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兴区消防专项规划(20202035年)(征求意见稿)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编制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3年目录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集合消防安全评估9第一节消防谛估根累体系9第二节消防安全评估结好16笫三章实施分区分级防控18第一节城市消防安全格号18第二节消防安全保护区域及防拉措I1.19笫四章强化公共消防设施配置22第一节消防站22第二节消防及务保1设27第三节消防装警第四节消防供水30第五节消防,值33第/、节消.34第七节消防车遭,35务人节总消防38笫五章加强消防安全管理40第一节奏消防安全逑水平40第二节推动消防安叁社会治理43笫六章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45第一章总则笫1条指
2、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首都城市功能战喀定位,牢固树立“消防工作是其他工作的保障”理念,将安全问题放在尊重生存权、尊重人权的高度。落实中央机构改革要求,应对“全灾种、大应急”的时代使命,消防部队向更加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针对各种特殊灾害,逐步成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综合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笫一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健全完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落实细化消防安全责任制,切实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消防安全整体素质,
3、全力提高城市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预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危害,为人民美好生活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笫2条规划原则本次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大兴区消防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以实际需求为前提,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高标准规划城市消防安全体系,通过科学合理布局,努力实现消防力量的均衡配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政府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笫3条主要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3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4 .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国办发(2017)87号)5 .深化党
4、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018年)6 .北京市消防条例(2011年)7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8 .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提升本市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工作方案(京政办字201659号)9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规划10 .大兴区“十四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规划11 .城市消防规划规范(GB51080-2015)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3 .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51054-2014)14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15 .消防培训基地训练设施建设标准(2015年)16 .北京市小型消防站建设规范(2018年)1
5、7 .北京城市消防规划(2016年-2035年)18 .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19 .大兴综合防灾规划20 .大兴区正在编制中的控规和镇域规划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及相关规划笫4条上位规划要求北京城市消防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积极应对特大城市火灾风险,统筹规划全市消防安全格局,采取先进理念构建首都消防安全保障体系,实施全域火灾风险管控,募合提升首都的城市消防安全水平。对大兴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完善消防安全布局的要求构筑城市与乡镇、社区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防灾圈。面主要为消防安全分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消防安全分区,线主要为由绿地、水
