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古代鞋履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doc

    • 资源ID:4029152       资源大小:12.32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鞋履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doc

    07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古代鞋履艺术及审美文化研究研 究 报 告目 录1.中国古代鞋履艺术历史流变1.1远古原始年代的裹足物31.2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靴子的盛行41.3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木屐及丝履的兴起51.4 隋唐至宋元时期“三寸金莲”的产生及发展81.5 明清至民国初年时期现代皮鞋的形成102中国古代鞋履艺术的政伦规约与观念统摄2.1探析中国古典时期政治伦理规范对鞋履规制的影响 122.2“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在古鞋履艺术中的体现142.3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鞋履艺术的影响及体现153. 中国古代鞋履艺术的美学品格 3.1古代鞋履艺术的审美特征173.2古代鞋履艺术的表现特征193.3古代鞋履艺术的美学概括254中国古代鞋履艺术的形成及影响4.1扎根于我国环境文化土壤的布鞋艺术27 4.2古代文化思想在鞋履艺术上的反映284.3“借古以开今传”统鞋履艺术在设计中的运用285. 中国鞋履艺术对现代鞋靴设计的指导意义 5.1中国传统文化对鞋靴设计的影响345.2传统文化是鞋靴设计创新的精神源泉355.3鞋靴设计是传播文化及信息的载体375.4鞋靴设计的民族化符合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总体趋势375.5民族的才是世界的38主要参考文献411中国古代鞋履艺术历史流变1.1远古原始年代的裹足物现有的考古发现证明,远在数百万年前,原始人类就已经在地球上存在。而在这一时期生存是人类最大的任务,为了生存,人类要与自然搏斗,要面对天气、野兽、食物短缺等诸多困难。其中,恶劣的天气条件是阻碍人类发展之路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在从远古人向现代人进化的过程中,就曾有过间冰期和冰期更替。人类在温暖的间冰期无须穿着,凭借自身的毛发就可以保持体温维持生命;而当冰期来临时,严寒迫使人类去图1-1裹足皮(鞋的雏形) 寻找可以御寒的包裹物,这时自然界最易取得的动物兽皮,被人类作为最早的御寒工具披在了身上,裹在了脚上,这就是人类早期的“服装”。此时的脚部的兽皮包裹物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鞋,也就没有文化之说了,但这种包裹物却为此后鞋文化的产生构筑了一个重要的实用意义的基础。图1-2 草鞋在制作兽皮包裹物的所有原始人类中,我们的远祖北京人是其杰出的代表,大约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他们在食用完所猎取野兽的肉之后,就用其制备的简单而锋利的石刀,将兽皮切割成小块,把脚裹包起来,再用石刀把毛皮割成皮条,将毛皮和足部捆扎,这样先人们创造了人类最原始的“皮鞋”裹足皮(鞋的雏形) (如图1-1)。这也验证了战国时期哲学家韩非子所提出的“妇女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足衣即鞋的古称) 的观点。除了用最易获得的兽皮作为足部的包裹物外,人类又考虑到另一种重要的制鞋材料植物茎叶,并将这种简易的原料加工,从而创造出另一种新的鞋靴类型草鞋(如图1-2)。在这类鞋的原材料中,最主要的常用植物有:芦花、稻草、蒲草等。相对裹足皮而言,这种草鞋的功用已不仅在于抵御寒冷,而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足部免于划伤;在材料方面,草鞋也比裹足皮具有更广的使用空间,并且弥补了人类在兽皮不足时对足部保护的需求,也使人类的活动范围得以扩大;在制作工艺方面,由于植物茎叶拼接相对更加容易,所以也就促使部分人为了使自己的草鞋更具有吸引力,从而产生了最早的一些装饰的萌芽。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人类的鞋履发展主要局限在裹足皮和早期草鞋这个范畴,并且最主要的体现在实用方面,而文化功用只有在草鞋的编制中显现出部分装饰的萌芽,但却为鞋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2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靴子的盛行(约公元前1766年-公元249年)夏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起源,而商则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取得了甲骨文等一系列文化成果,其中纺织技术的发展促使商代的先民们在穿着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对桑、蚕、丝、帛等的文字记载,由此可见在殷商时期,丝纺织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人们能够在丝织品上织出各种精美纹样,并将这一技术革新用于鞋履的制作之中,这是中国鞋履史上鞋材的一大变革。