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文库! | 帮助中心 三一文库31doc.com 一个上传文档投稿赚钱的网站
三一文库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工作总结>
  • 合同范本>
  • 心得体会>
  • 工作报告>
  • 党团相关>
  • 幼儿/小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经济/贸易/财会>
  • 建筑/环境>
  • 金融/证券>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增加值计算方法介绍.ppt

    • 资源ID:4146218       资源大小:268.50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增加值计算方法介绍.ppt

    增加值计算方法介绍,一、什么是增加值 二、计算增加值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三、企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四、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五、计算和使用增加值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什么是增加值,(一)增加值及相关概念 1、增加值的概念 增加值: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在会计核算资料齐全的条件下,任何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均可按一定的方法计算增加值,包括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 将一个行业所有常住生产经营单位的增加值加总得到行业增加值。将一个地区所有常住生产经营单位的增加值加总,加上居民住房的虚拟折旧,得到地区生产总值(GDP)。将一国所有常住生产经营单位的增加值加总,加上居民住房的虚拟折旧,就可以得到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评价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的一个指标。所以说,增加值与GDP是同口径的指标,只是所指范围不同。 因此,生产单位的增加值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增加值核算是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对于宏观经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2、与增加值相关的概念 (1)常住单位 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则称之为我国的常住单位。,经济领土:一级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对于国家而言,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位于国际水域,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在国外的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对于国家内的地区而言,指该地区的行政管辖区域。 经济利益中心: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拥有一定的经济活动场所,如住房、厂房;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规模;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因此,在一个地区行政区划内满足经济利益中心的条件的单位,就可以称之为这个地区的常住单位。其创造的增加值就应属于该地的经济总量。 对常住单位判断,对于计算一个地区的GDP和一个行业的增加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本地不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创造的增加值不能计入本地的经济总量。对一个企业而言,我们一般直接计算整个企业的增加值,而不考虑它在几个地区具有利益中心,只是在计算地区生产总值的时候按照一定方法剔除非本地的增加值。,(2)对于“生产”的理解 生产:就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转换或消耗货物和服务投入,创造货物和服务产出的过程。 生产的范围: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包括销售的和库存产品);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包括自产自用);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因此,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包括对外提供的货物和自产自用的货物,而服务的生产,则基本上限于对外提供的部分。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则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的自给性服务是指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如清扫房屋、做饭、照顾老人、教育儿童等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是非经营性,但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来讲,这一类单位仍然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也是“生产”活动,同样创造增加值。,(3)估价原则,估价方法 两种价格 (1)生产者价格:包括发票上列的增值税,不包括运输费和商业附加费。 (2)购买者价格:包括发票上列的增值税、运输费和商业附加费。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交易、资产和负债的记录价格,遵循以下规定:凡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都按交易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来估价;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如同一机构单位内部的交易(如自制设备、自给性消费等),按市场上相同货物和服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来估价。 具体说: 总产出一般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在制品、非市场性产出、自给性产出按生产成本计算。 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4)记录时间原则,原则上,每笔交易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确定记录时间,即交易在债权和债务发生、转移或取消时记录。交易者双方应该在同一时点进行记录。,(二)如何理解增加值一个例子,从这个例子来看,总产出相当于生产单位生产货物(或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相当于生产货物(或服务)过程中对外支付的费用,而增加值相当于生产者当期生产的产品价值扣除对外支付的、消耗掉的货物或服务价值的余额(不扣除折旧),也就是生产者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固定资产折旧)。,从分配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企业、个人和政府三个经济主体对生产成果的初次分配所得。其中,折旧和营业利润为企业所得,工资为个人所得,主营业务税金为政府所得,三者合计就是整个社会的所得。 因此,相比其他财务指标来说,增加值是一个最理想的用来反映整个社会创造的新增价值的指标,也是一个最适合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是一个宏观经济的概念。,1、增加值与几个主要财务指标的联系与区别,增加值与总产值(经营收入) 增加值是企业的总产值(经营收入)的一部分,一个企业的总产值(经营收入)包含有其他企业创造的增加值。总产值(经营收入)表示的是生产经营规模,增加值表示新创造的价值。 增加值与企业利润 营业利润只是增加值的一部分,某些成本费用项目虽然在计算利润的时候予以扣除,但却是增加值的一部分。,2、增加值是一个反映宏观经济的统计指标,与总产出相比,增加值扣除了总产出的重复部分,有利于真实反映整个社会的经济成果。从分配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企业、个人和政府三个经济主体对生产成果的初次分配所得。其中,折旧和营业利润为企业所得,工资为个人所得,主营业务税金为政府所得,三者合计就是整个社会的所得。因此,相比其他财务指标来说,增加值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用来反映整个社会创造的新增价值的指标,也是一个最适合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是一个宏观经济的概念。