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江西省铅山县建设峰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45DOC (3).doc

    • 资源ID:3874653       资源大小:351.55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铅山县建设峰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45DOC (3).doc

    江西省铅山县建设峰顶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铅山县招商局二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 1一、森林公园的立项依据 1二、森林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1第二章 基本情况 2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2一、地理位置 2二、地质地貌及土壤概况 2三、气候、水文条件 3四、森林资源与植被 4五、野生动物资源 5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 6第三节 基础设施概况 6一、交通 6二、通讯 7三、生活设施 7第三章 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 8第一节 景观资源调查 8壹: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调查 8一、峰顶山景区 8(一)峰顶山森林景观 8(二)其他自然景观 9(三)人文景观10二、黄岗山景区13(一)森林、山地景观13(二)珍稀动植物14三、七星山庄景区14(一)自然景观14(二)人文景观15四、明清古街九狮奇峰景区16(一)自然景观16(二)人文景观16五、葛仙山景区18(一)自然景观18(二)人文景观20六、畲乡民谷风情村23贰:可借景观资源调查24第二节 旅游开发条件调查28一、旅游条件与障碍因素调查28二、开发条件调查28第三节 景观资源评价29一、评价原则和方法29(一)评价原则29(二)评价方法29二、峰顶山森林公园现有景物、景观一览表30三、各景区景点景物分布一览表31四、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M)评价 31(一)风景资源基本质量评价(B) 31(二)风景资源组合状况评分(Z) 33(三)特色附加分(T) 33五、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H) 33六、开发利用条件评价(L) 34七、评定结果35第四章 项目评价36第一节 经济效益评价36一、风景环境容量分析36二、旅游规模预测36三、园区建设初步调配想及投资估算37(一)核心景区建设与投资估算37(二)幅射景区投资概算39四、建设年限及资金使用计划39(一)建设年限39(二)资金使用计划39五、经济效益分析39六、经济效益评价40第二节 生态效益评价40(一)保护物种 维持生态平衡40(二)净化空气 改善环境质量41(三)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41(四)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41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价41第四节 结论42附图:铅山县峰顶山国家森林园主要景区分布图铅山县峰顶山国家森林园现状图(核心图)铅山县峰顶山国家森林园景点图(核心图)铅山县峰顶山国家森林园对外关系图第一章 项目背景 一、森林公园的立项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前进的步伐,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已不仅仅要求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还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与愉悦。因而,将自己放逐于大自然、尽情休憩身心的森林旅游观光活动已逐渐成为城乡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随着我国自一九九八年推出“扩大内需、拉动国内有效社会总需求”的经济政策并伴随“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征收存款利息税”、“增加法定节假日”、“调高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薪金”等一系列促动消费的措施相继出台,使森林旅游业既具有了人民群众自身需要的内在驱动,又拥有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微观调节手段的外在推动,成为一项具有良好发展态势、充满勃勃生机的朝阳产业,前景广阔而深远,极具投资价值,其收益远胜于消耗森林资源的伐木造材。 