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京郊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北京土肥信息网.doc

    • 资源ID:37545       资源大小:879.01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京郊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北京土肥信息网.doc

    1、京郊耕地地力报告(二零一三)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目 录前 言2第一部分 京郊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趋势3第一节 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总体情况3第二节 京郊耕地土壤各单项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5第三节 典型种植模式下耕地土壤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11第四节 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地力情况19第五节 不同土壤质地耕地地力情况21第六节 京郊主要功能区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23第二部分 京郊肥料投入产出情况概述26第一节 监测点肥料投入情况26第二节 农田投入产出效益29第三部分 耕地土壤及农田施肥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利用对策30第一节 京郊耕地土壤及农田用肥存在的问题30第二节 京郊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31前 言2013

    2、年在京郊13个区县共设置有效监测点145个,代表面积90190亩。具体情况见下表。本年度采用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标准(试行)对监测点肥力状况进行评级,同时对监测点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表 近年来有效监测点设置情况年份监测点数总代表面积(亩)2003152743832004148749032005277113740920062901135029200717315050020081711435602009162140310201015914276020111691128102012165106590201314590190注: 1 20052006年为配合市农委3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

    3、开展,增设部分监测点,监测高标准农田土壤肥力状况。第一部分 京郊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趋势第一节 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总体情况一、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总体情况1-1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等级(一) 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现状2013年在 京郊13个区县共设置监测点147个,其中有效监测点145个,代表面积90190亩。依据北京市耕地土壤养分分等定级标准分级,土壤肥力情况见图1-1:高肥力(包括较高、高)地块51块,面积21070亩,占总监测面积的23.4%;中等肥力地块70块,面积51140亩,占总监测面积的56.7;低肥力(包括较低、低)地块24块,面积17980亩,占总监测面积的19.9。监测点土壤养

    4、分综合指数64.2,属于肥力中等水平。表1-1京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耕层养分含量地力分等全氮g/kg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养分综合指数高2.1437.95238.76337.74523.4099.14较高1.2925.37119.27119.29239.2187.05中0.7716.7181.8448.04146.4661.90较低0.6612.8655.9520.3996.6042.84低0.298.4333.009.80112.0028.00加权平均*0.9018.4890.7469.60172.3964.24*加权平均指根据每个监测点的代表面积

    5、加权折算所得。(二)京郊耕地土壤肥力总体变化趋势2003年2013年京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壤养分综合指数呈现前期提高后期保持稳定的局面,土壤养分综合指数由2003年的49.15提高到2013年的64.2,与京郊耕地土壤的供肥能力有效增强,与近年来北京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机肥补贴及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的实施相关,使得农民更加注重科学施肥。图1-2设施菜田土壤肥力最高,养分综合指数为84.1;露地菜田次之,养分综合指数为78.7;果园第三,养分综合指数为69.9;粮田土壤肥力最低,养分综合指数为57.7。与去年比,京郊菜田土壤养分综合指数明显上升,特别是设施菜田上升幅度较大,露地菜田、粮田养分综

    6、合指数则略有下降。近郊都市生活区耕地土壤养分综合指数为79.0,高肥力(包括较高、高)地块占近郊总监测面积的54.9%;中等肥力地块占45.1%。农业生产保障区耕地土壤养分综合指数为65.3,高肥力(包括较高、高)地块占该区域总监测面积的22.9%,中等肥力地块占68.0%,低肥力(包括较低、低)地块占9.1%。山区水源生态涵养保护区耕 地土壤养分综合指数为62.1,高肥力(包括较高、高)地块占该区域总监测面积的21.3%,中等肥力地块占47.4%,低肥力(包括较低、低)地块占31.3%。与去年比,都市生活区和水源生态涵养区土壤养分有所下降,农业保障区有所上升。第二节 京郊耕地土壤各单项养分现

    7、状及变化趋势一、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一)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现状土壤有机质测定结果(表1-3)显示:2013年京郊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值含量为18.5g/kg,与2012年相比上升2.1g/kg。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较高等级(20g/kg以上)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31.5%;处于中等水平(15g/kg20g/kg)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33.0%;低等级(15g/kg以下)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35.5。表1-3 京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有机质情况有机质等级范围(g/kg)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加权平均值(g/kg)高25271207013.433.4较高25-

