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从电影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毕业论文(可编辑) .doc

    • 资源ID:3908551       资源大小:123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从电影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毕业论文(可编辑) .doc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论文从电影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摘要 光影百年,绚烂多彩。自从电影诞生之后,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电影与我们生活联系之紧密,使得我们甚至不把电影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电影不是一种典型的艺术品,而更像一种产品。 但不管是艺术品还是产品,它总归是某种文化的产物,作为文化产品的电影实际上也反映着其所属文化。中西电影我们不妨片面的看作文化载体,中西文化在现实中产生碰撞是源于其结构的差异,我们可以在电影这种载体中体验这种碰撞、讨论这种差异。关键词:电影、中西文化、差异Abstract The film as the art of light and shadow, has about 100 years of glorious history. Since the birth of film, the history of mankind has entered a new era. As a film from the silent to sound, black and white to color, its share of people living in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Film and we live in close contact, we do not even make the film as an art form. Film is not a typical works of art, but more like a product However, whether art or product, it all boils down is the product of a culture, as the cultural products of the film actually reflects their culture. We may wish to Central and Western film culture as one-sided carrier,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reality a collision is the difference stems from its structure, we can experience the film in such a vector such collisions, to discuss such differences. Key words:Movies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difference目 录引 言1一、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2 1 生活习惯2 2 风俗习惯2二、 电影发展简介3 1 西方电影概况3 2 中国电影发展简介4三 、电影与文化的关系5 1电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5 2 电影相对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点6 3 电影能够反映民族文化心理6四 电影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7 1 爱情观7 2 社会规范与个人自由8 3人格观念9结束语11参考文献12附录13引 言 中西文化都源远流长,其存在的差异众所周知。电影经过百年发展,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已经进入到文化领域的深层,所以我们能在电影中看到中西文化的某种差异。现在我们通过电影的视角来讨论中西文化的一些差异。一、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其差异的存在已经是大家都能认识到的。对两种文化作一个历史性的综述或源流性的解释已经不必要了,电影发展的历史不过一百多年,而文化源流的发展则要上溯几千年。电影不可能是整个文化发展过程的见证,而只是文化大河流程中的一个小小支流。在电影中能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只是现时存在的差异。中西文化差异实在是一个深刻命题,其覆盖面的广阔是十分显而易见的,我们是要从几个方面简单证实一下其存在。 1 生活习惯 中西生活习惯的差异是来源于地域性的差异和隔离,实际上中西差异的各个方面无不受此影响。连中国南北差异都如此之大,更遑论中西文化差异了。 生活习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饮食习惯上讲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肉食较多,中国人素食较多;西方人更注重营养,中国人更注重口味。衣、住、行这几个方面的差别已经比较小,所以生活习惯的差异也无法按这几方面完全展开。 2 风俗习惯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中西礼节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西方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我们中国人在称呼别人时常把对方的行政职务加上, 在英语中这些是不能与姓氏联用的。在感谢用语上,我们中国人一般来说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西方国家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您吃过了吗?或者说:您上哪儿去?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2)中西节日差别 中西节日中都有新年,不过我们中国称之为春节,而西方叫圣诞节。中国节日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英语国家有万圣节、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母亲节、感恩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会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3 中西制度差异 从政治体制来看,中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本质上应该属于议会共和制。