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丁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过程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r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并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180多年探索中,找到的中国现代化之路,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唯一
2、正确的道路。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漫长进程中,我们经历过“学西方”的现代化尝试,失败/:经历过“学芯联”的现代化实践,虽然取得了不斐的成就,但终充还是“水土不服”,进行了重新探索和重新选择:经历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依靠群众运动急于求成的现代化进军,也不成功。正是有了这样多方面的实践、失败,再实践、再失败,我们才在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大胆探索中,找到r“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显然,这条道路的“唯一”正确性,来自中国180多年现代化实践的长期探索和反复检验,是实践的结论、历史的结论.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
3、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史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匆兴。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址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宓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逻辑严密
4、框架清晰、内涵丰富,系统地回答了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领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稔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要提高科学执政
5、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核心主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更兴。核心主题事关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等重大问题,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元问题”,是首先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因而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至要论述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史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巨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构成了实现
6、中华民族伟大曳兴的现实路径,只有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才能汇聚实现民族史兴的深厚基础和跨穗力。发展道路发展道路事关目标追求和路径选择,不仅关乎党的前进方向,而且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来看,其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因此,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乂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木经济制度,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宫裕的目标不断迈进.根本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始终将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置于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依兆力量。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实现的,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深厚的力量源。总体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总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开启r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引领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个国家
9、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完善的治理体系能够促进治理能力提升,良好的治理能力能够推动治理体系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IR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三要战略途径,是“中国之治”的成功之匙。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r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深刻揭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牛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决
10、定r我国的现代化必须是高度自立自强而不能是依附他人的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全体人民共同宓裕”,标明了我国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标明了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标明r我国的现代化是全面高质量协调发展的而不是单向度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标明了我国的现代化是包容互鉴、合作共嬴而不是封闭排他、国强必所的现代化。战略步.骤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第兴之路B展览时表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第次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
11、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扑。第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本路线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卜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为变”,因此,“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
12、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要坚持排除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帧向干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花动摇,坚决防止现代化事业走偏方向。总体任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是推进经济建设和经济治理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二是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治理现代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完善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保
13、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是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治理现代化。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四是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把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和社会共同体,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五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现代化。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实行最泮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14、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战略布局要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辩证统一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故略举措,三者都必须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改革:通过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碑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通过全
15、面从严治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完善坚定“两个维护”的各项制度,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国家制度完善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根本动力基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把握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U建筑的辩证关系出发,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屣的根本动力。要困绕揖点,不断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巴中起决定性
16、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协调配套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系列亚大问题,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对外关系一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耍内容,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贡献和理论贡献,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嬴、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荥、开放包容、清沽美丽的世界。二是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积累更多的经验。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
17、全新选择。未来,我们要努力创造出更加成熟定型、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更多的中国经验。战略保障如今,国际环境中的不酹定因素增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一是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仍然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世界上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二是处理好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关系。要把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联系起来,形成
18、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要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推动构殂人类命运共同体统起来,继续育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一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尤其要高度警惕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促进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实现发展和安全互促共进,建设治理效能更强、安全稳定局面更巩固、人民更加满意的平安中国.二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着
19、力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啡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制定决策,为新时代新征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指导。要运用好、发展好百年奋斗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探索中枳累下来的宝贵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指导未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同时,要不断深化对以往经胎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一步总结更为丰南更为成熟的经验。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耍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把现代化建设看成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在科学辨析既有经验并有效传承适用经5佥中开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顶层设计,在实践中把开拓创新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武要论述的理论内涵,还有其他许多方面内容,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