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系列评论汇编(8篇)(202309050912).docx

    • 资源ID:399559       资源大小:22.1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系列评论汇编(8篇)(202309050912).docx

    1、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系列评论汇编(8篇)(2()2309050912)目录1 .日报评论:努力实现“质与“量的有机统一22 .日报评论:在战略上布好局于关键处落好子53 .日报评论:在“破与立中见真章84 .日报评论:既要重点突破,也要整体推进115 .日报评论:遵循规律把航向因地制宜拓新路.146 .日报评论:摒弃私心杂念摆正“显绩、潜绩”.177 .日报评论:兼顾效率公平做大分好“蛋糕”208 .日报评论: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23日报评论:努力实现“质”与“量”的有机统一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系列评论之一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列举“以正确政绩观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的八条原则中,居首位的就是

    2、既要促进量的合理增长,也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见,把握好“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实现“质”与“量”的有机统一,是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为官一任,干出一番政绩是领导干部理当如此的分内之事。试想,组织把重要的岗位交给你,群众满怀期待地看着你,任上没有一番作为,改革发展“涛声依旧”,能行吗?对得起肩上这一副担子吗?但怎样的政绩,才能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确的政绩观固然有多个评判标准,实现“质”与“量”有机统一肯定是其中的一条。那种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以至于玩数字注水、不计成本、破坏生态环境、牺牲

    3、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套路”的政绩,绝对不是党和国家事业期待的政绩,绝对不是人民群众心中期盼的政绩。政绩观连着党性。不注重“质”,盲目地、一味地追求“量”的粗放式的发展,我们曾有过深刻教训,有过难以负重的历史欠账。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作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科学论断;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质”放在“量”的前面,更加彰显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鲜明导向。追求“质”与“量”有机统一的政绩,本身就是淬炼党性的具体表现。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肯定是一场走出“舒适区”

    4、的艰苦跋涉,需要付出比过去更多的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越是到了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越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牢正确的政绩观。任何掉转头去走老路的想法,任何拼资源、拼消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都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势相悖。只有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产品才有竞争力,企业才有合理利润,才有能力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迈向良性循环。强调“质的有效提升”,并不是否认“量的合理增长”。“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需要指出的是,个别地方把“质的有效提升”当借口、作“挡箭牌”,把高质量发展和

    5、破除“唯GDP”错误理解为不要GDP,导致主要经济指标断崖式下跌。这是大错特错,错得相当离谱。必须扛牢“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责任,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为“质的有效提升”提供坚实基础。“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能否把准“既要”也要”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好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分寸和火候,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站位,体现出执政能力、管理水平。这是一个有别过往的新赛场,这是一个全新的赛制。驾驭好“质”与“量”的缰绳,谨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就一定能够跑成“千里马”,跑出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日报评论:在战略上布好局于关键处落好

    6、子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系列评论之二政绩观是面镜子,映照着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与智慧眼光。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把“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列为“以正确政绩观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的八条原则之一。这向全省党员干部发出了科学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盘谋划、精准落子,推动各方面资源要素向“三高四新”聚焦、朝高质量发展发力的鲜明信号。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七种思维能力”,战略思维排在第一位。战略思维表现为政治上的高瞻远瞩、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蕴藏于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全盘部署。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强化战略思维。相反,

    7、那些不适应新发展理念要求、陷溺于落后发展模式的政绩观,则是与战略思维相悖而行的。对湖南来讲,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事关当前与长远的战略全局。全会制定的若干意见,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明确了六个明显提升”的奋斗目标、正确处理“五大关系”的鲜明导向、“十一个大力推进”的重点任务。这些部署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坚持全省一盘棋,充分彰显了全面考量、整体协同、综合平衡的方法论智慧。高质量发展任务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果抓不住重点、厘不清先后,最终也会乱了节奏、丢了章法。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力戒“眉毛胡子一把抓二

    8、善于学会在关键处“落子”。“关键处”,就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控制性工程”,发挥着“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引领作用。全会着眼打造“三个高地”布局实施一批标志性工程,着眼强化发展动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这就是谋划湖南未来发展的“关键处以先进制造引领、科技创新驱动、改革开放赋能,“三个高地”建设集中发力,挺起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并深化落实“智赋万企”行动,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二推动长株潭、洞庭湖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在城乡之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支撑