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主要有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法律方面中国采用大陆法系,而西方多为英美法系。 4 民族文化心理 实际上民族文化心理这一层是最复杂、涵盖面最广的,因为中西方的种种差异都可以在这一层面找原因。其他种种差异造就了民族文化差异,而这一差异又反过来规定着其他差异。中西民族文化心理差异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要从电影中挖掘的。二、 电影发展简介 1 西方电影概况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电影在其发明后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渐渐形成了许多的流派。 形式主义起源于1915年的俄国,指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 1920年德国诞生了德国表现主义,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 印象主义电影指20世纪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虑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 超现实主义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态。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旨在反抗写实主义与传统艺术。 新写实主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这类的电影大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 真实电影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一种以直接记录手法为特征的电影创作潮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尚.胡许与美国的大卫.梅索。 ? 法国新浪潮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首部作品。后则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 德国新电影是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期间经历几起几落,在1979年之后运动声势更为浩大,成为西德电影的主流,在人们心中已成为一个流派的标志。 在百年发展中,电影艺术越加异彩芬成,各种电影节和电影奖项也逐渐成熟。电影节主要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电影奖项主要有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欧洲电影奖、法国凯撒奖、美国电影金球奖、美国电影协会奖、美国影评人协会奖等。 2 中国电影发展简介 中国电影所指涉的历史和地理范围非常之广,它主要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 (1)大陆电影 大陆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有自己的特色。 20年代,大陆电影主要是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车为主流;抗战后,一批电影能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电影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一些电影公司也开始发展影视大片,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 (1)香港电影 从1896年到1903年,香港放映过一些很短的纪录片,每次放映十套以上。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在香港电影接下来的发展比较坎坷,经历大罢工、日军占领后,香港电影在二次大战后迅速复兴,而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在这一段时间中,粤语片逐渐下滑,国语片占领大部分市场。七十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捩点,而香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至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种种冲击,以致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属飞黄腾达的时期,90年代的香港电影更是百花齐放,但在此后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 (3)台湾电影 台湾电影放映业使于台湾日治时期,并在此期间有过一段兴盛时期。50年代,台语电影开始兴起。60年代健康写实电影受到一定好评,并且这一时期工夫片开始兴起,在70年代形成热潮。7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了一段台湾电影的爱国政宣片时期。在80年代台湾新浪潮电影也开始兴起,促使台湾新电影成为主流。另一方面,因为香港电影的成功,让台湾舆论上也开始出现对台湾新电影的批判声音。以艺术电影为主轴的台湾新电影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逐渐壁垒分明,此因素,让集体的台湾新潮流电影浪潮终于在80年代末期结束。台湾在80年代中叶起,随着社会经济泡沫及言论自由的达成,让导演为主导的台湾电影,将电影触角伸向过去禁忌题材,并回顾与探讨台湾近现代社会、历史与个人记忆。三 、电影与文化的关系 1电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 电影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卡努杜于1911年发表第七艺术宣言,并在巴黎组织“第七艺术俱乐部”,认为电影是可以与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并列的一种独立的新的艺术,即“第七艺术”。他认为,在前六种艺术中,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同属于静的、空间的造型艺术;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同属于动的、时间的节奏艺术。电影则吸取了以上艺术形式的元素了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从此,“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 电影最初被认为是“小学生的玩意”、“奴隶们的娱乐游戏”,但是它却逐步发展成为20世纪最广泛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它通过摄影机以每秒拍摄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物体运动的时空转换过程记录在条状胶片上,然后将不同的胶片衔接起来,经过显影、定影、干燥加工成电影拷贝的过程,制成可以放映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影片。