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乡村旅游发展毕业论文设计.doc

    • 资源ID:3908439       资源大小:191.54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乡村旅游发展毕业论文设计.doc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系 别 工商管理系专 业 旅游管理班 级 2008-2班学生姓名 赵洪涛二一二 年 四 月 二十 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姓名赵洪涛系别工商管理系专业旅游管理班级2008-2班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目的意义:发展乡村游是因为现在大城市的人生活压力大、人们有一种释怀的感觉、可以放松身心,因为在城市没有一种田家乐园般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农村生活,所以农家乐等项目正好迎合他们胃口。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与计划: 要求: 1论文内容充实,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点、论据要协调一致。 2逻辑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字简练、术语规范。 3数学模型(案例分析)运用适当,图表形式正确。 4收集资料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由指导老师审定后确定为主要参考文献,其数量不少于12篇。 5论文力求有新意,字数不低于10000字。计划:1参加系统一安排的“如何撰写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讲座。2与指导教师联系进一步明确论文的题目和所研究内容,并收集相关资料。3在老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并经老师审定后开题。 4实习期间与指导教师通过电话、互联网随时沟通,完成论文初稿、二稿和三稿撰写工作。 5返校后,及时向老师汇报论文撰写情况,指导教师对论文进行审阅、修改、定稿。 6系论文质量监控小组做论文定稿的审查。7评阅教师做论文评阅。时间安排: 2011.11.19: 系里统一组织讲解如何撰写旅游管理毕业论文。2011.11.20-12.02: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指导学生选题,搜集相关资料。2011.12.03-12.31:指导教师审定题目,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2012.01.01-03.02:指导教师以电话、互联网等方式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初稿。 2012.03.03-04.30:指导教师以电话、互联网等方式指导学生完成论文二、三稿。2012.05.08-05.09:学生返校,上交毕业实习材料,汇报毕业论文撰写情况。2012.05.11-05.14:指导教师与学生反复沟通,修改论文,论文定稿。2012.05.15-05.18:上交论文,系论文质量监控小组审查论文内容与格式、打印装订。2012.05.19-05.22:审阅人审阅论文,学生做论文答辩准备。2012.05.20-05.29:论文答辩,评定成绩,推荐优秀论文。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20 年 月 日专业指导委员会意见(签字):20 年 月 日系主任意见(签字):20 年 月 日毕业论文(设计)评语及成绩一、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20 年 月 日二、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字: 20 年 月 日三、答辩委员会评语四、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学生所在系盖章: 20 年 月 日五、答辩委员会主任单位 答辩委员会主任职称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20 年 月 日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 黑龙江省乡村旅题目 游发展模式分析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赵洪涛二O一二 年 四 月 二十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摘 要乡村旅游在国外早有发展,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后,现在乡村旅游则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乡村旅游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时期就有“拜山”、“踏青”的习俗。在我国新时期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也被赋予的不一样的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三农问题备受重视。国家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而发展乡村旅游就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农村建设也给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在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下,黑龙江省也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本文就以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模式介绍对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评析。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乡村旅游开展的比较早,但由于受历史与地缘因素的影响多年来一直处于国内较低的发展水平。为了更好地开发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促进其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和对文献的分析等方法系统的对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对乡村旅游的介绍、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黑龙江省乡村旅游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分析和对策、黑龙江省乡村旅游模式今后的发展的建议和可持续发展等。本文希望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模式走出发展规划不合理、产品文化内涵不丰富、特色不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专业人员匮乏的现状,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统筹规划、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统一管理形成规模发展模式。