6、系和高等级道路等组成的防火阻燃带,点为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的避难场所,并以乡镇、社区为基本单元,构筑城市消防总体安全格局。2 .消防安全分区的要求构建全域覆盖、集中建设区为主的消防安全空间格局。基于城市消防安全评估,综合多要素划定,按照不同区域消防安全措施和规划管理要求,对接新的城市空间布局,将规划城市集中建设区划分为一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二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以及三级消防保护区域三类保护区域,进行分类分级管控。3 .防火隔离带体系和避难场所要求完善防火隔离带,加强避难场所建设。构筑河流、道路相结合的防火隔离带体系。以较宽的道路、铁潞、公园、绿地、河流、广场为界,完善开敞空间系统,作为全市防火
7、安全格局的重要隔离防护带。结合人防设施和避难场所建设,发挥其应急疏散职能。4 .消防设施建设的要求按照北京城市消防规划(2016年一2035年),大兴区需新增特勤消防站1座、市级战勤保障基地1处。笫5条规划威图本次规划范围为大兴消防管辖下的大兴行政区范围(不含部分经开区),总面积约为995平方公里,包括14镇和6个街道。此外,由于大兴国际机场内部有独立的消防组织,本次规划以协调为主。笫6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20年到2035年,近期到2025年。与大兴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以下简称大兴分区规划)一致。笫7条规划目标深化落实大兴分区规划,严格安全监管,健全城市
8、应急体系,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公共安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坚持“分时引导、分区覆盖”,积极应对“全灾种、大应急”的时代新要求,采取先进理念构建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智慧化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的首都新国门、区域新动脉、科创新高地、改革先行区”。1.2025年规划目标城市火灾风险明显降低,火灾形势相对稳定,基本补齐公共消防设施历史欠眠,使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综合救援能力显著增强、多元消防力量全面发展。2 .2035年规划目标城市火灾风险相对较低,火灾形势持续稳定,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进一步优化完善,公共
9、消防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相适应,消防站、人员、装备符合大兴区战略定位要求,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智慧化的城市消防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笫8条规划宣点1.粽合评估全区消防安全状况从全区空间特征、现状消防能力、应急救援情况三个方面深入开展现状调查,在对城市综合风险水平和应急保障水平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和评估城市消防安全状况,提高灾害预警、预防能力。3 .合理确定全区消防安全布局根据全区消防安全状况综合评估,构建消防安全格局、公共消防设施布局及灾害防控体系,针对集中建设区、镇区、乡村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条件,实施分区、分类规划引导,合理确定城市消防安全布局。4 .优化
10、配置公共消防设施结合大兴区空间发展方向及发展时序、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地域特点,对全区消防站、其他消防设施、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进行科学配置。5 .提出规划实施保障策略深化落实大兴分区规划的目标任务,强化与各部门的规划衔接、政策协同,提出分时序、分区域的实施保障策略。第二章综合消防安全评估第一节消防评估框架体系第9条评估目标按照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结合的思路,通过对城市综合风险状况与应急救援能力两个方面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客观分析全区消防安全状况,为科学制定大兴区消防规划策略,构建消防安全格局,优化大兴区消防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高效组织消防力量提供科学依据。笫10条评估方法
11、本次评估构建了综合消防安全评价模型。果用层次分析法,依据“防”“消”结合的原则,将综合消防安全首先分为城市综合风险、应急保障水平两个方面二级指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分类和层级性,在全市综合消防安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大兴区的特点,坚持“建筑及人口覆盖均等性、重点区域覆盖特殊性”的原则加以优化,构建了包含四级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城市消防安全评价体系。第11条评价体系为客观反映城市安全综合状况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粽合消防安全状况评估搭建了系统性的四级指标评价体系。其中,评价目标为城市综合消防安全状况,包括城市综合风险水平和城市应急保障水平2项一级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中的城市综合风险水平包括区域
12、危险性、区域脆弱性、区域重要性3项二级评价指标;城市应急保障水平包括消防救援能力、综合保障能力2项二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包括20项三级评价指标。通过“防”与“消”两个方面的四级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全面体现要素的构成,准确、全面地反映城市综合消防安全状况水平。大兴区域市综合消防安全状况城市应急保障水平WJ1.5综合水平消防救援能力图27:大兴区城市综合消仿安全状况评佶体系笫12条城市综合风险水平评价城市综合风险水平评价主要考虑以火灾为主的全灾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灾害发生后的抵御能力以及灾害后果影响程度的系统过程,主要从区域危险性、区域脆弱性、区域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