影片从最初拍摄一些活动的日常生活景象片断,发展到现在已能够拍摄丰富多彩、复杂变化的现实世界,具体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生动的艺术感染力。由于电影的样式和片种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报道某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或历史事件活动的记录片,也有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和材料制作的美术片,还有记录舞台艺术表演的戏曲片等等。在这些种类中又包含若干片种。如故事片中有喜剧片、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美术片中有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记录片中有传记记录片、文献记录片、新闻记录片等。它包括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成分,所以被称为综合艺术。 2 电影相对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点 (1)集体创作 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美术、摄影、录音多个创作部门艺术创造的有机配合。 (2) 利用现有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法 电影有含文学成分的描写和结构,有含戏剧成分的对话、内心独白、形体动作、面部表情,有含音乐成分的歌曲和与画面融合的视觉形象。 (3) 广泛的群众性文化 电影的构成是用活动着的画面和各种音响表达、表现世界各国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但是,电影的综合性并不是指各种艺术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将各种艺术形式包含的艺术成分融会贯通变成新的东西加以表现。它除具有一般文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在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工具与别的艺术表现工具不同。电影是用摄影机来反映的。摄影机具有真实记录反映对象及其运动的时空转换这一特点,由此形成特殊的电影表现手法和电影叙述语言,将各种艺术成分有机统一组合成新的艺术表现形象。 3 电影能够反映民族文化心理 (1)电影记录着历史 是现代摄影技术发展造就了电影,自从电影出现后我们可以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声音来记录历史,而采用光影这种逼真的形式来拷贝历史。实际上,电影发展历史也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缩影,自从电影诞生之日,它就担负了这样一个使命。所以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电影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它不但是手段,而且还是材料。 (2)电影中有文学性因素,也有群众性因素 想拍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有一个好的电影剧本,这是一个先决条件。电影剧本虽然是为电影服务的,但是把它独立来看的话也可以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电影要做的是把它通过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托尔斯泰在看到电影后说它会带来一场革命,想必托翁也认为电影这种形式能够很好的表现文学作品吧。 电影是要面向市场的,无法使市场认可的电影模式是无法存活的,所以电影必须要得到大众的认可。一般来说,经典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得到大众好评。电影要取得成功,一定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和文化心理,也表现着这种审美要求和文化心理。 (3)电影的地域性差异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十分卖座的影片,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上映却反响平平。这在电影界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比如周星驰在香港可称喜剧无冕之王,其电影的票房号召力是众所周知的,但他的无厘头喜剧风格却始终无法走出国门,到海外寻求市场。这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电影表现手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电影的这种地域性差异在与文化心理的不同,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这一地域的电影,这一种电影可能只适合这一地域的文化背景。这一点使我们可以从电影中寻找中西文化的差异。四 电影中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1 爱情观 要讨论中西文化差异,我们可以从拍摄题材最多的入手。爱情应该是电影涉及最多的题材了,并且爱情也是一个万古常新的话题。 我记得小时候感觉中国电影与外国电影的差别就是外国片子有接吻的镜头,而中国电影就没有。这也透露出这么一点很明显的差别,中国人对爱情比较含蓄、内敛,而西方人则更直白、热烈。含蓄与热烈 关于含蓄与热烈我可以选取花样年华和廊桥遗梦来进行对比。两部电影讲的都是婚外恋的故事,并且最后都以两位主人公的分散结局,剧情结构很相似。 两部电影中一个很大的不同是花样年华中男女主人公在长期交往中逐渐生情,但始终保持一种奇怪的朋友关系,不越雷池一步。而廊桥遗梦中男女主人公仅相识四天就发生了一段热烈的爱情。尽管两部电影中两队主人公最后都没能在一起,但给我们的感觉却差别如此之大,这一点是有深刻原因的。 中国人表达爱意时不习惯说“我爱你”,更愿意说“我喜欢你”或者说“我早就对你有心了”。这样两种说法不仅是语气听起来不一样,实际上两种表达方式更能透露出某种心理差别,中国式的表达方式是在陈述一种事实,而西方的表达方式则显示出表达者的欲求和渴望。 所以中国的爱情往往在逐渐交往中产生,这好比原本冰凉的水逐渐加热开始蒸发,然后爱情中的两人的氛围像温水一样,水汽氤氲,温暖又朦胧,中国人习惯与人保持这种含情脉脉的温度。花样年华中的周先生和陈太太的爱情就是这种感觉。电影中那二十三件旗袍更是把影片氛围制造得十分唯美、雅致。这种爱情确切的说应该称为“情”,含蓄又温婉。 相比之下,廊桥遗梦中的爱情则应称之为“爱”,深刻而热烈。罗伯特和弗朗西斯卡四天之内产生爱情在中国人看来多少有点不可思议。我们中国人产生爱情多少会有点你证我证,心证意证的过程,否则会认为发展过快爱情不可靠,或感觉有点盲目。但廊桥遗梦中却没有这么一个过程,两个人好像两块火石一样,经过碰撞就产生了爱情的火花。