关键词:黑龙江省;乡村旅游;旅游模式英文标题AbstractII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1 绪 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11.3 研究意义12 乡村旅游相关理论概述22.1 乡村旅游的起源22.2 乡村旅游的定义23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现状43.1 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头戏43.2 形成较高水准和品牌独特的乡村旅游线路及景区53.3 初步形成比较适应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经营模式54 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74.1 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74.1.1 基层政府管理水平低、行业法规缺乏74.1.2 粗放型经营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74.1.3 缺少文化内涵和创新模式74.1.4 旅游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74.1.5 专业人才匮乏84.2 黑龙江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84.2.1 政府主导,联合经营84.2.2 依托资源打造品牌形象84.2.3 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84.2.4 规范服务, 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94.2.5 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94.2.6 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95 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105.1 国有农场/牧场模式105.2 企业/机构独立经营模式115.2.1 葡萄王国115.2.2 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115.2.3 北大荒现代农业园115.3 农业分散经营模式115.3.1 吕家围子屯125.3.2 杜尔伯特县烟筒屯镇当奈村125.4 政府支持下的农户联合经营模式12结 论14参考文献15致 谢161 绪 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乡村旅游是指以乡土观光、乡野休闲、乡俗体验、乡居度假为目的,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为基本载体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田园风光观光休闲旅游是指经济与观赏农林牧作物的观光采摘旅游,鲜食餐饮休闲,农村劳作体验休闲旅游,农村民俗活动观光休闲,农家餐饮住宿体验休闲。果林观光与瓜果采摘、大棚观光采摘与冬季生态餐饮、花卉园艺观光与销售、禽畜鱼猎获与鲜食餐饮、宠物观赏与领养、家庭农副产品加工参与体验、农业劳作体验、农家牧家渔家生活体验、乡村民俗体验。 森林休闲旅游包括观景游览、宗教文化观光、康体健身、生态养生、山野运动、其他配套休闲度假。观景游览:包括森林植被、山岳风光、地质地貌、溪涧瀑布、天象景观等等的观赏,可以步行登山,可以乘坐缆车、索道、船舶、竹筏、汽车等等。康体健身,它包括常规登山、穿越、山野运动、拓展训练等等,都是时尚旅游的发展方向。生态养生,它是森林负氧离子的重要功效,结合中草药、膳食养生、康体疗养等等,可以形成森林养生旅游。山野运动,它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进行徒步穿越、攀登、户外运动等项目。发展乡村游是因为现在大城市的人生活压力大、人们有一种释怀的感觉、可以放松身心,因为在城市没有一种田家乐园般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农村生活,所以农家乐等项目正好迎合他们胃口。还有就是农村的资源相对薄弱,为缓解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当地政府开发和引导下,一批批农家游、生态游、体验休闲游等相续出现,这对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短贫富差距、缩短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发展共赢。2 乡村旅游相关理论概述2.1 乡村旅游的起源西班牙学者Rosa Marý´a Yagu¨e Perales (2001)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Homecoming or Traditional Rural 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Modern Rural Tourism)两种。 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实际上,传统的乡村旅游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都广泛存在,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2.2 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主要有以下观点: 西班牙学者Gilbert and Tung(1990)认为: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OECD,1994,P.15)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 以色列的Arie Reichel与Oded Lowengart和美国的Ady Milman(1999)简明扼要的说: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具有农村区域的特牲,如旅游企业规模要小、区域要开阔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 英国的Bramwell and Lane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3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现状黑龙江省依托“三农”旅游资源和富有特色的“北国风光”旅游区及产品体系,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把握产业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06年黑龙江省旅游局专门推出哈尔滨阿城、哈尔滨大庆杜蒙、哈尔滨五大连池、哈尔滨伊春等七条乡村旅游线路。2007年全省评比推出了涉及乡村旅游的各类省级示范区(景点)276家,其中涉及“三农”的示范( 景点)76家。