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GBT 12747.1-2004.pdf

    • 资源ID:3761548       资源大小:894.05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T 12747.1-2004.pdf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前言 G B / T 1 2 7 4 7 标称电压1 k 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 愈式并联电容器 分为两个部分: - 一 第 1 部分: 总则性能、 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 一一第 2 部分: 老化试验、 自 愈性试验和破坏试验。 本部分是G B / T 1 2 7 4 7 标称电压1 k 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 E C 6 0 8 3 1 - 1 : 1 9 9 6 标称电压 1 k 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 器第 1 部分: 总则性能、 试验和定额 - 一安全要求一一安装和运行导则 ( 英文版) 。本部分与相 关标准协调一致。 本部分是对G B / T 1 2 7 4 7 -1 9 9 1 自 愈式低电容器并联电容器 的修订主要的 修订内容有: a ) 将适用范围扩大到交流滤波电容器和 1 k V及以下的电容器; b ) 取消了对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优先值的规定; C ) 对损耗的要求改为由制造厂给出的值或制造厂和购买方协商之值; d )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作了新规定; e ) 端子间交流电压试验中的出厂试验部分由1 . 7 5 U N , 2 s , 改为2 . 1 5 U ,2 s ; f ) 单元和组的电容偏差作了修正; 9 ) 端子与外壳间雷电冲击电压试验作了新的规定; h ) 对电容器单元或组的放电器件要求由3 m i n 内从夜 U N 放电到 5 0 V或更低改为3 m i n 内从 涯 U N 放电到7 5 V或更低; 1 ) 删除了对防腐蚀层的要求。 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 S B T S / T C 4 5 )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负责起草, 无锡康派特电气有限公司、 浙江指月电气有限 公司、 芜湖市金鑫电子有限公司、 浙江永锦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无锡东亭电力电容器厂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沈文琪、 冯申荣、 余飞春、 罗运林、 赵福庆、 陶祥生。 本部分于1 9 9 1 年 3 月首次发布。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标称电压 1 k 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第 1 部分: 总则性能、 试验和定额 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 第一篇总则 1 范围和目的 G B / T 1 2 7 4 7 的本部分适用于专门用来改善标称电压为 1 k V及以下、 频率为 1 5 Hz -6 0 H : 的交 流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的电容器单元和电容器组。 本部分也适用于在电力滤波电路中使用的电容器, 滤波电容器的附加定义、 要求和试验在附录 A 中给出。 本部分不适用于下列电容器: 标称电压 1 k 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 愈式并联电容器; 标称电压 1 k V及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运行频率4 0 H z -2 4 0 0 0 H z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容器; 串联电容器; 电动机用电容器及其类似者; 藕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 在电力电子电路中使用的电容器; 用于荧光灯和放电灯中的小型交流电容器; 抑制无线电干扰的电容器; 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并作为其部件的电容器; 在叠加有直流电压的交流电压下使用的电容器。 