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论文-中日的环保政策研究39818.doc

    • 资源ID:3941696       资源大小:111.0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论文-中日的环保政策研究39818.doc

    日本环保政策研究摘 要每个去过日本的人都会为日本的优良环境状况感到惊叹,山是青翠的,水是清洁的,天空是湛蓝的。而且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满花草。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的绿化覆盖率达到66%,风暴、沙尘暴一次都没有出现过。当然,日本在环境问题上也曾经受过很大的挫折。日本政府在战后经济恢复阶段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六、七十年代的高度经济增长期造成了好几次类似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恶劣影响。日本政府表示,加强全民环保意识。首先是要加强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教室,工厂等地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讲授。为了妥善处理垃圾,日本政府制定了具体措施。以东京市为例,市政府设立了可燃烧垃圾、不可燃烧垃圾、玻璃瓶、罐的垃圾桶,让居民根据不同类别差异分类放进不同的垃圾桶。中国的环境问题相对于日本更加严峻。因此,要努力提高环境意识和环保技术。关键词 环境保护 垃圾处理 处理方法日本環境保護政策 要旨 誰、日本行日本環境状況感心。山青、水潔、空青。、家屋根草花栽培。日本政府公表通算数字基、日本緑化率、砂嵐、土砂嵐一度。 、日本環境問題対頓挫。日本政府戦後経済回復中環境保護考。六、七十年代高度経済成長期空気汚染環境乱汚何度。人間健康悪影響。 日本政府教訓総括環境保護意識強。子供環境保護意識強。子供教室、工場環境保護知識教。 善処、日本政府具体的施策。東京例市政府燃物、瓶鉄槽、住民相違類別異種箱内入要求。 中国環境問題対日本厳。、力環境意識環境保護技術高願。 環境保護 処理 処理方法目 录摘要.要旨.II第1章 绪论.3第2章 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3 2.1日本环保事业.3 2.2日本人的环保意识.3 2.2.1垃圾分类日本最基础的环保政策.32.2.2从垃圾分类中得到的启示.42.2.3日本的节能环保政策.4 2.3环境产业的兴起.4 2.3.1日本环保企业.5 2.3.2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5 2.3.3日本的环保产业.5 2.4日本环境保护的特殊力量市民环保团体.6 2.5日本环境保护仍需解决的问题.6 2.6日本农业环保措施.6 2.7日本农业环境治理对策给我国的启示.8第3章 我国和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比较分析.9 3.1垃圾收集状况比较.9 3.1.1日本垃圾分类收集状况.9 3.1.2我国垃圾收集状况.10 3.2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比较.11 3.3垃圾处理的比较.11 3.4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对策.13 3.4.1提高公众环卫意识.13 3.4.2完善垃圾回收体系.13 3.4.3加强垃圾处理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建设.14结论.15致谢.16参考文献.17II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 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堆积如山的垃圾在侵占土地浪费资源的同时,给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据建设部统计资料表明,2002 年全国668 座城市共清运生活垃圾 1.46 亿多吨,且以每年8 %10 %的速度递增,其中有200 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围城”之中。快速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加重了城市环境污染 ,而且给城市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发达国家通过普遍采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方法,已经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多大的差距,让我们以日本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在我国城市的街道中垃圾箱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处理的垃圾箱也比比皆是,但是,当我们想到垃圾箱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情景呢?脏乱不堪、味道熏人,人们或者捂鼻速逃、或是捏鼻闭眼,赶紧把垃圾丢去,管它有没有进到垃圾箱,反正是扔到垃圾箱的势力范围了,如此等等。别说细细分类,恨不得隔着百米就把它犹如抛铅球一样,扔多远是多远。