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建设方案(2013-2015)第一部分 建设总体目标、时间与步骤为全面推进“十二五”期间亳州师专升本建设工作,确保升本工作顺利、有序、成功,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建设方案。一、建设总体目标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文件要求为标准,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独立升格为本科院校。二、建设时间与步骤12013年1月向安徽省人民政府递交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升格本科院校的请示。22013年1月成立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工作工作领导小组。3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分析学校现状,制定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建设方案。42013-2015年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专
2、家的具体指导下,学校全面开展升本建设工作。52014年12月争取安徽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我校升本进行论证。62015年6月接受教育部专家进校考察评议,2015年12月召开全国高校设置专家委员会论证会议,实现一次独立升本成功。第二部分 本科院校设置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200618号)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5000人以上。学科与专业学 科在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拥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专 业称为学院的其主要学科门类中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专业。师资队伍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人数
3、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4。专任教师数建校初期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280人。研究生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30%。副教授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一般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教授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应不少于10人。课程与教师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各门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1人专业与教师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人。教学与科研水平教学力量和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达到“良好”以
4、上科学研究水平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基础设施土地生均占地面积应达到60m2以上;建校初期校园占地面积应达到500亩以上建筑面积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达到30平方米以上。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20平方米,人文、社科、管理类应不低于15平方米,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30平方米。仪器设备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5000元。图书生均适用图书,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80册,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100册。应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实习实训场所以师范类专业为主的学校应当有附属的
5、实验学校或固定的教学实践、实习学校。办学经费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三年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须达到5000元。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5000元以下3500元以上、省级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8%以上的,可从严控制。低于上述要求的,原则上不予考虑。普通本科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领导班子必须具备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关于高等学校领导任职条件要求,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有高等教育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领导班子。 说明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普通本科学校,在设置时,其办学
6、规模和有关条件在要求上可以适当放宽。第三部分 主要办学指标的目标、现状与差距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目 标现 状差 距办学规模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左右。全日制在校生7000人。学科与专业学 科以发展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精品发展教育学。有文学、教育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五个主要一级学科。学科专业结构需调整:师范类学生比重大;非师范类专业学生比重小。专 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音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率先申办本科专业,实现本科招生。文学、教育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一级学科门类中均对应覆盖3个以上的
7、本科专业。部分专业建设基础较差,师资力量薄弱,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少。师资队伍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人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1/4。专任教师数教师总数达到334人。(师生比1:18)专任教师291人尚缺专任教师43人。研究生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应达100人)178人达标副教授以上副教授以上占专任教师总数达到30%(应达100人)。副教授以上58人 达16.4%42人教授15人4人11人课程与教师每门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分别有副教授2人,每门专业主干课有副教授1人。有教授4人,副教授54人。目前学校已达到各门公共必修课副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人以上。主要缺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高职称教
