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论文-中国城镇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doc

    • 资源ID:3928374       资源大小:61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论文-中国城镇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doc

    兰州交通大学自学考试毕 业 论 文中国城镇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学 号: 姓 名: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指导老师: 二零一一年六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论文XX专业 中国城镇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Chinese town concentration provides thermic to sustain a shape目 录内容摘要()正文目录()注 释()参考文献()附 录()后 记(致谢)()内容摘要供热是为建筑业创造舒适环境,为工业生产创造合适条件的服务部门。它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据统计,三北地区采暖耗能约占全年总能耗的13%,北京市冬季采暖年用煤量600万吨70 0万吨,约占全年总能耗3000万吨的2023%。1995年,我国燃煤排放CO256亿吨,排放S O22000万吨,排放烟尘1700万吨,它是现今城镇最大的环境污染源。城镇集中供热全年收 费收益可达121.5亿元。由此可见,供热是与能源和环境紧密相连的行业。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发展,但当前的发展一定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以保 证将来的发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热的发展速度将更快。 因此,供热的节能,供热的环境保护,供热的降低成本和供热的提高效益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已成为供热行业首要解决的问题。一、燃煤的集中供热方式与多种能源供热方式的结合 1.现阶段我国城镇供热仍以燃煤的集中供热方式为主。 它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能源结构,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煤约占我国总能源构成的3/4。1995年我 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约占75%,石油约占17%,水电占6%,天然气1.8%。这种 能源结构决定了供热以燃煤为主。燃煤供热方式中,较经济、较节能、环保效益较好的方式 是集中供热方式。(2).居民用能消费结构居民能源消费量随着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增长 ,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居民生活用能的范围包括照明、家电、炊事、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 等。北京住宅不同用途用热量的比例大致为采暖44.455.6%,空调16.910.6%,生活热水 23.915.2%,炊事8.110.1%,家电、照明等6.78.5%。住宅能源消耗分为三个过程。 .电力过程:照明、家电等。 .高温过程:炊事。 .中低温过程:采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等。对于电力过程,没有其它合适的替代能源,只 能用电。而高温过程和中低温过程的能源种类及供应方式是可以选择的,它们与能源开采, 能源转换,城市环境,居民的收入密切相关。近年来,城市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居民用能品种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上海市1986年煤炭占71.66%,电力占12.15%,煤气 占16.06%,而到1991年,上述的比例分别变成57.8%、20.94%和20.8%, 以煤为主的燃料结构,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天然气是洁净能源,但“以气代煤 ”面临的问题.改造资金不易落实。.天然气价格过高,1.8元/Nm,约为煤的45倍 。.天然气供气量不够。北京市公用局提供的居民采暖天然气年用气总量为26.10亿m居民生活(做饭)年用气量为8.32亿m北京市居民采暖天然气用气总量 表1供热方式面积 小时供暖量年供暖量供暖效率因素折天然气量 单位 万平方米吉焦吉焦 %亿立方米城市集中供暖325054431582680%0.00集中锅炉供暖400066991946862085%6.51分散小锅炉采暖 10250171664986478882%17.29总计 19000318209244454426.1北京市居民生活(做饭)天然气用气总量分析 表2项目单位 1995年 2000年2005年2010年人口万人1251126712831300家庭万户393398403408居民用气量热值万百万大卡/年28177164285121082888892029307600折天然气量 亿立方米8.018.118.218.32天然气供气量亿立方米/年1.53.088.218.32天然气供气率%18.7337.98100.0100.00 而实际供给北京市的天然气总量2000年约为10亿m3(最多替代200万吨煤)远低于上述数据 。因此,燃清洁能源天然气,油的采暖方式,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电采暖方式的发展 受到制约的因素更多。因此,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燃煤的集中供热方式仍是我国发展城市供 热的主力军。 (3).已建热电厂、燃煤集中供热工程为今后城市供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约20年的努力,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已具备一定的规模。至1998年有286个城市有集中供热设施,供热面积达8.6亿m2,供热管网约为3.5万公里。已占华北、东北、西北、山东、 河南等采暖地区实有房屋面积319372万m2;的1/4以上,其中住宅面积占60%以上,用热人 口达3000多万。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除了已有的供热能力之外,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如北京在充分发挥现有热源和已立项建设热源的供热能力的条件下,就能新 增供热面积的4000万m2;制定合理供热范围,就能充分发挥已建213公里热网的供热能力 。从而既能尽快地满足房屋建设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又能为改善城市 的大气环境作出贡献。 (4).科技进步为城市燃用清洁煤创造了条件。 .开发和推广清洁煤技术。主要措施,严格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和大力推行煤炭的选洗加工 。1995年我国含硫量大于3%的高硫煤的产量为9500多万吨,为煤炭总产量的7%,但对全国二 氧化硫排放总量的贡献率却占25%。北京市经委、市环保局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广使 用低硫优质煤的通告”,彻底封杀高硫煤。煤炭经过洗选加工,可以将里面的硫分、灰分大 部分去除,是解决燃煤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 .开发和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这种锅炉的最大优势是在燃烧过程中能有效的控制有害气 体NOx和SO2的产生和排放(脱硫率可达90%)。 .除尘技术和装备制造。除尘技术和设备已向既除尘又脱硫的方向发展。 .电厂脱硫技术及其成套装备制造。目前采用的脱硫方法有简易半干法,简易温法,炉内 喷钙尾部加湿和电子束脱硫工艺等。大幅度降低脱硫设备的造价,开发和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脱硫工艺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2、有条件的重点城市,建立无燃煤区,采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轻油和电等供热方式,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我国的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推动了燃气、燃油、用电等清洁能源供热方式的发展 。 随着电力进入买方市场,随着热泵技术的发展,有些地区开始用电采暖。目前,我国电力暂 时供大于求,但峰谷差越来越大,要发展用电供热方式,就要求发展蓄热(冷)装置,增加用 电投资,在目前电价较高的条件下,用电供热大多在南方地区,过渡地区,北方地区仅在10 月底,11月初或4月气较候寒冷时采用。 燃天然气不排放SO2,并比燃煤减少NOx45%,CO252%比燃油减少NOX63%,CO226% 。按照国际上采用的成本效率分析法,即把大气污染浓度降到指标水平的成本最低分析方法 ,发展天然气供热是一个可选择的较佳的方案。由于我国天然气探明程度较低,即使从国外 引进,用于供热的天然气也是有限的,如北京2000年燃气供热热化率约为11%,2010年约为28%。除此之外,燃天然气供热的热价较高,用产的承受能力有限,也限制了它的发展。 在当前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速度低于房屋建设发展速度和低于城市化水平的速度条件下,燃天然气供热方式发展速度较快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已从国外引进了许多类型的燃气供热设备,包括分户采暖的壁挂式燃气两用炉包括楼 栋式小锅炉,包括直燃式溴化锂制冷机和燃气热电联产方式,起步较高,为用户的选择提供 了很大的范围。 3、供热商品化、市场化对集中供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户对供热的要求:安全、可靠、舒适、调节方便、维修方便,改变收费方法。在计划经济 体制下,民用采暖一直作为福利,采用按用热面积计费的收费方法,这种方法既不利于节能 ,又给政府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还出现了热费收缴难的问题。对于集中供热来说,正在 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供热用户计量收费制度,积极开发热量表和温控阀。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城市集中供热对我国能源的综合利用,节约能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 重要的作用,对供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可持续发展与供热技术的进步 1.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能源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如下,能源年增长约4%,不能满足国民 经济年增长8%10%的要求:能源缺口大。2000年约缺能4.65.4亿吨标煤,2010年缺能8% ,2050年缺能24%;节能任务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贯彻执行节能措施,2000 年节能57万吨标煤,2010年约为8亿吨标煤,2050年约为17亿吨标煤。由此可见,节能是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约有57%的 城市总悬浮微粒超过国家限制值 ;约有48个城市SO2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约有82 %的城市出现酸雨。