或许以上的话有些夸张,但是,谁又敢说,自己没有遇到或者亲生体会到这样的场景呢? 不可否认,我们在垃圾分类的处理宣传和教育上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是,当我们明明看到有垃圾分类的箱子,却视而不见,那就跟我们的环保意识有关了。举目周望,身边的人有环保意识或者关注环保的少之又少,废旧电池随处可见,白色污染比比皆是,一次性筷子数不胜数,汽车排量越买越大这些现象在中国是在正常不过了吧。但是回头想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对这些行为可谓是谆谆教导,三令五申啊。我们的口号喊得比谁都亮,可是一到行到的时候,一些贪图省事,事不关己的思想就开始作祟。这说明什么,恰恰说明我们的环保意识极差。我们知道要环保,我们嘴上说也要环保,我们也时常提醒别人要环保,但是我们的骨子里却不是环保,是什么呢?我想这个,不用想也知道。 那么,在我们的邻国,那个我们嘴里“变态”的国家,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在日本居住,“扔垃圾”是必修的科目。垃圾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垃圾,这几类再分为若干细的项目,每个子项目又有孙项目。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分类的标准分得更加的细致,并且给每个市民分发了一份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00多项。这样细致的分类无疑表现了,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视,但是仅仅是国家制定规定是远远不够的。那么,生活在日本,星期几扔什么样的垃圾,却成为了日本人的生活习惯。犹如在中国,我们早晨要晨练,没事打麻将在日本什么时间让什么样的垃圾,成了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习惯,这个不是挂在嘴上,也不是用来教育别人的概念,而是深入人心的习惯。在日本,假如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扔什么样的垃圾,估计就会贻笑大方了,就好比,在中国你居然知道,大年三十要看春晚一样。 我们的垃圾分类处理还仅仅处在一个概念阶段,而在日本却已经践行了很长时间。我们热衷于喊口号,却在实际行动中迟缓。那么为什么我们口号喊得这么亮却没有什么效果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环保概念尚未深入人心。我们的环保概念,提留在粗浅的认识上。国家在宣传、人们在喊口号,那么好吧别人都在说,这肯定是好的,那随大溜,我也跟着喊,就这样大家都知道要环保,但什么是环保?不环保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我想给出具体答案的人会很少了吧。 相关部门宣传有余,实际措施太少。我们国家每年都会上马一大批环保类的大项目,也要求企业要环保节能,甚至在大型的国际气候大会上掷地有声的做出承诺,但是,我们发现做为个人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环保所能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者所能够采取的硬性的措施却没有,完全依靠人们的自觉。这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概念,我们的国民环保意识差,却在日常生活中要依靠自觉来完成小事情上的环保,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基础配套设施亟待完善。我们有垃圾箱,我们有垃圾分类箱,但是我们的垃圾分类箱,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我们有垃圾分类袋子吗?我们的环卫工人是勤勤恳恳的把垃圾分类转好吗?我们的环卫工人有没有把垃圾箱打扫的干干净净?我们的垃圾处理厂是否配备齐全等等。我们的基础设施,远远不够,这不仅对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影响甚大,也使具有环保意识的人无计可施。 增强环保意识,是每个公民都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人,从小事做起,我们的环保事业,就有希望。否则,我们只是在嘴上环保,永远都做不到真正的环保。第2章 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2.1日本环保事业 任何去过日本的人都不会否认日本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而且环境保护的相当的好。但是事实上,60年代的日本,也曾受困于举世无双的环境污染,甚至被贬称为“公害大国”。在努力从公害大国翻身朝环保大国迈进之际,却面临经济发展与环保孰重孰轻的两难抉择。然而事实证明,企业增加对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并未引起整体经济的衰退,反而促进污染防治产业的兴起。 日本的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几经波折。探究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道路,得回溯至60年代。