2008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00. 6万人次,创汇8. 7 亿美元,全省乡游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省旅游业各项指标的60%左右1 赵宏光,阴祖峰.吕家围子农家旅馆带活一方经济N.哈尔滨日报2。2009年初在深刻认识和理解新农村旅游的重大现实意义后,提出将“发展乡村旅游”升级为“新农村旅游工程”,真正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2010年黑龙江省旅游局出台了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系统阐述和明确了黑龙江省新农村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等,这是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性、指导性、规范性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目前全省已评定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省农科院园艺分园、齐齐哈尔甘南县兴十四村等50余家乡村旅游示范点,100多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向全国申报了10余家全国工农业示范点,并开发了大海林雪乡、向前乡新合村、镜泊湖朝鲜民族村、帽儿山吕家围子屯、年丰朝鲜民族自治乡等多处农家乐旅游景点。牡丹江等一批城市被国家定为“全国十个乡村旅游”典型城市之一,北极村、兴十四村、达斡尔哈达新村、扎龙自然保护区等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具体表现为如下优势:3.1 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头戏2006年到2009年,黑龙江省依托“三农”资源、国家政策和产业机遇,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发展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战略重点和对策措施,结合农业游、休闲游、风光游,进一步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迅速规划并合力推进,由落后地区跃升为全国乡村旅游的中上游省份。到2007年全省评比推出了涉及乡村旅游的各类省级示范区(景点)276家,其中涉及“三农”的示范区(景点)76家 。牡丹江等一批城市被国家定为“全国十个乡村旅游”典型城市之一,北极村、兴十四村、达斡尔哈达新村、扎龙自然保护区等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2008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00.6万人次,创汇8.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9%;接待国内旅游者8352.5万人次,旅游收入50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2%和31.9%;旅游总收入实现56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 北大荒旅游EB/OL.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大荒网, http:/www.chinabdh.com/bdhly/.。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全省乡村旅游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省旅游业各项指标的60%左右。3.2 形成较高水准和品牌独特的乡村旅游线路及景区黑龙江农村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古镇和传统文化村落众多,民族风情独特,民俗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拥有众多的机械化农场和农业村屯,而且民风民俗独特,除汉族外,还聚居着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资源。省旅游局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开发,目前全省已评定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省农科院园艺分园、齐齐哈尔甘南县兴十四村等50余家乡村旅游示范点,100多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向全国申报了10余家全国工农业示范点,并开发了大海林雪乡、向前乡新合村、镜泊湖朝鲜民族村、帽儿山吕家围子屯、年丰朝鲜民族自治乡等多处农家乐旅游景点。3.3 初步形成比较适应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经营模式黑龙江省现有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经营模式,一是毗邻客源型。主要是借助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而进行的“农家乐”、“鱼家乐”、“山里人家”、“采摘品尝”、“农村度假”等家庭式的经营模式。二是资源利用模式。借助所居乡村自身的或附近的有名气的农业、农村风情和景观,所进行的引导城市居民景观,休闲、养生的“美食村”、“民俗村”等经营模式。三是毗邻客源与依托资源的混合模式。主要是农民、农家和经营者共同经营的“农家乐”、“休闲观光度假”和“乡村运动俱乐部”、“度假村”的混合经营模式。四是具有较高水准的综合经营模式。主要是由政府、企业、农民共同投资或经营的大规模、高水平的垄断性农村地域内的著名景区和景点的综合开发模式。比如哈尔滨的“二龙山风景区”、“国际滑雪基地”,牡丹江的“镜泊湖风景带”、漠河的“北极村”、齐齐哈尔的“扎龙自然风景区”,等等。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优势突出,适宜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普展示、乡村休闲度假、农家乐等形式的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一种新业态,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是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业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村就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措施。同时,对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早在2009年初,我们就提出我省要将“发展乡村旅游”升级为“新农村旅游工程”。要大力发展新农村旅游,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战略部署,加快“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加快我省城乡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为全省新农村和旅游名镇建设打好基础的战略高度和目标定位,去深刻认识和理解新农村旅游的重大现实意义,要真正将新农村旅游作为一项工程抓实抓好。