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论文-大兴安岭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 资源ID:3940959       资源大小:91.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论文-大兴安岭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黑龙江工程学院专科学生毕业论文第1章 绪 论1.1课题背景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工业文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人类对自身生存方式、发展模式的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多,于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而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有关人士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据有关资料介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在我市,随着黑龙江呼中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南瓮河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双河自然保护区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呼中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点)的出现,生态旅游已经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大兴安岭旅游的队伍中。在对生态旅游的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而在我市、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生态旅游研究都还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1.2 研究目的促进生态旅游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开展生态旅游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目的,具体表现在旅游地居民个体层和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层次两个层次上。旅游地居民是旅游地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维护自身良好发展的权利,因此,开展生态旅游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必须让当地居民直接参与到管理和服务中去。从经济方面,这样的参与使得他们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能有效的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从社会方面,旅游业在当地的发展与渗透使得当地居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可以更快的融入现代文明;从环境方面,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的维护与影响比旅游者更为直接。总之,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当地居民在科学、经济、技术上对生态旅游资源实施保护有了客观的可能。在整体层上,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在经济上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发展资金;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给予资金的支持,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在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公平分配,有利于居民就业机会的增加等,这一切将有效地促进生态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1.3研究方法 1、研究理论 本书应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环境伦理学、旅游系统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兴安岭生态旅游开发的特点,阐述生态旅游在大兴安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理论意义,为大兴安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基本的框架体系。其主要成果对丰富和完善大兴安岭旅游科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对深化大兴安岭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研究方法 (1)参考文献阅读分析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对大兴安岭的生态旅游发展可行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广泛地收集资料、信息和数据,对大兴安岭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数量、特点、类型、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状况等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2)资料分析和采用 对收集的资料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机处理信息、撰写论文报告等。1)运用准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建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对大兴安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2)运用结构比较方法和分析方法分析大兴安岭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而确定旅游发展战略、开发模式和对策措施。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生态旅游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欠发达的国家开始的,其中非洲的肯尼亚和拉丁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先驱,此外,非洲的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美洲的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智利等国家也具有代表性。生态旅游的发展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 (1)20世纪70年代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环境运动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旅游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影响,开始探讨如何正确利用自然,如何实现旅游、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70年代肯尼亚所作的研究证明了野生动物旅游的经济收益远远超出狩猎,很显然,当时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环境的友好利用。 (2)20世纪80年代80年代,有远见的旅游经营者们看到旅游大众对那些老生常谈的旅游地日感淡漠,相反,对于新的旅游目的地,他们则兴趣盎然。于是,一些旅游企业家从当地人那里租赁或者购买土地,建立了生态旅舍,提供导游服务。企业家们逐渐意识到生态旅游的潜在利润,生态旅舍和生态旅游经营商纷纷推出旅游线路,前往偏远的地方旅游度假。与此同时,欠发达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不但可以赚取外汇,而且对资源本身的破坏性也更小,生态旅游能够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满足旅游者需求与改善当地社会福利相结合。于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很多欠发达国家都将生态旅游确定为实现保护和发展目标的手段。在与自然有关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态旅游目的地供给也快速增长,以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不过那时生态旅游尚未给当地社会带来显著的收益。 (3)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生态旅游在一些国家落地生根,当地社会也开始认识到生态旅游的好处,发现生态旅游在没有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下给他们带来了财富。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研究人员、企业、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生态旅游的实践与探索,生态旅游的概念不断清晰、完善,各种原则和框架也不断建立,在对诸多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2002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态旅游年”,世界各地为此召开了各种研讨、培训活动,在正确认识生态旅游,探寻生态旅游的合理发展模式方面做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作为旅游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第一个重要的文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是直到90年代,规划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才真正地发现了这一现状。