同时,作为森林旅游观光业主要物质载体的森林,还具有极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从生态体系建设的角度看:建设一座布局合理、结构科学的森林公园,不但可使宝贵的森林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而且通过合理生物改造与布局的森林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森林的蓄水保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生态屏障功能。从社会效益角度看:一座拥有优美环境和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的森林公园,不仅可为当地群众和过往游客提供一个赏玩山水、休憩身心的场所,且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生态研究基地,形成生态教育示范点,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林业科技知识,并可带动园区和辐射区内的服务行业发展,为当地群众和企业下岗人员就业、创收开辟途径。 因此,我县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以及区位优势,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业,使之成为我县建立二十一世纪现代林业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对我县林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林业产业体系与生态体系建设逐渐由采掘消耗型向保护利用型转变),同时也将成为反映本地区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 二、森林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峰顶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将突出体现“生态旅游”这一特色,以奇特瑰丽的森林自然景观为基础,结合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使森林三大效益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并倚横(峰)南(平)铁路、上(饶)分(水关)公路的交通之利,依托国际著名风景区福建武夷宫游客之众,以峰顶山景区为核心,将江西名镇-县城河口镇的明清古街、九狮山、天乳寺、“华东屋脊”黄岗山、道教名山葛仙山、太源畲乡山水风情等人文、自然景观纳入辐射区范围进行综合规划与开发,开辟成风格各异的景点(共六大景区),使之形成网络,为过往游客、当地群众、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旅游覆盖总面积(含辐射景区)达119246亩,集观光旅游、休憩渡假、科研教育、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型森林生态旅游区,并逐步朝着与福建武夷宫并驾齐驱的方向发展。第二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武夷山北麓,隶属于上饶市。地理座标为东经117°26118°00、北纬27°4828°24。东北与上饶县接壤,西与贵溪市、弋阳县为邻,南越武夷山通福建省武夷山市和光泽县,北连横峰县。南北最长处66公里,东西最宽处54公里,全境面积2177.6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3%。县城河口镇距省会南昌市248公里,距上饶市府所在地信州区41公里。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峰顶山景区建在距县城东15公里的鹅湖镇峰顶山,地理位置为东经117°4738117°5104、北纬28°141028°1637,东以鹅湖山至双合村打石坞为界,南至永平镇,西至上分公路,北缘鹅湖村,总面积20666亩,其中山林面积19756亩,旱地243亩,水域214亩,建筑及道路占地453亩。辐射景区情况:黄岗山景区位于县境最南端黄岗山镇境内,地理位置在东经117°4135117°4726、北纬27°521627°5508总面积41730亩,我国东南大陆第一峰、人称“华东屋脊”的黄岗山(武夷山脉主峰)座落于其中;七星山庄景区位于武夷山镇,毗连福建,地理位置在东经117°5002117°5413、北纬28°563528°5823,总面积20000亩,距峰顶山核心景区45公里;明清古街-九狮奇峰景区位于信江河畔,地理位置在东经117°4007117°4244、北纬28°182928°1954,该景区与核心景区相距15公里,面积4100亩(包含“九狮过江”、“天乳寺”、“九狮庵”等景观);道教胜地葛仙山距县城河口45公里,地理位置在东经117°4224117°4019、北纬28°050128°0311,面积12940亩;太源畲乡民族村景区距县城56公里,位于县境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17°2748117°3216、北纬28°033928°0121,面积19810亩。