13、区域危险性是指可能引起目标对象遭受火灾为主的各类灾害影响的所有根源。根据大兴区自身灾害情况,包括了火灾危险源与地质灾害。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考虑了能源站、液化石油气供应站、使用危化品企事业单位、精油输气输电走廊、地质风险等火灾危险和地质灾害相关场所和设施。能源站包括加气站、加油站、储能电站和加氢站等设施,根据类型和安全防护距离进行因素分级量化;液化石油气供应站为液化石油气供应存储设施,根据位置和安全防护距离进行因素分级量化;使用危化品企事业单位包括了使用危化品企业和存储危化品设施,根据类型和安全防护距离进行因素分级量化:揄油输气输电走廊包括了输油、输气和高压输电走廊,根据类型、等级和
14、安全防护距离进行因素分级量化;地质风险包括了地震断裂带,根据位犬进行因素分级量化。2 .区域脆弱性基于历史火灾和其他事故发生的情况,对城市中不同区域综合灾害发生的概率和抗灾能力做出的综合评价。本次评估主要通过用地功能、人口密度、建筑耐火等级、开发强度等方面来体现。其中,用地功能是基于历史火灾和事故空间数据与城市用地性质对应分析,通过对比其与用地功能间的关系进行分级量化;人口密度是根据全市人口密度进行分级量化:建筑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主要评价因素为老旧小区、农村地区,分别通过占地面积、规模进行分级量化;开发强度是通过容积率进行分级量化。3 .区域重要性是指城市中特定地区对于潜在的灾害事故所导致
15、损失程度、影响程度的预期。本次评估主要包括城市空间结构、重要公共设施及建筑、重要保障建筑等评价要素。其中,空间结构关注大兴区城镇体系和重点功能区:重要公共设施和建筑关注人群脆弱类(如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等)设施以及人群密集类(如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站、大型商业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体育(场)馆等)设施,按照分布密度进行因素等级分级量化:重要保障建筑关注如国家机关单住、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枢纽、重要的科斫单位、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等设施,按照分布密度进行因素等级分级量化。表27:大兴区城市绘合风险水平评价指标表一级指标二频指标M指标因素计算方式城市标合风险水平区域危险性能源站
16、加气站、加油站类型和范困储能电站利加氯站类型和范围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类型和范围使用危化品企事业单位使用蔻化品企业和高校实脸室类型和范围输油输气输电走廊输油输气管线类型和范困高压输电走峰类型和等级地质风险活动断层类型区域脆j性人11特征人口徽度数量人口结构数量开发强度容枳率类型和数砧用地功能川地类型类型耐火等线低老旧小区、农村地区数量区域重要性空何结构城钻体系类型理点功能区类型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及建筑人群脆弱类建筑数量人群密集类建筑数最重要保障建筑重点保护类建筑数累笫13条城市应急保障水平评价城市应急保障水平是评价火灾及其他灾害发生过程中不同地区能否及时处置、得到有效救援、及时疏散人
17、员的重要指标,综合反映不同地区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主要从消防救援能力、综合保障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消防救援能力是反映一个地区灭火和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基础条件,本次评估主要包括消防站服务能力、消防装备、消防员力量和消防通讯等评价因素。消防站服务能力以消防站5分钟覆盖范围进行因素量化;消防装备包括了防护装备品置和乡镇消防力量,以数量进行分级量化,以消防辖区为数量计算单元:消防员力量包括了消防站人员的达标配置情况和十万人拥有消防员效,以数量进行分级量化,以消防辖区为数量计算单元;消防通信以通信覆盖危围进行因素量化分析。消防员力量、消防供水、消防装备是按照大兴区现状情况及覆盖范围进行分级量化,
18、消防车通道是根据全区路网密度进行分级量化。2.综合保障能力主要指消防应急救援的外部支撑及保障条件,具体评价指标包括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战勤保障、消防训练等因素。消防供水以市政消火栓的可用情况与空间分布进行分级量化;消防车通道是根据大兴区路网密度进行分级量化,消防训练和战劲保障是根据消防训练基地和战勤保障基地进行量化。表2-2:大兴区城市应急保障水平评价指标表一袋指标二版指标三级指标因素计算方式城巾应急保障水平消防救援能力消防站服务能力消防站点行车用茨类型和范用消防装备防护装备配置类型多镇消防力出数量消防员力量达标配置情况类缎和数量十万人拥有消防员数收消防通讯通讯IS线数出踪合保障能力消防供水
19、市政消火检类里消防车通道消防车通道数如消防训练训练设施类型战勤保嫄物资保障类型笫14条评价单元划分为实现大兴区研究区域空间全覆盖,并实现不同单元可比性和各类要素的同尺度集成,大兴区城市综合安全评估工作以500米X500米栅格为评估单元。笫15条指标权重确定本次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运用层次分析法把复杂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多层次结构,在每一层次可按某一规定准则,对该层要素进行逐对比较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得出该层要素对于该准则的权重,在这个基础上计算出各层次要素对于总体目标的组合权重。计算评