各附件, 诸如绝缘子、 开关、 仪用互感器、 熔断器等, 均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 本部分的目的是: a ) 阐述关于性能、 试验和定额的统一规则; b ) 阐述特殊的安全规则; C ) 提供安装和使用导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 B / T 1 2 7 4 7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 B / T 1 6 9 2 7 . 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 1 部分: 一般试验要求( G B / T 1 6 9 2 7 . 1 -1 9 9 7 , e q v I E C 6 0 0 6 0 - 1 : 1 9 8 9 ) 1 ) 因 I E C 6 0 8 3 1 - 1 中 I E C 定在本部分中予以删去 6 0 0 5 0 ( 4 3 6 ) , I E C 6 0 1 1 0 等 1 2 个引用文件在整个标准中从未出现, 按照 G B / T 1 . 1 的规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八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G B / T 1 7 6 2 6 . 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 B / T 1 7 6 2 6 . 1 -1 9 9 8 , i d t I E C 6 1 0 0 0 - 4 - 1 : 1 9 9 2 ) G B / T 1 2 7 4 7 . 2 标称电压1 k 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 愈式并联电容器第2 部分: 老化试验、 自愈性试验和破坏试验( G B / T 1 2 7 4 7 . 2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 2 : 1 9 9 5 , I D T ) I E C 6 1 0 0 0 - 2 - 2 : 1 9 9 0 电磁兼容性( E M C ) 第 2 部分; 环境第2 节: 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低频传 导骚扰和信号传输的兼容性水平。 3 定 义 本部分采用下列定义: 3 . 1 电 容器元件( 或元件)c a p a c i t o r e l e m e n t ( o r e l e m e n t ) 主要由电介质和被它隔开的电极构成的部件。 3 . 2 电容器单元( 或单元) c a p a c i t o r u n i t ( o r u n i t ) 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同一外壳中, 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 3 . 3 自 愈式电 容器 s e l f - h e a l i n g c a p a c i t o r 一种在极间介质被局部击穿后, 能迅速地基本上恢复电性能的电容器。 3 . 4 电容器组( 或组) c a p a c i t o r b a n k ( o r b a n k ) 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一组电容器单元。 3 . 5 电 容器 c a p a c i t o r 在本部分中, “ 电容器” 一词是当不必强调“ 电容器单元” 或“ 电容器组” 的不同含义时的用语。 3 . 6 电容器装置c a p a c i t o r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一个或多个电容器组及其附件。 3 . 7 电容器的放电器件 d i s c h a r g e d e v i c e o f a c a p a c i t o r 一般装在电容器内部的, 当电容器从电源脱开后能将电容器端子间的电压在规定时间内降到几乎 为零的器件。 3 . 8 电 容器的内 部熔丝 i n t e r n a l f u s e o f a c a p a c i t o r 在电容器单元内部和一个元件或一组元件相串联的熔丝。 3 . 9 电 容器用过压力隔离器 o v e r p re s s u r e d i s c o n n e c t o r f o r a c a p a c i t o r 当电容器内部压力异常增大时用以切断电容器的隔离器件。 