能效低,能源浪费,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极不相称,只有贯彻执行可 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才能使经济建设、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实现良性循环。2、提高供热系统能效,降低能耗,降低造价是供热行业当前的主要任务。 城市民用建筑快速发展,建筑能源消费增长迅速。19962000年,全国城镇新建住宅面积 共12亿m2,年均2.4亿m2;20002010年,新建住宅33.5亿m2,年均3.35亿m2。采 暖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3%,与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40%相距甚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必将朝着住房舒适化、生活现代化、娱乐多样化目标发展,建筑能耗的比重 将不断增长。近几年来,集中供热一直在贯彻执行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技术上、管理上、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仍存在技术水平偏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热源厂供热效 率不太高,如热电厂平均供热标煤耗约为40kg/GJ,供热锅炉运行效率平均约为70%,热源厂 运行时间短,供热管网利用率低;供热管网普遍存在管沟渗水、热损失大、失水率高的问题 ;系统的控制及调节水平落后,许多城市均有多热源,虽然管网已相互连接,但由于热源仍 为定速循环水泵,系统中热力站自动化水平不高,管网无监控系统,因此,无法进行多热源 联网运行,降低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二次管网水力不平衡等问题。由此可知,集中供热应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规划、系统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建设等方面降低工程造价;推行 采暖、生活热水和制冷三联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提高城市热网的保证程度和运行经济 性;加强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尽快地改变收费方法,实施计量收费,适用市场需求。 3、供热技术的进步是保证集中供热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集中供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大科技的力度,正如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 规划所说,采取多种措施方法提高热源热能的综合利用效率;采取多种提高管网输送热能的 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经验,降低供热系统造价,才能促进集中供 热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如研制多热源联合运行技术;开发利用垃圾焚能源技术及垃圾焚烧设 备;有条件的城市推广应用热电冷三联供;提高热源厂供热热效率;推广直埋管敷设技术; 增加热力站调控设备;从实际出发,加速发展计算机监控系统;逐步推广计量收费方法和研 究适合按热量计计量收费需要的户内采暖系统等。三、新概念与传统观念1、 设计观念的改变 .从静态设计到动态设计 静态设计指的是根据估算的设计热负荷,根据产品额定工况下的数据,选择热源设备,设计 供热热网和用户设备。各种设备(包括管网)的特性曲线、工作点和所遵循的标准不一定能很 好地匹配,节能的设备不一定能组合成一个节能的系统。而动态设计实际上是系统设计,以 保证系统能效比为最高,实现系统热源、热网、热力站和用户各组件的最佳匹配。因此,设 计的任务就是要将系统全工况下的性能调整到最佳。这就是说,供热设计者不仅要考虑系统 在设计工况下的效率,还要考虑系统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程序和控制逻辑。.从纯技术设计到技术、经济、环保的综合设计。国外学者提出了寿命周期分析(LCA)的概念。他们认为无论从投资的角度还是节能环保角度 来看,系统一生中的“重头戏”是在其运行阶段。在此基础上,国外学者进一步提出了寿命 周期地球环境负荷的概念,将供热系统在寿命周期中的废热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酸性 气体排放量、废弃排放量以及破坏臭氧层气体排放量等进行综合考虑。.从专业设计到跨专业的协同设计。除专业设计之外,还要进行能耗分析,系统模似,进 行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设计,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掌握物业设施管理中的运行维护理 论等。四、信息技术与供热的发展.1、供热计算机的应用提高了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已从设计和简单计算机 辅助绘图逐步向设计全过程一体化、智能化和交互式的方向发展。2、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作为信息处理的人机系统正在开始由一个封闭 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计算机控制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提供了新的有力 工具。由此可见,计算机的发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成为供热技术 发展的时代特征。 