为此,我们组织专人进行调研,多次召开局务会议研究,终于在今年制定出台了指导意见,系统阐述和明确了我省新农村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称得上一部具有战略性、指导性、规范性.的纲领性文件。4 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4.1 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4.1.1 基层政府管理水平低、行业法规缺乏 目前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层次水平还不高,自发、盲目、无序的状态还随处可见。虽然省政府相关部门为了全省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并作出了全局部署,但是一些基层政府尚未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各地基层政府也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经营者及游客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4.1.2 粗放型经营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依托,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乡村旅游能否持续发展。在调查中发现,黑龙江省一些乡村缺乏发展乡村旅游的长效机制,部分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薄弱,急功近利,着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和全局划,盲目跟风开发等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农家乐”是乡村旅游发展初级阶段主要形式,在全省“农家乐”的热潮中大批游客进入乡村,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餐馆旅店生活垃圾的剧增、旅客旅游过程中制造的垃圾等都超过了当地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务必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4.1.3 缺少文化内涵和创新模式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较晚, 一般停留在初级水平, 多是各自为战, 单打独斗, 产品单一, 没有系列产品, 形式雷同, 主要以“农家乐”为主。这样浅层面的旅游项目, 难以满足多种口味的旅游者, 对于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相差很远。需要强调的是,农家乐 是一种非常好的乡村旅游形式, 依托农家乐这一载体, 融入东北地方民俗文化的内涵, 将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途径。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是真正的旅游吸引因素。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基于这种独特、传统的乡土文化,挖掘其内涵,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用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吸引和感染旅游者。在发展中传承传统乡土俗文化,避免开发过程的过度现代化。现阶段初级乡村旅游的“农家乐旅游”存在产品雷同、项目单一、活动内容乏味等普遍现象,这种经营模式势必会引起乡村旅游市场的萎靡。依据乡村旅游的资源环境优势,只有采取将生态内涵注入乡村旅游的这一创新模式才能使乡村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4.1.4 旅游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乡村旅游是在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交叉的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新型旅游模式,这就需要发展地具有完备且与之相适应的旅游支持体系。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一方面是黑龙江省农村地区面积较大,只有距城市较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较强,部分非常富有潜力和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较差,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交通以及餐饮和住宿环境都有待于改进。另一方面是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当地农民以及部分企业投资者,相应的旅游知识和管理能力都比较欠缺,从而导致服务水平和质量都不尽人意。再者就是缺乏健全的对外宣传和营销体系,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纵横交错的整体营销网络。4.1.5 专业人才匮乏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4.2 黑龙江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4.2.1 政府主导,联合经营面对目前黑龙江省乡村旅游散而乱的局面,各级政府必须把发展乡村旅游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强化经营管理,提高认识,合力推进。各级政府组织和相关部门应当形成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国民经济的综合、农业、土地、林业、水利、环保、城建、交通、文化等相关部门要成立相关的委员会,在推动乡村旅游上各司其职,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合力推进。尤其是要提高县级以下农村各级政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对发展旅游产业的认识,正确把握“三农”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做为改造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新出路,增强各级政府和农民投资创业的热情及自觉性。4.2.2 依托资源打造品牌形象黑龙江省拥有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以及享誉中外的北国冰雪,除此之外还拥有现代化的大农场,清新朴实的山野民舍,北方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边境异域风格的小镇,大森林山居风格的农舍,湿地休闲小屋等,黑龙江省生态乡村旅游发展所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要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富有文化内涵且独具特色的旅游系列产品,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使其游有所乐、游有所学。