(如图1-3)图1-3丝帛鞋因此,在远古时代的兽皮材料、草类材料之后,以丝织品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色彩斑斓的缎面鞋,成为鞋靴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为制鞋选择了新材料,并为新工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到了周代,鞋履最大的变化就是鞋履的装饰作用的产生。周是我国奴隶社会最发达的阶段,此时阶级等级森严,并在服饰、车辆等方面得以体现,作为服饰重要组成部分的鞋,也就具备了区别尊卑,昭明等威的社会功能。这一社会功能的出现,使鞋具有了广义的文化内涵,是对社会等级、祭祀风俗等的重要体会。在商周时期,鞋完成了制作材料、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的最初建立,是中国鞋履文化产生的起点,也使鞋靴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物,具有对文化诸多方面的标记作用。图1-4 履舄此后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制度发生的巨大变革,封建制度取代了奴隶制,同时这一过程也造成了诸侯之间的互相征伐、战祸连绵。频发的战争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也映射在鞋靴上。最显著的是战国七雄之间的争斗推动了“胡服骑射”中国服饰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当时,赵国武灵王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引进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胡人”的衣着服饰短衣、长裤和革靴。靴子的引进替代了此前无筒的履舄(如图1-4),使兵士能够在泥泞的地面和颠簸的马背都能行动自如,不受拘束。在此之后的两千年间,皮靴一直是军队作战服饰的主要组成部分,直到清朝才改为以布为原材料。皮靴引进的同时,也是对北方少数民族骑射文化的吸收,这种骑射文化为中原农耕文明的军事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原赢得了相当长时间的安定,为后来秦汉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民间也出现了纳底布鞋、木拖鞋(木屐)、草鞋(不借)、履(用丝绸制作)、木底鞋 (舄)等多种样式的鞋,与当时文学、思想方面的百家争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说文化的多样性促成了鞋靴样式的迅猛发展。同时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分”与“合”的周期,此后的数千年间,中国历史总是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徘徊,也就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鞋文化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盛世,也就是“合”的时候,鞋更多承载的是文学、思想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乱世,即“分”的时候,则更多承载的是战争文化以及各民族之间不断融合的文化内涵。1.3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木屐及丝履的兴起 (公元前221年-公元585年)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分”与“合”的第二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鞋文化也同样受到了两种不同社会状态的影响。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是在战国群雄纷争、战火连连之后产生的,虽然其留存时间很短,但为其后数百年的安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并且在衣、冠、履各种服制的创立方面,对后来的汉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是“战争与和平”周期中的盛世阶段,此时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这在客观上促进了鞋图1-5 圆头鞋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时期的鞋文化几乎未受战争文化以及外来文明的影响,而受到的主要是当时主流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时候,这种影响更为明显。据史料记载,汉孝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汉朝宠信受命制定服饰和朝服制度,冠冕、鞋履各有等序。其中对鞋子的穿着有严格的规定:祭服穿舄,朝服穿履,燕服穿屦,出门行走则穿屐,妇女出嫁也必须穿木屐,并在屐上施以彩画,另以五彩丝带系之。这是商周时期鞋最初显示等级区分功能之后的图1-6 玉鞋再次大规模呈现,只是这次分类由于受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使这种功用更趋权威、统一与细致。例如在男女鞋款区别的区分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秦汉时男人穿方头鞋履,尊天方地圆说表示阳刚从天。女人则穿圆头鞋(如图1-5),意喻温和圆顺从夫。这主要是从鞋的造型上加以区分。