战后,日本在经济复苏期间,适逢廉价能源时代,使得日本经济呈飞跃性增长;加上从1960年起,在当时池田内阁倡导的“所得倍增”计划下,更拼命扩充工厂,增加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不顾环境保护的发展就应运而生了。 当时日本的产业仍以重化学工业为主,而重化学工业又是高污染性产业,在未同时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下,高度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日本人为环境污染付出代价。闻名世界的“四大公害”事件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 当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害病例接连发生,民众反污染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时,在舆论压力有增无减的逆境下,日本国会终于在1967年7月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在这种法律规范、舆论挞伐相互配合下,日本企业彻底觉悟,从而开始认真采取各种措施。2.2日本人的环保意识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在六、七十年代环境的污染异常严重,河里流着臭不可闻的黑水,使鱼类绝迹,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使小学生相继跌倒,一起起公害诉讼,震动日本全国。制订一个又一个法律,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经过长时期持续不断的治理,到80年代初,蓝天复现于天空,碧水再现于河川。 人人有责,建立一个“没有废料排放的社会”,已经深入人心,主动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日本公众的习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他们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2.2.1垃圾分类日本最基础的环保政策 在日本,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居民,扔垃圾不仅是一件必须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并已形成规矩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已经做得非常细致的事情。 垃圾主要分为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两大类。其中生活垃圾的不同城市根据各自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分别是: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 二分法就是把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两类;三分法把生活垃圾分为可燃、不可燃和可回收三类;四分法把垃圾分为可燃、不可燃、可回收和大件垃圾四类;五分法把垃圾分成可燃、不可燃、可回收、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五类。目前,已没有实行二分法的城市,实行五分法的城市已超过56%,并不断增加。 日本民族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民族。在扔可回收垃圾和大件垃圾的日子里,我常常站在阳台上观看,结果发现虽然扔的是废旧物品,但人们仍然是经过认真处理后,按规定放在固定的地点。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垃圾分类,日本人以前使用的垃圾袋都是黑色的,为了方便垃圾回收人员的分拣,增加垃圾分类的透明度,日本政府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决定将垃圾袋全部改为白色透明的。对于日本人来说,生活垃圾装在透明的垃圾袋中,是很不雅观的。而且,一些居民和公司都存有不少黑色垃圾袋。对此,日本政府进行了大量宣传,反复讲明透明垃圾袋的意义和好处,并安排了一段过渡时期,使剩余的黑色垃圾袋不至于浪费。透明垃圾袋的推广应用,使日本各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更加完善。2.2.2从中垃圾分类中的到的启示 在日本,垃圾要分类,要定时定点扔垃圾,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行为。这一切,都源于政府部门精心的管理和周到的安排,以及民众的自觉维护和认真配合。 在中国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资源利用率肯定会大大的增加,而且所花费极少,这样一举两得的事当然应该大力执行。2.2.3日本的节能环保政策 日本属于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国情,使日本企业不得不将节能与环保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的一部分。其实,节能本身就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日本企业一般通过降低能耗、提高废物再利用率来实现减少排污的环保要求。 日本在1999年的环境白皮书中提出“环境立国”战略,并将21世纪称为“环境世纪”。