8、师。专业与教师升本专业每个专业配备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人以上。学校目前有文学教授2人、法学教授1人,哲学教授1人。教学与科研水平教学力量和教学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达到“良好”以上2012年10月接受安徽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顺利通过。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缺额大、教学质量需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学校现有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省厅级课题38项,校级课题61项。二年来教师发表科研论文近300篇,其中被SCI、EI、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录多篇。缺少国家级项目基础设施土地1005亩1005亩达标建筑面积校舍建筑面积达到24万平米以上,
9、生均30平方米以上。其中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21.7万平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12.5万平米。总面积差2.3万平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差3.5万平米。仪器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00万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00万元1100万元图书图书60万册,并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现有纸质图书30万册、电子图书20万册,有基本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图书差30万册。实习实训场所每个专业至少应有3个以上校外实训基地,有足够岗位数满足学生校外实训实习的需要。在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40个,在25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个别首
10、批拟升本专业没有3个以上的稳定实习基地,且与实习基地产学研深度合作不够。第四部分 建设与保障措施一、学科与专业建设 (一)建设依据按照本科院校设置标准,称为学院的在七大类学科门类中,至少有1个学科为主要学科,并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专业。目前我校35个专业对应本科26个专业涉及学科门类主要有:文学、教育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等七个一级学科门类。其中文学、教育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一级学科门类中均对应覆盖3个以上的本科专业。(二)建设目标1根据我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初步计划在2015年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5个专业申办本科专业,实现本科招生。
11、2拟于2016年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会计学、艺术设计学、运动人体科学、物流管理等专业实现升本。3拟于2017年网络工程、动画、环境设计、旅游管理、美术学、音乐学、音乐表演等专业实现升本。(三)主要任务1每个一级学科,要重点建设12个专业。2调整、改造部分现有专业,整合专业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凸显专业特色,凝练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奠定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认真做好首批申办本科专业的论证工作。4做好首批升本专业的建设规划、图书资料、实验室、教学设施、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等各项建设工作。(四)建设进度序号建设内容进度安排2013年2014年2015年1
12、系(部)调整制定调整方案;完成系(部)调整。系(部)管理人员配备到位;各系部制定建设规划。完善系部管理岗位与管理制度。系(部)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能独立开展工作。2重点建设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会计学、艺术设计学、运动人体科学、物流管理等网络工程、动画、环境设计、旅游管理、美术学、音乐学、音乐表演等3专业基础建设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按照本科标准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建设升本专业的图书资料室、实验室,完成专业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4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建设教学资源信息交流平台,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确定专业课教学标准,加
13、强网络课程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实现信息互享,加强网络课程建设。(五)保障措施1加强对升本专业的指导和领导,成立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专业建设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2加大升本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学校每年为专业建设投入100万元; 3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及建设团队作用,实行专业建设负责人制,明确专业建设目标,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制定和完善专业建设实施规划;4加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建立专业建设评估制度和动态监控机制,对专业建设情况(进度、质量、经费使用等)进行监控,每年组织一次自评和检查。二、师资队伍建设(一)建设依据按照设置学院初期师资队伍建设要求,
14、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人。各门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各门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1人。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人。兼职教师人数不能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25%。我校现有专任教师291人,其中研究生178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数58人(教授4人,副教授54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已达标。但高级职称数少,缺口大,专业分配不均,特别缺乏应用型新专业高级职
15、称教师。到2015年,在校学生数按6000人,师生比以1:18计算,需专任教师334人,其中副高以上教师需要100人。师资队伍与升本的差距较大,是我校升本的瓶颈。(二)建设目标12015年,正高职称人数达到升本要求,副高职称人数按照三年制在校生数和师生比要求基本达标。2各升本专业教学团队在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趋于合理,形成一支能承担“专业教学+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科研研发”的结构优、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团队。(三)主要任务1按照升本要求,分析学校现有师资队伍状况和学科专业师资情况,找出差距,提出解决问题办法与方案,制定三年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首批升格的每个学科专业至少有1名教