此外还有受到当时黄老思想中死时如生观念的影响,贵族在死后身穿金缕玉衣,脚蹬金缕玉履,期望用玉来锁住真气,防止尸体腐烂,是自己在死后仍然能够像生前那样享受奢侈的生活,这种方式主要盛行于汉代。 而与这一持续较长时间的盛世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第二个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与此相伴的是成千上万的少数民族迁入中原,这种局面反而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的机会。各族的衣冠鞋履渐趋融合。据抱朴子·饥惑篇记载:“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所饰无常,以同为快”。如北方民族常用的靴子再次在中原流行,与战国时不同,这次传入主要通过民间的渠道,此时的靴子仍以兽皮为面料,并由于中央集权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封建礼俗的控制,因此也没有对女性穿着的限制。但其毕竟是从异族传入,因此在觐见天子之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使用,否则就为失礼。与舶来品靴子不同的是,本土所产生的木履和丝履成为当时最盛行的鞋靴款式,木履即用木料制成的鞋,亦称木屐,当时上至天子,下至文人、上庶都穿木屐,释名·释衣服称屐为木底下装前后两个齿的鞋,便于在雨水图1-7两齿木履 泥地中行走。屐齿的高度一般在68 厘米之间(如图1-7),前后高度大致相等,又据鞋齿的不同,分为连齿屐、活齿屐、装齿屐,此时还出现了后跟齿高于前齿的木屐。在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提到这种特殊的木屐,写下了“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千古名句,生动地描绘了这一鞋样款式的作用与产生原因。在魏晋南北朝时的中国,由于门阀制度的深远影响,造成社会等级分化严重,统治阶级完全被,大地主,大豪强所控制。不少士族文人隐逸于尘世之外,以游山玩水为乐,在登山的过程中,这些文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谢公屐”这种最早的登山鞋,同时也是高跟鞋的雏形。可见在一千四百年以前,我国已有高跟的鞋子。 图1-8 丝履 这一时期盛行的另一种鞋丝履(如图1-8),在实用功能上相对弱化,而将装饰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时的丝履造型多样,特别是履头部分的装饰更是五光十色,多种多样,流行的有五朵履、尘香履、伏鸠头履。因此,当时民间呈现出“头上金叉十二行,组下丝履五文章”的独特风景线。这一时期的鞋文化,在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基础上,在装饰、文化功用以及受主流思想观念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但整体模式并没有太大变化。1.4隋唐至宋元时期“三寸金莲”的产生及发展(公元589-公元1333)盛衰更替是中国历史上无法走出的怪圈,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动乱与分裂之后,隋朝再次完成了国家统一,实现了中央集权,获得了社会的稳定与安宁,而其后的唐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与这种鼎盛相伴的是服饰文化的飞速发展。此时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们有更强的经济实力、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己服饰鞋履的装饰。因此,在鞋的装饰方面,出现了传统与当代兼容并蓄,花色与款式层出不穷的局面,成就了有史以来最为绚丽多彩的鞋饰,也使鞋文化更多的蕴含在鞋饰当中。唐虽然是中央集权的国家,但并不像汉代那样独尊儒术,思想融合了多家学说和宗教教义,也就形成了多样性、包容性的唐文化,而此时的服饰鞋饰则是对这种包容性文化的最佳阐释。唐时社会开化,魏晋时期的门阀等级制度也被彻底打破,在这样的社会图1-9高履头鞋 大环境下,女性地位也相应得到一定的提升,出现了妇女下身穿长裤和靴子,盛行仿穿男装的风气,突破了汉以来靴子的穿着对女性的限制,使靴子的等级分化弱化。当时常用彩皮或织锦制成尖头短靴,靴上镶嵌珠宝,由此可见,鞋子在服饰中的地位已有所提高。与汉代的履不同,唐代的履主要为女性贵族穿着,并且大多具有各种各样装饰精美的高耸履头,最高可达30厘米(图1-9)。如唐皇室女眷的履全是用红色的飞禽羽毛制成,前后贴上金箔剪成的云形纹饰,履头高三寸多,上面缀有两颗珍珠。民间则崇尚手工编制鞋履,喜爱穿蒲草编织的鞋履,尤以吴越地区的尖头蒲草鞋为最盛,其编制过程精细得如同缝制绫罗。此外还出现了与服饰相搭配的“时装鞋”,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鞋已经从完全的从属地位解脱出来,成为整个服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有关鞋的另一重大变革是,鞋履的名称由纷繁复杂走向统一,其泛称“鞋”得到正式确定。在唐之后的三百多年间,中原地区一直没有能够完成完全的统一,先是五代十国的动乱,后又出现宋、辽、金、夏鼎足的局面。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缺乏交流,也不像唐的那种大气,可以包容多种文化,因此在以中原王朝正统自居的宋王朝时期,程朱理学在思想领域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而这种绝对的统治却带来了文化、艺术、学术等方面的单一。这种理学继承孔孟之道,推崇礼仪道德,提倡伦理纲常。