该白皮书还提出“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要求企业适应这一模式开发环保产品。 为了适应环保要求,日本一些电器厂家在几年前就开发节能技术,计划2000年前实现大幅降低能耗的目标,如:松下电器公司的节能计划是将其电器产品平均能耗比1995年降低50,索尼等电器公司也有类似承诺。2.3环境产业的兴起 2.3.1日本环保企业 企业对污染防治的设备有所需求,且投资经费逐年增加,那么在市场供需平衡的经济原则下,自然促进了污染防治产业的兴起。根据日本产业机械公会所属之“产业公害部会”资料显示,制造污染防治设备的新兴业者,在相关生产上的投资额,平均每年以20的比率增长。 2.3.2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 进入90年代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呈六大特点: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物化时间大大缩短。科学技术成果过去要用几年时间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现在基本上用12年时间,便可物化为设备,例如日本膜分离技术现在发展很快。 管理技术产业配合越加紧密。国外主要依靠法制进行环境管理,而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环保产业的技术的物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管理技术产业是个有机的系统。 绿色产品、清洁生产成为时代的主流。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对生产进行全过程控制。 组合技术,高度自动化控制 环保产业更新换代出现转机。例如,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多少年来一直是“老三套”,现在已经研制出新的设备。 全球环境问题,推进环保技术进步。为防止全球变暖,二氧化碳去除技术正在研究,一个是吸收法,一个是固化法。另外氟里昂替代技术研究已取得进展,这些新的技术研究,将会推进整个经济的发展。2.3.3日本的环保产业 综观日本的污染防治产业发展,自60年代开启防污设备的制造至今,日本的成就颇为可观。例如发展大型焚化炉,用以回收工业废弃物。水污染防治领域则开发工业废水处理设备,能够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含有丙烯腈的废水,使其有害程度降至最低。 为防治空气污染,日本采用超高烟囱与大型集尘器,对空气品质的改善效果卓著。住友造船、三井造船、神户制钢、三菱重工、荏原制作所等,都是此中佼佼者,且这些企业所生产的污染防治设备,不但可供日本国内市场所需,甚至还能销往国外。日本污染防治产业发展至今,其技术已属一流。当日本在解决第一波(指6070年代)公害问题上累积丰富经验后,面对现阶段第二波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尽管在克服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技术方面仍有待努力,但不难断定,今后日本的污染防治产业,势将在各国殷切的环保需求下,以其环保大国的优势,为各国提供相关的技术与协助。而随着这一波进军海外的热况,相信日本污染防治产业,必将如其各种产业一般,再度展现优势技术,在世界各国大赚钞票。 2.4日本环境保护的特殊力量市民环保团体 日本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全国多数人生活在城市。他们之中不乏科学家、律师以及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积极参与环保,使环保活动的专业水平和收效不断提高。他们的活动,已不限于一般性的宣传呼吁,他们经常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环保问题。 在日本的神户市就有这样的一个市民环保团体,他们随时关注室内的环境状况。在神户市南海岸有座人工岛,那里有条43号高速公路通往神户市区,每天要通过15万辆汽车,车流量大、噪音高而且尾气污染严重。为此,神户市民组成原告团,运用法律手段迫使市政府将这条公路由五车道改成三车道,从而减少车流量和尾气。同时,安装隔音墙、吸音板来降低噪音。 2.5日本环境保护仍需解决的问题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从70年代初开始,日本逐步加紧环境治理。经过20多年的努力,日本的环境保护初见成效。在这个过程中,环保部门、企业和市民都投入了极大力量,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终于使过去曾严重污染的城市天变蓝了,水变清了,空气清新了。 说日本的环保见到了效果,并不等于没有问题了。从空中向下俯视,东京周边仍有不清洁的烟雾在向空中升腾。实际上,日本各地都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环境污染。在东京和神户等大城市,尽管对汽车尾气排放作了限制,但由于汽车总量仍在不断增加,尾气污染仍是个严重问题。2.6日本农业环保措施 2.6.1开展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日本的有机农业运动的目标不单是不使用农药、化肥,还包括对以往那种直接与土壤消耗、化学物质高投入相联系的大面积、单一化生产以及农产品全年稳定供应的市场流通进行重新认识,形成生产者和消费者共有的新价值观,共担风险,推动有机农业运动。