以上六大景区总面积119246亩,均有公路直达,交通便利。二、地质地貌及土壤概况全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并由东向西倾斜,形成了夏季南凉北热、水向西流的特点。武夷山脉横亘于境南,信江蜿蜒于境北。武夷山的四条支脉逶迤北向,直抵信江南岸,其间汇集三条河流:陈坊河、杨林河、铅山河,分别穿越县境西部、中部和东部,北流注入信江。使全县形成了由南向北渐次降低的三种地貌:南部中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和北部低丘河谷平原区。峰顶山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位于中部低山丘陵区,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成土母岩大多为变质岩和沉积岩,常见的有千枚岩、片麻岩、石英岩、泥岩、砂岩等,风化后均为深厚的红壤,酸度较大,由于植被保存好,故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较好。而七星山、葛仙山、太源畲族乡及黄岗山景区则属南部山区,其成土母岩主要是酸性或中性岩浆岩,常见的有花岗岩、正长岩、二长岩、斑岩,且有少量安山岩和粗面岩分布,风化后多发育为黄棕壤和黄壤,因植被茂密、土壤腐殖质含量丰富,故肥力很高。三、气候、水文条件1.气候我县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季风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1)无霜期:每年出现霜的时间因地形高度不同而有迟早。海拔240米以下地区,初霜期11月中旬,终霜期在3月上旬。山区的初霜期要提前几天,终霜期则要到3月中旬,甚至下旬。全县平均霜期约110天,无霜期约256天。因历年南下冷空气的强弱程度和路径有所不同,初、终霜日期年际间也有变化。初霜最早日期为10月24日(1981),最晚为12月10日(1980年),前后相差48天,终霜日最早为1月30日(1973年),最晚为4月9日(1963年),前后相差70天。 (2)四季特点春季:春季自3月下旬起至6月上旬止(农历“春分”至“芒种”间),为期75天左右。这段时间夏季风渐起,冬季风逐步衰退,长江流域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致使天气乍暖乍寒,阴晴不定,时而雷雨交加,时而大风突起,有时夹降冰雹。雨量较多,3至5月份平均降雨量为722.5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的42%。平均每月雨日19天。“入梅”后,雨量更为集中,常连绵十数日不见太阳。本季也是风速最大的季节,有时达2.2m/S2.4m/S。此季公园内山花烂漫,适合春游、踏青、感受春的气息与生机。夏季:6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夏季(农历从“芒种”、“夏至”间开始,至“秋分”前结束)持续110天左右。本季多南支流,为西太平洋“副高”所控制,气温逐渐升高。初夏尚处于梅雨季节,日照少,湿度大,升温较慢,时有势如瓢泼的连续性暴雨出现。“出梅”后雨季过去。降水量显著减少,但不时仍有雷阵雨。进入盛夏,日照陡增,暖湿气流加强,气温急升,七、八两月35oC的日温,约32天。本季将是森林公园避暑休闲项目的旺季。秋季:9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秋季(农历大致从“秋分”后到“小雪”后),为期70天左右。本季受稳定性高压控制,少雨,日照多,风速小。正常情况下,暑气逐渐消退,“秋高气爽”。但有的年份也会出现回热,伏天虽过,但炎热尚有余威,气温不但不降反而有所回升,甚至超过夏热,令人难耐,俗称“秋老虎”。不过“秋老虎”只在当午逞威,早晚仍有凉意。当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受高气压控制,就会出现秋旱。也有少数年份,因冷暖空气相持时间长,会出现秋雨连绵天气,有时甚至持续10余天,人们称之为“烂秋”。“烂秋”平均每三年遇一次。因“秋老虎”逞威,人们仍将大量前往森林公园纳凉消暑,至10月中旬公园避暑项目开始逐渐进入淡季。冬季:冬季从12月上旬起于第二年3月中旬止(农历“大雪”后入冬,“春分”前终冬),为期122天左右。这期间,因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逐渐下降,日平均气温在10oC以下。平均雨量为247.8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14%。有霜冻、雪淞、雪潮天气出现。本季多东风,最大风级为9级,每隔710天受一次影响。强冷空气南下过程降温最大为21oC,平均每天降温4.2oC;日最大降温为9oC,出现在1969年1月27日31日。每冬必雪,但为期不长;即使厚积,消融也快,至晨霜凝重才见薄冰。罕见冰封。可见寒而不严。