    9、有力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可以说,在这些“关键处”取得突破、见到实效,就等于为战略全局搭建起坚实的基座。关键子落,满盘皆活。党员干部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应当不断锤炼“抓牢关键所在、要紧之处发力”的思维能力,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纵览全会部署,既从战略上谋全局,找准湖南所长、瞄准湖南所需、调动湖南所能,又从战术上瞄准突破口,铺排落子布局的“针眼”,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在头脑里树牢契合新发展理念的政绩观,在实践中做到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有机衔接,变量变为质变、积小胜为大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定能形成强大合力、取得亮眼成绩。日报评论:在“破”与“立”中见真章树牢正确的

    10、政绩观系列评论之三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深刻指出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广大干部当中存在的政绩观偏差问题。俗话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找不得了。敢于发现问题、勇于正视问题,不遮掩、不护短,体现的是勇气和决心,彰显的是责任和担当。唯物辩证法指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样是不断发现问题和矛盾、又不断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需要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发展中的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以解决矛盾和问题为抓手,做

    11、到既勇于“破”、也善于“立“破”和“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破”为先,“立”为要。有“破”才有“立”,不合时宜的事物不破除,新生事物就立不起来;同时,“立”往往是从“破”、从对以往事物的“扬弃”而来。然而,“破”“立”之间又须平衡兼顾:该“破”什么、“立”什么,“破”到什么程度、“立”到什么高度,都需要科学统筹,注意把握好平衡度。具体到湖南的高质量发展工作,当“破”者,为“唯GDP”情结、数据注水、寅吃卯粮、功利主义、转型焦虑、业绩造假、唯上思维、落后观念、胡乱折腌、鸵鸟心态、躺平思想等种种政绩观偏差。当“立”者,则为实事求是、增强发展质量效益、强化新旧动能续接、提升产业集聚效益、发力科技创新

    12、驱动、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平衡城乡区域发展、降低生态环境负荷、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消除安全风险隐患等助力高质量发展之“所急需”“所必备”。大刀阔斧地“破”,彰显的是发展魄力;科学统筹地“立”,展现的是改革智慧。“破”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立”是为了在高质量发展中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正确的、科学的“破”与“立”,其本质就是执政能力与智慧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破”难,“立”更难。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要防止以“破”代“立”,不能光“破”不“立”。须知,每破除一个“旧疾”或问题,都需要立一个与当下发展相适应的理念,立一套与当下发

    13、展相适应的、系统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就会在发展观上偏离科学。”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时代之问。为此,省委全会旗帜鲜明地树立起以正确政绩观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导向,要求坚决破除“唯GDP论,把重质量、重效益的导向立起来;破除供需结构性失衡,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立起来;破除陈旧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把新发展理念的指挥棒立起来。在“破”与“立”中校准政绩观,须如“精金在冶,百炼不磨”。既要有“较真碰硬”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14、毅力,还要有把握时代脉搏、立于时代潮头的底气,更要具备突破“小我”涵养“大我”“无我”的胸襟。日报评论:既要重点突破,也要整体推进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系列评论之四“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列举“以正确政绩观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的八条原则中,”既要重点突破,也要整体推进”是其中重要一条。把握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二者的辩证关系,树牢正确政绩观,实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进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是为“两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15、一一是为“重点论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全力找出、紧紧抓住、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凡事有其要,执其要者事成J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党员干部把握“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16、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激发前进动力;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把握高质量发展大局。这次省委全会科学分析了当前形势,明确了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突出抓好经济建设这个重中之重,也要注重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三高”是具体的任务性要求,“四新”是宏观的目标性要求;“三高”是“四新”的重要抓手和工作切入点,“三高”要由“四新”来检验。这次省委全会梳理了制约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新旧动能接续乏力、产业

    17、集聚效益偏弱、科技创新驱动不足、全省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抓住重点、补齐短板、整体推进,其关键在于按照省委全日报评论:摒弃私心杂念摆正“显绩”“潜绩”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系列评论之六“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心里装着群众,既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才能在做好“显绩”的同时也做好“潜绩”一一此次省委全会对我省广大党员干部提出谆谆告诫。当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当然要干出政绩,否则就“立不住”。说到政绩,自然有“显绩”和“潜绩”之分。所谓“显绩”,就是成绩立竿见影、显而易见;所谓潜绩”,它强调的是润物无声、动在久远。“显绩”“潜绩”之说蕴含着朴

