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一章制图的基本规定教学时数:1学时课t1-1图纸幅面和格式教学目标:1、r解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2、掌握标网栏位置、格式与内容。教学重点:1、基本幅面:2、标题栏和明细栏。教学难点I标题栏和明细栏。教学方法I.讲授法教具I图纸作业,相关挂图教学步骤I(复习提问)什么叫图样?(引入新课)在绪论中我们学过了图样的定义和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而旦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所学的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那什么是图样呢,它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请大家思考一下(讲授新课)IT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的含义:GB:表示国标:TM689: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1468
2、9;1993:表示1993年发布使用的。,一、图纸幅面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X1.B:表示图纸的短边1.:表示图纸的长边1、基本幅Ifii2、加长幅面3、幅面尺寸的图示二、图框格式和尺寸1、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同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种格式。2、图框尺寸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用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三、标题栏和明细栏标轲栏一般应位r图纸的右下角.:IUJIi1.OUDKU(UC1XCIQ21QQ20号E(I-.11111ImI1Ct,吗央M12.(4cr)WXIMSh8
3、wr四、看图方向的规定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为J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巩固殊习)让学生练习画边框和标题栏、明细栏。(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里大家弄清国标所规定的几种图幅和图框格式,以及标题栏和明细栏的画法。作业布)课堂作业,I.简述GB/TM689-93的含义12、图纸幅面有哪三种。课后作业:画出标题栏和明细栏。教后感:教学时数:2学时课f1.:1-2比例教学目标:1、r解画图时常用的比例以及选择比例的原则:2、掌握图样上字体的书写等国家标准.教学重点:1、比例的概念:2、长仿宋体字的节写。教学难点:长仿宋字的书写教学方法I.讲
4、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教具:.图纸作业,相关挂图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幅面代号有哪几种?2、标题栏、明细栏有哪些规定?(引入新爆)(讲授新课)1-2比例(GB/T14690-1993)一、术语比/圈嬖与其曲酬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1、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2、放大比例3、缩小比例二、比例系列三、标注方法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1)比例符号应以“:表示:(2)比例一般应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必要时可以作如下处理:(A白B-B四、选择画的丽丽至了1、当表达对象的形状豆杂程度和尺寸适中时,一般采用原值比例1:1绘制:2,当表达对象的尺寸较大时
5、应采用缩小比例,但要保证更杂部位清晰可读;3、当表达对象的尺寸较小时应采用放大比例,使各部位清晰可读:4、尽量优先选用表1-3中的比例。5,选择比例时,应结合幅面尺寸选择,综合考虑其最佳表达效果和图面的审美价值。1-3字体(GB/T14691-1993)一、基本要求Si1、书写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要、第西清是、间隔均匀、蜴叫2、字体高度(三)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14,20按照2的比率递增(字宽与字面之比为2:3,字高代表字体的号数):3、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mm,其字宽为h/一4、字母和板字分A型和B型:5、字母和数字可以写成斜体和
6、直体:6、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角等的数字和字母,一般应采用小一号的字体。二、字体示例(巩固练习).练习书写仿宋体字(课堂小结)通过对图幅比例、字体标准的学习,大家应弄清字体的相关知识,特别要强调的是大家要搞清比例是谁与谁之比,课后要多花点时间,刻苦训练仿宋体字的书写技能技巧,一定要去做,决不能敷衍了事,.(作业布置)课堂作业I1、什么叫做比例?比例分为哪:种?2、国标中对字体有哪些规定?3、习题集P11-1-1Pi1-1-2课后作业,选择比例的原则是什么?教后感:教学时数:2学时课f1.:1-4图线(GB/T174501998、GB/TM57.1984)教学目标:熟悉图线的种类,线型应
7、用及画法教学点:各种图线的使用教学难点t用:角板、圆规绘制各种图线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教具;.挂图教学步(复习提问)1、简述比例的概念。2、解释GB/T14689-93的含义。(弓I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图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那么绘制图样的线条到底仃哪儿种?如何绘制才符合国家标准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共同学习的,也是大家必须掌握的(讲授新课)1-4图线(GB/T174501998,GB/T4457.41981)一、基本线型(表1-5)二、图形的尺寸.图级分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d可在0.52mm之间选择,细线的宽度为b2.三、图我的应用(表1-6)四、图线的西法1、间隙除