反映在穿着上则是服饰冠履都显得保守、拘谨。而相传产生于唐朝的缠足习俗与宋代的理学思想十分吻合,因此缠足之风也愈演愈烈,并成为这一时期留在鞋靴发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影响了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女鞋发展。在鞋靴发展史上,缠足小鞋的起源一直是有争议的,虽然在唐朝,民间就有关于杨贵妃和文成公主穿着尖头小履的传说,但毋庸置疑的是其盛行的确在宋代,宋时期的缠足履(即三寸金莲)(如图1-10)演变出不同的形制,并在程朱理学的推动下把唐朝的“小头鞋履”推到了“三寸为美”的程度,加之文人推波助澜,催生了封建时代最为“臭名昭著”的“金莲文化”。但就从当时的文化氛围以及公图1-10三寸金莲 众的审美观来看,缠足确实是符合当时潮流的,而且也是大众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宋代,民间对缠足小鞋的设计、刺绣、制作都有一定的程式,类似于今天的流水线生产。另外,在宋代还出现了类似于现代专卖店的鞋履店铺。宋朝时期,对鞋履的穿着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异,从事劳动的民众不缠足、穿平头鞋、圆口鞋、蒲草鞋;而皇帝贵族多穿丝帛鞋,因此在当时的宫廷中,甚至有专门制作、管理丝鞋的“丝鞋局”,遇到国家大庆时皇帝还常常向百官赏赐丝鞋。与宋几乎同时期的辽、金、西夏,以及再次完成国家统一的元朝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汉族政权相比,他们没有过多的思想禁锢,所以表现在鞋上则是一种游牧民族粗犷的文化特征,同时在与汉人的交流与学习中,其服饰鞋履也吸收了部分汉族的元素,形成了胡汉交融的局面,例如将古代汉族朝廷礼鞋上的装饰,也融汇到皮靴上来,在革靴上增加了洵、臆等诸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靴为主,种类繁多:如朝靴、花靴、旱靴、钉靴等。1.5明清至民国初年时期现代皮鞋的形成(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由于元朝蒙古贵族的种族隔离政策以及对其他民族的压榨,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代,建立了明朝,从而再度建立了汉族政权。元朝在文化上的长期压制,导致了文人的强烈不满,明初为了安抚广大的汉族文人,中央政府大力提倡恢复汉唐的文化制度,体现在服饰鞋履上就是一股对汉唐服饰的复古之风,这一时期的鞋履集中华传统鞋履之精华,也成为中国各种地方戏剧舞台服饰和鞋履效仿的对象。此外,百官上朝时的靴履也恢复与大唐相同,但除了用皮革制作外,也有用毡、缎等织物制成,但必须染成黑色,俗称“皂履”,有时鞋底用木头做成一定厚度,外涂一层白粉,因而又称“粉底皂靴”(如图1-11)。由于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再次提倡程朱理学,也就延续了民间女子“三寸金莲”的风俗,此时还出现缠足鞋的新款式高跟缠足图1-11 粉底皂靴 鞋,鞋跟一般高达45厘米,并以丝绸裱裹鞋跟。明之后的清代是满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政权,为了维持自己民族的统治地位,清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强制推行民族服饰鞋履。满族妇女受到古代女真人削木为履的习俗影响,大多喜穿木底鞋,其特点是中间脚心部分有一块高出10厘米左右的木底(如图1-12),鞋面上织纹绘绣,挂铃带穗,竭尽装饰。如慈禧太后的高跟鞋把鞋头制成一个凤头,嘴衔珠穗,称凤头鞋。而一般官吏则主要沿用隋唐以来各朝代延续的鞋履类型,即仍以靴子为主,不过在款式、材质方面都已经有所改变。款式方面靴头制成两种,平时穿尖头靴,朝会时则用方头靴,以便跪拜;材质方面则将皮革改成织物,使制作变得更为方便。清朝末期则受到西方鞋靴的影响,从而走出了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渐渐融入了世界鞋靴的发展进程之中。从中国古代整个鞋靴的发展史出发,我们可以理清鞋文化的整个发展脉络:从最初的人类共有的御寒目的出发,在中国大地同样产生了裹足皮,这种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可言的鞋雏形;在此后的中国古代鞋靴发展史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渐渐渗透到鞋靴之中,逐步实现了鞋作为文化载体的功用,这种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整个历史起伏变化的,因此其文化内涵也是在不断的波折中得到丰富与发展,也为中国现当代 图1-12 满族木底鞋鞋文化与西方鞋文化的接触与交融,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2 中国古代鞋履艺术的政伦规约与观念统摄中国古代鞋履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美学意蕴不仅区别于他国鞋履文化,尤其是西方鞋履文化,更与中西方其他艺术文化有着本质差异。但其研究长期以来处于学科边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因为就审美思想而言,人们习惯于审视诸如书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而对于鞋履之类兼有一定物质功利和艺术特性的器物则往往忽视其审美思想内涵而更注重物质方面研究。实际上,任何实用艺术都不仅是对物质功能或实用功能追求的结果,对其精神功能的追求往往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所有精神功能中,审美理念是内含于中国传统鞋履艺术的最重要的文化信息之一,是理解传统鞋履风格不可或缺的独特视角。