2.6.2探索绿色农业,发展环保农业 日本鼓励根据各地区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绿色农业道路,发展环保型农业。北海为例,进入90年代以后开始探索绿色农业。北海道提倡的绿色农业不是否定一切化肥、农药的有机农业,其目的是确立在国际化进代可以生存并持续发展的农业,降低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在环境容量内重新构筑农业生产技术。 2.6.3开发低害农药,加强农药管理 随着化工工业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开发出各种低毒农药,使毒性大、残留性高的农药显著减少。对毒性大、殖留性高的农药按农药管理法实行严格的注册管理制度。凡是注册的农药,农药生产者或进口商必须将药效试验、毒性试验、代谢试验、残留试验、对环境影响试验等资料与注册申请书、药样同时提交农林水产省审查、注册。2.6.4特别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 到1986年,已查出的污染地区累计为126个,面积为7030公顷。通过对受污染的土地,实施了排土、添土、转换水源等治理污染的特别土地改良活动。已经完全落实治理措施的土地面积有3540公顷,占被污染地区面积的50.4%。 2.6.5加强用水管理,预防水体污染 为了保证农业用水不受污染,在全国范围内,对大型农业用水进行水质检查及污染原因调查。在农业拓兴地区,修建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对受污染水质地区实施水源转换。此外,为了保护渔业用水使其不受污染,开展了水银、多氯联二苯等有害化学物质对鱼、贝类影响的调查,并对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发,以防止水质污染。 2.6.6重视环境研究,增加环保实力 日本的农业环境研究工作,科研人员不仅负责研究、解决具体的环保技术问题,还负责对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出建议及理论根据。在政府方面,国家财政支出大量经费用于环保研究开发,而且通过法规认定“自然环境保全法人”,以保护自然环境,允许这种公益法人把具有良好自然环境的土地买下来加以管理。此外,还开发“国民环境基金”活动,即通过募捐使广大国民自愿参加环境保护活动。2.6.7开发农业环保技术,推广典型 日本很注意提高农业环境治理和改善方面的技术含量。环保技术的开发利用已颇见成效,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无农药无化肥栽培生产。同时,日本还宣传、推广了不少环保型农业典型,充分利用典型地区的经验带动农业环境治理和环保型农业的发展。2.6.8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学术交流 日本在治理农业环境的同时,很重视加强国际性环保合作。通过“政府开发援助”计划提供环保农业援助。在这些援助中,近几年用于防止沙漠化、防止地球温暖化等的环保性技术援助、资金援助有所增加。一方面这有利于促进受援国的环境保护,为保反义词 地球环境作贡献;另一方面,从日本进口贸易走向“绿色食品化”角度看,也有利于日本的环境保护和国民的饮食安全。2.7日本农业环境治理对策给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农业环境治理对策至少给我国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除尽快地完善农业环保法规体系,以法治理农业环境污染,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使得有关法律得以贯彻执行; 必须逐步改变当前靠农药、化肥保增产的高投入农业,回归有机农业,发展低毒、低残留、高效和生物农药以及生物工程农业。 要严格进出口农药以及生物工程农业。 要严格进出口农产品的安全检测。进口检测不严危及消费者,并给环保带来损失;出口检测不严会因农药、化肥残留物超标而带来贸易损失。 要从农业环保无国界的认识出发,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同邻国的合作,在环境问题上与自然共生,尤其是同邻国的合作,在环境问题上与自然共生,与国际社会共生。加入WTO已是我国的必然发展之路,环保农业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国际农产品竞争将更多依赖环保农业技术,我国农业环保问题必须“未雨绸缪”,否则恐怕悔之不及。第三章 我国和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比较分析 3.1垃圾收集状况比较 3.1.1日本垃圾分类收集状况 在日本垃圾大致可分为4大类型:可燃垃圾、不燃垃圾、资源垃圾及大型垃圾。 一般垃圾或可燃垃圾即可以焚烧的垃圾,主要包括厨房垃圾、草木、纸尿裤等。特殊垃圾或不燃垃圾指的是不能或不宜焚烧的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制品、玻璃、陶瓷器、干电池、像胶制品及小型金属制品、手表、照相机等;资源垃圾包括空瓶、空罐等(空罐:饮料、调料、日用品等体积小于一斗罐的金属制空罐;空瓶:饮料、调料、日用品等体积小于一升瓶的玻璃制空瓶);大型垃圾包括自行车、电冰箱、电视机、毛毯、吸尘器、石油炉、衣柜等大宗物件。此类垃圾一个月收一次,一个家庭一次限于5件以内。日本是一个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分类回收是垃圾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措施,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日本的公共场所,如自动售卖机旁、停车场、机场、火车站、风景区都有形状各异但标识相同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就是北九州市的一个小山顶上,也放置着垃圾分类回收箱。