16、授。首批升格的每个学科专业基础课程配备2名副教授,专业课配备46名副教授。3引进教授11名,副教授36名以上。(四)建设进度高级职称师资队伍建设进度一览表项目2013年2014年2015年总计教授2人9人011人副教授5人26人5人36人共计7人35人5人47人(五)保障措施1对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按照亳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实施办法和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执行。2市财政保证人才引进资金。三、实验实训室建设(一)建设依据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师范院校应不低于5000元。学校目前建有教师教育、物电、生物、化工、计算机、艺
17、术设计、商务英语、旅游、广告文秘等10个实验实训中心,8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88.6万元。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及附属用房占有面积27442.00平方米。学校与企业合作已建立的省内外校外实习基地40个,与25所中小学、幼儿园签署了合作协议。按照6000人规模计算,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应为3000万元,尚缺1100万元。(二)建设目标在现有实验实训中心的基础上,重构实验实训中心,改造新建实验实训室,增添仪器设备台(件)数,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三)建设任务1.制定学校三年实验实
18、训中心建设规划。2.根据学校发展和实践教学需要,分批次分项目进行调研、论证,招标购买。3.设置专职实验员岗位,加强对实验员的培训和实验实训室的管理。(四)建设进度实验实训室建设进度一览表序号建设内容建设进度2013年2014年2015年1教师教育实训中心1 微格教室软件升级、建设;2 非线编辑室增设备;3 学前教育实训室。1 扩建一套微格教室;2 非线编辑室增设备;3 学前教育实训室升级。1 扩建一套微格教室;2 非线编辑室增设备;3 学前教育实验室升级。2语言实验实训中心1互动英语校园学习平台;2语言综合模拟实训室。1全数字化语音室1演播厅3生物实验实训中心1互动显微数码实验实训室1生物制药
19、实验实训室1食品药品检测分析实验实训室4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1信号与系统实验室1DSP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1微波技术实验室5化工与制药实验实训中心1日化产品实验实训室;2完善化工实训室(泵系列、仪表、试验台、电脑);3药物实验实训室;4药物分析教学做一体化实验室。1酒类实验实训室;2水质实验室;3仿真实验室的完善;4有机、无机、分析实验室的设备更新;5药物分析实验室。1化学工艺实验室;2药物分析综合实验实训室;3GMP实验实训室。6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1 改造软件实训室;2 改造硬件组装与维护实训室;3 改造网络基础实训室;4 购买相关的专业实训软件。1建设网络开发与网络安全实验室;2建设C
20、ISIO网络实训室。1建设实验平台;2建设布线综合实训室;3完善相关实验实训室的条件。7商务实验实训中心1物流专业仓储实训室;2.完善现有实训室配置。1.物流专业运输实训室;2.3D导游模拟实训室。1.第三方物流运营实训室;2.升级3D导游模拟实训室。8美术综合实验实训中心1广告设计制作工作室;2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3仿真广告实训中心;4.基础画室、国画教室、色彩教室、工艺实训室优化,配置多媒体;5书画装裱实训室。1动漫设计制作工作室;2旅游工艺品建设添加设备;3. 理论教室配置多媒体。1数字艺术教学机房2间;2设计专业实训室;3美术和设计专业展览展厅1个;4美术作品收藏室1个。9音乐综合实验
21、实训中心1电脑音乐教室;2合唱教室;3音乐教室配齐多媒体设施。1排练厅1录音棚10体育实验实训中心1体育心理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2体操房,瑜伽房,健身房。1体质健康测试室;2体育保健、运动生理实验室升级;3网球场;4武术、跆拳道训练房。1运动康复实验实训室;2篮球、排球场地升级。11心理实验中心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基础心理实验室。1团体心理辅导室;2宣泄室。12网络信息中心学校网络环境硬件建设学校网络环境硬件建设学校网络环境硬件软件建设亳州师专2013-2015年教学仪器设备添置预算表序号建设内容经费预算(万元)支撑专业2013(7-12)20142015(1-5)1教师教育实训中心20
22、85教师教育专业2语言实验实训中心100960教师教育专业、汉语、文秘、英语、商务日语3生物与制药实验实训中心1502600生物技术与应用、药物分析技术4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2513346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教师教育专业(物电实验)5化工实验实训中心161540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教师教育专业(化学实验)6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30500全校36个专业7经管实验实训中心80300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8美术与设计综合实验实训中心50500艺术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影视广告9音乐综合实验实训中心40400音乐教育、音乐
23、表演10体育实验实训中心26400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学校其他专业11心理实验中心50200全体学生12网络信息中心20500全校36个专业小 计607100846合 计1661万元(六)保障措施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的管理。制订规范的制度,通过科学的运行管理,确保实验实训中心建设顺利进行。2充分调研、论证,科学制定各实验实训中心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 3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验实训室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四、校园基本建设(一)建设依据1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200618号)规定:“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达到30平方米以上。称为学院的学校,建校初
24、期其总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5万平方米;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20平方米,人文、社科、管理类应不低于15平方米,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30平方米。”2到2015年,学校升格为综合性本科学校,在校生6000人规模,总建筑面积应不少于1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不少于12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2.5万平方米。(二)建设目标经过三年建设,校园总建筑面积由目前的21.7万平方米增加到29.63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由目前的12.5万平方米增加到19.427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到37平方米,其中生均教学科
25、研行政用房24.28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达到本科学校设置的标准。(三)建设进度12013年建设学科教学楼20808平方米,综合实验楼16400平方米;风雨操场15504.8平方米,400米田径场、篮球场及配套等,南大门175平方米,围墙栅栏环型路景观道。22014年建设第二食堂10100平方米、学术交流中心9858平方米,室外配套、景观及道路。32015年建设:大学生创业中心6700平方米,室外道路、景观绿化及配电等。(四)投入资金:三年计划投资约12019.5万元。其中:2013年7679.7万元,2014年3201.8万元,2015年1238万元(五)资金筹措渠道1市财政投入,三年