由此可见,鞋履艺术的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具体艺术形式中的体现,基于这种类属状态,因此,为了研究中国古代鞋履的美学思想,可以传统美学思想入手采用演绎影射的方法分析其相关因子进而导入中国古代鞋履的美学思想研究中。具体而言,作为物质艺术形式的鞋履,其主要功用不是其艺术性而是其实用性,中国古代鞋履也不例外。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又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常常受到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观念的制约,诸如中国古典时期政治伦理规范对鞋履规制的影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在古鞋履艺术中的体现;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指导下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国古鞋履艺术的内在影响及其体现。2.1探析中国古典时期政治伦理规范对鞋履规制的影响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往往会通过多种途径对民众实施教化,以期达到自己长久统治的目的。在最早的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中,统治者就已经开始利用礼制规范奴隶和统治阶级内部成员,这在与民众日常生活的各种器具都有体现,首先各种用品都有等级划分,体现各阶层的身份,这种状态一直伴随中国整个古典时期。例如:“昔夏之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春秋·鲁·左丘明)其中“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是说夏的时候为了能够使民众知道好与坏,建立自己的道德体系,这是早期的政治教化物化在具体器具的例子。而鞋作为较早与人建立密切联系的实用工具,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花纹、外形、文化内涵等方面。正如上文所提及的那样,孔子认为“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反映了“礼”对于维护统治阶级秩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孔子的“里仁为美”把道德仁义作为美的尺度。“克己复礼为仁”中“仁”字实际上既有为维护统治者统治而确立的“礼”的等级与规则,也有对广大民众所规定的“享受不优先”的内涵。因此,无论个人对鞋履的视觉美感与物质舒适有多大的要求,都必须考虑“礼”。同时艺术形式对礼教的体现也比较明显,关于这方面的观点也比较多,如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吕氏春秋·本生);“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故礼者养也。雕琢刻镂、麟献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磐,琴瑟竿笙。所以养耳也。”(荀子礼论)同样,在鞋靴上的纹样和装饰具有“雕琢刻镂”的特征,也符合礼的规约。 但是这里所说的“礼”并不是已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早在战国时,人们已认识到事物是变化的。所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就是对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同时对于作为维系统治思想伦理规范的礼已受到一定的冲击,进而形成新的礼教规约。墨子则对传统的“礼”提出自己的看法,“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欺)亲”。在他看来,繁冗的装饰是虚假的表现,只会使人迷失自我,由此可见当时的礼数教化中已经存在朴素美学的审美观念。此外,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化作用,中国社会出现了“士”这一特殊阶层,即文人阶层,辅助统治阶层完成政治和伦理统治。这一阶层不参与社会实践生产,因此可以有足够的空余时间投入艺术创作和具有艺术气息的实用物品中。众所周知,文人一般比较注重品性的修养,往往将自己的思想通过对事物的品评表达出来。当然品性有高雅和低俗之分,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观念中历来提倡高雅而驱避低俗,对品位、古雅、韵致等有很高的要求。长物志序言:“夫标榜林壑,品题酒茗收藏位置图史、杯挡之属,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而品人者。于此观韵焉、才与情焉。”衣、食、住、行、用亦即生活方式的选择是文化等级的标志;品鉴“长物”是才情修养的表现。同时文人追求淡泊的思想虽不一定成为某一艺术形式形成的决定因素但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丝质鞋履艺术所特有的简洁、沉静质地的软硬对比都与文人的高雅气质相一致。特别是自南北朝以后,以山水诗为主体的士大夫文化勃然兴起,此时木屐盛行与文人的登山行为相得益彰。此后魏晋南北朝文化为唐代士大夫阶层吸收,后经北宋苏轼等人的大力倡导掀起了文人画的浪潮,一次同时期的鞋履文化也有所体现。文人意念下的造物,不复有纯粹政教的力量、磅礴的气势和伦理的约束,而成为精致生活和文雅气质的产物。