居民区内,则有不同日期回收不同垃圾的通知。每年的12 月份,位于日本南部的熊本市的居民,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特殊挂历,每月的日期都由黄、绿等不同的颜色来标注。在挂历的下方注有说明,每一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何种垃圾。挂历上还配有各种垃圾的漫画,告诉人们不可回收的垃圾都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都包括哪些,使人一目了然。有了这张挂历,在这一年里,人们都要按照挂历的规定来扔不同的垃圾。3.1.2我国垃圾收集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的垃圾收集方法为混合式收集,不同性质、成分的垃圾混合在一起。目前大部分的城市生活垃圾仍采用混合收集,如干电池、废油等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不仅增大了垃圾的运输和填埋量,而且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和难度,造成有用组分的资源损失。面对经济大潮,垃圾回收受自身经济利益驱动,垃圾无序回收,大量的拾荒者涌入城市回收垃圾,多为选择性的回收,结果不可避免地抛弃一些有价值的物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丢弃的垃圾仍是一种资源。同时,它们很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改变地貌形态、有碍观瞻、挤占并污染农田、恶化大气和水的质量等。 2000年4月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进行分类收集的重点是废纸、塑料、金属和有毒有害的废电池。这些试点城市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践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分类收集实施原则、指导思想和方法。如广州市,他们让市民先将生活垃圾粗分为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和有毒有害3类,再由分拣中心进行细分类和加工,这样更有利于分类收集工作的开展。其它如北京市结合申办奥运会,把分类收集作为建设绿色北京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出了“系统性、广泛性、有序性”的指导方针,率先从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废纸分类收集,推广使用再生纸办公。南京市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小区保洁员、居民、物业管理公司和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厦门市从2001年6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分类回收体系 ,并在鼓浪屿全区实行了分类回收。2011年建设部组织制订了有关分类回收的技术标准垃圾分类收集方法与标识垃圾分类收集名词术语和垃圾分类收集统计与评价指标,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日本建立了较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和设施,分类收集日趋细化,手段日趋成熟,垃圾分类回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我国一直沿用过去的垃圾混合收集方法,给资源回收及处理带来极大困难。2000年4月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定的8个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经过几年的实践,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确实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垃圾的分类还比较初级,完善的分类回收体系还在探索和发展中。3.2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比较 在日本凭借一套完整的垃圾回收系统,市民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1994年4月东京市政府开始将垃圾分为“可燃物”、“不可燃物”以及玻璃瓶和铁铝罐等类加以回收,并统一发放回收桶,要求居民按不同类别将垃圾放入不同的垃圾箱内。尽管分类放垃圾比较麻烦,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比较强,大家还都是很认真地去做。2年内实现200吨的垃圾资源化。回收的物品经过处理变成了人们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包括衣物、鞋帽、包装物等。另外,日本有关部门将垃圾回收箱放到了一切可以放的地方,如商店、公园、停车场、街头、广场等,垃圾回收箱在日本几乎是随处可见,并有专人负责。