3、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供热技术进步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通信的结合正在改变着计算机应用的传统模式。因特网以令人惊讶的速 度发展。它将对供热科技的进步产生重大的影响。用户不仅从网上获取信息,还可在网上租 用应用软件。基于WWW 信息搜集系统和IDGS也应运而生。供热能源、供热方式及它们与节能、环保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的分析论 证可能依据不充分,也可能不尽合理。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证。兰州交通大学环工系毕业设计任务指导书设计题目:集中供热系统设计设计内容:1、民用建筑采暖系统设计 2、区域室外热水网路设计一、 民用建筑采暖系统设计:1、 原始资料:(1) 建筑物概况:天水市某机械化工程公司1楼,为八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为27.50米,室内外高差为600毫米,建筑面积为3657.51平方米。(2) 气象资料:冬季室外气象资料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按有关资料取值,室内采暖计算温度按房间用途取值如下:天水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为-7 C,室内计算温度:客厅与卧室为18C,厕所为25C ,厨房为10 C。 室外热水网路热力资料:供水温度:t=95C 回水温度:t=70 外网资用压力:p=6000毫米水柱热水流量:外网可保证供应引入口位置:由建筑物北向引来(3) 建筑物平面、剖面、立面图及其尺寸详见附图,及其围护结构资料如下:2、 设计内容:计算说明部分:(各计算部分均应列表)(1) 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2) 各房间散热器面积及片数选择计算;(3) 绘制采暖系统水利计算草图;(4) 采暖系统的水利计算。 设计制图部分:(1) 绘制采暖系统管路轴测图;(2) 绘制采暖系统管路平面图。二、 区域室外热水网路设计:1、 原始资料:(1) 设计地区:兰州交通大学家属区(2) 最高建筑物高度:(3) 热源:区域锅炉房(4) 设计供回水温度:C/C(5) 区域平面图:见附图2、 设计内容:计算说明部分:(各计算部分均应列表)(1) 热负荷部分:各小区和总区的供暖热符合,并绘制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图;(2) 确定供热调节方法,绘制供热调节曲线图;(3) 确定管线走向和配件(阀门、补偿器、检查井等)的位置,绘制管网平面布置草图;(4) 根据平面布置草图,进行管网水利计算;(5) 确定定压方式,绘制水压图;(6) 进行补偿器的选择计算;(7) 固定支座受力计算;(8) 各管段保温层厚度的确定。绘图部分:(1) 管沟及管线平面布置图;(2) 主干线纵剖图和横断面图;(3) 检查井平面图和剖面图;(4) 节点大样图。三、 完成设计时应交出下列设计文件:1、 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1) 设计说明书;(2) 设计计算书。2、 设计图纸四、参考书目: (1)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2)供热工程 (3)城市供热手册 (4)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包括局部修订条文) (5)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 (6)散热器及管道安装图 (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8)新建集中采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第1章 绪 论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众所周知,暖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所有供热系统都由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个主要设备组成。根据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分,供暖系统可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式供暖系统。 热媒制备,热媒输送,热媒利用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构造上都在一起的供暖系统,成为局部供暖系统,如烟气供暖,电热供暖,燃气供暖等。虽然燃气和电能通常由远处输送到室内来,但热量的转化和理由都是在散热设备上实现的 热源与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向各个房间或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式供暖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供暖和集中供热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东北,西北,华北三北地区,许多民用楼房建筑和大多数工业企业都装设了集中式供暖系统。不少城镇实现了集中供热 。供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工业水平的提高和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各国供暖技术的发展也有不同的特点。如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由于尘世多采用大型热水网路系统,因个然热气热水供努暖系统工业厂房采用集中热风供暖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欧美等国家中,由于市场经济和适应用户的多种要求,在供暖设备和福建的多样化,以及供暖系统的自控技术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和开发,促进了供暖系统的现代化。