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教学论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之我见.doc

    • 资源ID:3934991       资源大小:44.0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学论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之我见.doc

    给学生一方植根的厚土教学论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之我见 长期以来,我们的品德教育一味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听听都懂,做做却不行。究其原因,中间缺乏的是一个感悟内化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兼具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对于儿童来讲,这里是他们品德形成的一块沃土啊!如何让学生在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汲取到他们需要的营养呢?(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挥洒的舞台。一、调查体验-松土就像松土一样,松过的土壤才有适合植物生长的空间;学生只有课前充分调查体验,课上才会迸发出真实的情感。人的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因而也是丰富多彩的。德国杰出的思想家胡塞尔指出:“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基于这种考虑,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相对社会这个大课堂来说,课堂生活在时间上是短暂的,在内容上是狭窄的,要让学生对这个世界体验得深刻,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因而重视课前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如教学买东西看什么时,课前我让学生参与一次家庭购物 , 收集商品的标签、包装袋以及发票等。课上通过“家庭购物交流会”、“新闻会客厅”、“我是小小质检员”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了解了购物的基本常识 , 知道什么是 “三无”产品 ,了解发票的作用。具有辨认“三无” 产品的基本能力 , 初步树立了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由于课前学生进行了充分的体验,所以在课上的讨论异常热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二、合作交流-浇水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即是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利用学生课前的活动收获,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通过游戏、表演、讨论等形式,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彼此的交流,达到“海纳百川”的效果,广泛地吸收“水分”,储备成长的养分。以我们自己做主为例,课堂上,我抓住班干部选举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自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也有责任和义务选好班干部。教学的过程中,一个问题的讨论和同学们的发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问题是:如果现在我们重新选举班干部,你会选谁?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讨论热烈,有赞成选学习好的,有同意选人缘好的,有选跟自己关系好的,有选号召力强的这些都是意料中的回答。但在讨论发言中,有学生提出了一个令我都感动的建议,就是要选平时在班集体中不太遵守纪律的同学当班干部。我请他说出理由。他的理由既有理也有据:不太遵守纪律的同学并不是喜欢影响班集体,而是约束自己的能力弱点,如果我们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管理别人,多给点机会让他们尝试管理别人的乐处和难处,他们就能在管理中体会到:一个人不要别人管是多好的啊,班集体的荣誉是要靠大家来争取和保持的,一个人可以影响到班集体荣誉,可以影响到班上每一同学的情绪,可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尊严。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纪律要求。还有的学生说,这几个不太守纪律的同学,也有很多的优点,只要他们改正了缺点,我们班的纪律就更好了。 从学生的讨论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班上不守纪律同学的宽容和鼓励,看到了他们对自己同伴的爱护和信任;看到了他们热爱班集体、维护班集体、关心班集体的优良品质;看到了他们对人对事的公平和公正的美好心灵;看到了我们教育意义之所在。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从班级生活体验中获得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有缺点的同学也从讨论中和老师的鼓励中,获得改正自己不足的勇气和毅力,获得自信,获得进步的动力。三、提升认识-除草合作交流中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析、交流之后要形成一种认识:即道德观点,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等。在交流形成这一观点的过程中,要体现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学生发言中,教师要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体验、学生的认识层面,然后找到学生的感悟,通过及时地肯定评价,有效的问题铺垫,关键的总结提升,帮学生建构起正确深刻的全面的认识。就好比长满草的土地,老师要把学生错误的草拔掉,才能使他们有更广阔的生长空间,静听他们拔节的声音。在上科技是把“双刃剑”这一课时,我选择了开发核能这一素材,搜集了大量图片,通过观看原子弹对人类的危害和核电站为人类造福的图片,让学生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明白“双刃剑”的含义。教学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设计的猜谜语、辩论会等小环节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对于难点的突破环节我更是充满了信心,那些图片展示出来时,学生和我料想的一样一片惊叹声,然而让我意外的是当我提到是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时,惊叹声没有了,图片展示完,我问学生:“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等待我的是一片可怕的沉默。我很惊诧,不知哪儿出了问题,终于刘全凯在我久久期待的目光中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他们太可怜了。”话音刚落,许多只手举了起来,没等我点名,徐晨晨情绪激动地站了起来:“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觉得他们是咎由自取。”“对,我也不同意刘全凯的说法,我看过有关二战的资料,美国往日本投掷原子弹,也是因为日本在战争中先挑起的事端。”刘浩洋据理力争。我终于知道了那一片沉默背后的含义。环视全班,我平静的问道:“是的,战争是每一个渴望和平的人所憎恶的,可是请同学们看看,受伤害的是挑起战争事端的人吗?”“不是,是普通老百姓。”徐晨晨又一次站了起来:“可是老师,在南京大屠杀中死的不也是普通老百姓吗?开战的人又有谁考虑了呢?”惊呆了,我真的惊呆了,没想到在学生的心里有这么深的仇恨。我想到了三单元的南京大屠杀,那血淋淋的事实一定让学生幼嫩的心灵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激起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强国的决心,却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在他们还不能理性的看待这个世界时,他们觉得使中国人受伤害的是“日本和所有日本人”,即使把全日本人赶尽杀绝也难消心头之恨。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环视那一张张激动的小脸,我知道在这时刻,我的话是多么重要。我缓缓地说:“孩子们,我们没有亲历战争,却一样有切肤的疼痛,更何况是亲历战争伤痛的人啊!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一些和平人士冒死支持就是因为对战争的憎恶,即使在今天,好战的美国就有一个由儿子战死疆场的母亲们自发组建的反战同盟,所以,孩子们,请相信,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无法磨灭,所有破坏和平的战争分子都应该感到羞愧并为此忏悔。我们期待同一片天空下永远飞翔着圣洁的和平鸽,让战争见鬼去吧!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都应该团结起来,尤其是高科技人才,更应该让科技为人类造福,让科技挥着和平的翅膀,不是吗?”“是!”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在他们的回答里,我知道他们已经打开了心结,拔除了仇恨的毒苗。四、拓展延伸-施肥问题解决了,并不意味教学任务完成了,教学旨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追根寻源,让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再一次产生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将学生由课堂生活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真正做到课终而“曲”未了。就好比播种、浇水、除草后,还要施肥,庄稼才能长得快、长得壮一样,得有后续力量。以美,就这么简单为例,学完这一课后,我让学生观察我们的校园,看看存在哪些问题,在周一的班会课上让学生汇报。结果很多平常老生常谈学生却不以为意的问题都被他们用心地观察到了。有的学生说:我们学校校园里的垃圾桶太少,有时我捡到垃圾得攥在手里,再跑回教室扔掉,很不方便;也有学生说:有的同学有乱丢垃圾的习惯,我觉得应该加强监督,还要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爱护我们的校园;更有的学生提议给大队辅导员写封信在他们的讨论中,好像忘记了曾经他们也是乱丢垃圾的一员。我相信那一节课上的内容已内化为他们的行动。在后来的一周跟踪调查中,我班学生果然做到了不乱丢垃圾,自觉保护校园环境。道德是生活的道德,把道德教育独立于生活之外,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课程标准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为“以生活为基础”,其意旨鲜明,人性突出。一方面指出道德的主要源泉是儿童已有的生活逻辑和现实生活状况,明确了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辨证过程,是品德与生活在彼此交融中达到教育臻化的过程。而所谓“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更是要求这一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实践密切联系,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品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统一的认知体系。该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本课程“生活”特点,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生活,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充满好奇和欢乐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品德与生活(社会)定能成为一方学生植根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厚土。主要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注意事项

    本文(教学论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之我见.doc)为本站会员(椰子壳)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