    8、20341634018.122.1中20-15452973033.017.3较低15-10292455027.213.3低101075008.38.2合计/平均14590190100.018.5(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19872013年,二十五年的监测数据表明京郊耕地土壤耕层有机质总体上呈上升显著(见图3)。各年份相比,1991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为13.8 g/kg;19921993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攀升,有机质量提高至16.7g/kg;19962002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相对稳定期,平均含量为17g/kg; 为适应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更加真实反映京郊耕地质量的总体状况,于200

    9、3年对长期定位监测点进行了扩充,适当增加了远郊区县监测点数量,并将果园纳入监测对象,致使当年监测点有机质平均含量有明显下降,平均含量降至14.9mg/kg。2003年之后,耕地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2013年有机质含量升高至18.48 g/kg。年际间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14g/kg20g/kg,变化规律可用线性方程Y=0.098X-181.29模拟,土壤有机质年均升高0.15g/kg。图1-3 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图二、 耕层土壤氮素含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一)耕层土壤全氮含量现状长期定位监测点土壤全氮含量结果(表1-4)标明:2013年北京市耕地耕层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0.90g/kg,与2012年

    10、相比略有增加;京郊耕层土壤全氮处于中等水平。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处于较高等级(1.00g/kg以上)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25.3%;处于中等水平(0.8g/kg1.0g/kg)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28.7,较低等级(0.8g/kg以下)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46.0。 表1-4 京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全氮情况全氮等级范围(g/kg)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加权平均值(g/kg)高1.20331556017.31.63较高1.20-1.001872508.01.12中1.00-0.80362586028.70.90较低0.80-0.65261753019.40.74低0.653

    11、22399026.60.48合计14590190100.00.90(二)土壤全氮的变化19872013年,京郊耕地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在0.75g/kg1.15g/kg之间波动,总体与有机质类似,呈稳步上升趋势(见图1-4)。各年份相比,1991年,土壤全氮含量最低,为0.73g/kg;19912002年,土壤全氮含量持续增加,增加至1.13g/kg。2003年由于远郊监测点的扩充,监测点全氮的平均含量跌至0.91g/kg;2003年之后,土壤全氮含量有所上升,2006年之后基本稳定在1.06g/kg左右。年际间变化规律可用线性方程Y=0.0083X-15.62模拟。图1-4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趋势

    12、图三、 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一)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现状监测点土壤碱解氮含量如表1-5所示,2013年监测点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含量为90.74mg/kg,与2012年相比降低,处于较高等级水平。碱解氮含量处于较高等级(90mg/kg以上)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28.9%,中等水平(60mg/kg90mg/kg)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47.6,较低等级(60mg/kg以下)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23.4。表1-5 京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土壤碱解氮含量情况碱解氮等级范围(mg/kg)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加权平均值(mg/kg)高120301266014.019

    13、5.18较高120-90321340014.9107.96中90-60604306047.773.98较低60-45171658018.456.15低45644905.033.34合计14590190100.090.74(二)土壤碱解氮的变化19872013年,京郊耕地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总体上呈稳定上升趋势(见图1-5)。19872013年,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稳定期、异动期和上升期。19872000年为该养分指标稳定期,含量基本稳定在80mg/kg左右;20012003年土壤碱解氮含量有一定幅度异动,前两年较大幅度升高;2003年又较大幅度回落(原因),这与2003年远

    14、郊监测点的扩充密切相关,监测点碱解氮的平均含量降至73mg/kg,一直稳定到2006年;20072009年,土壤碱解氮含量快速上扬;2010有所下降,2012年为90.74mg/kg。年际间变化规律可用线性方程Y=1.1197X-2153.41模拟。图1-5 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趋势图四、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一)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现状表1-6是京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土壤有效磷含量情况,2013监测点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含量为69.6mg/kg,比2012年有所增加。有效磷含量处于较高等级(60mg/kg以上)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32.4,中等水平(30mg/kg60mg/

