 0.45 0.45 0.50 0.074 未淬硬0.30 0.30 0.35 0.35 0.40 0.45 100200 淬硬 0.40 0.40 0.45 0.50 0.55 0.60 0.10 15 续 表 磨 孔 长 度L 50 50100100200200300300400 400500 孔直径 d 零 件 性 质 直 径 余 量a 公差 未淬硬 0.35 0.35 0.35 0.40 0.45 0.50 200300 淬硬 0.45 0.45 0.50 0.55 0.60 0.70 0.12 未淬硬 0.40 0.45 0.45 0.50 0.55 0.60 300400 淬硬 0.50 0.55 0.60 0.70 0.80 0.90 0.14 未淬硬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400500 淬硬 0.55 0.60 0.75 0.80 0.90 1 0.18 16 8.2.2 外圆磨削的加工余量 轴 的 长 度 L 100 100200 200400 400700 7001200 12002000 2000 轴 的 直 径 d 轴 的 性 质 直 径 余 量 a 公差 未淬硬 0.15 0.20 0.25 10 淬硬 0.2 0.25 0.3 0.036 未淬硬 0.15 0.20 0.25 0.3 1018 淬硬 0.2 0.25 0.3 0.35 0.043 未淬硬 0.2 0.2 0.25 0.35 1830 淬硬 0.3 0.35 0.35 0.4 0.052 未淬硬 0.25 0.25 0.3 0.35 0.35 0.4 3050 淬硬 0.3 0.35 0.4 0.4 0.4 0.6 0.062 未淬硬 0.3 0.3 0.35 0.35 0.35 0.4 0.45 50100 淬硬 0.4 0.4 0.45 0.5 0.6 0.7 0.8 0.07 未淬硬 0.3 0.3 0.35 0.35 0.4 0.45 0.5 100200 淬硬 0.4 0.4 0.45 0.5 0.6 0.7 0.8 0.10 17 续 表 轴 的 长 度 L 100 100200 200400 400700 7001200 12002000 2000 轴 的 直 径 d 轴 的 性 质 直 径 余 量 a 公差 未淬硬 0.3 0.3 0.35 0.35 0.4 0.45 0.5 200300 淬硬 0.45 0.45 0.5 0.5 0.6 0.7 0.8 0.12 未淬硬 0.35 0.35 0.4 0.45 0.45 0.5 0.55 300400 淬硬 0.5 0.5 0.6 0.7 0.7 0.8 0.8 0.14 未淬硬 0.4 0.4 0.4 0.45 0.55 0.6 0.7 400550 淬硬 0.5 0.55 0.6 0.7 0.8 0.9 1 0.18 8.2.3 端面(肩格面)磨削的加工余量 18 零 件 全 长 L 1850 50100 100200 200400 400700 7001200 12002000 2000 零 件 直 径 d 零 件 性 质 余 量 a 未淬硬 0.1 0.15 0.15 0.20 0.20 30 淬硬 0.15 0.20 0.20 0.25 0.30 未淬硬 0.15 0.15 0.20 0.20 0.25 0.30 3050 淬硬 0.20 0.20 0.25 0.30 0.35 0.35 未淬硬 0.15 0.15 0.15 0.20 0.25 0.30 0.3 50100 淬硬 0.25 0.20 0.25 0.30 0.35 0.35 0.35 未淬硬 0.20 0.20 0.20 0.20 0.25 0.30 0.35 0.35 100300 淬硬 0.25 0.25 0.25 0.30 0.30 0.35 0.40 0.45 未淬硬 0.25 0.25 0.25 0.25 0.30 0.30 0.35 0.35 300550 淬硬 0.30 0.30 0.30 0.30 0.35 0.35 0.40 0.45 未淬硬 0.30 0.30 0.30 0.25 550700 淬硬 0.40 0.35 0.35 0.35 未淬硬 0.30 0.30 0.30 0.30 700900 淬硬 0.45 0.40 0.40 0.40 19 8.3 平面加工余量 8.3.1 平面刨、铣粗加工后,留精加工余量 粗加工后,不需热处理和需时效的余量 加 工 面 宽 度 100 100550 5501200 12002000 加工面 长 度 不热 处理 时效 公差 不热 处理 时效公差 不热 处理 时效公差 不热 处理 时效公差 100 1 1 +0.3 100300 1 1.2 +0.3 300550 1.5 1.5 +0.3 550900 2 2.5 +0.5 3 3.5 +0.5 9001200 3 3.5 +0.5 3 4 +0.54 5 +0.5 12002000 4 4.5 +0.5 4 5 +0.54 6 +0.5 5 6.5 +0.5 20003000 5 6 +0.5 5 6 +0.55 7 +0.5 6 7 +0.5 20 8.3.2 平面刨、铣精加工后,留磨削余量 加 工 面 宽 度 50 50200 200550 5501200 12002000 加 工 长 度 不 淬 火 淬 火 公 差 不 淬 火 淬 火 公 差 不 淬 火 淬 火 公 差 不 淬 火 淬 火 公 差 不 淬 火 淬 火 公 差 50 0.15 0.2 0.05 50100 0.15 0.3 0.05 100200 0.2 0.4 0.05 0.25 0.4 0.05 200550 0.25 0.5 0.05 0.3 0.5 0.05 550900 0.3 0.6 0.05 0.35 0.6 0.050.4 0.6 