8、非另有规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得小于0.7mm,2、相交虚线以及各种点画线相交时应恰当地相交于线,而不应相交于点或间隙。3,图线接头处的画法4、图线重登时的画法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图线重受时,应按以下顺序优先画出所需的图线:可见轮廓线一不可见轮航线一轴线和时称中心线一双点画线.五、作图演示(巩固练习)抄画书中图I-IOs1-12,进行绘制练习。(课堂小结)1、图线的种类2、图线画法中的注意事项(作业布置)课堂作业:1、抄画书图IT0、1-12课后作业:习题集Pn1-2-1教后感:教学时数:3学时课f1.:1-5尺寸注法(GB/T4458.4-1984、GB/T16675.2-1996)教学
9、目标:1、使学生建立。机械制图3国家标准中有关尺寸标注的基本概念:2、华提尺寸界线、尺寸线及箭头的正确画法:3、掌握最常用的几种尺寸标注法。教学重点:I、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尺寸数字的正确画法和注法;2、常用的尺寸注法。教学魔点:1、箭头的画法、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数字的书写部位和书写方向的正确使用;2、常用的尺寸注法。教学方法I.济授与练习相结合.教具:.板图,挂图教学步Uh(复习提问)1、什么是机械制图?2、什么是图样?3、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哪几种图线样式?其中细实线的用途仃哪些?(矶入痂果)(设疑导入)问:图样中物体的形状由图形来表示,那么物体的大小在图样上如何表现呢?大家想一下平时我们说大小
10、时是用什么来衡量的结论:图样中图形只能表示物体的结构形状,机件的大小是由尺寸来决定的,所以必须在图样中标注尺寸,但是尺寸在图样上如何标注呢?国标对之有什么样的规定呢?那么这一系列的问邈就是这一节课,我要和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1-5尺寸注法(GB/T4458.4-1984、GB/T16675.2-1996)一、基本规则(出示板图、挂图).I、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2、图样中的尺寸以充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如果使用其它单位,则需要说明相应的计量单位: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所示机件的最终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4、机件的每尺寸,般只标
11、注次,并应标注在反映结构最清晰的图上。二、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限1、尺寸数字(1)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2)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按图1.T5a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圉内标注尺J,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115b的形式标注。2、尺寸线(1)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用以表示所注尺寸的方向.尺寸线的终端结构有两种形式一一箭头和斜线两种:福头如图所示。(重点)Mi-Ib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时,同张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形式.3、尺寸界线(1)尺寸界线用
12、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用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用山,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2)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略超过尺寸线(通常以34mm为宜):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相垂直,但两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平行。三、常见的尺寸注法:1、圆的尺寸注法2、圆弧的尺寸注法(1)圆强的半径(2)圆强的长度3、球的尺寸注法S1.-W角慢尺寸数字的注写K1-24角度的尺寸界线与尺寸线的发5、小尺寸的标注施TT#才老产f2的W卡0;)-25尺寸的打HM”.6、对称图形尺寸注法胫1-就trra7、光滑过渡处的尺寸注法aI三4BnfU8、正方形结构的尺寸注法11.2XI9、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1)在
13、进行尺寸标注时,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2)标注参考尺寸时,应将尺寸数字加上帆括弧.31所示.先用试演啦法初步定出公切线的位置再移动三角板,使另一购翅砸心存切点教具:.绘图工具、挂图、板图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什么叫定形尺寸?2、什么叫定位尺寸?3、什么叫基准?4、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骡是什么?(讲授新课)2-7平面图形的画法四、绘图前的准备工作1、绘图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工具a、准备好画图用的仪器和工具:b、用软布把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擦干净:c、按照要求削好铅笔:a)粗实线用B的铅箔,按宽度d削成扁平或圆锥状:b)虚线、细实线和点划线用H或2H的铅笔,按b/2