表1:铅山县主要气候要素气候()日照时数降水量mm蒸发量mm无霜期年均最高最低10有效积温天数初霜日终霜日17.918.729.41.65.650005500195217332000157025611月中旬3月中上旬 表2:铅山县不同海拔高度的年、月平均气温 单位:月地点海拔(m)123456789101112年平均汪二505.87.612.417.822.525.529.729.125.419.713.67.918.1河口555.67.311.817.822.225.529.429.025.219.413.58.017.9杨林1005.67.712.117.521.825.028.828.324.719.213.28.217.7紫溪1905.67.711.917.121.224.427.927.524.018.713.08.117.3篁碧5004.26.310.315.619.321.624.523.921.317.011.67.115.2炭坪6303.75.89.814.918.420.923.823.320.516.010.76.214.5葛仙庙10373.34.48.413.517.820.524.423.120.015.49.54.113.72.水文铅山县处于武夷山多雨区,年降雨量达1733-2000毫米,地表径流年均来水量26.5亿立方米,境内江河溪流密布,集水总面积2177.66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也相当丰富,以分布在沿河山谷地带的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以及零星分布于稼轩、马鞍山、港东蝙蝠洞、港东神仙洞(与虹桥神仙洞同名)以及陈坊等地的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的供水最大。据测算,地表径流总量每天约97215.9吨,年径流量0.355亿立方米。主要水文指标见下表: 表3:铅山县各地降水分布情况 单位:m、mm地 名汪 二河 口永 平陈 坊车 盘石 垅西 坑七星山黄岗山海 拔5055801002253806401408.62157.7一日最大降水量221.0209.8140.5134.1128.3174.8152.0227.8226.9年降水量1697.61732.21812.61887.11845.12001.22173.22215.83104.0表4:铅山县境内各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河流名称陈坊河杨林河虹桥河桐木江新安河石溪河全 县合 计共计县境内县境内信江以北流域面积(KM2)68941146591.8879070.48132.23217.772178.36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3)7.51544.88456.15031.056610.11050.81051.60292.395527.01083.灾害 因铅山地处赣东北暴雨中心区,暴雨较频繁,降水强度大。河口日降水量曾达209.8毫米(1982年6月19日),一小时降雨量达60.3毫米(1970年6月8日)。故主要为洪涝灾害。雨季时常江河横溢,尤其因上游植被破坏严重,经常山洪暴发、山体滑波,对农业影响极大,因而更有必要通过建立森林公园以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森林的生态屏障作用。 四、森林资源与植被 铅山县是江西省森林资源大县之一,在资源数量上居全上饶市第三位,生物种类居全市第一。据一九九九年度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217766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65987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6.2%,非林业用地51779公顷;林业用地中,森林地类135760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1.8%,疏林地5611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灌木林地19313公顷,占林业用地11.6%。全县活立木总蓄积404万立方米,按树种划分为杉木39万M3,松类91万M3、阔叶树274万M3、毛竹4283万根。全县森林覆盖率71.3%。因海拔高度的差异,全县植被形成明显的自然分布带。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主要树种有台湾松(黄山松)、铁杉、柳杉、三尖杉、粗榧、山剌柏等。分布在海拔15002000米地带,林相较整齐。在黄岗山海拔1500米等高线附近,有成片的天然铁杉林,面积约900亩,为全国所罕见。海拔2000米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台湾松、铁杉、柳杉、红豆杉、粗榧等针叶树和橡木、木兰、光皮桦、鹅掌楸、大穗鹅耳枥、化香、大叶楠、山核桃、栲、槠等阔叶树混生。林相大都整齐。主要分布在英将、紫溪、葛仙山、石涵至陈坊、太源以南,以及湖坊西南一线。这一带为本县主要林木区。常绿、落叶针阔叶混交林:树种繁多,常绿树种有甜槠、曼青岗、栲类、木柯、冬青、杜英、厚皮香、天竺桂、豹皮樟等;落叶树种有枫香、拟赤扬、黄檀、山矾、苦楝等,常和杉、马尾松伴生。林相“多代同堂”,呈次生态趋向。