0.1 9002000 0.35 0.05 0.35 0.050.4 0.1 0.4 0.1 20003000 0.4 0.05 0.4 0.050.45 0.1 0.45 0.1 8.4 箱体孔精加工余量 8.4.1 粗镗孔后需经时效处理的,留精镗余量 箱体孔两外侧端面距离400 箱体孔两外侧端面距离400700 孔的 箱 体 宽 箱 体 宽 21 50 5010010020050 50100 100200200300 长度 直径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 量 a 公 差 50 4 0.5 4 0.56 0.55 0.56 0.5 6 0.5 8 1 50100 5 0.5 6 0.56 0.56 0.56 0.5 8 1 8 1 100200 8 1 8 1 8 1 9 1 9 1 10 1 11 1 200300 10 1 10 1 10 1 10 1 10 1 12 1 12 1 300400 11 1 11 1 13 1 13 1 400550 550700 续 表 箱体孔两外侧端面距离400700 箱体孔两外侧端面距离400700 22 箱 体 宽 箱 体 宽 50 50100 100200 200300 50 50100 100200 200300 孔的 长度 直 径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余量 a 公 差 50 6 0.5 6 0.5 8 1 8 1 50100 6 0.5 7 1 8 1 8 18 18 1 8 1 10 1 100200 8 1 8 1 10 1 10 110 110 1 10 1 12 1 200300 10 1 10 1 12 1 12 112 112 1 12 1 14 1 300400 11 1 11 1 12 1 12 112 112 1 12 1 14 1 400550 14 114 1 14 1 16 1 550700 16 1 16 1 18 1 8.5 齿轮精加工余量 8.5.1 精滚齿和精插齿的加工余量 模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余量 a 0.6 0.75 0.9 1.05 1.2 1.351.5 1.7 1.9 2.1 2.2 公差 0.05 0.05 0.06 0.06 0.080.080.100.100.12 0.12 0.15 8.5.2 磨齿加工余量 种类 盘套类 轴 类 齿圈类 公差 23 热处理 模 直径 数 滚齿后 不热 处理 淬火 渗碳 淬火 滚齿后 不热 处理 淬火 渗碳 淬火 滚齿后 不热 处理 淬火 渗碳 淬火 13 0.20 0.250.250.25 0.350.350.25 0.35 0.350.05 35 0.25 0.3 0.350.30 0.400.400.3 0.4 0.4 0.05 57 0.30 0.4 0.450.35 0.450.500.35 0.45 0.5 0.05 79 0.35 0.5 0.550.40 0.500.550.45 0.50 0.6 0.05 912 0.40 0.550.550.45 0.550.650.5 0.60 0.7 0.05 200 12 0.45 0.6 0.6 0.50 0.6 0.700.55 0.70 0.750.05 13 0.25 0.300.350.25 0.350.350.25 0.35 0.350.05 35 0.30 0.350.400.30 0.400.400.3 0.4 0.4 0.05 57 0.35 0.400.450.35 0.450.500.35 0.45 0.5 0.05 79 0.40 0.500.550.40 0.500.550.45 0.55 0.6 0.05 912 0.45 0.550.600.45 0.550.650.5 0.65 0.7 0.05 400 12 0.50 0.650.700.50 0.6 0.700.55 0.75 0.8 0.05 13 0.25 0.300.35 0.30 0.40 0.400.05 35 0.35 0.350.40 0.35 0.45 0.450.05 57 0.40 0.450.50 0.40 0.55 0.600.05 700 79 0.45 0.500.60 0.45 0.60 0.700.05 续 表 种类 盘套类 轴类 齿圈类 公差 24 热处理 模 直径 数 滚齿后 不热 处理 淬火 渗碳 淬火 滚齿后 不热 处理 淬火 渗碳 淬火 滚齿后 不热 处理 淬火 渗碳 淬火 912 0.50 0.600.65 0.50 0.65 0.750.05 700 12 0.55 0.700.75 0.55 0.75 0.850.05 13 0.3 0.350.35 0.30 0.40 0.450.05 35 0.4 0.400.40 0.4 0.55 0.600.05 57 0.45 0.500.50 0.45 0.70 0.750.05 79 0.50 0.550.60 0.50 0.80 0.850.05 912 0.55 0.600.65 0.55 0.90 0.950.05 900 12 0.6 0.7 0.75 0.60 1.00 1.050.05 13 0.3 35 0.4 57 0.45 79 0.50 912 0.55 1250 12 0.6 8.5.3 剃齿的齿厚加工余量 模数 余量 模数 余量 模数余量 25 1.5 0.0250.050 4.0 0.0500.075 7.0 0.0750.100 2.0 0.0300.055 4.5 0.0550.080 8.0 0.0800.105 2.5 0.0350.060 5.0 0.0600.085 9.0 0.0850.110 3.0 0.0400.065 5.5 0.0650.090 10 0.0900.115 3.5 0.0450.070 6.0 0.0700.095 Q/NGC 1 1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精加工,包括外协零件。 