3 . 1 0 电容器用过热隔离器 o v e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i s c o n n e c t o r f o r a c a p a c i t o r 当电容器内部温度异常升高时用以切断电容器的隔离器件。 3 . 1 1 线路端子l i n e t e r m i n a l 用来连接到电网导线上的端子。 注: 在多相电容器中, 拟与中性线相连接的端子不属于线路端子。 2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八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3 . 1 2 电容器的额定电容( C N ) r a t e d c a p a c i t a n c e o f a c a p a c i t o r ( C , ) 设计电容器时规定的电容。 3 . 1 3 电容器的额定容量( Q N ) r a t e d o u t p u t o f a c a p a c i t o r ( Q , ) 由额定电容、 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计算得出的无功功率。 3 . 1 4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U N ) r a t e d v o l t a g e o f a c a p a c i t o r ( U N ) 设计电容器时规定的交流电压方均根值。 注: 在电容器是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电路组成( 例如用于多相连接的单相单元或具有独立电路的多相单元) 的情况 下, U N是指每一电路的额定电压。 对于内部相间具有电气连接的多相电容器以及对于多相电容器组, U N 是指线电压. 3 . 1 5 电 容器的 额定 频率( f N ) r a t e d f re q u e n c y o f a c a p a c i t o r ( f N ) 设计电容器时所规定的频率。 3 . 1 6 电 容器的额定电 流( I N ) r a t e d c u r re n t o f a c a p a c i t o r ( I N ) 设计电容器时所规定的交流电流方均根值。 3 . 1 7 电 容器损耗 c a p a c i t o r l o s s e s 电容器所消耗的有功功率。 注: 应包括所有部件产生的损耗, 例如: 对于单元, 应包括由电介质、 内部熔丝、 内部放电电阻、 连接件等产生的损耗。 对于电容器组, 则应包括由单元、 外部熔断器、 汇流排、 放电线圈和阻尼电抗器等产生的损耗 3 . 1 8 电 容器的损耗角正切( t a n s ) t a n g e n t o f t h e l o s s a n g l e ( t a n S ) o f a c a p a c i t o r 在规定的正弦交流电压和频率下, 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与容抗之比。 3 . 1 9 电 容器的 最高允许交流电 压 m a x i m u m p e r m i s s i b l e a . c v o l t a g e o f a c a p a c i t o r 在规定条件下, 电容器能够承受的规定时间的最高交流电压方均根值。 3 . 2 0 电容器的最大允许交流电流 m a x i m u m p e r m i s s i b l e a . c c u r r e n t o f a c a p a c i t o r 在规定条件下, 电容器能够承受的规定时间的最大交流电流方均根值。 3 . 21 环境空气温度 a m b i e n t a i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拟安装电容器处的空气温度 3 . 2 2 冷却空气温度 c o o l i n g a i r t e m p e r a t u re 在稳定状态下, 在电容器组最热区域的两单元之间的正中间测得的空气温度。如果仅为一个单元 则为距离电容器外壳大约0 . 1 m和距离底部三分之二高度处所测得的温度。 3 . 2 3 稳定状态s t e a d y - s t a t e c o n d i t i o n 电容器在恒定输出和恒定环境空气温度下所达到的热平衡状态。 3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 1 : 1 9 9 6 3 . 2 4 剩余电 压 r e s id u a l v o l t a g e 开断一定时间之后电容器端子间尚残存的电压。 4 使用条件 4 . 