主要分布在陈坊乡的长寿源、福田,港东乡的石涵,杨林乡的项源,紫溪乡的排山、汪源,稼轩乡的轸源,英将乡的周道坞等地。常绿阔叶林(照叶林):能综合反映中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的地带性典型植被。主要分布于800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代表树种以壳斗科的栲类各种、樟科的樟、天竺桂、乌药、山茶科的木荷、山茶、柃木为主,由于人为干扰,有些植被屡遭垦伐、火伐。经封山育林森林植被恢复后,虽侵入一些落叶阔叶树种,但仍保持其照叶林的自然景观。亚热带低山丘陵暖性针叶林:主要是马尾松、杉树组成的大片纯林,分布于1000米以下低山丘陵区,往往与毛竹形成杉、竹混交林,也有形成针阔叶混交林。毛竹林: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地带,以海拔300米至800米为主。有千亩以上的连片纯林。此外,还有成片的次生植被、灌丛草被(即荒山草地)和低海拔区的栽培植被等。据调查:全县野生高等植物有2500余种、100多个科、200余属,普遍分布的主要木本植物有木荷、栲、楮、枫香、樟树、松类、杉木。此外,已列为国家与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有南方铁杉、南方红豆杉、榧树、香樟、青钱柳、香果树、中国柳杉、银杏、厚朴、杜仲、凹叶厚朴、福建柏、浙江楠、紫茎、花榈木、三尖杉、伯乐树、连香树、鹅掌楸、天女花等40余种,其中古老的天然柳杉林、国内罕见的大片南方铁杉林及高山黄杨木矮林,尤为珍贵。 五、野生动物资源 铅山县地处武夷山脉北麓,既具有亚热带的本性,又略有暖温带的特性。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地域与生存条件,物种极其丰富。其区系主要以东洋界华中区为主,但也含有一些古北界的成份。据调查:鸟兽类野生动物有200余种,两栖爬行类100余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黄腹角雉、褐林鸮、毛冠鹿、短尾猴、金猫、白鹇等30余种。蛇类查明的有3科22属40种,其中棕灵剑蛇、双全白环蛇、崇安斜鳞蛇为我省新记录。昆虫更是种类繁多,经初步鉴定,蝶类7科69种,蛾类25科243种。 这些众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与土壤、水分、阳光、大气、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在这里构成了典型的亚热带中低山生态系统,对了解研究我国亚热带中山地生态系统的发生规律、对衡量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后果评价准则、对发展林业、改善人民生存环境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以上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种类、群落在森林公园所规划的核心景区与辐射区内错落分布,可供游人与科研人员观赏、考察。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 铅山县城位于信江河畔的河口镇,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因旧时航运发达,是附近各省、县的物资集散地,故称“八省通衢”。全县现辖8个建制镇、17个乡、9个场(圃),总人口39.7万人,耕地面积21844公顷,人口密度182.3人/km2,人均国民收入2872元/年、纯收入1957元/年。 根据已掌握的统计资料反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连年呈上升趋势:1995年为131129万元,1996年137623万元,1997年151177万元,1998年15492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为90500万元,1996年102500万元,1997年111600万元,1998年113830万元;财政收入1995年6221万元,1996年6719万元,1997年6052万元,1998年8088万元。以上几项经济指标反映出铅山县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且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开拓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现已与外商、外地企业以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联办、创办各类现代化企业十余家,经济效益及财税收入十分可观。第三节 基础设施概况 一、交通1.公路 目前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各乡、镇(场)及周边县市辐射的公路交通网络,境内共有公路60余条,总里程600余公里,其中梨(园)温(家圳)高速公路穿九狮景区而过,闽赣公路(上分线)自南向北贯穿全境。