要始终以创龙江生态乡村精品游的品牌为宗旨,积极对外宣传树立龙江生态乡村旅游品牌形象。4.2.3 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地域特色的体验是旅游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样是农家乐,形式上可以有差异, 内涵的不同就更为重要。挖掘内涵的深度, 就要紧紧依靠地方旅游资源的优势。黑龙江省的广阔地域分布着互有差异的小区域文化, 比如漠河地区的极地文化, 鄂伦春、鄂温克民俗文化, 五大连池地区的火山地质文化、边贸文化; 小兴安岭地区的森林文化; 抚远地区的赫哲文化, 黑龙江流域文化, 知青文化, 机械农业文化; 牡丹江地区的渤海文化, 朝鲜族文化, 高山堰塞湖自然景观; 齐齐哈尔地区的湿地文化, 蒙古族、达斡尔族少数民族文化; 哈尔滨地区的“洋”文化、金源文化、都市文化、稻田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各地发展乡村旅游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 更是突出地方特色的文化基础。在现有的依托乡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加大乡土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精神文化内涵的补充和增加, 摆脱现在乡村旅游的片面、单一、表面的局面, 使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文化品位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4.2.4 规范服务, 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近年来,黑龙江的县域乡村游发展较快,经营者纷纷扩大规模。但由于多数经营者凭借自己的经验经营,单兵独战多,团结协作少,旅游点地域分布远近、组织线路的难度大小等都欠缺考虑,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最佳利用。目前,黑龙江乡村游主要在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低层次,低水平的自发而粗放的模式上徘徊,而时下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当地政府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管理和保护,理和保护, 这使得乡村旅游发展欠缺总体规划,造成在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的情况下就匆忙上马,开发旅游项目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只考虑眼前,不顾长远,粗制滥造,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龙茂兴,张鹤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旅游学刊.2006(9)4.2.5 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乡村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黑龙江省政府除给乡村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乡村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乡村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4.2.6 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乡村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总之,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5 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具有多种发展模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旅游有明显的区别,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与南方地区也存在着差异。所以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民族民俗风情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因此,适合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包括农场或牧场模式,企业或机构独立经营模式,农户分散经营模式,政府支持下的农户联合经营模式等。国有农场或牧场模式是黑龙江省最具特色和最有优势的模式,应该大力发展;企业或机构独立经营模式体现了现代化农业的科普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最适合公民的休闲和放松活动;农户分散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农家乐”,最具乡村旅游的田园特色和野趣;政府支持下的农户联合经营模式有助于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规模经营和规范发展,有助于乡村旅游发乎更大的拉动作用。5.1 国有农场/牧场模式 黑龙江省不具有发达国家那种类型的私有农场或牧场但拥有众多国家农场和牧场这些农场和牧场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是北大荒精神的诞生地,对于当年的北大荒创业者和当代年轻人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国有农场和牧场的特点是具有特殊的历史,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数量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既是国有企业,又具有乡村和小城镇的特征。目前,一些农场正在进行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整合事宜。该模式的优势是既能展现现代化的农村生产和技术,又能感受到乡村的田园之美和乡土气息,这是在一般的乡村旅游无法体验到的。由于依托着农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辅之以农场内外的便利交通条件,这些地区具有更高的游客容量和更便利的旅游设施。因此,可以认为国有农场和牧场模式是黑龙江省最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形式,也是在全国最具优势的乡村旅游形式。以黑龙江垦区为例,它是全国规模最大,机械化成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经济区域,辖区总面积5.62万平方公里,拥有113个农(牧)场,53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93家非国有企业等,非常适合开展旅游活动 赵立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区位模式选择J.