    15、kg)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30.5,较低等级(30mg/kg以下)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37.1。磷含量处于极高水平的耕地应控制磷肥施用,减少对地下水的危害,低水平的地块应适当增施磷肥,提高肥力整体水平。表1-6 长期定位监测点土壤有效磷情况有效磷等级范围(mg/kg)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加权平均值(mg/kg)高90502180024.2186.07较高90-601474008.267.14中60-30352749030.542.31较低30-15281950021.620.90低15181400015.510.93合计14590190100.069.60(二)土壤有效磷的

    16、变化19872007年,京郊耕地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波动上升,2007年之后下降之势(见图1-6)。土壤有效磷年际间变化规律可用线性方程Y=1.0506X-2052.2模拟,年升高量约1.59mg/kg。图1-6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趋势图五、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一)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现状2013年京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土壤速效钾含量情况见表1-7:监测点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含量为172.39mg/kg,与2012年相比增高,处于高水平等级。速效钾含量处于较高等级(125 mg/kg以上)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58.3,中等水平(100 mg/kg125 mg/kg)的耕地

    17、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27.3,较低等级(100 mg/kg以下)的耕地面积占总监测面积的14.4。表1-7 长期定位监测点土壤速效钾含量速效钾等级范围(mg/kg)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加权平均值(mg/kg)高155653372037.4272.52较高155-125291888020.9137.36中125-100272462027.3113.90较低100-70241297014.474.10低70-合计14590190100.0172.39(二)土壤速效钾的变化19872013年,京郊耕地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稳步上升(见图1-7)。19901993年,土壤速效钾含量稳步提升至

    18、110mg/kg左右,19932000年间基本稳定在110mg/kg附近;2001年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较快上升状态,2013年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72.4mg/kg。年际间变化规律可用线性方程Y=2.8891X-5662.5模拟,年升高量3.58 mg/kg。图1-7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图第三节 典型种植模式下耕地土壤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北京农田耕地以粮食及蔬菜作物种植为主,2003年以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15万公顷22万公顷;蔬菜播面积在8万公顷11万公顷;棉、油、饲草及花卉等播种面积不大。由于北京山区面积较大,林果业作为北京山区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在7万hm29万hm2。京郊耕地质量

    19、长期定位监测涵盖各主要作物品种,根据作物种植模式不同,分为粮作、蔬菜(包括露地和设施)、果树和其他四类,2013年的145个监测点中,粮食作物监测点64个,代表面积55940亩;蔬菜作物监测点40个(露地菜田17个,设施菜田23个),代表面积14430亩(露地菜田6600亩,设施菜田7830亩);果树监测点41个,代表面积19820亩;根据监测点种植模式,分别对粮田、菜田和果园的耕地质量进行分类分析。一、各种植模式监测点土壤肥力现状(一)2013年粮田土壤肥力状况2013年粮田监测结果如表1-8所示:粮田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综合养分指数57.7。高肥力(包括极高)地块8块,

    20、面积3780亩,占粮田总监测面积的6.8%;中等肥力地块40块,面积39280亩,占粮田总监测面积的70.2%;低及很低肥力地块17块,面积12880亩,占粮田总监测面积的23.0%。表1-8 粮田监测点土壤肥力情况地力等级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全氮g/kg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养分综合指数高-较高837806.81.124.8122.169.8168.780.2中403928070.20.817.484.143.1136.361.4较低151088019.40.612.559.017.997.942.2低120003.60.38.433.09.

    21、8112.028.0合计/平均6455940100.00.816.680.038.8130.157.7(二)2013年菜田土壤肥力状况1、露地菜田土壤肥力现状露地菜田监测点耕层土壤肥力见表1-9:露地菜田综合养分指数78.7。其中:高肥力(包括极高)地块11块,面积4520亩,占露地菜田总监测面积的68.5%;中等肥力地块4块,面积1930亩,占露地菜田总监测面积的29.2%;低及很低肥力地块1块,面积150亩,占露地菜田总监测面积的2.3%。表1-9 露地菜田监测点土壤肥力情况地力等级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全氮g/kg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养分