“九·五”计划期间,县财政及个体私营业主投资350万元改造了杨林至葛仙源7公里三级砂石旅游通道,延伸了葛仙源至山脚的旅游公路,开辟了另一条伦潭至下马石的9公里旅游通道,新建游步道4公里;拓宽了上(饶)分(水关)线主干道宝岭至鹅湖书院(森林公园核心景区)的旅游通道,开通了鹅湖书院至峰顶山的旅游公路;篁(碧)黄(岗山景区)旅游公路正在兴建;上分线分水关处至七星山庄的公路已开辟成功;还投资110万元对进入太源畲乡民俗风情村的陈(坊)太(源)公路按三级沥青道路标准进行了改造.各旅游景区的公路已形成网络,四通八达,可谓畅通无阻。此外,附近的著名风景名胜区武夷宫、三清山、圭峰、龙虎山等均可与全县各景区直通班车、旅游车,十分便利。2.铁路 横(峰)南(平)铁路及上饶联络线连接浙赣复线,在县内里程达80余公里,贯串森林公园规划区所在地武夷山镇、鹅湖镇、永平镇、河口镇,为铅山带来大量流动人口。3.航运 信江自东向西贯串境北,穿越路程38.8公里,直通鄱阳湖,终年可通航,但因现在陆路交通便捷,故自八十年代中期起这种内河客、货轮的作用日渐消退,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通讯 截止目前,全县城乡固定电话用户数31000部,“全球通”及“中国联通”手机用户数7000户,模拟机用户数为500户,共开通GSM机站18个(全球通12个,中国联通6个),模拟机站4个,在全县境内通话顺畅,基本无通讯盲区。 三、生活设施全县电视、电话、电线已实现了“村村通”,液化气、自来水、电力均供应充足,随着电力农网改造工程竣工,森林公园规划区的电费将大幅下调,可节约大量费用。“九·五”期间,已架设了江村至鹅湖书院、石垅至黄岗山景区、陈坊至太源畲族乡、分水关至七星山庄的高压输电线路,并初步解决了部分景区供水问题。但目前各景区内部住宿条件尚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公厕与垃圾处理亟待解决。第三章 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一节 景观资源调查铅山,位于武夷山脉北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名闻遐迩。她不仅拥有大量仙灵逸致的泉峰石洞等自然景观,还积淀了源远流长的释、道、儒三教文化底蕴,加之交通便利(航运发达)、地处要冲,成为明中叶以后江南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五大手工业区域系指:景德镇的制瓷业、松江的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和铅山的造纸业),与国内各地乃至日本、南洋建立起了极紧密的商业联系,并聚集了大批能工巧匠,在造纸工艺、竹制品工艺、根雕艺术方面取得了为世人称道的成就,形成了铅山的特色文化:古镇建筑文化、竹艺文化、纸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畲族兄弟特有的畲民文化。这些文化积淀而成的人文景观与天地造化形成的自然景观使铅山具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开发潜力。壹: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调查在峰顶山森林公园中,大量这些璀璨夺目的人文景观与奇特瑰丽的自然景观如珍珠般散布、镶嵌于碧绿的群山之中。只见幽谷深壑、云遮雾绕,林木蓊郁、流丹溢翠;古迹形胜、梵宫琳宇,迷离掩映;鸟语花香、飞瀑流泉。可谓“山水林泉,交相辉映;风物景观,美不胜收。”一、峰顶山景区峰顶山,又名鹅湖山,系武夷山系支脉,自闽赣交界处之分水关逶迤北来,结秀于鹅湖。唐大历中,洪州(今南昌)马祖道一(马祖系禅宗六祖慧能法嗣南岳怀让禅师之徒,为南岳第二世,其洪州禅在中唐时风靡天下,盛极一时)的弟子大义禅师(系南岳第三世)来此开山植锡,大阐宗风,使鹅湖一山声名远播,并有唐德宗赐额“鹅湖峰顶禅院”、景德间改赐“仁寿禅院”之盛举。盛名之下,加之鹅湖正当闽浙赣三省之要道,因而,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吕(祖谦)、二陆(九龄、九渊)选择此山进行学术交流辨论,史称“鹅湖之会”。此次盛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学术论辨大会,与会者数百人,天下精英,云翕雾聚,极一时之盛。南宋著名爱国将领、词人辛弃疾与陈亮亦时曾相聚于此,论政填词。遂使峰顶山于优美的自然景观之外,积淀了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一)峰顶山森林景观峰顶山历来林木蓊郁、古树参天。她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枝繁叶茂、秋季层林尽染、冬季玉树琼枝,每个季节均有不同的季相,各具风韵。置身其中,意境深幽,“曲径通幽处,空山鸟鸣中”是其生动写照。因而才吸引了历代大德高僧在此卓锡传经、名儒巨匠在此相与辨论。山中曾分布有大量的古枫、银杏、柳杉、罗汉松等珍贵树木,大多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但因“十年浩劫”使许多参天古木毁于斧锯之下:一株直径1米以上、高达30余米的千年银杏,三株树龄数百年、直径80cm以上、高可达20余米的古柳杉,均在1968年被伐倒,现仅存树墩使人依稀可以想见其当年枝繁叶茂、盘根错节之景象。