20、价体系指标各对应的权重值如表2-3所示。表2-3: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各指标权重依T指标Tt二俵指标二Ct权S三版指标三a因素因素权城市综合风险水平0.7M域危险性0.44能源站0.2加气站、加油站0.6储能电站和加氯站0.4液化石油气供应站0.3液化石油气1使用危化品企事业总位0.3企业、使用危化品,验室高校1物油场气输电走规0.1输油输气管然0.6高压输电走廊0.4地质风险0.1活动断层1区域脆弱性0.32人口特征0.23人口密度0.5人口结构0.5开发强度0.11容积率1用地功能0.31用地类型1耐火等级低0.35老旧小区、农村地区1区域Ig要性0.2-1空间结构0.1城镇体系0.5重点
21、功能区0.5JR要公共设施及建筑0.29人群脆弱类建筑0.5人群密集类建筑0.5重要保障建筑0.31重点保护类建筑1市急障平城应保水0.3消防救援能力0.7消防站服务能力0.36消防站点行车泓盖1消防装备0.24防护装备配苗0.6乡镇消防力破0.i消防员力量0.23达标配置情况0.5十万人拥有消防员0.5消防通讯0.17通讯股战1综合保障能力0.3消防供水0.34巾政消火栓1消防车通道0.31消防车通道1消防训练0.2训练设施1战勤保障0.15物资保障1笫16条评价等级划分针对城市区域复杂系统中,致灾因子和受灾个体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现实情况,琮合考虑区域内个体综合风险水平、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
22、响以及不同区域应急救援能力的高低,将大兴区综合消防安全状况划分为5个等级。1. I级(相对安全):风险水平可以接受,安全隐患较少,安全风险较小,风险控制重在维护和管理。2. H级(相对较安全):风险水平基本可以接受,存在一般性安全隐患,在适当采取措施后可达到接受水平。需要加大消防力量部署,加强风险水平管控,重在局部地区整改和加强消防管控力度。3. W级(中等):可能发生较大火灾,火灾风险性较高,火灾风险处于较难控制的水平,风险控制重在整体布局整改和完善消防管理措施。4. IV级(相对较危险):存在较大安全院患,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火灾风险性高,火灾风险处于较难控制的水平,应采取措施加强消防基础设
23、施建设和提高消防管理水平。5.V级(相对危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火灾处于较难控制的水平,可能发生重大或特大火灾,火灾风险性极高,有可能造成重大伤害,应及时整改加强管控,加大消防资源和力量的投入,采取全面的措施主动对防火设施进行完善,加强对危险源的管控、增强消防管理和救援力量。本次评估参考北京市消防安全评估标准,将消防安全水平的五个等级进行量化,其中,80700分为相对安全,60-80分为相对较安全,40-60分为中等,20-40分为相对较危险,0-20分为相对危险。第二节消防安全评估结论笫17条评估结论1 .目前大兴区整体消防安全等级处于“相对较安全”水平,消防安全水平综合评估的平均分数为7
24、8.1分。2 .大兴新城消防安全状况平均得分74.9分,略低于大兴区全区平均得分。其中新城内集中建设区的整体消防安全得分最低,主要是由于该地区为大兴区人口集中、建筑强度高、重要建筑密集的区域,虽然相对消防救援水平较好,但整体消防安全状况仍需重视。3 .临空经济区消防安全状况平均得分为76.5分,同样略低于全区整体水平。本区域当前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均不及大兴新城和北部地区,但本区域作为大兴区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当前的消防救援力量还显薄弱,造成消防安全水平不高。4 .公共消防设施薄弱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大兴区由于区域面积大,集中建设区较为分散,造成消防站管辖面积过大、火灾时到
25、场时间过长。农村地区的供水设施存在一定不足,消防车通道建设还需进一步落实。5 .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不能完全满足抢险处突任务需求。在“全灾种,大应急”的应急救援体系下,消防救援承载了日常应急事故、自然灾害事故、重大安全事故等多种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任务,为传统消防力量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兴区存在活动断层、洪水泛区、地面沉降等潜在自然灾害风险,且存在多处危化品存储设施及输运走廊,因此,大兴区消防应急人员、装备建设还帑要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联动协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与此同时,还需加强面向公众开展应急教育培训的场所建设,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自救互救能力。第三章实施分区分级防控第一节城市消防
26、安全格局第18条构建“一轴三城多点,全域分区防控”的城市消防安全空间格局。落实大兴功能战略定位,综合考虑城市空间结构以及人口、经济的聚集程度与分布状况,结合大兴区消防安全状况综合评估,构建“一轴三城多点,全域分区防控“消防安全整体空间格局。1.一轴:南中轴及其延长线以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为主要轴线,以全区主要防火隔离带为分隔,构建支撑城市安全格局的核心骨架。2 .三城:大兴新城、临空经济区、亦庄新城在三城地区,高标准、严要求,因地制宜补齐公共消防设施欠账,全面整改火灾隐患,降低火灾风险,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选址布局,优化消防安全环境。3 .多点:大兴的14个乡镇空间在多点地区,坚持“安全兼顾
27、效率”的原则,以多样化的方式,提升全域消防安全水平,治理低质殳建筑、管理流动人口,降低区域火灾隐患。第二节消防安全保护区域及防控措施笫19条优化三级消防保护区域按照不同区域消防安全措施和规划管理要求,对接新的城市空间布局,将规划城市集中建设区划分为一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二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以及三级消防保护区域。结合大兴区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和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在北京城市消防规划(2016年2035年)的基础上,优化三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范围。其中,一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约占集中建设区总面积的13%;二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约占32%;三级消防保护区域约占55$。笫20条重点开展一皴重点消防保护区域的安全
