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二年级认识线段说课稿 认识线段说课搞认识线段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三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等简单的图形,并在这学期学习了多边形,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为今天的学习积累了部分经验。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因此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教材重视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知识,经过详细活动取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本课是学生学习用尺量物体长度的基础,更是以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主要知识准备。基于对教材的了解,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使学生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
2、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2、在观察、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联络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和数学的亲密联络。本课的教学关键是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因为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了解的。因此清楚地建立起线段的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二、说教法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加学习的全过程,利用以下教法进行教学:1、直观教学法。经过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演示等,让学生多个感官参加,从实物感知过渡到图形表象,抽象出线段的图形,直观的认识线段的特征。2、活动体验法。新课标提倡“做数学”。学生只有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真正了
3、解知识,灵活利用知识。经过“看、比、画、折、说”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思索,引导探索,丰富数学活动经验。三、说学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础任务,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利用以下学法有效学习。1、观察操作法。“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尽可能给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觉知识,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2、合作交流法。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主动思索、实现思维互补,取得成功体验。四、说教学程序鉴于对以上的认识,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步骤: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谜语导入,学生猜谜语,谜底就是毛线,联络了生活实际
4、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展示一段毛线学生观察,发觉毛线在自然状态下有些弯曲。我将毛线两头拉直后,学生再观察,发觉毛线变直了。经过曲直比较,让学生感悟到线段是直的这一特点。学生试着操作,观察体会。告诉学生中间拉直的部分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线段。先请学生指认老师手中的线段,再同桌合作相互指认。老师指导方法,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新课程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感受知识,最终认识、掌握知识。所以我经过以下的活动情境加深学生的体验。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拉一拉:组织学生把毛线拉直,说方法,强调要捏住线的两端再拉直。顺势指出:把线
5、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在数学王国中有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引出线段。指导学生指认线段。接着再深入从拉直的这条线认识线段的两个端点,辅助多媒体在上抽象出线段的图形,闪烁端点,加深认识。指一指:组织同桌一人把毛线拉直,一人说说哪里是线段,并指指端点。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辨一辨:在对线段有了初步感知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经过自己的描述再次感受线段的两个特点,并立即经过想想做做第1题创设“小法庭”的情境,进行识别和说理,加深对线段特征的认识。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在学生对线段有初步的认识后,引导学生观察直尺、黑板、书本的每条边
6、用手摸一摸,知道这些边全部能够看成是线段,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其它的例子来加深了解,加深对线段的感受,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络。展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找线段。然后对折,告诉学生中间的折痕也是线段,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尝试。让同桌之间相互指指说说,巩固线段的特征。接着让学生试着在纸上折出比这条线段长或短的线段,学生直观感知线段的长短,为画线段的学习做好孕伏和渗透。3、学习画线段。激发学生画线段的爱好:你想自己换一条线段吗?认识画线段的工具尺子。老师一边示范讲解画线段的方法,左右压尺,不能动,延直尺画直线,两端加端点。学生尝试画线段,提问假如没有直尺能够有什么来画呢?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下,也试着画
7、一条线段,体会不一样工具的使用感受。三、游戏巩固,拓展延伸结合书中的练习,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好,在深化知识的同时取得成功的体验。1、找线段想想做做第2题。闯关“画线段”。第一关:连接两点画一条线段。先猜测,再画,评价。第二关:三个点。猜猜画完是什么图形?第三关:四个点。独立画,交流。在第3关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利用低年级学生爱玩爱比赛的特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从而愈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四、全课总结,质疑延伸。课的最终,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法进行小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抓住学习的关键,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引导拓展:你们还想知道线段的哪些知识呢?增强她们的探索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