为了保护和恢复峰顶山诱人的山水画卷,森林公园的筹建者铅山县林业局一方面下大力气封山育林、对现存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另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引种马褂木、南酸枣、白花玉兰、红花玉兰等观赏性强的花卉树木,同时对现有竹林、油茶林、杉木林等进行抚育和景观改造,目前已使峰顶山逐步恢复旧观,又拥有了宝刹名山之巍峨气象,林相比以前更富层次感与艺术感:那漫山的山杜英绿里透红,无垠的竹海葱茏挺拔,遍地的皂角、杨梅、野枇杷,加上那些憨不知机的獐、麂、兔、刺猬、野猪等在林中追逐,形成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森林生态景观,加上那些星罗棋布、拔地参天的古老枫树、锥栗树,使峰顶山的景致更加美丽动人。(二)其他自然景观峰顶山是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其内贵人峰、菡萏峰、增胜峰、鹅湖峰、唐帽峰、皂斗峰参差如画、翠色可挹;鸳鸯泉、瀑布泉、大义泉,飞泉奔泻,烟雾疏密之致,更自奇幻,隐隐然若有高人在焉!松风岚气,袭人襟裾,使人恍如身处白云翠岫间,飘飘然而欲仙。1鹅湖峰:系峰顶山上部之最高峰,海拔690米,顶出三峰,端中见秀。据铅书·鹅湖峰顶三胜记云:汉时,有“湖寝九百亩”,种荷为利,故称荷湖,山亦从名。东晋龚氏居山蓄鹅,其双鹅育子数百,羽翮成乃去,故更名“鹅湖”。又一说则云:自山之南望之,该山“宛若冲天之鹅,展翥欲奋”;从山之北望之,“又若荷之吐蕊”,山因形而得名。山中泉水淙淙、翠竹夹道,古木参天、四季常绿。2菡萏峰:状若莲花、欲开未开,瓣瓣丛裹,有含香将吐之势,故名。3贵人峰:在菡萏峰左。鹅湖山(峰)右端之拱岩,岩俨如显贵高官在朝堂垂绅正笏之状,故名。4唐帽峰:高耸巍峨,似我国唐代人所制之冠。5钵盂峰:又名木鱼山。端庄耸肃,顶平而坦,俨然一钵在床。朝岚夕霭,翠滴花香,蒸云掩日,疑人天之享斋供焉。养庵禅师颂此峰曰:“一钵峰头映晚帘,赵州洗处已非堪。昔年庾岭谁能动,蓦地移来最上庵。”传闻此峰乃地气汇聚之处,寺庙兴建时务必将正门对正此峰中心。6增胜峰:在唐帽峰之左,相传为镇山之青龙。7舍身崖:壁立数十仞,下临深不可测。相传新罗(今朝鲜南部,古国名)名僧慕大义禅师之风,遂来山参访,到峰顶山才知禅师已圆寂,叹曰:“本为法来,师亡,法亦何在!”乃于峰顶禅寺坐禅颂经数日后,投崖而死。几日之后,异香满谷,乳泉流出,其弟子乃入谷查看,见其端坐崖下,身体不伤,怀中一偈,曰:“三千里路礼师颜,师已归真塔已关。鬼神哭泣师何在?空山只见水潺潺。”遂以香泥固之,祠之大义之旁,命其崖为“舍身崖”。8龙、虎、狮、象四相山:相传大义禅师在峰顶山传经,直说得天花乱坠、落英缤纷、舌绽莲花、口吐春蕾,西方佛祖驾前天龙八部中龙、虎、狮、象纷纷赶来护法听经,环于寺旁,化为龙、虎、狮、象四山。龙山似巨龙侧身听经(龙头恰好落于寺旁),虎山如猛虎伺机扑食,狮山象雄狮八面威风,象山若天象巍然不动。9龙井:在慈济禅院之后,水自石出,毖涌成池,从不干涸,其色碧、其流驶。据乡人云:以往逢天时大旱,在此祷求辄雨应时而至。供奉有龙王神位。10大义泉:发源峰顶,蛇行五里许,进入仁寿院。11罗汉塘:在贵人峰侧。形圆如堤,水平如镜,据传大义禅师一日信步闲游至此,展开慧眼,见一罗汉菩萨在沐浴,遂将此命名为罗汉塘。晋代龚氏可能就是在此塘中蓄鹅。12瀑布泉:在舍身崖之旁,飞流数十丈,二十里外即可见,使峰顶山静中寓动,奇山异水、交相辉映。明朝大学士(宰相)郑以伟有诗赞此:“云絮兜罗绵,山垂苏幕遮。尚欠华巾在,一条解结斜。”13石井:在峰顶山南麓。广五丈,深不可测。水清洌甘甜,不溢不涸,昼夜不竭,能灌溉田数百亩,清康熙帝游历至此,御笔亲题:“石井波分太极泉”。传闻在此扔一根鸭毛也会沉入水中杳无踪迹,故云此泉乃“海眼”,可直通大海,其实应为地下水之虹吸作用所致,宋大儒朱熹曾就此作诗题石井:“一窦阴去万斛泉,清秋曾此弄清涟。人言堪碧深无底,只恐潜通小有天”。井上石纹隐起,错缕如莲花倒生,堪称奇观。14皇袍岭:又名寒婆岭,在增胜峰北,是以往到峰顶寺官道必经之处。此处与太子庙一起有一个关于明皇子(究系何人不可考)抑强扶弱、护持佛法的传说:嘉靖十四年(1535)大学士(宰相)费宏卒于京都,终年68岁。嘉靖帝为褒奖其平定宸濠之乱及辅佐朝政之功绩,特御笔亲批其灵柩运回铅山“风光大葬三日”,不料费宏家人为延续其家族兴盛,将御旨私改为“大葬三月”以寻觅葬坟之“风水宝地”,选来选去,选中峰顶山慈济禅院的大雄宝殿乃地气最旺之所,决意葬之。阖寺僧人无力抗争,感伤即将寺毁人散,无不愁眉,恰逢一位皇子(民间俗云太子)一路游玩至铅山(今永平镇),问有何处可布施参访,答曰:“慈济禅院”,遂往焉。见阖寺僧人愁眉不展,及问乃知其故。遂决意护持佛法、抑强扶弱。乃在费氏扛棺上山之日,于寒婆岭官道泼满粪水,置八仙桌于道正中,上立一凳挂皇子龙袍于其上,待棺椁扛至,众人见皇袍“坐”于道之正中,皆大惊,无不匍匍叩拜,一身粪水腥臭难当。皇子喝令其倒退而行下山,以为惩戒。禅寺得以保全,因此僧众命此岭为皇袍岭。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铅山县建设峰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45DOC (3).doc)为本站会员(李主任)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