这一切来得自然又率真。 2 社会规范与个人自由 我们中国人向来都更注重社会规范,西方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式爱情与西方爱情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什么样的社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一个注重社会规范的社会塑造出感情内敛的人,而注重个人自由的社会塑造出感情奔放的人。而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爱情。 我们应该注意到两部影片中主人公的年龄。花样年华中男女主人公年龄应该在三十岁左右,廊桥遗梦中的男女主人公年龄在五十岁左右。三十岁应该是感情丰富又趋于稳定的时期,电影中的主人公很能拿捏得住分寸,两人能始终保持一种朋友关系而不走出道德的藩篱,我想影片中的主人公在犹豫爱情中定然已觉人事沧桑,年华老去。而五十岁左右的人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不太可能接受新鲜的爱情,但影片中的主人公却在爱情中找到了年轻时逝去的美好,重新焕发了青春。我们由此可以看到社会的文化取向会对个人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罗伯特在与弗朗西斯卡约会前到酒馆里喝酒时耳闻了别人对一位夫人的闲言碎语,于是决定取消约会。这说明罗伯特开始并没有想到他们约会招来的社会评价,只是在看到别人的经历后才想到后果,而弗朗西斯卡还称赞他想得周到,这在中国人看来简直傻的可爱。花样年华的周先生和陈太太则根本不会犯这种错误。这说明社会规范已经深深的印在周先生与陈太太的心里,沉淀成一种文化基因,这是一种不待言说的默契。而罗伯特弗朗西斯卡则是从个人自由出发考虑问题,无法先验的觉察到违背社会规范的后果。尽管两部影片结局相似,但主人公做出决定的心理却是不同的。陈太太最后决定分开更多的还是考虑到现实的社会压力和社会规范的约束。而弗朗西斯卡决定分手则只因为她从个人感情上不愿拆散这个家。 3 人格观念 人格观念是中西文化都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文化基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人格总是决定他的世界观。中西文化对事物看法的差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此。从社会着眼 从个人着眼 中国人办事喜欢从大处着眼,相比之下西方人似乎更喜欢从小处着眼。比如中国人写信会按地名从大到小依次排列,而西方人的习惯则与我们恰恰相反。 与此相似,中国人构建人格时习惯于从社会性角度出发,但是西方人构建人格时把假想成不可入的原子,这使得中西人格观念差别非常大。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影片来比较。 黄飞鸿系列电影是香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动作片,但是选这部电影与其影片类型无关,主要在于黄飞鸿可以作为中国理想人格的一个代表。 中国人会把某种理想人格寄托与武侠人物是有原因的。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民不是处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就是处在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对于这种情况中国人民是很想改变的,所以做了很多梦。先是明君梦,大家希望有一个像唐太宗这样的明君来治理天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后来梦碎了,于是又做起了清官梦,希望有包青天、海瑞这样的清官来为民做主。但这个梦也碎了,于是大家又来做侠客梦,希望有侠客出来除暴安良、扶危济困。所以在这些侠士形象上也寄托了人民对一种美好人格的憧憬。 如果选一部外国影片来表现理想人格的话,我想应该选超人。西方人倾向于把理想人格当作一种人生的终极目标来追求,这使得西方人不会把理想人格加与实际的人。所以超人这个具有超能力的人才符合西方人理想人格。华纳兄弟在第一部超人取得成功之后,为了剧情的创新,竟然让超人做出了损害人类利益的事,结果观众反应极坏。这说明超人这一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黄飞鸿作为一个武师,却处处表现出一种儒家知识分子的情怀,他身上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黄飞鸿在处理问题时总能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这样在最后才能粉碎洋人的阴谋,维护了国家利益。在解决众武师冲突时,黄飞鸿极力主张“和为贵”。整部电影也表现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但是我们很难在超人身上找到这种社会道德规范,超人与生俱来有善良、友好、坚定、博爱等等美德,但这是个人的美好品质,并不是一种社会规范。维护与追求 无间道的刘建明是一个黑帮卧底,但他却一心想做一个好人,于是他利用一切条件,想一一除掉知道自己身份的人,最后虽然将知情人全除掉,但却被女友告发。美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本是一个银行副总裁,却因冤屈入狱,在狱中历经磨难,最终越狱成功,获得救赎。两部影片看起来差别很大,其实还是有相通的地方的。 无间道中人物内心的挣扎使人间成了地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肖申克监狱的实际环境则像一个地狱。刘建明想逃出这地狱,他想使自己“好人”的角色得到认可,做下了许多罪恶。安迪则在肖申克监狱中做善事来进行救赎,最后在对肖申克监狱失去希望后逃出监狱。 刘建明杀那么多人是因为他自己内心认为应该成为一个好人,而自己本人却与“好人”这一社会身份不符,人格结构与其现实身份产生出莫大的冲突,刘建明没有改变自己,却开始了转换自己身份的行动。他采取的是一种高明的手段,通过自己可以利用的种种条件来达到目的。刘建明不想改变自己实际上是对自己人格的维护,他使自己成为好人的手段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这一手段并不深入自己的人格,刘建明在本质上永远无法成为好人。 安迪在被冤枉进入监狱后并没有为自己辩解,因为辩解已经没有用,安迪做的明显体现出自己的一种追求。他替狱警逃税,为狱友赢得每人三瓶啤酒的奖励;他在狱警办公室放“费加罗的婚礼”; 他通过不懈努力为监狱建立了一个图书馆。安迪做的这些并不是要获得什么好人的认定,因为狱友们实际上不太理解他做的一切。他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理想的生活,为了这些他在不断实现自己的追求。最后在典狱长完全断绝自己的希望时,他选择了越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继续自己的追求。 中国人在人格观念上主静,以岿然不动为自尊自重,这一点使得中国人不太可能通过外化的追求来改变自己,中国人自身的改变多是适应性的,也就是说我们改变自己是为了适应环境。而西方人则倾向与将自己的人格外化,这就体现了一种追求,人可以通过外在的追求来实现自己人格的不断深化。结束语 电影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本篇文章是无法把这一命题表现好的。