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论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及其预防 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69447       资源大小:32.0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及其预防 毕业论文.doc

    论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及其预防 近年来,新闻单位中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名誉权侵害案件不断增多,一方面是由于新闻从业者对法律掌握不讨透彻,另一方,是因为在使用次于不当上无意中伤。本文试从民法学的一般原理出发,结合新闻采编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各种表现的简述,分析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并探讨如何预防新闻侵害名誉权的问题。一、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概念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指新闻机构故意或者过失地刊登诽谤侮辱他人的新闻,或者不当地披露他人隐私,造成受害人名誉权等受到损害的违法行为。我国司法实践中,新闻失实是媒体和报道者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该失实报道属于不针对特定人和事的虚假报道,应受到新闻职业道德谴责甚至职业纪律处分;如属于针对特定人和事的不实报道,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则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同时,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8月发布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下称93解释)对新闻失实侵害名誉权的问题作了专门解释: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二、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新闻侵害名誉权案基本上都是以“新闻失实”为由提起诉讼的,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表现形式大多围绕“失实”而提起诉讼的,且只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1、事实侵害名誉权事实不真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这是新闻传播中侵害名誉权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多为新闻作品主要内容不真实、采访不扎实造成失实、杜撰虚假新闻故意诽谤等。1999年11月25日,海峡都市报以夜宿湖美,应召小姐说:这里全省最安全为题披露了记者暗访福建泉州湖美大酒店的经历。湖美大酒店以报道将其“描写成一个与公安机关串通一气,靠色情服务招揽生意的酒店”,严重侵害了酒店名誉为由提起民事诉讼。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这里全省最安全一文对听来的消息未经核实,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并判令海峡都市报社应立即停止对原告湖美大酒店的侵害。2、褒扬不真实侵害名誉权褒扬性新闻失实侵害名誉权这也是事实不真实导致的新闻侵害名誉权,表面看来,这类纠纷的作者显得特别委屈,但褒扬也会给被褒扬者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同样也会对簿公堂。这类侵权中典型的案例就是1992年杨沫先生诉汪兆骞和知识与生活杂志社案。杨解释说,之所以起诉就是认为会有人“以为我借名人抬高自己,至少会使人认为我在自我吹嘘,侵害我的名誉。”可见,新闻报道必须实事求是,否则,善良的抬高之后却是自酿苦果。3、言词失实侵害名誉权言词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这类侵权中报道的主要内容一般是真实的,但在文中使用了有损他人名誉的带有侮辱性的言词而造成侵害名誉权。在实践中,言词不真实致他人名誉减损一般表现为以非人的言词来形容他人,比如用“混蛋”、“笨驴”、“人妖”、“狗腿子”等类的词语来侮辱他人,或是在案件报道中,被拘留或被逮捕的人本应称“嫌犯”或“犯罪嫌疑人”却被误称为“罪犯”、“案犯”、“犯罪分子”等。4、图片失实侵害名誉权图片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主要是图片使用不适当或张冠李戴配错了图片而造成新闻侵害名誉权。1994年2月8日陕西工人报刊登署名长篇通讯中国国宝恐龙蛋化石大劫难震惊世界的南阳恐龙蛋化石被盗掘走私始末一文,将图片张冠李戴,从而惹上了官司。三、新闻侵权民事责任方式的种类  新闻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指新闻媒体确系过失或故意发布有损报道对象名誉的,所承担的报道带来的后果。我国新闻侵权承担方式一般有非财产责任和财产责任两种: (一)、非财产责任方式非财产责任方式主要是通过停止侵害、更正、赔礼道歉等方式,从而消除受害人影响,而且为受害人接受,人民法院所认可。  (二) 财产责任方式  财产责任主要是财产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四、舆论监督怎样避免新闻官司开展舆论监督维护民主法制,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又是党和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一些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这项神圣的权利时,有的竟吃上了新闻官司,有的还以败诉告终。所以,在舆论监督中,记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新闻纠纷发生,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做好自我保护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堵源头确凿“消息来源”目前,因舆论监督而引起的侵权案件,因“消息来源”有误引起比较常见。 “消息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记者通过深入实际而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二是依靠其他渠道取得的材料。在舆论监督中,记者应对“消息来源”慎重选择,合理使用,将侵权报道杜绝于无形。(二)、细斟酌讲究报道方法与艺术新闻工作者应该有一种嫉恶如仇的精神,有一种社会正义感,有一股激情,但这种激情决不能模糊了眼睛,阻碍记者了解事情的本来面目,在舆论监督中,记者应深入细致的查对取证,必须在占有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必须做实地调查,核对事实,寻找证据。下笔时更要谨慎,坚持辩证的方法,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好则一好百好,坏则一无是处”。同时,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的语言,禁止草率戴帽,轻易定性,先入为主,超越程序。(三)、留证据以备万一之需舆论监督的素材有一部分来源于他人的“投诉”、“举报”、“提供线索”,他人介绍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而一旦经记者写成报道,就要为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承担责任。万一发生纠纷,记者本人负有当然的举证责任,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记者要把一些新闻事实材料搞得更准确、更充分,有理有据。当然,新闻采访活动不同于福尔摩斯的侦探行为,但即使从新闻单位与记者进行正当法律防范角度来说,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录音记录的方法采访被批评单位或个人,或采访记录最后由被采访对象签字与单位盖章等。在采访比较敏感或重大的事件时,最好请多方面、多部门共同参加,以增加旁证人数。(四)、学法律做到成竹在我胸法律保护新闻工作者正确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任何人都应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新闻工作者当然也不例外。记者与监督对象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目前,新闻界对新闻法尽快出台的呼声很高,其实,新闻法作为一个体系,不仅仅是一个单项法,我国从根本大法宪法到基本法刑法、民法,还有大量的单项法律、法规、立法司法解释等,已经基本构成了一个新闻法律的基础框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所要学习与掌握的就是这些法律精神和规定,如关于名誉权、肖像权、个人隐私、国家机密的规定,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等,我们必须时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舆论监督,确保报道真实合法,万万不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而去揭露他人隐私,侮辱他人名誉,甚至制造假新闻,否则,侵权不可避免。参考文献1、王强华、魏永征主编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第1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王利明、杨立新、姚辉编著人格权法,第113页,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 孙旭培主编新闻侵权与诉讼,第20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4、 顾理平著新闻法学,第308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5、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第183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6、王栋新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中国律师2001年第5期)7、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8、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9、民法通则

    注意事项

    本文(论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及其预防 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爱问知识人)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