2.2“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在古鞋履艺术中的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映射在传统工艺美术思想方面,可以理解为善与美、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成对的相互关系方面。首先要做到“天人合一”,“真”是其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是一切艺术作品的重要品格之一也是历代艺术家所推崇的,而鞋靴艺术基于其实用性,因此对真实性的要求则更高。左思在三都赋中认为“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所谓“贵依其本”、“宜本其实”都是对天然美的称赞,美的事物以天然真实为基本要求。然而如果仅仅有天然之美并不足以达到完美,因此事物的真实或自然之美与文饰或人为之美有时只有通过相互补充才能尽善尽美。对“天人合一”思想中“天”与“人”的关系各家都有自己的观点,道家反对人为,所谓“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并且认为只有不美的东西才需要文饰;墨家也基本支持这一观点明确提出反对藻饰。而儒家作为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哲学思想则兼顾了人为和天然,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完整阐释,认为“文质修者,谓之君子有质无文谓之易野。”(刘向说苑),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整体文化及各类器物文化必然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中国古代鞋履一方面具有实利性合乎使用要求,另一方面,在装饰上也有适当的装饰与美化而且多具象征性意义.由于内容和形式相谐而显得温文大方、文质彬彬。而这种艺术“美”与功利伦理“善”的完美结合正是通过“自然”与“人为”的对立统一来实现,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呼应,这在很多哲学思想中都有所体现。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虚伪的表象往往内在藏着“不善”的实质,好的东西不应有过多的人为修饰痕迹,否则就不是“善”的。他反对矫饰与虚伪,所谓 “恶紫夺朱”、“恶郑声乱雅乐”。中国美学中美与善的统一,在具体艺术中偏重又有所不同,大致有三种:一是表现出对“善”的偏好,这时鞋履以最简朴的状态出现,满足最基本的功用要求;二是“美”、“善”统一,在鞋履设计中,在保持材料的自然纹理与色泽的同时,进行适当的细部雕刻或配以适用的装饰构件,以达到教化或怡情的目的;三是看重人为的文饰之美,乃至忽视或遮盖其真实之美。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要做到自然与人为的协调统一,即中国人向来追求的“美善相乐”,这里的“善”既有功利的善也有道义伦理的善而“美”则侧重于艺术的美和实用的美。从这一点出发,我国古代鞋履与“美善相乐”思想完全吻合。2.3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鞋履艺术的影响及体现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主要由儒、道、佛构成,这些思想通过其人生观、价值观对艺术产生间接影响,其中儒、道两家相较佛家而言影响较大。其中“文质关系”成为争论的重点。所谓“文”是指美的外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修饰性和规定性。修饰性即颜色、声音、线条、形体都以美的法则来造型和配合,是满足人的多层次多方面需要的一种精致化和美化;规定性则是赋予色、声、味、形等以社会的神圣意义。简单而言就是一个是具象的美化,一个是抽象固化的美。艺术的形式美是“文”的表现。关于文,有形文、声文、辞采之文、情性之文等,各种形式的“文”的划分反映了不同艺术之间的相关性。形文,主要是指诉诸人的视觉的各种审美形式。构成“形文”的基本要素有色彩、线条、形体及其交错、组合的方式、规律。如上文所述,两家对于艺术形式中的“文”与“质”有着各自的看法,儒家更重文,而道家则重质。具体而言,道家思想注重养生,而儒家思想则对人伦理想有更多追求。“仁”、“义”、“礼”、“智”、“信”,是实现这种思想的必然要求。事实上,儒学起先也重质,如孔子有“绘事后素”一说,要求重素朴而不重浮艳,重本质而不重形式。后来渐渐文质并举,如论语写道:“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粹犹犬羊之棘。”“文与质于君子一身,显得同等重要。虎豹与犬羊如果都去掉显示文采的毛,其皮革是难以分别的,君子无文则同乡野之人一样。文的规定对人类的自身具有标示意义。但再往后发展,则对文的偏重渐趋明显从而与道家思想形成了较鲜明的对比。 中国的道家美学主张质而反对文饰。正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认为万物都有其自然之美,即其存在。道家不仅注重“真美”和朴素美、天然美,也看重人为美和艺术美。葛洪说:“虽云色白,匪染弗丽;虽云味甘,匪和弗美。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丹青不治,则纯钩之劲不就。火则不钻不生,不扇不炽;水则不决不流不积不深。故质虽在我,而成之由被也。”以艺术美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说生活或事物的本质、基础也许是好的,但只有通过艺术加工,才可能成为动人的“美”、“丽”的艺术品,才具有更深的、更有意味的艺术美。