1 正常使用条件 本部分给出的要求适用于在下列条件下使用的电容器: a ) 通电时的剩余电压 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 0 Y O ( 见第 2 2 章、 第3 2 章及附录B ) , b ) 海拔 不超过2 0 0 0 m, c ) 环境空气温度类别 电容器按温度类别分类, 每一类别用一个数字后跟一个字母来表示。数字表示电容器可以运行的 最低环境空气温度。 字母表示温度变化范围的上限, 在表 1 中规定了最大值。温度类别所覆盖的温度范围从一5 0 一 +5 5 。 电容器可以投人运行的最低环境空气温度应从+5 'C , -5 0C, -2 5 0C, -4 0 0C, -5 0 这五个优先值 中选取。 对于户内使用环境, 下限温度通常取一5 0C, 表 1 是以电容器的运行不会影响环境空气温度的使用条件为前提的( 例如户外装置) 。 裹 1 表示温度变化范围上限的字母代号 代号 环境温度/ 最高2 4 h内平均最高1 年内平均最高 八4 03 02 0 B4 53 52 5 C5 04 03 0 n5 54 53 5 注1 : 表 1 中的温度值可由安装地点的气象温度资料中查得。 注2 : 在特殊用途中需采用高于表1 中所列的高温值时, 由制造方和购买方协商确定。在这种情况下, 温度类别应 用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组合来表示, 例如一4 0 / 6 0 . 如果电容器的运行会影响空气温度, 则应加强通风和( 或) 另选电容器, 使空气温度不超过表 1 中的 限值。在这样的装置中, 冷却空气温度应不超过表1 的温度限值加5 0C , 任何最低和最高值的组合均可选作电容器的标准温度类别, 例如一4 0 / A或一5 / C , 优先的温度类别为: 一4 0 / A, 一2 5 / A , 一5 / A或一5 / C o 4 . 2 非正常使用条件 本部分通常不适用于使用条件不符合本部分要求的电容器, 除非制造厂和购买方之间另有协议。 第二篇质量要求和试验 5 试验要求 5 . 1 概述 本章给出了对电容器单元的试验要求, 在有明确说明时, 也给出了对电容器元件的试验要求。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支柱绝缘子、 开关、 仪用互感器、 熔断器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5 . 2 试验条件 除对特定的试验或测量另有规定外, 试验开始时电容器电介质的温度应在+5 一+3 5 范围内。 如果电容器在不通电的状态下在恒定的环境温度中已放置了适当长的时间, 则可认为电介质的温度与 环境温度相同。如需校正, 则使用的参考温度为+2 0 0C, 但制造厂和购买方之间另有协议时除外。 如果没有其他规定, 交流试验和测量可在 5 0 H : 或 6 0 H z 的频率下进行, 不受电容器额定频率的 限制。 如果没有其他规定, 额定频率低于 5 0 H z 的电容器应在 5 0 H z 或 6 0 H : 下进行试验和测量。 6 试验分类 试验分为: 6 . 1 出厂试验 a ) 电容测量和容量计算( 见第 7 章) ; b ) 端子间电压试验( 见 9 . 1 ) ; C )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 t a n s ) 测量( 见第 8 章) ; d )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 见 1 0 . 1 ) ; e ) 内部放电器件试验( 见第 1 1 章) ; f ) 密封性试验( 见第 1 2 章) 。 出厂试验应由制造厂在交货前对每一台电容器进行。如果购买方有要求, 制造厂应提供详列这些 试验结果的证明书。 上述试验顺序一般不是强制性的。 6 . 2 型式试验 a ) 热稳定性试验( 见第 1 3 章) ; b ) 高温下电容器损耗角正切( t a n s ) 的测量( 见第 1 4 章) ; C ) 端子间电压试验( 见 9 . 2 ) ; d )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 见 1 0 . 2 ) ; e ) 端子与外壳间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见第 1 5 章) ; f ) 放电试验( 见第 1 6 章) ; B ) 老化试验( 见第 1 7 章) ; h ) 自愈性试验( 见第 1 8 章) ; i ) 破坏试验( 见第 1 9 章) 。 进行型式试验是为了确定电容器在设计、 尺寸、 材料和结构方面是否满足本部分中所规定的性能和 运行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 每个拟用来做型式试验的电容器应是已通过全部出厂试验的试品。 型式试验应由制造厂进行, 在有要求时, 应向购买方提供详列这些试验结果的证明书。 