经济论坛2006.。北大荒国际旅行社是黑龙江垦区唯一的一家国际旅行社,除开展一般旅游业务外,该社以现代农业,工业,畜牧业观光考察为主要特色。黑龙江垦区的红旗岭农产、八五三农场、大型农场、七星农场等都在旅游业方面成果显著。2010年,八五三农场投资350多万元打造了小清河水库山体公园。大兴农场将依托天然湿地资源,打造以湿地观光游为主,农业观光游为辅的旅游产业格局,带动农业,小城镇建设。红旗岭农场充分调动老铁兵、老支边、老知青、老劳模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到农场景区为游客做导游解说。七星农场被列为全省重点旅游名镇后,开发了现代化大农业观光游,北大荒历史文化游,大界江大湿地风光游农场生活体验游等特色旅游产品。5.2 企业/机构独立经营模式上述的国有农场和牧场一般距离大城市较远,对于一日游和周末家庭旅游来说存在一些困难。城市近郊的现代农业观光景区、农业生产基地、农业旅游示范区等,则是市民最便利的选择,伸手家庭游客和青少年的欢迎。例如,哈尔滨的葡萄王国(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景区),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属于这种类型。他们或是企业投资建设,或是科研机构、院所投资建设,一般占地面积和投资较大,技术先进、科研能力较强。这些园区具有园艺展示、科普观光、自助采摘、果蔬加工与销售和综合服务等功能,同时还是国家级旅游景区和青少年教育基地。这些园区能让市民感受到现代农业的乐趣和价值,具有更丰富的教育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可以通过租用土地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和收获的乐趣,这是一般的农家乐不能代替的。5.2.1 葡萄王国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镇,据哈尔滨城区16公里。葡萄王国建于2000年,隶属于哈尔滨东金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额达一亿人民币。现有葡萄基地占地2300亩,建有永久性塑钢冷棚1500栋栽种红提等苗木60万株。年产红提葡萄等各种葡萄300万公斤,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寒地设施葡萄产业化基地北大荒旅游EB/OL.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大荒网, http:/www.chinabdh.com/bdhly/. 。通过亲身体验,游客可以免费品尝葡萄、提子和葡萄酒,在采摘区亲手采摘葡萄,参观整个酿酒过程,亲手灌制印有照片商标的纪念酒。此外,院内还有大型植物基地和花卉景区,种植了各种花卉,蔬菜,游客可自行采摘。5.2.2 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位于哈尔滨市动力区哈平路,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2000多亩陆地实验区500亩,设施实验区80亩,建有设施先进的智能化温室、日光节能温室、蔬菜育种温室、植物病理温室等和八个实验室、实验仪器130余台(套) 北大荒旅游EB/OL.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大荒网, http:/www.chinabdh.com/bdhly/.。园区现已发展成融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生产示范、旅游观光、产品交易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5.2.3 北大荒现代农业园隶属于黑龙江农垦总局,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香福路。园区占地1000亩,由商业服务区、体验互动区、休闲娱乐区三部分组成。园内有现代化智能温室3.1万平方米普通温室大棚400栋,并大规模引进了香蕉、橘类、木瓜等热带植物100多种。该园是集现代化农业科技展示及其成果转化、绿色有机农业的生产经营、青少年科普教育、休闲观光、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5.3 农业分散经营模式目前,黑龙江省乡村旅游总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较城市而言,地广人稀,而且经营季节性突出。因此,农户分散经营可以是现阶段的合理选择,该模式能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具有助于农户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该模式的典型应用是“农家乐”的形式,农户加工自产的农产品,利用周边的条件开展活动项目,具体表现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赏田园风光、亲近自然山水等。目前,很多乡村依托旅游景区、田园风光、自然景观等资源,自发开展了乡村旅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尚志市帽儿山镇吕家围子屯、杜尔伯特县当奈村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吕家围子屯依托的是帽儿山生态旅游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俗等资源,当奈村依托的是当地的湿地资源。5.3.1 吕家围子屯20年前,该屯还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落后小山村,现已是黑龙江省以登山、漂流为特色的知名乡村旅游地。1989年后,该屯的第一家农家旅馆正式开张。20世纪90年代中期,哈尔滨市民开始涌向帽儿山,此时的农家旅馆早已翻新的小院,新盖了小楼。随着第一家农家旅馆的示范作用,村民们开始经营农家旅馆起初只是开辟了家中的一间空房作为客房。现如今,该屯29家农户均已建起了农家旅馆。2001年,当地搞起了阿什河漂流,而95%的游客都来自哈尔滨市。依托海拔805米的帽儿山和距离哈尔滨市区仅82公里的优势,目前,该屯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营业额2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一万元。5.3.2 杜尔伯特县烟筒屯镇当奈村地处扎龙湿地核心区,村民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活动。2007年,村名通过旅游业增收5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在县、镇的帮助下,当奈村在武夷山运回几张竹排,修建了码头,开发了湿地旅游项目。依靠农家土坯房、农家院和农家饭菜,开展了“农家乐”。40个青年人到湿地撑竹排,17名妇女在旅游区卖旅游纪念品,还有女青年在景区的农家餐馆当服务员。此外,村里还组织了42户农民专门种植粘苞米、西瓜、香瓜等特色农产品,79户农民专门从事鸭蛋,本地鸡等养殖,26户农民专门从事庭院瓜果种植。现在,该村仅从事特色养殖和种植的农民达到206户,实现年收入近300万元 李中军.当奈村农民人均收入7000元N.黑龙江日报,2008-05-21.。5.4 政府支持下的农户联合经营模式

    注意事项

    本文(乡村旅游发展毕业论文设计.doc)为本站会员(小小飞)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