深受道教思想影响的宋代大儒邵雍,其艺术美学思想也与葛洪近似。综上所述,由于在美学上受儒道对美善、文质、功利和非功利、养生与人伦的不同追求与偏重.中国古代鞋履艺术在不同时代表现出各有特色的形式与意蕴特点。儒家对文、善、功利及人伦方面较为重视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主流审美思想;道家则表现出对古代鞋履艺术的质美、非功利、养生等特性的追求,是中国文人文化理念的代表。审美思想是中国古代鞋履文化形式存在的依据与根基。在继承传统家具文化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只去模仿传统的样式和手法,还必须深入了解它的审美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为设计中的扬弃提供合理判断。3 中国古代鞋履艺术的美学品格中国古代鞋履在几千年的艺术发展长河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繁荣景象,带给那个时代的人们莫大的物质与精神享受,留给我们无比丰富的艺术遗产。各代鞋履艺术在其造型、技术、材质、装饰上相互继承而又有所扬弃,通过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向我们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不同面貌,也展现着不同的性格和魅力。例如原始朴素美学观时期的裹足皮、兽皮靴;战国胡服骑射时期的靴子;魏晋玄学影响下的木屐丝履;唐代各种翘头的高屐头鞋;宋代流行开来的缠足屐;明清的木底鞋、花盆底鞋等等。那么,如何与这些重视实用功能的古代鞋履相对应,使今日的鞋履艺术蕴含技术美和艺术美的竞争优势,是当今国际环境下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贯古今通天人” 正确的品鉴我国古代鞋履艺术美。再者,把具有技术美和艺术美的审美科技引入现代鞋靴的生产中,这也是鞋靴行业发展的自觉规律和形式。正如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所述:历史意识的发达是中国实用理性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所以,正确的品鉴我国古代鞋履艺术也是为了今日更好地开拓和发展。3.1古代鞋履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鞋履艺术注重意义的表达,而不是简单的穿用和装饰,是寓教于乐、寓情于景,通过具体生动的造型,别具特色的装饰纹样,运用象征寓意等艺术手法,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图1从审美意识看,在我国古代鞋饰中,吉祥的图案纹样,更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饱含着丰富而有意义的审美感情。我国古代吉祥图案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时,几乎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它们所要表达的有四个含意:“富、贵、寿、喜”。“富”是富有丰收的表示;“贵”是权力、功名的象征;“寿”有延年平安之意;“喜”则与婚姻、友情、多子多孙等有关。古代鞋履艺术装饰一般有三种表现方式:一是以纹样形象表现,二是以谐音表现,三是以文字或文字变形加以说明。(如图1)东晋织有汉字铭文“富且昌宜侯王夫延命长”的织成履(出自丝绸之路汉唐织物,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东晋墓出土)。在古代鞋履艺术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吉祥寓意不断地与表现形式、整体造型相融合,所以有了龙凤纹、长寿纹、莲花纹,缠枝纹等,极富圆满、喜庆、绵延不断等吉祥意义的纹样形式。也有了诸如婚鞋、寿鞋、凤鞋、孝鞋、福字鞋、黄道鞋等极富民俗意味的鞋履样式,流传至今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图2在鞋履美学中,装饰图案虽不是造型设计的必备要素,但许多鞋履却有赖于装饰图案来增强艺术性。就装饰“喻物比兴”的象征性而言,可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尤其是少数民族鞋履的装饰图案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作为民族民间鞋履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其美学价值显得十分突出。总的来说,古代的鞋履艺术既注重造型的审美愉悦性,又关注鞋履整体的功能性;既注重装饰纹样形式美的创造,又重视情感意念的传达。不是为形式而形式,而是通过形式表现一定内涵意义,并且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这便是中国古代鞋履艺术的审美特征。3.2古代鞋履艺术的表现特征古代鞋履艺术千百年来一直紧密结合着我国各民族、各朝代的习俗和民众的愿望,是祖先们生活智慧的体现,是中华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它集中而全面地体现了我国人们的造型观念,审美理想和思想意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表现特征和形式美语言。3.2.1多样的造型语言图3古代鞋履按材料区分有革靴、布鞋、绣花鞋、丝鞋、草鞋、木屐等。其中仅靴的形制就有高筒靴、低筒靴、薄底靴、厚底靴、圆头靴、尖头靴、方头靴、虎头靴、套靴、钉靴、六合靴、错络缝靴等,真的是造型多样。它们大多以表现自然物为主,富于变化,又不失鞋履的基本形态。