只要在任何可能影响试验所要验证的性能方面没有差异, 则完满地通过的每一项型式试验对具有 相同额定电压, 较小容量的单元也有效。没有必要在同一台电容器试品上进行全部型式试验。 6 . 3 验收试验 出厂试验和( 或) 型式试验或其中的某些试验, 可由制造厂根据与购买方所签订的合同重复进行。 重复试验的试验类别、 试品数量和验收准则应由制造方和购买方协商确定, 并应在合同中写明。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7 电容测量和容量计算 7 . 1 测量程序 电容测量应在制造厂选定的电压和频率下进行。所使用的方法应能排除由于谐波或被测电容器外 部的附件, 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抗器和阻塞电路等引起的误差。应给出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及其测量值与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的测量值之间的关系。 电容测量应在端子间电压试验( 见第 9 章) 之后进行。 对用来作热稳定试验( 见第 1 3 章) 、 老化试验( 见第 1 7 章) 和自 愈性试验( 见第 1 8 章) 的电容器, 应 在做这些试验之前, 在 0 . 9 -1 . 1 倍额定电压中的任一电压和 。 . 8 -1 . 2 倍额定频率中的任一频率下进 行测量。如购买方有要求且制造厂同意时, 对其他电容器也可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测量。 7 . 2 电容偏差 实测电容和额定电容的差应不超过: 对于 1 0 0 k v a r 及以下的单元和组: -5 0 0 十1 0 %; 对于 1 0 0 k v a r 以上的单元和组: -5 0 0 - +5 %. 实测电容为在 7 . 1 条件下测得的值。 在三相单元中, 任意两线路端子间测得的电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应不超过 1 . 0 8 . 注: 在附录B中给出了由三相电容器的任意两个线路端子间测得的三个端子间电容计算三相电容器容量的公式 8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 t a n s ) 测量 8 . 1 测量程序 电容器的损耗( 或t a n s ) 应在制造厂选定的电压和频率下进行测量。所使用的方法应能排除由于谐 波或被测电容器的外部附件, 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抗器和阻塞电路引起的误差。应给出测量方法的准确 度及其与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的测量值的关系。 电容器损耗的测量应在端子间电压试验( 见第 9 章) 之后进行。 在热稳定试验( 见第 1 3 章) 之前应对电容器在 。 . 9 -1 . 1 倍额定电压中的任一电压和 。 . 8 - 1 . 2 倍 额定频率中的任一频率下进行测量。如购买方有要求且制造厂同意时, 对其他电容器也可在上述条件 下进行测量。 注 1 : 对大批量电容器作试验时, 可用统计抽样法测量t a n 8 值, 统计抽样方案应由制造方与购买方协商确定 注2 某些类型介质的t a n s 值是测量前通电时间的函数, 在这种情况下, 试验电压和通电时间应由制造方和购买方 8 . 2 协商确定。 损耗要求 按 8 . 1 测得的t a n s 值应不超过制造方给出的在试验温度和试验电压下的值, 或制造方和购买方协 商之值。 9 端子间交流电压试验 9 . 1 出厂试验 每个电容器应承受U , =2 . 1 5 U , 的交流电压试验, 最少历时2 s , 交流电压试验应在 1 5 H z -1 0 0 H z , 优先在尽可能接近额定频率的频率下用实际正弦波电压进行。 试验期间应不发生永久性击穿或闪络。允许有自愈性击穿。 当单元是由若干接成并联的元件或元件组组成的, 且这些元件都已单独进行过试验时, 单元可不必 再重复试验。 注 1 : 对于多相电容器, 试验电压应作适当调整 注2 : 只要电容偏差仍然满足要求, 且每一单元中动作的熔丝不超过两根, 则内部元件熔丝动作是允许的。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9 . 2 型式试验 每个电容器应承受U , =2 . 1 5 U N 的交流试验电压, 历时1 0 s , 交流电压试验应用实际正弦波电压进行。 试验期间应不发生永久性击穿或闪络, 允许有自愈性击穿。 注7 : 对于多相电容器, 试验电压应作适当调整。 注 2 : 只要电容偏差仍然满足要求, 且每一单元中动作的熔丝不超过两根, 则内部元件熔丝动作是允许的。 1 0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 1 0 . 