不过这倒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有努力方向总是好的,现在的成绩并不代表以后的发展。正如文化发展一样,我们也在曲折中比较,比较中发展。正是文化让我们强大,同时面对文化我们又如此渺小,我们要在浩瀚的文化中找出自己的路。参考文献1 邓晓芒 .文学与文化三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2易中天 .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3孙昌建我的新电影手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版;4易中天帝国的惆怅M,文汇出版社,2005年8月版;附表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填)题目名称 从电影看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姓名段蒙所学专业商务英语班级一班指导教师姓名王晓俊所学专业英语职称讲师一、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及进度以电影为切入点,论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2007年12月,确定论文的题目,构思大纲2008年二月,论文大纲确定,写作的方向明了三月开始动手写,到四月份基本上结束论文的主要内容!二、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文化差异三、进度计划四、重要参考文献文学与文化三论我的新电影手册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附表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填)题目名称 从电影看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姓名段蒙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一班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西文化存在种种差异,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表现的范围很广,能够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 通过对电影中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可以深化我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并且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外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并且大家意见相左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但是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待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还不是十分成熟。三、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论证中西文化差异存在的现实性,讲述电影发展的历史,分析电影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揭示电影中表现得中西文化差异。四、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方法 参考与论题相关的各种资料,对论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 将自己的观点用书面形式表述出来,形成论文的初稿。 多次与老师交流,使论文内容逐渐充实,达到老师要求。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论文所需的资料已经基本准备完毕,可以开展论文的写作工作。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年 月 日附表三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指导教师) 系部:经济贸易系检查日期: 2008-6-3 学生姓名段蒙专业班级05商务英语一班指导教师王晓俊(设计)论文题目从电影看中西文化的差异目前已完成任务论文主要内容,格式全部完成!是否符合任务书要求进度是尚须完成的任务打印成稿能否按期完成任务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存在的问题无拟采取的办法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对学生劳动纪律、设计(论文)进展等方面的评语系部负责人签字附表四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汇总表(系部) 系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第页专 业班 级学 生姓 名检 查日 期检 查地 点检查内容备 注系部负责人签字: 附表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意见指导教师评语:分数:签名: 年月日评阅人评语:分数:签名: 年月日答辩小组评语:答辩小组成员签字:分数:签名: 年月日答辩委员会意见(同意给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次)分数:签名: 年月日附表六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学 号姓 名班 级系 别专 业答辩时间设计(论文)题目参加答辩教师姓名教师提问情况记录学生回答情况记录综合评定 记录人:年 月 日附表七河南工程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教学部门(盖章): 填表日期:年月日学生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专业指导教师情况姓名性别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单位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主要涉及研究方向选题依据及背景实验、实践或实习基础主要研读书目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教学部门意见 (教学部门公章) 年月日附表八 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教研室填写)系部专业工作小结:签字: 年月日

    注意事项

    本文(从电影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毕业论文(可编辑) .doc)为本站会员(小小飞)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