1.2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我国的集中供热事业,可以说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从的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发展的。伴随着当时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兴建了区域性热电厂,如在北京,保定,石家庄,郑州,兰州,哈尔滨等地,为我国发展热电联产事业奠下基础。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节能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和开放政策的实施,是我国集中供热事业,无论在供热规模和供热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得成就,但与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在整个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效率,供热产品设备品种和质量,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与自控水平等等方面,仍有不少差距,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参考文献:(1)王国刚首都蓝天热能系统工程探讨热电联产1999.4。(2)龙惟定试论我国暖通空调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 息网论文集 。(3)陈在康信息技术与暖通空调发展的未来 第十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 息网论文集 。(4)曾享麟居民楼与公共建筑的天然气供热1999.10.13。(5)王振铭等 发展热、电、冷联产推广溴化锂制冷的技术经济研究热电专业委计算说明书一、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计算: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式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的面积,;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换热系数, 围护结构隔层的厚度,; 围护结构隔层材料的导热系数,查得 1 屋面:35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2 楼梯间:为封闭不采暖楼梯间,其外墙,内墙结构同上;3 门:分户门采用钢制保温防盗门,4 楼板:12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40厚水泥珍珠岩砂浆垫层,5 外墙:采用300厚烧结空心砌块,外抹20厚水泥砂浆,内抹30厚的双灰粉保温砂浆; 查300厚烧结空心砌块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2厚水泥砂浆的导热系数,30厚的双灰粉保温砂浆导热系数由公式得外墙传热系数修正系数取1.4则修正后的外墙传热系数为6 内墙:采用200厚烧结空心砌块,两侧各抹20厚水泥沙浆;查得建筑材料水泥沙浆的导热系数则由公式得外墙传热系数7 地面:150厚炉渣保温垫层查得建筑材料炉渣保温垫层则地面传热系数值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贴土保温地面的换热阻,;非保温地面的换热阻,;保温层的厚度,;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则第一地带传热系数:第二地带传热系数:第三地带传热系数: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修正,按下式计算:式中 围护结构耗热量的朝向修正率,取北向10%;南向-15%;东、西向-5% 围护结构耗热量的风力修正率,取; 两面外墙好热量的修正率,取5%; 窗墙面积比修正,当窗墙面积比大于1时,外窗修正率取10%; 间歇附加耗热量的修正,商场仅白天供暖取20%,不经常使用取30%;3、冷风渗透耗热量:用换气次数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式中 房间的内部体积,;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 房间的换气次数,次/;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4、冷风侵入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外门的基本耗热量,; N考虑冷风侵入的外门附加率,取200%;5、房间总耗热量 6、户间传热耗热量: 按下式计算: 式中: 户间传热温差,取6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内墙1.11;楼板2.0二、散热器设备选型计算:1、 选型:选择4-6-5(四柱760型)散热面积为0.235片,散热器传热系数 式中 管道内热媒温度与室内温差,;,当 , , , , 2、 散热器散热面积计算: 式中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散热片数6片时取0.95,散热片数为1020片时取1.05;散热片数20片时取1.1;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选用同侧上进下出式,取1.0;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取1.05;先假定=1.0得出散热器散热面积 可按下式计算所需散热器的总片数: (片)式中 每片的散热器散热面积,片; 由取得的值,再根据上式计算出实际值算出实际值。 暖通规范规定,柱型散热器散热面积可比计算值小0.1,计算结果见下表。