    22、综合指数高35508.31.734.7189.4185.7230.998.9较高8397060.21.429.7115.463.4258.587.6中5193029.20.815.962.859.2108.157.4较低11502.30.59.277.056.978.044.0低-合计/平均176600100.01.225.6105.372.2208.178.72、设施菜田土壤肥力现状设施菜田监测点耕层土壤肥力见表1-10:监测点综合养分指数为84.1,高肥力(包括极高)地块14块,面积5400亩,占设施菜田总监测面积的69.0%;中等肥力地块 7块,面积1680亩,占监测面积的21.5%;低

    23、及很低肥力地块2块,面积750亩,占菜田总监测面积的9.6%。表1-10 设施菜田监测点土壤肥力情况地力等级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全氮g/kg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养分综合指数高5260033.22.338.1280.9411.7595.499.5较高9280035.81.422.0126.6231.4247.891.9中7168021.50.712.464.289.1158.263.5较低27509.60.510.064.232.798.247.4低-合计/平均2378301001.524.2158.5241.7329.784.1(三)2013

    24、年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表1-11反映了北京郊区果园土壤的肥力状况,果园监测点土壤肥力水平中等,综合养分指数69.9;高肥力(包括极高)地块18块,面积7370亩,占果园总监测面积的37.2%;中等肥力地块18块,面积8250亩,占果园总监测面积的41.6%;低及很低肥力地块5块,面积4200亩,占果园总监测面积的21.2%。表1-11 果园监测点土壤肥力情况地力等级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全氮g/kg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养分综合指数高612506.32.039.0172.8250.8502.398.4较高12612030.91.324.4116.71

    25、34.8266.388.7中18825041.60.814.679.160.6201.565.0较低5420021.20.714.445.923.493.643.6低-合计/平均4119820100.01.019.289.687.6217.669.9(四)典型种植模式耕地土壤养分比较按种植作物类型分类分析耕地土壤综合养分(图1-8)表明:2013年设施菜田土壤肥力最高,综合养分指数为84.3;露地菜田次之,综合养分指数为78.7;果园第三,综合养分指数为69.9;粮田土壤肥力最低,综合养分指数为57.7。 二、各类种植模式监测点土壤肥力变化趋势(一)土壤综合养分指数变化趋势图1-9显示了200

    26、3年以来各种植类型耕地土壤的综合养分指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蔬菜田肥力水平最高,果园次之。粮田肥力水平逐年缓步提高;菜田肥力水平2007、2008年有所下降,与这两年来大力发展的设施菜田土壤肥力水平较低有关,之后随着培肥工作的开展,菜田土壤肥力逐年提高;果园肥力阶梯状升高。(二)耕地种植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有明显影响一般的,不同的耕地种植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收益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肥力的管理水平。1992年开始我市对不同种植制度耕地进行了系统检测,监测结果揭示了种植利用方式不同,土壤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及变化特征亦不同。1、种植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影响不同粮田监测点有机质含量呈缓慢上升

    27、趋势,上升速度较整体上升速度稍慢,19922013年的19年间,有机质含量上升3.12g/kg,年均上升0.16g/kg。1998年前,粮田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上升,1998年达17.7g/kg;19982003年间粮田有机质逐年含量下降,2003年降至14.8g/kg;2003年之后缓步上升。图1-10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新增菜地使全市菜田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降低。19922002年间菜田监测点有机质含量相对稳定在22g/kg左右,2003年由于监测点的充实增加,菜田监测点有机质平均含量出现了大幅下降,降至16.7g/kg;20032007年间,菜田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2

    28、0072013年,菜田有机质平均含量在18-25g/kg。果园于2003年纳入监测范围,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2012年有机质有所下降,2013年有机质又稍有回升。我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菜田最高,果次之园,粮田最低;20多年来,粮田和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菜田有机质含量下降明显,2009年以后有所回升。(见图1-10)2、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氮含量影响不同粮田监测点土壤全氮有一定幅度升高,19922013年上升0.29g/kg,年均升高0.02g/kg。在19922002年间,土壤全氮含量持续升高,至1.10g/kg;2003年由于远郊区县监测点数量的增加,粮田土壤全氮含量总体下降至