又如日本春 日部市从1994年7月开始对小瓶、罐等进行收集,9个月的时间就收集了139吨的小瓶、罐。这些相当于春日部市内9个月该类产品消费总量的86。不仅资源得到了利用,也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环境意识。我国长期的混合收集方式形成了居民相对低下的垃圾分类意识。就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市而言,在1996年就开始尝试性的开展了一些垃圾分类收集的工作。特别是2000年4月被建设部选定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后,上海市积极营造“垃圾要分类,资源要利用”的社会氛围,根据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生活垃圾最终处理方式,设计分类收集类别和收集方式,历时8个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也只达到20 % 。来自环卫部门的信息也证实,上海街头2500多只分类垃圾桶投入使用近一年来,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每天从分类废物桶内回收来的垃圾,仍然需要我们的环卫工人重复劳动,重新进行人工分拣。最头疼的是,还有不少人把废电池等有毒垃圾混在其他一般生活垃圾里。除了街头设置的分类垃圾桶,目前上海还有1 000多个居民小区实行了垃圾分类,但真正能够达到“分类”要求的不足三分之一。在我国混合投放垃圾已是几千年养成的习惯,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但关键是要长期坚持。有关主管部门除了继续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呼吁市民增强环保意识之外,还可考虑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例如,德国政府就采取向市民赠送垃圾袋等方法,激发和保证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3.3垃圾处理的比较 日本已经发展了相当成熟的垃圾处理工艺。例如北九州的日明工场垃圾焚烧处理厂。日明工场是由北九州市政府出资125亿日元兴建的垃圾焚烧场。占地面积33933,1991年3月竣工,共有3台焚烧炉。该场焚烧炉设计能力可以处理1800吨垃圾,并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焚烧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为了有效的利用焚烧中产生的余热,设置了6000千瓦 的发电设备 ,将焚烧垃圾产生的电提供给北九州市,同时为临近城市供热。与之相配套的有粗大垃圾资源化中心和罐瓶资源中心,构成一个完整的垃圾处理场。像这样规模的垃圾处理场在北九州共有3个。这3个处理场承担着北九州市全部垃圾的处理任务。 家庭产生的垃圾,各种罐、壶、桶及瓶子送到资源中心,根据不同的性质分拣。易拉罐经过分拣后每2000个压实为一块。这些产品的销售收入,1994年就达到13亿日元。 部分垃圾送入燃烧炉,残渣填埋。这类垃圾1周回收一次。可燃性的垃圾直接送入燃烧炉,燃烧灰与残渣一同填埋。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成的电能用于供电、焚化、污水处理。这些收入可达8亿多日元。这种垃圾1周回收两次。 大型垃圾预约回收。垃圾场将收回的垃圾送入粗大垃圾资源中心进行破碎。将铁用磁选的方法拣出,成为有价的资源,卖给私人公司。可燃物送到焚烧炉。公司产生的垃圾由公司自己搬运到垃圾场,包括可燃性垃圾及粗大垃圾。处理方法与家庭垃圾中的可燃性垃圾及粗大垃圾处理方法相同。搬家产生的垃圾主要为废旧家具。这种垃圾处理方法一般是,将能进一步使用的家具做简单修理 ,放在旧家具市场销售。这些旧家具经过简单的整理,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整理后就像新的一样,但价格只有新家具的十分之一。因此,很多的市民经常光顾该家具市场,由于他们只有每月的20日左右销售家具,所以市民将选中的家具先在登记簿上登记,等到每20日左右再来这里购买。若一件家具有很多人登记购买,就采取抽签的方式最后决定卖给谁;无法修理的家具,转入粗大资源中心破碎后焚烧。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主要以寻找合适地点加以消纳为主。目前我国对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为卫生填埋、堆肥及焚烧处理。其中最主要的处置方式是填埋,约占全部处置总量的70 %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 %以上,焚烧量甚微,分类回收几乎为零。垃圾处理前,没有得到有效的分类,致使资源大量浪费,且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分类收集后,能否分类处理又是一个难关。许多垃圾因为没有分拣而不能再利用,垃圾回收率低,自动化分拣设备少,分拣效果不理想。事实上,就连上海环卫部门还不具备进行大规模垃圾分类处理能力,有些分类处理的技术刚刚研发出来,要么在技术上还不过关,要么在成本上难以应付低价的垃圾处理费。 我国干电池年产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中日的环保政策研究39818.doc)为本站会员(爱问知识人)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