从1993年开始,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出版了大量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己经具有明显的分析性和预测性的特征。目前,全世界每年以英语出版的重要文献大约有150多个。 2、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生态旅游”这个概念是在1983年由墨西哥专家提出的,而后传入中国并得到中国专家和学者的普遍接受和不断研讨。在研究中,生态旅游被不断赋予以中国特色的内涵。纵观中国生态旅游的研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概念引入阶段有关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某些方面早在“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之前就开始了,如旅游与环境这个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问题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游界的注意,有关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研究旅游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并呼吁“创建旅游生态学、开展旅游生态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概念在我国也日益深入人心。 (2)概念界定阶段在近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这期间,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在对生态旅游界定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方面趋势:一是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自身的学科角度提出了对生态旅游内涵的不同理解;二是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 (3)实践研究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学者也积极地探讨了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应该注意问题等等。生态旅游研究从内涵争论开始转向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在对实践的研究上,大致形成了这样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 国内很多学者关于生态旅游的内容特点和功能方面作了很多的论述,学者们基本趋于一致地认为生态旅游具有环保功能、环境教育功能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功能。最后,关于生态旅游的资源和内容,国内目前基本认为有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高山生态旅游等形式,当然,最为广大旅游者所钟情的也就是最易于接受的还是森林生态旅游。第2章 生态旅游的概念、内容以及特征2.1 生态旅游的概念1、定义“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2、含义根据生态旅游的定义进行分析,它包括三重含义: (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因此,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生态旅游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必须要保持旅游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保持好优异的自然环境。 (3)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发展经济,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2.2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等;(2)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山岳景观、岩溶景观、海岸地貌等。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等。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等。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等。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园林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含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等。二是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馆和纪念地等。2.3生态旅游的特征 1、自然性: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2、保护性: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规划开发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经济行为,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对于游客,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参与性: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崇尚高雅文化,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通过参与来保证旅游者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还要求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组织及研究者广泛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4、高品位与普及性:在生态旅游开展的早期,生态旅游的参与者多为特定族群,一般来说是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或文化素养的人。但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却表现出生态旅游正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已不仅仅只限于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职员、学生等都加入到生态旅游的队伍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修身养性的生态旅游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生态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不断地扩大。2.4 本章小结 本章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从而得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的定义与四种基本特征。从而阐述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3章 大兴安岭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3.1大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交通1、地理位置大兴安岭是黑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区 (中国行政区划)。位于中国最北部。面积467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地理坐标北纬50°08至53°34 东经121°11至127°02。大兴安岭地区疆域广阔,东西长410公里,南北宽386公里,行政区面积8.3万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1528.7米,系呼中区伊勒呼里山主峰又称大白山。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80-110天,年平均气温2.6,极端最低气温达到52.3,素有“高寒禁区”之称。大兴安岭地区,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为邻。2、交通 大兴安岭有嫩林、伊加铁路。客运列车南出可直达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出可直达海拉尔、满州里,林呼、塔韩支线贯通区内全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嫩漠公路、 111国道、黑河公路均与大兴安岭相连,直通哈尔滨并加入黑龙江省内各地市公路网,公路通车里程达1560公里;水上航运沿黑龙江顺流而下直通佳木斯,哈尔滨,经俄罗斯庙街可出海实现江海联运。漠河机场是我国在最寒冷地区、在永冻土地质条件下建设的首个机场,是祖国最北端、北纬50度以上建成的第一个民用机场,是我国第一个实现运营由机场集团公司管理,应急救援、公安、急救、消防由地方政府负责,成本由国家、地方、企业共同分担的小型机场。漠河机场飞行区技术人员等级为4C级,设计2015年旅客吞吐量为12.2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为720吨,飞机起降架次3588架次,机场总占地面积158.7万平方米,跑道长度2200米、宽45米,航站楼、航管楼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航管、导航、助航、灯光、通讯、供电、供油等配套设施齐全。漠河机场已于2009年6月18日正式通航。44年前,英雄的开发建设者们挺进高寒禁区,铸造了大兴安岭精神。今天,新时期的大兴安岭人又征服长年冻土,在中国的最北极,成功地架起了一条空中“天路”。3.2大兴安岭生态旅游资源简介 1、大兴安岭的植物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原始林区之一。