28、管控工作一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是城市火灾风险较商、消防安全要求较高的区域,包括城市中心区、重要的行政办公区、军事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体现国家形象的重大外交外事活动区、国际会议会展区、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区,国际和全国性交通枢纽、外国驻华使馆区、国际商务金融功能区、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区、产业核心区,高层建筑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分布集中区等。1 .空间分布聚焦到大兴区,主要集中在大兴国际机场地区。本次规划在北京城市消防规划(2016年2035年)的基础上,将机场近远期、军机机场范围纳入,扩大一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范围。2 .防控措施高标准、严要求进行消防安全防护,周边消防站布点宜相对密集,加快消防站点实施。消防
29、装备应结合周边地区的特性进行配置,消防站责任区面积相对宜小。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落实网络化、标准化的消防管理制度,加强火灾隐患监控,完善灭火救援和应急处突预案,全面提升火灾防控能力。笫21条提高二级宣点消防保护区域的安全管控水平二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是指城市火灾风险较高、次高且应急救援水平相对较弱的区域,主要包括建设强度较商、人口密集的大型居住区,人口集中的大型公共设施及建筑等区域,建筑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以及部分琮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点等区域。1.空间分布聚焦、到大兴区,主要集中在自贸区、生物医药基地、中日产业园、核心区等重点功能区,部分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点,南中轴及延长线沿线
30、等区域。3 .防控措施应提升与完善现状消防设施建设,提高消防站消防能力,结合区域特征,建设有针对性的消防队伍、装备体系。结合用地规划新增站点,并结合城市建设、更新以及改造,推进消防站建设。完善市政消火栓建设,保证消防供水,加强建筑的消防管理监控,打通消防车道,规范消防设施建设等措施。定期开展火灾巡查,完善督查考核机制,提升火灾风险防范能力。针对产业区域、物流园区、交通枢纽地区的空间特征、风险点进行针对性的防护。第22条逐步完善三级消防保护区域的安全管控工作三级消防保护区域是城市中存在一定火灾风险隐患,城市中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包括建筑质量相对较好、建筑年代相对较新的城市居住区、办公区等城市集中
31、建设区域。1 .空间分布聚焦到大兴区,主要集中在新城、临空经济区、镇区、镇工业区等区域。2 .防控措施结合规划实施和更新改造,开展消防设施建设。结合用地规划新增站点。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加强微型消防站、专职消防站建设,补充消防力量,创新消防安全群防群治多元化组织模式,主动查改火灾隐患。第四章强化公共消防设施配置第一节消防站第23条消防站布局原则消防站布局以消防队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可到达其辖区边缘为原则,在消防安全状况评估基础上,根据大兴分区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统筹规划布局,均衡布防、分区施策。考虑到现状消防站布局的服务范围,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统筹考虑城乡建
32、设、发展条件的差异,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在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级别消防站的建设需求合理安排规划选址。1 .保障重点,与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协调一致。优先保障未来大兴区发展的重点地区。2 .查漏补缺,提高城市建成区消防安全水平。优先布置在消防安全状况较差的区域。3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多种模式建设消防站。4 .落实近期,远期引导。优先保障近期建设的消防站用地,远期消防站采取位置引导与总量控制的方式,规划实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笫24条消防站布局要求按照城市消防规划规范(GB51080-2015)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进行布局。考虑到建成区用地资源稀缺,消防队站