2 引用标准 GB1800180480 公差与配合 GB486385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3 机械加工余量的定义 加工余量:为保证零件达到规定的质量,在加工过程中从其 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厚度。 中间余量:为完成某一工艺、工步,工艺切除的金属层的厚 度。 总余量: 为完成全部工艺、工步,从毛坯到制成零件全部 工序需要切除的金属层的厚度。 4 加工余量的计算 4.1 采用极值法计算余量的定义 4.1.1 外表面最小加工余量 外表面最小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前工步的 最小极限尺寸与后工步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4.1.2 内表面最小加工余量 内表面最小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后工步的 最小极限尺寸与前工步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 4.1.3 外表面最大加工余量 外表面最大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前工步的 Q/NGC 2 最大极限尺寸与后工步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4.1.4 内表面最大加工余量 内表面最大加工余量是被加工零件相邻两工步的后工步的 最大极限尺寸与前工步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上述定义,对外圆和内孔来说,是双面余量) 4.2 极值法余量计算公式 4.2.1 最小余量的计算公式: 对于外表面加工:Zbmin=aamin-abmax 对外圆加工: 2Zbmin=damin-dbmax 对于内表面加工: Zbmin=abmin-aamax 对于内孔加工: 2Zbmin=dbmin-damax Zbmin本工序单面最小余量。 2Zbmin本工序双面直径最小余量。 aamin、damin、aamax、damax前一工步最小和最大极限尺寸。 abmin、dbmin、abmax、dbmax本工步(加工后)最小和最大 极限尺寸。 4.2.2 最大余量的计算公式: Zbmax=Zbmin+Ta+Tb 2Zbmax=2Zbmin +Tda+Tdb 式中:Ta、Tda上工序的尺寸公差、直径公差。 Tb、Tdb本工序的尺寸公差、直径公差。 Q/NGC 3 4.2.3 加工内、外表面基本余量计算公式: Zb基本=Zbmin+Ta 单边余量 2Zb基本=2Zbmin+Tdo 外圆余量 2Zb基本=2Zbmin+TDa 内孔余量 5 最小加工余量制定依据 5.1 影响最小加工余量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对称两表面分两个工序按顺序加工时每一表面的最小余量: Zbmin= Rza+T缺a +a+b 对称两表面在同一工序中用两把刀具分别同时加工(平行加 工)两表面时的最小余量: 2Zbmin=2(Rza+T缺a +a+b) 回转表面加工时的最小余量: 2Zbmin2(Rza + T缺a+ n2 +n2 ) 式中: Rza 、 T缺a 、 所研究表面上工步的微观不平度、 表面缺陷深度、空间偏差的向量和。 b本工步的毛坯安装误差,空间偏差 1-2 , 安装误差一般取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的向量和。 6 制定机械加工余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6.1 应采用最小加工余量,以求缩短加工时间,降低零件制造费 用。 6.2 应有充分的加工余量,特别是最后的工序,加工余量应能保 Q/NGC 4 证得到图纸所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 6.3 应有充分的加工余量来消除热处理引起的零件变形。 6.4 制定加工余量应考虑加工方法及设备,以及加工过程中零件 可能发生的变化。 6.5 制定加工余量应考虑被加工零件的大小、形状等因素。 7 加工余量值的公差选择根据以下要求: 7.1 公差不应超过经济的加工精度范围。 7.2 选择公差时应考虑到余量的大小,因为公差的界线决定加工 余量的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 7.3 选择公差应根据零件的最后精度。 注:加工余量公差值=Zbmax -Zamin =Ta +T b 8 精加工余量及公差标准 8.1 精车余量 8.1.1 粗车后,零件精车的加工余量 盘 类 L/D 直 径 (mm) 1 00 100300 300550 550700 700900 9001200 1200 直径余量 t1 1.5 2 2.5 3 3.5 4 5 端面

    注意事项

    本文(南高齿机械精加工余量标准.pdf)为本站会员(小小飞)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