    29、0.96g/kg;2004年略有升高,之后基本平稳略有下降,2012年为0.75g/kg。 图1-11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的影响菜田监测点土壤全氮平均含量略有上升。19922002年间,土壤全氮含量上升显著,全氮含量上升0.5g/kg,至1.54g/kg,上升幅度达48%。2003年由于远郊区县菜田监测点的充实,土壤全氮含量降至1.13g/kg;2004-2012年全氮含量基本稳定在1.15g/kg左右,2013年提升到1.34g/kg。果园监测点于2003年纳入监测范围,土壤全氮含量有所上升,2012年果园土壤全氮平均含量为1.01g/kg,2003年2012年上升18.5%。我

    30、市耕地土壤的全氮含量,菜田最高,果园次之,粮田最低(见图1-11)。3、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碱解氮含量影响不同粮田监测点土壤碱解氮含量在80mg/kg附近波动。2011年出现异动。19922000年,土壤碱解氮含量基本稳定,在75 80mg/kg左右;2001、2002年土壤碱解氮含量有一定幅度提高,达90mg/kg。2003年由于远郊监测点的扩充,监测点碱解氮的平均含量略微下降,20052008年间上升较快,随后有所下降,2011年出现异动,达到128.9mg/kg。2012、2013年有所回落。菜田监测点土壤碱解氮含量上升幅度较大,19922013年上升57.52mg/kg。19922000

    31、年,土壤碱解氮含量基本稳定,在95mg/kg左右;2001、2002年土壤碱解氮含量有一定幅度提高,达115mg/kg。2003年由于远郊监测点的扩充,监测点碱解氮的平均含量略微下降,降至85mg/kg;2006年之后,菜田土壤碱解氮含量增长较快,2011年达145.8mg/kg,2012、2013年有所回落,2013年为134.2 mg/kg。图1-12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简介氮含量变化的影响果园监测点于2003年纳入监测范围,20032010年间,果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大幅提高,提高51mg/kg,达124mg/kg,2011年开始下降,2013年为89.6 mg/kg。我市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

    32、菜田最高,果园次之,粮田最低。果园监测点碱解氮升高速度最快,菜田次之,粮田最慢。(见图1-12)4、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不同粮田监测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mg/kg40mg/kg之间波动。菜田监测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在高位波动。19951998年间,菜田监测点有效磷含量在110mg/kg;1999年后进入快速增加期,2002年达140mg/kg,之后进入U型调整期,2007年升至146mg/kg高位,2008年回落,2009年-2013年又逐渐提高,2013年达164mg/kg。 果园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032011年间呈现“”型变化,2006年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为97mg/kg。20

    33、11-2013年逐步提高,2013年达87.6mg/kg。我市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菜田最高,果园次之,粮田最低。菜田监测点有效磷含量变幅最大,果园次之,粮田最小。(见图1-13)图1-13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5、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不同19922008年,粮田监测点土壤速效钾含量基本稳定,在100mg/kg120mg/kg范围内小幅波动,2009年后上升较快,2013年为130mg/kg。菜田监测点土壤速效钾19922002年间,基本稳定在115mg/kg;2003年,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整体跃升140mg/kg左右;20052007年,土壤速效钾含量略有上升后,

    34、20082009年略有下降,2010年后回升,2013年达274mg/kg。果园监测点2003年纳入监测范围,20032005年间,土壤速效钾含量相对稳定,在150mg/kg左右;20062008年有较大幅度升高,2008年达250g/kg;2009年下降后又持续增加,2013年达217.6mg/kg。图1-14 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的影响我市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果园最高,粮田与菜田接近。这是由于我市果园多位于山区,粮菜位于平原区,根据北京市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和最新的测土配方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山区土壤速效钾含量要高于平原区。(见图1-14)综上,粮田监测点各项养分指标变化均相对较小

    35、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菜田监测点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其他养分指标变化较小;果园土壤各项养分指标均有提高。第四节 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地力情况2013年京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中,褐土70块,代表面积58770亩;潮土72块,代表面积29290亩;其他土壤类型(包括棕壤、水稻土等)监测点3块,代表面积2130亩,现重点对褐土和潮土两种类型土壤进行分析。一、各类型土壤肥力现状(一)褐土监测点土壤肥力现状褐土监测点土壤肥力情况见表1-12,褐土综合养分指数64.0,较2011年的62.0略有降低;监测点高肥力地块23块,面积11620亩,占褐土总监测面积的19.7%;中等肥力地块37块,面积35450