26、累计投入9200万元2银行贷款3000万元。20132015年校园基本建设内容及投入资金一览表年度建设内容建筑面积(平方米)投入资金(万元)筹措资金途径(万元)单体分项合 计财 政贷 款2013学科教学楼2080827057679.750003000综合实验楼164002374.7风雨操场15504.82200400米田径场、篮球场及配套等,南大门、围墙栅栏环型路景观道4002014第二食堂101001427.33201.83000学术交流中心98581396.9室外配套、景观及道路377.62015大学生创业中心670093812381200室外道路、景观绿化及配电等300总计7937012
27、119.512119.592003000五、图书信息建设 (一)建设依据依据部颁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200618号)文件,师范类本科院校生均图书不低于100册,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目前我校有馆藏纸质图书30万册,有电子图书20万册。并有基本的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但现有馆藏文献资料学科专业面较窄,馆藏量较少。到2015年,按照在校生6000人计算,应有图书60万册以上,尚缺30万册。(二)建设目标至2015年馆藏纸质图书达到60万册,电子图书达到40万册,拥有适合学校需求的专业性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使我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基本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普通本科高
28、校文献保障标准,建成有力支撑教学科研工作的现代化的图文信息中心。(三)建设任务1.制定学校三年图文信息中心建设规划;2.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以及教学科研需要,分批次分项目进行调研、论证,招标采购;3.根据图文信息建设的要求,加强图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教学科研水平;(四)建设进度及年度经费序号建设内容建设进度2013年2014年2015年1中外文纸质文献资源15万册10万册5万册2电子图书20万册3专业性文献信息数据库5TB3TB2TB4建设经费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五)保障措施 1加快图书馆建设进度,力争2013年9月份投入使用;2引进专业图书管理人员,建设高水平的图书
29、管理人员队伍;3市财政分年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图书信息建设,三年共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六、教学与科研建设(一)建设依据按照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称为学院的应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应达到“良好”以上;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二)建设目标1教师增强教学质量意识、教学研究意识、科学研究意识,牢固树立教学科研并重、教学科研相互支持的思想观念,围绕科学方向和教学、专业建设搞科研,多出成果,出高水平的成果。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之中的问题为焦点,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和科学研究。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3每位副高及
30、其以上职称的教师都主持(或主要参与)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积极申请主持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每位讲师及其以上职称主持(或主要参与)省厅级、校级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三)建设任务1学校到2015年承担省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自编教材40部。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2项,省厅级教学研究项目20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80项。2争取三年内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8项,厅局(市)科研项目45-50项,扶持校级科研项目100-120项。承担横向协约课题20项以上。省厅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上10-1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0项。3建成2-4个基础较好、优势明显的学术研究机构,形成一支充满活力
31、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科研队伍;创建1-2个省级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或教育、文化研究中心)。4三年内教师科学发表研究论文800篇以上(其中二类以上文章80篇),著作(专著、合著)10部。(四)建设进度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进度一览表:序号建设内容建设进度2013年2014年2015年1精品课程省级2门、校级6门省级5门、校级7门省级3门、校级7门2教材、著作教材10部、著作2部教材15部、著作4部教材15部、著作4部3教学研究项目省厅级5项、校级30项国家级1项、省厅级7项、校级30项国家级1项、省厅级8项、校级20项4科学研究项目省部级2项、厅局级10项、校级30项省部级4项、厅局级18项、校级
32、40项省部级4项、厅局级20项、校级40项5教学成果奖省级3项、校级10项省级4项、校级15项省级4项、校级15项6学术研究机构市(校)2个市(校)2个省级1个7省级研究基地1个1个8教研科研论文二类20篇、三类150篇二类30篇、三类300篇二类30篇、三类400篇9横向协约课题5项8项10项(五)经费预算序号建设内容经费预算(万元)2013年2014年2015年1精品课程10 15152教材、著作1015153教学研究项目3550504科学研究项目3050705教学成果奖515206学术研究机构2040507省级研究基地40408教研科研论文3040509横向协约课题101520小计190
33、320290合计800(六)保障措施1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状况,学校制定未来三年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规划,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制定方案,责任到人,强化落实。2加强教研科研工作管理,强化课题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管理,分析课题经费使用效益,提升课题研究水平,发挥课题研究成果应用转化作用,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范围。3完善教研科研工作激励机制,除央财、省财政拨付的科研经费外,市财政每年拨付学校科研费用100万元,学校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教学、科学研究和科研奖励资金,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申报省级、厅级和国家级课题,为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第五部分 经费投入(单位:万元)项目总投入政府分年投入学校自筹201320142015学科与专业建设300300师资队伍建设3765100010001000765实验实训建设1761615566580校园基本建设122005000300012003000(贷款)图书信息建设1000500300200教学与科研建设600100100100300合计19626721549663080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