    18、素的辩证法:“潜”与“显”对立而统一,“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二者不可偏废。“潜”“显”之道,古已有之。战国名将李牧镇守赵国北部边疆,他厚养士兵,勤于实战演练。数年之间,李牧专注于防守这个“潜绩”,并无“显绩”可言。李牧被赵王撤回后,接替的新将领急于出战,被匈奴击溃。李牧二次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当然,矫正干部的政绩观还必须用好“指挥棒”。我们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南,优化干部考核选拔制度,不能让投机取巧的人占上风,伤了埋头苦干创“潜绩”的干部的心。

    19、同时,充分听取群众声音,把群众的“好评与差评”作为考察干部业绩的“测量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一茬接着一茬干”,把“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一绘到底。我们正在致力于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事业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部分、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党员干部去组织、执行。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秉持科学政绩观,不因“潜”“显”有别而厚此薄彼。既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实打实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的问题,把显功、显政、显绩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心无旁鹫,把精力和才智真正用到为人民服务上来。日报评论:兼顾效率公平做大分好“蛋糕”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系

    20、列评论之七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之间的辩证关系,既是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同样是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近日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被列入“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内容,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和基础,“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目标和手段。这其中,深刻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兼顾效率和公平,做大、分好“蛋糕”,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分配的关系,逐步实现更大发展、共同富裕。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生产与搞好分配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和锐意进取的历史担当精神,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的伟大成就。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继续将“蛋糕”做大,才能为分好“蛋糕”打下坚实基础。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实践中,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千方百计把湖南经济总量这个“蛋糕”做大做优,才能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重要基础和坚实保障。高质量发展不是“唯GDP

    22、但绝不等于不要GDP。“做大蛋糕”,就必须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持续壮大经济实力。同时,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通过增强创新能力、企业利润、财政税收等提高发展的“含金量”。“分好蛋糕”的过程,也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过程。政绩为谁而树?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这个“国之大者为官一任的政绩好不好,重要的一条要看群众感受。迷恋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的功利主义,习惯于“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唯上”思维,都是与人民利益背道而驰的短视行为,都是政绩观不正确的具体表现。把“蛋糕”分好,必须紧紧把握“谁来分”“分给谁”和“如何分”等关键要素。分好“蛋糕”,必须始

    23、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工作。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就一定能推动社会主义向更高阶段迈进,将共同富裕的理念书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里。日报评论: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系列评论之八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这次省委全会把“既要

    24、重视发展,也要重视安全”列入树牢正确政绩观的原则之一,向全省传递出科学统筹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安全这个“头等大事”的鲜明信号。“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与安全始终如影相随。“观天道以立人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等名言警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生存智慧,也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最生动的体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与安全,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努力

    25、奋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党的二十大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党治国理政新的战略布局。安全无小事,生命重于泰山。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扛起安全生产责任,推进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才能确保生产不耽误、发展无隐忧。拒绝“带血的GDP”,越来越成为执政者的共识。但是,尽管安全问题逢会必提、安全检查深入推进,总还是有某些沉睡的人唤不醒,安全领域还是疏忽大意、重视不够的问题。一桩桩血淋淋的安全生产事故一再警醒我们:任何一次偶发事件都有可能背后存在一系列的事故隐患,任何一个漫不经心的举动都有可能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有效防范和应对可能影响现代化进

    26、程的系统性风险”,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与安全的重要论述,把握其精髓要义、科学内涵,是我们处理发展与安全这一辩证关系的根本遵循。这次省委全会强调,既用好油门保持前进速度,也用好刹车确保不脱轨,有效防范各类风险隐患,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是每个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必然要求,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牢记的根本准则。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重点防范影响安全的一些风险隐患,集中体现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生态环保、意识形态等领域。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压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各部门各单位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守住安全底线,须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系统思维防范解决风险和问题。应积极有为、主动作为,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深入推进平安湖南、法治湖南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不断提高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统筹发展与安全,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二者必须是和谐共荣的相互成就。摆正二者之间的关系,强化责任担当,守牢安全底线,方能奏好三湘大地高质量发展乐章中最稳定绵长的音符。


    注意事项

    本文(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系列评论汇编(8篇)(202309050912).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