1 出厂试验 所有端子均与外壳绝缘的单元, 交流试验电压应施加在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外壳之间, 施加的交流 试验电压为2 U N +2 k V或3 k V取较高方, 历时1 0 s , 或试验电压提高2 0 , 历时不少于2 s ; 如果电容 器单元是准备与架空线直接连接的, 经购买方和制造方同意可以用6 k V的电压进行试验。 试验期间应既不发生击穿也不发生闪络。 即使在使用中 有一个端子拟连接到外壳上, 此试验仍应进行。 具有独立相电容的三相单元, 可以将所有端子连接在一起对外壳进行试验。有一个端子固定连接 到外壳上的单元, 不做此项试验。 当单元的外壳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时, 应略去此项试验。 如果电容器中具有独立的相或节段, 则相间或节段间的绝缘试验电压与端子对外壳间绝缘的试验 电压相同。 1 0 . 2 型式试验 所有端子均与外壳绝缘的单元应承受 1 0 . 1 的试验, 历时1 m i n , 有一个端子固定连接到外壳上的单元, 这一试验应限于在套管与外壳之间进行( 不带元件) 或者在 具有相同内绝缘的全绝缘单元上进行。 如果电容器的外壳是绝缘材料的, 则试验电压应加于端子和紧包在绝缘外壳表面的金属箔之间。 对于户内 用单元, 试验应在干燥条件下进行; 对于在户外使用的单元, 试验应在人工降雨的条件下 进行( 见G B / T 1 6 9 2 7 . 1 ) 。 试验期间应既不发生击穿也不发生闪络。 注 1 : 拟安装在户外的单元, 可以只进行干试。 在这种情况下, 制造厂应提供该套管和附件( 如使用) 能承受湿试验电压的单独的型式试验报告 注2 : 对于滤波电容器, 电容器端子上出现的电压总是比电网电压高 对于滤波电容器, 如果谐波电压方均根值的算术和不超过。 . 5 倍电网的标称电压, 则端子与外壳间的试验电 压决定于接有滤波器的网络的标称电压( 而不是电容器端子上出现的电压) 。 如果谐波电压方均根值的算术和超过。 . 5 倍电网标称电压, 则应按常规, 即端子与外壳间的试验电压由电容 器的额定电压来决定。 1 1 内部放电器件试验 内部放电器件的电阻( 若有的话) 应用测量电阻或测量自放电速率的方法( 见第 验方法由制造厂选择。 本试验应在第 9 章的电压试验之后进行。 1 2 密封性试验 单元( 在无涂层状态下) 应受到能有效地检测出其外壳和套管上任何渗漏的试验 厂确定, 制造厂应说明所使用的试验方法。 2 2 章) 来检验。检 。试验程序由制造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如果制造厂没有规定试验程序, 则试验应按下述程序进行: 将未通电的电容器单元通体加热, 使各个部位均达到不低于表 1 中与电容器的温度类别代号相对 应的最高值加2 0 的温度, 并在此温度下保持 2h , 应不渗漏。 建议使用适当的指示剂。 注: 如果电容器在上述试验温度下内部不含液体材料, 则本试验可不作为出厂试验。 1 3 热稳定性试验 被试电容器单元应放置在另外两台具有相同额定值并施加与被试电容器相同电压的单元之间。也 可采用两台装有电阻器的模型电容器, 应将电阻器的损耗调整到使模型电容器内侧面靠近顶部处的外 壳温度等于或高于被试电容器相应位置处的温度。单元之间的间距应等于或小于规定间距。 试验组应放置于封闭加热箱的静止空气中, 并应处于制造厂现场安装说明书中规定的最不利于散 热的位置。环境空气温度应保持或高于表 2 所示的相应温度。此温度应以具有热时间常数约 I h的温 度计来检测。 应对测量环境空气温度的温度计加以屏蔽, 使其受到三个通电试品热辐射的可能性最小。 表 2 热稳定试验时的环境空气温度 代号环境空气温度/ A4 0 B4 5 C5 0 D 5 5 当电容器的各部分均达到环境空气温度后, 对电容器施加实际正弦波的交流电压, 历时至少 4 8 h o 在试验的最后2 4 h 期间应调整电压, 使根据实测电容( 见7 . 1 ) 计算得到的试验容量至少为1 . 4 4 倍额定 容量。 在最后 6 h内, 应测量外壳接近顶部处的温度至少 4 次。在此 6h内, 温升的增加应不大于 1 C, 如果观察到较大的变化, 则试验应继续进行直到在 6 h内的连续 4 次测量满足上述要求时为止。 热稳定性试验结束时, 应记录外壳的测量温度与环境空气温度之差值。 试验前、 后应在标准试验温度范围( 见 5 . 2 ) 内测量电容( 见 7 . 1 ) , 并将两次测量值校正到同一介质 温度。 在这些测量中, 电容的变化应不大于2 %口 在热稳定性试验前、 后应在约 2 0 的温度下测量损耗角正切( t a n s ) , 损耗角正切的第 2 次测量值和第1 次测量值相比, 其增量应不大于2 X1 0 - 4 , 在解释测量结果时, 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测量的再现性; 在即使没有任何电容器元件击穿或内部熔丝熔断的情况下, 介质的内部变化也可能会引起电 容的微小变化。 