33、可与可兼容的其他功能的设施统筹安排,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方便设施使用。笫25条消防站设置条件根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GB51080-2015)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32-2017)消防站分为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三类。普通消防站分为一级普通消防站、二级普通消防站和小型消防站。1 .城市消防规划规范(GB51080-2015)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1) 一级普通消防站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必须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一级、二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以及三级消防保护区域内的新建设区域、更新改造区应优先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2)二级普通消防站城市建成区内设置一级普通消防
34、站确有困难的区域,经论证可设二级普通消防站。(3)小型消防站位于一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二级重点消防保护区域的城市建成区,或商业密集区、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因土地资源紧缺设置二级普通消防站确有困难的地区,经论证可设小型消防站。小型消防站的辖区至少应与一个普通消防站或特勤消防站辖区相邻。(4)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獐消防站城市高层建筑密集区以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以及对城市火灾和应急救援有特殊装备要求的重点功能区应设特勤消防站和战勒保障消防站。笫26条消防站建设标准1 .独立占地消防站消防站用地应尽量集约,各类消防站建设用地面积应符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的规定:(1)
35、 一级普通消防站:用地面积0.39公顷0.56公顷,建筑面积2700-4000平方米。(2)二级普通消防站:用地面积0.23公顷0.38公顷,建筑面积1800-2700平方米。(3)小型消防站:用地面积0.06公顷01公顷,建筑面积650-100o平方米。(4)特勤消防站:用地面积0.56公顷0.72公顷,建筑面积5600-7200平方米。(5)战勤保障消防站:用地面积0.62公顷079公顷,建筑面积6200-7900平方米。注:该指标不包括绿化和车道等非基本功能建设用地。2 .合建消防站在用地极度紧缺地段,一级、二级普通消防站可采取与周边用地合建的模式,在大型建筑下部附设。合建须满足如下要求
36、1)合建消防站辖区至少应与一个一级、二级或特勤站辖区相邻。(2)消防站应自成一体,有独立的出入口。(3)消防站备勤室不应设在3层或3层以上。(4)考虑基本技战术训练,应设置一定的训练场地及设施,面积不宜小于400平方米。如果用地资源有限,至少需要保证消防车辆正常出行与训练。(5)执勤车辆主出入口应设在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部分,车库必须设在建筑首层,且出警通道不应为上坡。(6)消防站主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的距离应满足大型消防车辆出动时转弯半径不宜小于20米。(7)消防车主出入口处的城市道路宜设置可控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或隔离设施等,30米以内的道路段应设置禁止停车标志。(8)消防站与加油站、加气站
37、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距离不应小于50米,且距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和公交站台不应小于50米。(9)辖区内有生产、贮存危险化学品单位的,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生产、贮存危险化学品的空间不宜小于200米。笫27条消防队站布局消防队站布局依托城市消防设施规划选址模型,结合大兴区的空间特征,采用模型选址与人工选址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大兴区规划消防站点。本次大兴区2035年规划常规消防站38处,其中现状保留16处,规划新增22处。1.消防站分区情况(1)大兴新城:规划消防站15处,其中现状保留5处,新增1
38、0处。(2)临空经济区:规划消防站11处,其中现状保留1处,新增10处。(3)乡镇:规划消防站12处,其中现状保留10处,新增2处。2.消防站分级情况(1)一级普通消防站:规划31处一级消防站,其中现状保留11处,新增20处。(2)二级普通消防站:规划4处二级消防站,均为现状保留,在有条件情况下升级为一级消防站。(3)特勤消防站:规划3处特勤消防站,其中现状保留1处,新增2处。笫28条小型消防站建设规划小型消防站17座,包括现状小型站6个,本次规划新增11座(迁建1座),未来随着用地规划和城市更新工作逐步推进,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布置小型消防站点,作为现役消防补充力量,弥补集中建设区未覆盖区
39、域,并结合消防站点的实施动态调整。对于近期不能建设的常规消防站,可以建设小型消防站暂时补充消防力量短板。笫29条微型消防站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地区和重点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发展和建设,加大南部镇的微型消防站推广力度,推动实现一村一站,补充村庄地区消防力量短板。第二节消防服务保障设施笫30条推进消防指挥中心建设规划区级消防指挥中心1处,本着节约用地、整合功能的原则,指挥中心、芦城消防站、战勤保障基地进行合并建设。规划用地位于大兴新城西片区,规划用地面积约1.1公顷,建筑总面积约17000平方米。笫31条推进消防训练基地和战勤保障基地选址建设规划消防训练基地和战勤保障基地分为市级和区级。1 .市级保留现状
40、北京市消防教育训练中心和北京市第二战勤战勤保障基地(已选址),分别位于大兴新城科苑路和南六环北侧。2 .区级保留现状大兴区消防训练基地(在建),位于长子营镇。规划新增大兴区战勤保障基地1处,与芦城消防站、消防指挥中心合建。第32条完善消防宣教基地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工作,依托大兴应急安全体验教育基地和消防主题公园向社会进行消防应急教育。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内部设置消防安全知识、自救逃生知识、灾害演示、消防事迹介绍等功能。第三节消防装备笫33条建立消防装备体系加强各专业救援队装备建设,完善装备建设体系,建立“适应灾种、品类齐全、功能完备、高效集成”的现代化装备结构,逐步建成与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与