,对于增加值是一个宏观概念,还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 实际上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是没有增加值这一指标,而部分统计报表是有这一指标。这是因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反映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成本和效益,反映微观经济;而增加值作为一个统计指标,目的是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结构和效益。 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碰见这样一些现象,投资者对一个上市公司的评价往往谈到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等根据财务指标计算出来的数据,不会用增加值,这是因为投资者主要关心的是企业的盈利状况,而不关心它能解决多少就业、能提高多少员工收入、能创造多少税收。而在一些政府的年终总结里面,经常会见到增加值的描述:如:今年引进的企业创造了多少增加值等等。这是因为,如果把利润作为企业的获利情况的话,政府更加关心的是企业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包括企业、政府、个人三个主体的“获利”情况。所以我们说,增加值是个宏观经济概念。,二、增加值的基本方法和公式,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计算增加值的方法可归为两种: 从生产的角度: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从分配的角度来看: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一)生产法相关概念,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1、总产出:指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提供服务的价值,既包括了核算期内新增加的价值,也包括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它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出以生产者价格计算。,2、中间投入: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中间消耗的货物指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货物(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入增加值)。中间消耗的服务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对企业外部支付的各种服务费用,如运输费;不包括对内支付的服务费用,如员工工资等。三大期间费用中(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销售)费用),一部分属于中间投入,也有一部分计入增加值(折旧费、管理费里面的工资、工会费等)。,(二)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费、实物报酬,各种补贴(如出差补贴)、津贴以及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即劳动者报酬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货币性工资, (2)实物性工资, (3)社会保险费。,需注意的是,劳动者报酬不仅包括在职劳动者的报酬,还包括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另外对于个体生产者而言,其劳动报酬与经营利润是混在一起的,不易区分,因此通常把劳动者报酬和经营利润混合在一起全部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劳动者报酬与会计上的应付工资不同,它比应付工资的范围更广,以会计核算科目来说,劳动者报酬除了应付工资外,还包括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劳动保险等社会福利缴款,管理费用中的住房公积金以及以实物形式发放的工资。,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是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税主要有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转向收入、进口税、固定资产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排污费、教育费附加和水电费附加等(不包括所得税)。 生产补贴被看作负生产税,是政府对企业由于政策性原因而产生的亏损给予的财政补贴,是政府对生产单位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3、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因生产活动使用固定资产而耗损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各种类型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按会计上提取的折旧费计算;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计算虚拟折旧。 需要注意,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来计算,但是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方法来计算。,4、营业盈余:,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营业盈余与生产单位当期生产经营所获得的营业利润有相似之处,代表资本要素从当期生产中最初获得的报酬(税前利润)。,(三)增加值的简便计算方法,利用总产出乘以增加值率计算增加值。其中,增加值率是通过投入产出调查等专项调查计算出的行业增加值率,对于一个行业具有一定代表性,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稳定性。 增加值总产出×增加值率 中间投入总产出-增加值,1、优点:计算简单,易于操作 2、缺点: (1)增加值率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具有一定代表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误差较大。 (2)增加值率不能反映各种影响因素对增加值的影响。(如根据以前调查取得的增加值率不能反映由于油价迅速攀升造成的中间投入上升、增加值率降低)。 (3)无法计算收入法各组成部分,无法反映政府、企业、个人三个主体在对增加值的分配关系。,三、企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不同,因此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增加值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企业来讲,工业与非工业企业的计算方法也有一定区别。 (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二)非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1、生产法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1)总产出的计算 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 工业总产值指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提供服务的价值,既包括了核算期内新增加的价值,也包括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它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值以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并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本年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可根据会计“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有关资料取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为了使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中的物耗价值一致,以便同口径地计算工业增加值,规定本指标的计算原则是: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等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后的余额,如果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该指标为负值,企业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作为零处理。