注 1 : 当检验电容器损耗或温度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时, 应考虑在试验期间内电压、 频率和环境空气温度的波动, 为 此建议绘出这些参数、 损耗角正切以及温升相对于时间的函数曲线。 注2 : 只要施加的试验容量符合规定, 拟用于6 0 H z 的单元可以在5 0 H z 下进行试验, 拟用于5 0 H : 的单元也可以 在6 0 H z 下进行试验对于额定频率低于5 0 H z 的单元, 试验条件应由购买方和制造厂协商确定. 注 3 : 对于多相单元, 允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试验: 使用三相电源; 一 一 改变内部连接, 使其成为具有同样容量的单相单元。 8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1 4 离温下电容器损耗角正切( t a n 6 ) 的测量 1 4 . 1 测量程序 电容器损耗角正切( t a n 句应在热稳定试验( 见第 1 3 章) 结束时测量。测量电压应为热稳定试验 电压。 1 4 . 2 要求 按 1 4 . 1 测得的t a n s 值应不超过制造厂给出的在试验温度和电压下的保证值, 或制造方和购买方 协商之值。 1 5 端子与外壳间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仅对全部端子均与外壳绝缘并拟在户外安装的单元进行本试验。 除非制造厂和购买方另有协议, 冲击试验应以( 1 . 2 5 ) / 5 0 p s 的波形进行。如果电容器的额定电 压U N 镇6 9 0 V, 则峰值为 8 k V; 如果 U N 6 9 0 V, 则峰值为 1 2 k Vo 如果单元是准备直接连接到架空线上的, 在制造方和购买方同意时冲击电压试验对于额定电压U N (6 9 0 V的电容器试验电压的峰值为 1 5 k V, 对额定电压 U N 6 9 0 V的电容器试验电压的峰值为 2 5 k V. 在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外壳之间施加 3 次正极性冲击之后, 接着再施加 3 次负极性冲击。 改变极性后, 在再次施加冲击前允许先施加几次较低幅值的冲击。 用记录电压和检测波形的示波器来检验在试验期间没有发生故障。 如电容器的外壳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 这时试验电压应施加于端子和紧包在外壳表面的金属箱 之间。 注: 极对壳绝缘中的局部放电可由不同冲击波之间的波形变化显示出来。 1 6 放电试验 单元应以直流充电, 然后通过尽可能靠近电容器放置的间隙放电。 电容器应在 1 0 m i n内承受 5 次这样的放电。 试验电压应为2 U N 。 在试验后 5 m i n 内, 应对单元进行一次端子间电压试验( 见9 . 1 ) 0 在放电试验前和电压试验后均应测量电容。测得值之差不得超过相当于一只元件击穿或一根内部 熔丝熔断所引起的变化量或 2 %. 对于多相单元, 应按下述方法进行试验。 对于三相三角形连接的单元, 应将两端子短路, 并在第三个端子与短路端子之间施加 2 U N 的 电压进行试验。 对于三相星形连接的单元, 应在两端子之间进行试验, 第三个端子空着不连接。试验电压应为 4 U N A / 3 , 使元件两端得到相同的试验电压。 如果试验电流的第一个峰值超过 2 0 0 I N ( 方均根值) , 可采用外接线圈的方法来保持这一极限值。 老化试验 本试验的要求在 G B / T 1 2 7 4 7 . 2中给出。 自愈性试验 本试验的要求在 G B / T 1 2 7 4 7 . 2 中给出。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 1 : 1 9 9 6 , 9 破坏试验 本试验的要求在G B / T 1 2 7 4 7 . 2 中给出。 第三篇过负荷 2 0 最高允许电压 2 0 . 1 长期电压 电容器单元应适用于在表 3 所示的电压水平下运行( 另见第 2 9 章和第 3 2 章) 。 电容器能耐受而无明显损伤的过电压幅值取决于过电压的持续时间, 施加次数和电容器温度( 见第 2 9 章) 。表3 中高于1 . 1 5 U N 的过电压是以在电容器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总共不超过2 0 0 次为前提确 定的。 表 3 使用中的允许电压水平 类型 电压因数X U N ( 方均根值) 最大持续时间 说明 工频1 . 0 0连续 电容器运行任何期间内的最高平均值。在运 行期间内出现的小于2 4 h的例外情况采用如 下的规定( 见第 2 9 章) 工频 1 . 1 0 每 2 4 h中8h系统电压调整和波动 工频1 . 