(如图2)绣花高台底鞋,绚丽典雅,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借助深浅不一的,长短不齐的线,大小不等的面,似是非是的形,使之既富于变化而又和谐地组合在整体造型之中,在结构上,则较多讲求鞋履的整体效果;图2右下的清代后妃穿用的石青缎绣凤头履,凤头、凤身的主观意象造型与构成方式与鞋履整体相得益彰,其艺术审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显现出古代鞋履独特的艺术魅力。 3.2.2多彩的装饰图案我国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有麻布、葛布、蚕丝及毛织品,纺织技术已有平纹、斜纹、绞扭、缠绕等织法,同样,新石器时期也让出现了布鞋(即革屦、麻履与丝鞋等),这些织物的天然肌理与编制手法自然地营造了原汁原味的图案样式,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到了唐朝时期,装饰图案在鞋履上的运用已经发展的相当普遍了。(如图3)古代的装饰图案,就其内容来说,特别是附丽于生活实用品之上的花纹,一般并不表现重大题材和复杂的情节,这是由它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所决定的。它所表现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审美的熏陶而显现的,使人们在生活日用中,感受到赏心悦目。那么,古代鞋履的装饰图案在艺术形式上有哪些规律可循呢? 图4、5概括起来,就是多样的统一,或称变化与统一的协调。这是一条总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这一辨证法原理在创作上的运用。古代鞋履装饰图案按组织形式可以划分为单独图案、角隅图案、适合图案(如图4)、边缘图案和连续图案。其中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即属于连续图案,也是具有民族艺术风格的传统图案。四方连续则是上下、左右四方无限反复、扩展的纹样。由于鞋履创作面积的限制,四方连续一般使用不多。二方连续是指以一个或一组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循环往复、无限延长的连续纹样。一般二方连续纹样呈带状,上下连续称为“纵式”,左右连续称为“横式”,对角连续称为“斜式”(如图5)。我们可以发现古代鞋履装饰纹样多取材于植物、动物、人物、民间故事、神化传说、喜庆节令等等。它与各地风俗习惯相结合,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载体。为了歌颂积极美好的事物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在纹饰装饰中,一般也表现美丽美好的事物。如给婚鞋绣上一枝梅花,上面站着喜鹊,寓意喜上梅(眉)梢;祈盼风调雨顺的莲(连)年有鱼(余);还有对人类生命繁衍赞美的石榴、蛇、龙、凤等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强化了图案的吉祥意象。3.2.3独特的形式表现古代鞋履图案的形态构造是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积累而成的,古人在劳动中创造生活用品和用具的同时,创造了点、线、方、圆等几何形象。比如,线的魅力在于给人的心理带来强烈的反应。直线具有干脆利落的特点,一般用于表现鞋履结构或鞋口部位。曲线具有波澜起伏的特点,一般用做鞋面装饰。无论是直线还是曲线,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这也是古代鞋履艺术对线的完美运用。因此,点、线、面、色彩的合理搭配与运用,构筑了我国古代鞋履艺术特有的装饰韵味。图6(1)由抽象到程式化、规范化再到理想表现古代鞋履纹样的表现形式,大致经历了由抽象到程式化、规范化到富于理想表现的阶段。程式化是指把复杂的形象变得简练,使它很规矩。比如生活中的水、火、云等,经过观察归纳组成的纹样,似像非像,虽不是写实,但已被人们所接受。它来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商周以前的装饰图案,由于受到制作工具与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只能采用最便捷的方式去表现物象,因而形成了高度概括与简洁的艺术特点,抽像性强烈。周朝以后至唐宋时期,图案日趋工整,有的纹样甚至开始沿着鞋头、鞋梁、靴筒“经营位置”,开始讲求上下均衡、左右对称,布局十分严密。明清时期,不拘泥于照实写实的主导思想上,在装饰上,往往从抓特征入手,各种动物、植物,通过点、线、面、色彩的诠释,概括提炼出最能体现物象本质特征和情感色彩的特定外在形态,根据作者主观表现的需要进行大胆的夸张和取舍,为鞋履的整体效果服务,往往看起来别具一番韵味。这一过程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2)善于加强与减弱图7我国古代鞋履的装饰图案,从自然形变化为图形的过程中大多使用了加强和减弱的艺术表现手法。加强与减弱,是图案变化中与“夸张和省略”并用的手段,也是“夸张省略”的互补。加强,是在夸张的基础上,对其特征增加表现点、线、面、色彩、肌理等的力度,使之强化特征、性格、力量和装饰效果。如以重影、重线加强表现形象的外形。减弱,是在省略的基础上淡化其造型细节或局部,使之更有效地突出特征。中国京剧脸谱和剪纸等在形与色的使用上就是加强与减弱的范例。(如图6)“三寸金莲”上花的纹饰,把花朵加大特征突出,减弱了植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鞋履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doc)为本站会员(少林足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