14、削制:c)写字用HB的铅笔削成圆惟状。(2)整理工作地点(3)固定图纸2、底稿的画法和步骤(1)画出图框线和标题栏:(2)画出主要基准线、轴线、中心线和主要轮廊线,按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的顺序依次进行绘制工作,直至完成图形:(3)画尺寸界线和尺寸线:4)仔细检查底稿,改正图上的错误,轻轻擦去多余的线条。3、描深底稿的方法和步骤(1)要求:线型正确、粗细分明、连接光滑、图面整洁(2)步骤:a、描深图形:a)先曲后直,保证连接光滑:b)先细后粗,保证图面清洁,提高效率:C)先水平(从上到卜),后垂、斜(从左到右先垂后宣);d)先小(例弧半径)后大,保证图形准确,b、描深图框线和标题
15、栏:c、画箭头,标注尺寸和填写标题栏;d、修饰校对,完成全图。2-8徒手画图一、直线的画法画直线时,可先标出直线的两端点,然后执笔悬空沿直线方向比划一下,掌握好方向和走势后在落笔画线。二、常用角度的画法画45、30、60等常用角度,可根据两直角边的比例关系,在两直解:分析:图4-2a为长方体的三视图。长方体共有八个顶点,用坐标确定各个顶点在其轴测图中的位置,然后连接各点的棱线即为所求。作图步骤:(1)在三视上定出原点和坐标轴的位置。设定右侧后下方的梭角为原点,X、Y,Z轴是过原点的三条梭线,如图4-2a所示。(2)用30的三角板画出三根轴测轴,在X轴上量取物体的长1.在Y轴上量取宽b:然后由端
16、点I和H分别画出X、Y轴的平行线,画出物体底面的形状,如图4-2b所示.(3)由长方体底面各端点画Z轴的平行线,在各线上量取物体的高度h,得到长方体顶面各端点。把所得各点连接起来并擦去多余的棱线,即得物体的顶面、正面和恻面的形状,如图4-2C所示。.(4)擦去轴测轴线,描深轮廊线,即得长方体正等轴测图。学生练习:画出垫块的正等轴测图。分析:图4-3所示的垫块为个简单的组合体,是由两个长方体与个三棱柱组合而成的.只要画出底部长方体后,应用福加法就可得到它的正等轴测图。作图步骤:(1)使OZ轴处于垂直位置,0X,OY与水平成30:根据三视图尺寸(图4-3a)画出长方体的正等轴测图,如图4-3b所示
17、2)根据图示的相对位置,,画出上部长方体竖板与中央部位的三棱柱,如图4-3c所示。(3)擦去不必要的图线,描深轮廓线,即得垫块的轴测图,如图4-3d所作图步骤:(1)确定X、Y、Z轴的方向和原点O位理在例视圆的外切正方形中,切点为1、2、3、4,如图4-4a所示。(2) Bi出顶圆的轴测图。先画出轴测轴X、Y、Z,沿轴向可直接量得切点1、2、3、4。过这些点分别作X、丫轴向的平行线,即得到正方形的轴测图菱形,如图4Tb所示.(3)过切点1、2、3、4作菱形相应各边的垂线。它们的交点6、0“6、0,就是画近似椭圆的四个圆心,0:、0,位于菱形的对角线上。C4)用四段恻弧连成椭恻。以0.1=0
18、2=0:3=(M为半径,以0;:、0,为例心,画出大圆弧12、34:以0,1=0,4=0,2=0.3为半径,以d、。,为圆心,画出大圆弧14、23,便完成顶E1.的轴测图(四心近似画法,如图44c所示.(5)选OZ轴与圆柱轴线重合,量圆柱体高度H,定出顶面和底面的圆心:再由顶面椭I网的四个回心都向下限度圆柱的高度距离,即可得到底面椭圆各个圆心的位置,并由此画出底面的椭恻(移心法),如图4-4c所示.(6)画出椭圆的轮廓素线,擦去多余的线条,描深轮廓线,即得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如图4Td所示。注意:在正等轴测图中,圆在三个坐标平面上的图形都是椭圆,即水平椭圆、正面椭圆、测面椭圆,它们的外切菱形
19、的方位有所不同.作图时应选好该坐标面上的两根轴,组成新的方位菱形,按照图44c顶面椭圆的作法,即得图4-5三向正等测图的画法(2)正等测图中圆角的画法.例:画出直角弯板正等测图。解:分析:图4-6a是直角弯板的三视图,它由底板和竖板组成,底板及竖2、选择视图(1)首先确定主视图。要求:主视图能较多的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点。即:尽量将物体组成部分的形状和相互关系反映在主视图上,并使主要平面平行于投影而,以便投影表达实体形状。(2)确定俯、左视图。3、选择比例、确定图幅根据物体的大小和图纸幅面尺寸的大小,注意大小要留有余地,以便标注尺寸、画标题栏和写说明书。4、布置视图布置视图时,要根据各视图每个方
20、向上的最大尺寸和视图间要留的间隙,来确定每个视图的位置。5、画底图(1)合理布局后,画出每一个视图相互垂直的两根基线:(2)按照组成物体的基本形体,逐一画出它们的三视图;a、从主视图到俯视图和左视图;b、先画主要组成部分,后面次要部分:c、先画看得见的部分,后画不见的部分;d、先画主要的圆和圆弧,后画直线。(巩固练习)看已知模型,分析并叙述其三视图的画法和步骤(模型如图所示)淙、%(课堂小结)1、简述作图步骤;2、强调绘制三视图时的线型使用问题。.(作业布)课堂作业I习题集P1.S5-6-1课后作业:习题集已5-6-1教后感:教学时数:2学时课S:5-6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教学目标:1、明确尺寸标
21、注的基本要求:2、掌握尺寸标注步骤。教学堂点:尺寸的分类与标注。教学难点:尺寸基准的选择。教学方法I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具:挂图、示教板教学步惠:(复习提问)1、组合体作图的主要步骤。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哪几种?(引入新课)视图只能表达物体的形状,而物体的大小则由图样上标注的尺寸来表达.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讲过,那么在三视图中如何进行尺寸的标注工作呢?(讲授新课)5-6组合体的尺寸标注一、基本要求3、正确: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4、完整:所注各类尺寸应齐全。5、清晰: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看图。二、尺寸的种类1、定形尺寸:表示各基本几何体大小的尺寸。2、定位尺寸:表示各基本形体的相对
22、位置的尺寸。3、总体尺寸:表示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三、基本方法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四、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五、尺寸布置1、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和有关的定位尺寸,要尽量标注在一个或两个视图上,便于集中标注看图:2、尺寸应注在表达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避免标注在虚线上:3、对称结构的尺寸,一般应按照对称要求进行标注;4、尺寸应尽量标注在视图的外边,布置在两个视图之间;5、园的宜径一般注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圆弧的半径应注在投影为圆孤的视图上;6、平行并列的尺寸,应使较小的尺寸靠近视图,较大的尺寸依次向外分布,以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交错。1区,Hj