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除森林之外大兴安岭还有数量众多的林下动、植物资源。大兴安岭森林植被是我国8个植被区域中最北部的一个植被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全区植物种类虽不丰富,但蕴藏量却很大,根据调查统计与有关资料记载,野生植物有92科371属966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约有525种,占60。其中药用植物342种,主要有:黄芪、赤芍、益母草、兴安杜鹃、黄芩、松杉灵芝、猴头等;纤维植物资源,主要有:大叶樟、小叶樟、萱草、钻天柳、紫椴等;单宁(栲胶)植物,主要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大兴安岭林区特产的有:越桔、笃斯越桔、蓝靛果忍冬、稠李、兴安茶藨子、东方草莓,食用野菜及真菌类的有:蕨菜、黄花菜、木耳、桔梗、沙参、草蘑、油蘑、猴头等都是很好的野味食品。 2、大兴安岭的动物 大兴安岭林区内野生动植物繁多。有400种野生动物,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驯鹿、驼鹿(犴达犴)、马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 大兴安岭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 1997-1999年进行了野生动物普查。目前普查出各类野生动物有400余种。国家一类保护鸟类有:黑嘴松鸡、金雕;二类保护鸟类有:花尾榛鸡、黑琴鸡、大天鹅、鸳鸯、普通鵟。兽类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紫貂、貂熊、原麝;二类保护动物有:棕熊、猞猁、雪兔、马鹿、驼鹿;两栖、爬行类共计14种,两栖纲有2目4科7种,爬行纲有2目3科7种;鱼类共有84种(亚种),隶属17科,其中鲤鱼科鱼类51种(亚种)占总数的60.7,鳅科和蛙科各5种分别占总数的6,鮠科4种占 4.8。 3、鸟类资源 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温暖,日照时间长达1617小时,动物活动时间长,有利于鸟类育雏,因此大兴安岭成为多种鸟类的天然繁殖场,繁殖鸟为193种和亚种,占全区鸟类250种和亚种的77.2%,冬季酷寒,日照时间短,在这里越冬的种类(留鸟和冬候鸟)仅占少数,这里春天暖得迟。因此,鸟类开始繁殖较晚,秋季冷得早,候鸟开始迁徙也较早。 大兴安岭地区的鸟类留鸟46种和亚种。占鸟类总数250种和亚种的18.4%,夏候鸟147种和亚种,占58.8%,冬候鸟11种和亚种,占4.4%,旅鸟46种和亚种,占18.4%夏候鸟的种和亚种数为留鸟和亚种数的3倍多。为冬候鸟种和亚种数的13.3倍,这样的比例也反映了北方鸟类的分布特征,与国内其它地方相比。大兴安岭特有种除松鸡科外。还有猛鸮、乌林鸮、鬼鸮、雪鸮冬候鸟,雪鵐等。此外,虽在国内其它地方可以见到,但繁殖区仅限于或主要在大兴安岭的鸟类有:鹊鸭、丘鹬、斑头秋沙鸭、红胸秋沙鸭、短耳鸮、北噪鸦、极北柳莺、红喉鶲,燕雀,白腰朱顶雀,北朱雀,小鵐、栗鵐、苇鵐等。3.3 大兴安岭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大兴安岭地处祖国最北部,东接小兴安岭,西临内蒙古自治区,南濒松嫩平原,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和黑龙江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据专家测算,大兴安岭生态系统年产生的生态效益高达1136亿元。2009年,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4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2.5亿元,生态旅游业增加值实现6.3亿元。旅游产业已成为林区经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大兴安岭把生态建设放在头等大事来抓,全区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兴安岭的资源和环境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生态资源优势。大兴安岭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区,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78以上,林中繁衍生息着400多种野生动物和1000余种野生植物,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物、植物乐园。大兴安岭人口密度小,原生态景观随处可见。2、区位环境优势。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地区。总面积 8.46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791.5公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漠河县的北极村是我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旅游业着力打造“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旅游品牌符合大兴安岭独特的区位优势。3、文化环境特点。在旅游文化方面,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鄂伦春民族文化。北国冰雪文化、黑龙江源头的“黑龙”文化、林海观音的“佛”文化、历史文明的鲜卑文化和具有本土特色的淘金文化、知青文化等,也颇具特色。大兴安岭还有古人类遗址、雅克萨战古战场、抗联英雄纪念碑、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纪念碑等文化景观,大兴安岭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大兴安岭旅游产业的新亮点、新热点。 4、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的政策支持。为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今年5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六部门又以国西办经200615号文下发了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更指明了产业发展的方向,明确了目标。 5、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大兴安岭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地上、地下资源极为丰富。由此,大兴安岭林区可以拥有八个特色优势产业:生态旅游业、特色养殖业、绿色食品业、兴安北药业、林产工业、矿产开发业、能源及化学工业、对俄边贸业。 6、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自享受西部开发政策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了道路、城镇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国土防护、文教卫生、公检法、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了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为林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3.4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对大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以及生态旅游资源的简要介绍和分析,简明扼要的提出了大兴安岭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第4章 大兴安岭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4.1经济意义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涉及许多领域。生态旅游业仅是旅游业这个整体产品的一部分,旅游还涉及其他很多外部延伸产品,像旅客的食、住、行、购以及通讯、娱乐等都属于旅游这个整体产品的有机构成部分。也就是生态旅游的发展还能够带动一个地区的宾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相关产品加工业、邮电通讯业、娱乐服务业甚至建筑业等多个经济行业的发展。将起到增加就业、积累资金、繁荣市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保护与改善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 1、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旅游商品作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用作纪念欣赏、礼品或生活、工作必需品的商品。具有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同时也是旅游收入的一大来源,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旅游商品在旅游者的消费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但也存在伸缩性大的问题。旅游商品有吸引力,比重就会增大,反之则下降。在旅游者吃、住、行、游、购五项主要消费中,前四项的消费是基本固定的“有限”花费,而旅游商品的购买则是“无限”花费,只要旅游者喜爱的旅游品,他就会花钱购买,从这一点来看,旅游商品在旅游收入各个组成部分中,可挖掘的潜力最大,具有很高的经济利益,必然会吸引人们的关注。旅游生态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我区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这对推动当地相关工业品的生产、市场化具有积极作用。这些旅游产业群将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也有利于形成大兴安岭自己的旅游品牌形象,将提升大兴安岭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旅游业的发展,必将推动大兴安岭与外界的交融,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必要的资金。有助于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激发大兴安岭人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有助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必将促进大兴安岭的交通运输、商贸、银行、餐饮、建筑以及通讯、娱乐、文化艺术等事业的发展。