c房间名称总热负荷(W)K(W/ m2.)t()123Fnn123456789 101112111 161卧室14658.4964.51.01.01.052.8121.0513112 162浴室5788.257.51.01.01.051.350.955113 163卧室14548.4964.51.01.01.052.8121.0512114 134 144 164厨房5598.7872.51.01.01.050.940.954115 165客厅10578.4964.51.01.01.052.091.09121卧室11648.4964.51.01.01.052.291.09122浴室4358.257.51.01.01.050.940.954123卧室8708.4964.51.01.01.051.771.07124 154厨房4418.7872.51.01.01.050.730.953125 155客厅6668.4964.51.01.01.051.350.955131 141卧室9938.4964.51.01.01.051.981.08132 142浴室3118.257.51.01.01.050.730.953133 143卧室10318.4964.51.01.01.051.981.08135 145客厅8548.4964.51.01.01.051.671.07123456789101112151卧室8838.4964.51.01.01.051.771.07152浴室6168.257.51.01.01.051.461.06153卧室13098.4964.51.01.01.052.5111.0511211 261卧室12798.4964.51.01.01.052.5101.010212 262浴室5398.257.51.01.01.051.250.955213 263卧室13848.4964.51.01.01.052.7111.0512214 234 244 264厨房5228.7872.51.01.01.050.940.953215 265客厅9988.4964.51.01.01.051.981.08221卧室10198.4964.51.01.01.051.981.08222浴室4108.257.51.01.01.050.940.954223卧室7938.4964.51.01.01.051.561.06224 254厨房7988.7872.51.01.01.051.361.06225 255客厅7518.4964.51.01.01.051.461.06231 241卧室9338.4964.51.01.01.051.881.08232 242浴室3008.2057.51.01.01.050.730.953324 354厨房4798.7872.51.01.01.050.830.953233 243卧室10438.4964.51.01.01.052.091.09235 245客厅7958.4964.51.01.01.051.561.06123456789101112251卧室8428.4964.51.01.01.051.671.07252浴室5558.2057.51.01.01.051.250.955253卧室11548.4964.51.01.01.052.291.09811 861卧室14958.4964.51.01.01.052.9121.0513812 862浴室6448.2057.51.01.01.051.4 61.06813 863卧室16758.4964.51.01.01.053.2141.0514814 834 844 864厨房6148.7872.51.01.01.051.040.954815 865客厅13418.4964.51.01.01.052.6111.0511821卧室14408.4964.51.01.01.052.8121.0512822浴室7398.2057.51.01.01.051.771.07823卧室10518.4964.51.01.01.052.091.09824 854厨房6958.7872.51.01.01.051.250.955825 855客厅11148.4964.51.01.01.052.191.09831 841卧室11618.4964.51.01.01.052.291.09832 842浴室4178.257.51.01.01.050.940.954833 843卧室13668.4964.51.01.01.052.6111.0512835 845客厅11388.4964.51.01.01.052.291.09851卧室11018.4964.51.01.01.052.191.09852浴室8018.2057.51.01.01.051.881.08853卧室15758.4964.51.01.01.053.0131.0513四、住宅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该住宅供暖分为四个系统,系统采用下供下回双管式,供回水干管均敷设在本层楼板面层下的垫层里。户内管道采用交联铝塑复合(XPAP)管,楼内管道采用焊接钢管。锅炉中心距底层散热器中心距离为3m。(一) 水力计算步骤1基本计算环路的选择由水力计算草图可见,基本计算环路是通过立管的最底层散热器的环路。2基本环路作用压力的计算取R=40Pa/m,根据公式式中 基本环路的总长度,m; 沿程损失占总压力损失的估计百分数;查供热工程附录4-6,得=30%。由计算草图知=51.6m将各数字代入上式得 再由公式 反算出的值。式中 机械循环总作用压力,Pa; 中立加速度,g=9.81; 供水密度,961.92;回水密度,977.81;机械循环作用压力。代入各数据得=8446Pa。3 管段流量的计算根据各管段的热负荷,求出各管段的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kg/h式中 Q管段的热负荷,W; 系统的设计供水温度, 系统的设计回水温度, 根据G、R的范围,查供热工程附录表4-1和铝塑管的水力计算表,选择最接近R的管径。将查出的d、R、v和G值列入水力计算表中。4 长度压力损失的确定根据长度压力损失=Rl,求出长度压力损失,列入水力计算表中。5 确定局部阻力损失 根据系统图中管路的实际情况,列出各管段局部管件名称(见局部阻力计算表),然后查出阻力系数,将其列入局部阻力计算表中,最后将各管段总局部阻力系数列入水力计算表中。 利用供热工程附录表4-3,根据管段流速v,可查出动压头值,列入水力计算表中。根据,将求出的列入水力计算表中。6 确定总压力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论文-中国城镇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doc)为本站会员(小小飞)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