23、八)底板的尺寸(b)套筒和圆凸台的尺寸臂苴盍年一一一一,由行尺寸标注。(课堂小结)1、尺寸的种类:2、尺寸标注的思路、方法和步骤.分解组合体各形体的三视图一一逐个标注各形体的定形定位尺寸一一标注总体尺寸对所注尺寸作相应的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作业布置)课堂作业:习题集Pe、Pa课后作业:习题集Pw教后感,(学时数:4学时课Si5-7看组合体视图教学目标:学习研究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掌握由图形到形体这一空间5-7看组合体视图一、形体分析法1、形体分析法的概念:是根据视图的特点和基本形体的投影特征,把物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形体,分析出组成形式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b)形
24、体I的投(C)形体口的投取分析(d)形体m的投影分析储)轴承座的立体分婚图(f)轴承座的立体田图5-16轴承座的看图方法2、形体分析法的分析步骤:,其紧固件组有螺栓、螺母、垫圈川成,通常按比例i法.螺栓连接的查表画法1)根据紧固件蝶检、蝶母、垫圈的标记,在有关标准中,查出它们的全部尺寸。2)确定螺栓的公称长度1.1.0I+。2+h+m+as取0.203d螺栓连接的比例画法为了提高画图速度,摞栓连接可按比例关系行图,主要以螺栓公称口.径为依据,但不汨把按比例关系计算的尺寸作为蝶纹紧固件的尺寸进行标注。(3)绘制螺纹紧固件连接装配图,应遵守下列基本规定:两零件相接触表面画一条线,否则应画两条线。相
25、邻两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方向相同而间隔不等。而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间隔不论在哪一视图中均应一致。找到定形、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分析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等内容,注意它们与尺寸精度的关系。4、综合考虑把读懂的结构形状、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等内容综合起来,就能比较全面地读懂这张零件图。二、读零件图举例以下图为例读懂零件图1、读标题栏零件的名称是壳体,属箱体类岑件。2、分析视图,想象形状该壳体较为曳杂,用主、俯、左三个基本视图和一个局部视图。主视图是全剖视图,用单一的正平面剖切,主要表达内部形状。俯视图是全剖视图,用两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表达内形和底板的形状及孔的分布情况。左视图和局部
26、视图除了采用一个局部例视表达惚平孔外,主要用来表达机件外形及顶面形状。由形体分析可知:壳体主要由上部的主体、具有多个沉孔的上、下底板以及左右凸块组成。除了凸块外,本体及底板基本上是回转体。3、 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分析图上所注尺寸可以看出:长度方向尺寸基准,是通过主体圆筒轴线的侧平面;宽度方向尺寸基准是通过壳体的主体轴线的正平面;高度方向尺寸基准是底板的底面。从这三个尺寸基准出发,可看出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就可以完全读懂这个壳体的形状和大小。在分析技术要求方面,应该对零件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进行分析,另外还应注意文字叙述的技术要求。4、 综合考虑把上述各项内容综合起来,就能得出对于这个
27、壳体的总体概念。第9章装配图一、本章点:!.装配图的主要内容.2 .绘制袋北图时的视图选择,3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二、本章难点:1 .装配图表达方案的确定;2 .读装配图:3 .由笠毛图拆画零件图.三、本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纺正确处绘制和闽读中等更杂的奘配图,在绘制装配图时做到:友达合埋,视图选择恰当,能够正确合理地标出必要的尺寸.并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四、本章内容,第9章装配图奘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和各零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等内容的图样,在设计机器时,首先要根据设计意图绘制装配图,然后再拆画写件图。9-1装配图的内容装鼠图主要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构造、各祖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具备五项基本内容:1 .一组图形采用各种表达方法来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级、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2 .必要尺寸主要是标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总体的大小、零件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安装时所必要的尺寸。3 .技术要求用文字说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检验、调试要求以及使用规则.4 .标避栏标时栏表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弟麻、绘图比例和图号等.5 .明细栏和零件的序号明细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