1 5每2 4 h中3 0 m i n系统电压调整和波动 工频 1 . 2 05 mi n 轻负荷下电压升高( 见第2 9 章) 工频 1 . 3 01 mi n 工频加谐波使电流不超过第2 1 章中给出之值( 见第3 3 章和第3 4 章) 2 0 . 2 操作电压 用不重击穿的断路器来切合电容器组, 通常会产生第一个峰值不超过2 r . 施加电压( 方均根值) , 持续时间不大于 1 / 2 周波的过渡过电压。 在这些条件下, 并考虑到有些操作是在电容器内部温度低于 0 'C, 但仍处在温度类别之内时发生 的, 每年约5 。 。 。 次切合操作是可以接受的。 相应的过渡过电流峰值可达到1 0 0 I N ( 见第3 3 章) 在切合电容器更为频繁的场合, 过电压的幅值和持续时间以及过渡过电流均应限制到较低水平( 见 第 3 4 章) 。 这些限制和( 或) 降低应由制造厂和购买方协商确定。 2 1 最大允许电流 电容器单元应适用于在线路电流方均根值为 1 . 3 倍该单元在额定正弦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产生的电 流下连续运行, 过渡过程除外。考虑到电容偏差, 最大电容可达 1 . 1 0 C N , 故其最大电流可达 1 . 4 3 I N o 这些过电流因素是考虑到2 0 . 1 中的谐波、 过电压和电容偏差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四篇安全要求 2 2 放电器件 每一电容器单元和( 或) 组应备有使每一单元在3 m i n 内从万 U 、的初始峰值电压放电到7 5 V或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 I 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更低的放电器件。 在电容器单元和放电器件之间不得有开关, 熔断器或任何其他隔离装置。 放电器件不能替代在接触电容器之前将电容器端子短接在一起并接地。 注 1 : 直接且永久性地与其他可提供放电通道的电气设备相连接的电容器, 如果该电路特性能保证在上述规定的 时间内将电容器放电到7 5 V或更低, 则应认为己具有适当的放电能力。 注2 : 应注意到有些国家要求更短的放电时间和更低的剩余电压, 在这种情况下, 购买方应告知制造厂 注3 : 放电电路应具有足以承受在第2 0 章中规定的1 . 3 U N 过电压峰值下电容器进行放电的载流能力。 注4 : 计算放电电路的公式列于附录B中。 注5 : 由于通电时的剩余电压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 0 写( 见 4 . 1 ) , 如果电容器是自动控制的, 则可能需要较低电阻 值的放电电阻器或附加可切换的放电装里。 2 3 外壳连接 为使电容器的金属外壳的电位得以固定, 并能承受极对壳击穿时产生的故障电流, 在金属外壳上应 备有一个能承受故障电流的连接件。 2 4 环境保护 当电容器中含有不允许扩散到环境中的浸渍材料时,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若国家在这方面有 法律上的要求( 见 2 6 . 3 ) 时, 电容器的单元和组应有相应的标志。 2 5 其他安全要求 当安装电容器的国家对有关安全规则有特殊要求时, 购买方应在询价时予以说明。 第五篇标志 单元的标志 2 6 . 2 铭牌 下列资料应直接或以铭牌的形式牢固地标记在每台电容器单元上。 a ) 制造厂名称; b ) 识别编号及制造年份; ( 年份可以是识别编号的一部分, 或采用代码形式。 ) c ) 额定容量, Q N , k v a r ; 对于三相单元, 应给出总容量( 见附录B ) o d ) 额定电压, U N , V; e ) 额定频率f N , H z ; f ) 温度类别; g ) 放电器件, 如果是内部的应以文字或符号二表示, 或以额定电阻( k n或Mn ) 表示; h ) 自 愈式参考标记“ S H ” 或“ 非 ” 或“ 自愈式” ; i ) 连接符号; ( 除仅有一个电容的单相单元以外, 所有的电容器均应表示其连接方式。标准的连接符号见 。 ) 户内部熔丝, 如装有时, 应以文字或符号王三于表示; k ) 过压力或过热隔离器的表示( 如果装有这样的隔离器) ; l ) 绝缘水平, U ; , k V ( 仅适用于所有端子均与外壳绝缘的单元) ; 1 n . 内0内D 0, G B / T 1 2 7 4 7 . 1 -2 0 0 4 八E C 6 0 8 3 1 一 1 : 1 9 9 6 绝缘水平应以一斜线隔开的两个数字来表示, 第一个数字给出工频试验电压的方均根值, k V, 第二 个数字给出雷电冲击试验电压的峰值, k V ( 例如3 / 1 5 k V ) ,

    注意事项

    本文(GBT 12747.1-2004.pdf)为本站会员(小小飞)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