41、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能力相匹配的装备体系,以专业的装备促进全区消防救援综合战斗力的提升。以配齐基础性装备为基础,增加配备智能化、专业化、系列化、标准化的救援装备,实现灭火救援装备数量、质量“双提升”,提高抢险救援装备的科技水平及专业救援能力。笫34条完善基础性消防装备1.加强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按照一专多能要求,配齐配强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优先选配高性能、轻便型、舒适型、复合型装备,更新升级现有不符合实战需求、超期服役、性能不达标装备。2 .配强配优城市消防救援装备按照特勤、普通一级、普通二级、小型消防站及航空、水上、城市轨道交通消防站分类配备相应消防车辆,消防车辆配备数量要符合城市消
42、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规定的国家标准。消防站主要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消防站灭火器材、抢险救援器材品种及数量配备要符合有关规定,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力争实现所有消防装备纪备100%达标。3 .强化专职消防队救援装备建设全面提升乡镇、单位等专职消防队装备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专职消防队的消防敕援能力,加强灭火和应急救援服务供给。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直接管理的城市专职消防队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推行装备达标建设。笫35条加强应对多灾种消防装备的配备打造适应“全灾种、大应急”需要的消防救援应急保障装备体系,结合大兴区正在组建的高层建筑救援、建筑坍塌救援、有限空间救
43、援、核生化侦检和石油化工救援五类消防救援专业队,形成专业救援装备体系,配备智能化、专业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专业救援装备,提高抢险救援装备的科技水平和可靠度。在高层建筑密集区域,配齐配强70米以上举高消防车、高层供水车辆及配套罂材与相应的器材输送设备;在地下空间密集区域,配备大流量高风压排烟消防车、高倍数泡沫消防车、大功率照明消防车以及多功能侦查、排烟、灭火机器人;在城市综合体等大空间、大踏度建筑区,配备大流量远射程泡沫消防车、多剂联用举高喷射消防车、大跨度举高消防车大流量移动消防炮、举高破拆消防车等;在石油化工企业密集区,配备大功率、大流馋、远射程泡沫消防车及多剂联用举高喷射消防车、干粉泡沫联
44、用消防车、大型供液消防车、大流量移动消防炮、远程供水系统等装备;在轨道交通沿线消防站,配备正压式路轨两用多功能消防车、大流量高风压排烟消防车、高倍数泡沫消防车、移动式高压细水雾灭火装备、高效电动液压破拆工具、轨道救援及运捡设备等适合地铁灭火救援的特种装备,以及地下专用通信设备、多维定位系统、多功能灭火机器人、便携式高效排烟设备、高效能热敏成像仪等;在城市老城区、老旧高层居民区等区域,配备轻型消防云梯车、微型消防车、消防摩托车等特种性能消防装备;在永定河等水域的区域,配备适合水域救援、冰面救援、水下搜救的专用救援装备: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点加强防化洗消、专业防护,密封容器、侦检和分析仪器等装
45、备配备,提升消防队伍面对特殊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结合人工智能、无人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技术发展,加强消防装备的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全灾种、大应急的时代要求。第四节消防供水第36条完善市政供水系统1.城镇消防供水宜采用市政供水管网供应,消防供水设施应与市政供水管网同步规划、设计与建设。2 .当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时,宜采用两路消防供水,不具备市政供水条件或供水能力不足时,宜设置消防储水设施。3 .规划至2035年,大兴区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3,供水设施总能力达到160万立方米/日。笫37条消防供水需求消防用水量等于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火灾起数、每一次灭火用水量、灭火延
46、续时间的乘积。消防用水量、水压等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执行。城镇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包括居住区、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城市或居住区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同时发生的火灾起数和一次灭火的用水量确定。第38条同步推进市政消火栓建设1 .市政消火栓应与城市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2 .随自来水管道、公共消防水池、雨水收集设施、再生水供应系统及专用消防供水管网等建设,完善市政消火栓建设,规划2035年城市建成区消火检滑盖率达到100机3 .在消防能力不足的城乡结合部及新、改建农村地区,应结合需求配建消火栓或消防水鹤,规划2035年城市供水管网覆盖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消火栓或消防水鹤凌盖率达到80%。4 .城市消防安全重点地区和火灾风险较高的区域应适当增加消火栓设置密度,加大供水量和水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