    36、亩,占褐土总监测面积的60.3%;低及较低肥力地块10块,面积11700亩,占褐土总监测面积的18.9%。表1-12 褐土类型耕地土壤肥力情况地力等级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全氮g/kg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养分综合指数高725504.3%2.441.7278.6409.7684.099.8较高16907015.4%1.323.3119.8149.2242.988.2中373545060.3%0.716.387.153.4152.363.4较低9970016.5%0.813.559.617.385.041.8低120003.4%0.38.433.09

    37、8112.028.0合计/平均7058770100.0%0.917.894.176.2176.864.0(二)潮土监测点土壤肥力现状监测结果(表1-13)显示:潮土综合养分指数为64.9,较2012年降低。监测点高肥力地块27块,面积8460亩,占潮土总监测面积的28.8%;中等肥力地块32块,面积15560亩,占潮土总监测面积的53.1%;低及较低肥力地块13块,面积5280亩,占潮土总监测面积的18.0%。表1-13 潮土类型耕地土壤肥力情况地力等级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全氮g/kg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养分综合指数高718506.3%1.8

    38、32.8183.8238.6302.098.2较高20660022.5%1.225.4119.093.6241.586.6中321556053.1%0.817.569.935.2133.758.4较低13528018.0%0.512.952.824.0113.945.7低-合计/平均7229290100.0%0.919.485.159.2165.164.9二、各类型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图1-15 主要类型土壤综合养分指数变化情况图1-15显示了两种主要类型耕地土壤的综合养分指数变化情况:褐土和潮土两种类型耕地土壤的肥力基本相当,2005-2008年间褐土类型耕地土壤的肥力增长明显快于潮土,这与两种

    39、类型土壤的分布位置有一定关系,即褐土多分布在山区或山前平地,以种植果树为主,年种植茬口较少,近年来的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培肥使得这部分耕地的养分得到了补充,土壤肥力有所上升。而潮土多位于平原地带,是北京的主要粮菜产区,复种指数高,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大,养分的供给与消耗基本平衡,所以潮土肥力变化不大。2009年之后潮土肥力上升快于褐土,主要是因为2009年以来实施的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农田培肥工程,主要在顺义等7个平原区县开展,这七个区县土壤类型多为潮土有关。第五节 不同土壤质地耕地地力情况2013年京郊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中,砂壤质地块54块,代表面积23420亩;轻壤质地块77块,代表面

    40、积56620亩;中壤质地块12块,代表面积8950亩;其他质地监测地块2块,代表面积1200亩,重点对砂壤、轻壤和中壤三种质地的监测耕地土壤进行分析。一、各质地土壤肥力现状(一)砂壤质耕地土壤肥力现状砂壤质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1-14)显示:砂壤质耕地土壤综合养分指数为64.7,与2012年的59.1相比下降提高。高肥力监测地块18块,面积5640亩,占砂壤质总监测面积的24.1%;中等肥力地块25块,面积14400亩,占砂壤质总监测面积的61.5%;低及较低肥力地块11块,面积3380亩,占砂壤质总监测面积的14.%。表1-14 砂壤质地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情况地力等级地块数代表

    41、面积(亩)所占比例全氮g/kg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养分综合指数高514506.2%1.934.8201.5271.2267.398.8较高13419017.9%1.225.2120.995.4270.888.5中251440061.5%0.817.569.338.3133.558.8较低11338014.4%0.511.754.727.4113.646.0低-合计/平均5423420100.0%0.919.184.661.4163.564.7(二)轻壤质耕地土壤肥力现状监测点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1-15)显示:轻壤质耕地土壤养分综合指数为65.1,比2012年下降。轻壤质土壤高肥力(包括极高)地块300块,面积13830亩,占轻壤质总监测面积的24.4%;中等肥力地块36块,面积31190亩,占轻壤质总监测面积的55.1%;低及很低肥力地块11块,面积11600亩,占轻壤质总监测面积的20.5%。表1-15 轻壤质地监测点耕地土壤肥力情况地力等级地块数代表面积(亩)所占比例全氮g/kg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养分综合指数高92950


    注意事项

    本文(京郊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北京土肥信息网.doc)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