根据凯恩斯的乘数原理,有关机构分析指出,旅游业收入每增加1元钱,就会引起相关行业的收入增加4.3元钱。可以说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大兴安岭经济增长最有力的推动力,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增加区内就业岗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国民收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3、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它在大兴安岭整个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关键性,带动性以及不可替代性的地位,已成为大兴安岭人民的共识,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由于我区的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正不断改善的旅游环境,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必将成为我国的一个旅游热点地区,旅游业也必定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4.2环境保护意义生态旅游资源要开发、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游客太多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生态旅游对于环境保护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作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 2、统一规划,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要坚决制止。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客。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再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增强环保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法制观念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完善相关规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的环境等。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宣传教育,规范游客行为。 总之,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为游客提供一个大自然的游乐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用旅游保护生态,以生态促进旅游,将是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4.3本章小结在旅游业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部门乃至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的形式,已在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开发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形式,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对于避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的业内人士、学者们定义了生态旅游,并研究指出必须依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资源长期培育生态旅游,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倡导生态旅游的观念。本文在原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地探讨,从而对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和环境保护意义加以分析。 第5章 大兴安岭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1大兴安岭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5.1.1 对生态旅游的内涵认识不够尽管大兴安岭拥有大量可供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如森林、冰雪、湿地、野生动物、鄂族村寨、北极村等。但生态旅游业在大兴安岭还只是刚刚起步。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内涵“为了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的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认识还不充分。过去,西方旅游者喜欢到热带海滨去休闲度假,因为热带海滨特有温暖的阳光(sun)、碧蓝的大海(sea)和舒适的沙滩(sand),使居住于污染严重、竞争激烈的西方发达国家游客的身心得到平静,“三”作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对方人所向往的地方。大兴安岭也因为“三”而深受旅游者的喜爱。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游客环境意识的增加,西方游客的旅游热点从“三”转向“三”,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olgia)情节,使自己在溶入自然中进入“天堂”(nirvana)最高精神境界。从“三”到“三”,标志着人类从身体享乐为主的旅游追求转变为 以精神追求为主的生态旅游。大兴安岭的旅游在顺应潮流的变化而相应地进行生态旅游的改善方面还做得不够。生态旅游首先是为自然区域本身所吸引,研究和欣赏其自然特征,并对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性的利用。侧重于文化特征的旅游可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二者经常互为补充。 其次生态旅游是一种计划性活动,依赖于严格的管理以防止严重的环境危害,所以事先要进行影响和效益评价,避免传统旅游常因计划不周而带来的环境负效应。经过精心设计的说明性计划还能使保护区成为一个支持地方传播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以保存当地居民的传统价值并向外界传播其文化的中心,促进文化繁荣。再者,生态旅游所需条件不同于传统旅游,其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1/4左右。大兴安岭的生态旅游开发还没有真正达到这样的理解和操作,也还没有真正达到这样的规划,也尚未制订生态旅游的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在这里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身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文化的保护和宣传,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而不是盲目追求高档、豪华、洋气,大兴安岭在这一点上还没有引起开发商和旅行社足够的重视。5.1.2旅游资源合理配置和开发规划程度不高大兴安岭旅游近年来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有了独特的吸引力和相当高的知名度,也在大打生态旅游的牌子,但生态旅游总体来说,还缺乏具有轰动效应的、高质量的、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众多的景点如同碎片散落在各地,没有形成有机的网络;许多景点只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旅游等初级开发的层次,没有相关的博物馆或科普知识等生态文化方面的配套;在承担生态旅游宣传教育任务的导游方面,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培训。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大兴安岭应该充分发挥本身自然大森林的优势,把整个林区作为一个大花园来设计和规划。把各种旅游资源合理整合起来;把传统观光旅游与传播科学知识的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把生态旅游与中部山区的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把生态旅游与现有的各种旅游产品的改造和转型结合起来。通过开发生态旅游的方式,既要发展当地经济,又要保持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的完整,弘扬当地的民族文化,并教育旅客如何欣赏及尊重自然。5.1.3旅游市场管理规范程度不够旅游市场上的无序竞争和削价竞争现象严重,服务质量和效益欠佳。旅游企业还存在小、散、弱的现象,缺少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大型旅游企业或旅游企业集团的引领。旅游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档次高、效益好的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如探险旅游、会展旅游、修学旅游、科教旅游、购物旅游等)所占份额不多。需要努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质量。5.1.4大兴安岭旅游业面临的两难抉择生态旅游强调环境的承载力或环境容量。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应该研究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对一些重点保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大兴安岭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为本站会员(韩长文)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