,(2)中间投入(中间消耗),工业中间投入指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消耗的外购物资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中间投入确认原则: A必须是从外部购入并已经计入工业总产出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自产自用的和外购未用的原材料)。 B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掉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包括本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等各种服务费。 可将工业中间投入进一步细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财务费用五个部分。其中直接材料、财务费用根据有关会计明细科目填报。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可采用倒扣法,即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分别扣除应扣项目。,中间投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财务费 其中:直接材料、财务费用从有关会计明细科目直接取得; 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用的摊销-直接或间接支付给个人的部分(如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差旅费中个人所得部分等)-支付给公共管理部门的各种税金、规费及其他费用,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山资源补偿费、排污费,(3)增加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主营业务应付工资总额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总额劳动、失业保险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工会经费×60%差旅费中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6.4)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实物报酬 A.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可以根据一定的系数计算 B. 实物报酬,(2)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包括:制造成本中的折旧费、营业费用的折旧费和管理费用的折旧费,(3)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排污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补贴收入,(4)营业盈余,营业盈余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工会经费×40%+补贴收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企业分摊的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产出利息净支出),(二)非工业企业(服务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企业中间投入的主要集中在制造成本中,这一部分的会计基础资料较为健全,易于取得。与工业企业不同,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分布在经营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中,直接计算中间投入工作量较大,也容易出现误差。因此,现行的服务业企业增加值计算一般以收入法为主,先计算总产出,再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最后用总产出减入法计算增加值得到中间投入。 从收入法的角度来看,计算服务业企业增加值的各个组成部分所需的会计资料在思路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的会计科目上有一定区别。,由于服务业包括的行业众多,各行业的经营活动有较大区别,其增加值计算方法也有较大差异。比如,一般服务业以经营收入作为总产出,而房地产业是以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作为总产出,批发零售业以毛利额作为总产出的主要部分。在这里,我们仅介绍一般服务业的增加值计算方法。 1、收入法增加值的计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劳动者报酬 包括的内容与工业企业基本类似。 劳动者报酬本年应付工资总额+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劳动、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2.7)+实物报酬 其中: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2.7)包括工会经费的60%和差旅费中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6.4),(2)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 (管理费用中的税金+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的部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0.9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4)营业盈余,营业盈余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合计)+工会经费×40%+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企业分摊的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产出利息净支出) 其中: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合计)营业利润 工会经费×40%+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2.7,2、生产法增加值的计算,(1)总产出 总产出主营业务收入(或营业收入) (2)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总产出-收入法增加值,四、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与服务业企业类似,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值计算一般以收入法为主,先计算总产出,再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最后用总产出减入法计算增加值得到中间投入。,(一)收入法增加值,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1、劳动者报酬 行政事业单位劳动者报酬人员支出+福利费+劳务费+取暖费+差旅费中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6.4)+(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助学金抚恤和生活补助) 2、生产税净额 行政事业单位生产税净额经营税金,3、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率(4%) 4、行政事业单位营业盈余 行政事业单位营业盈余收支结余×(经营收入+事业收入)÷本年收入合计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的法人单位一律不计算营业盈余,(二)生产法,1、总产出 行政事业单位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经营性结余 其中: 经常性业务支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助学金抚恤和生活补助就业补助费各种设备、交通工具及图书资料购置费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率(4) 经营性结余收支结余×(经营收入+事业收入)÷本年收入合计,2、中间投入,中间投入利用总产出和收入法增加值推算。 中间投入总产出收入法增加值,五、增加值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生产法与收入法的差异 理论上来讲,直接计算的生产法增加值与直接计算的收入法增加值应该是完全相等的,因为每一笔计入总产出的交易都可以分别划为中间消耗和收入法的四个部分。但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对企业的每一笔成本费用进行分解,准确划入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在实际工作中要达到这一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计算的增加值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二)增加值的现价与可比价,上述的增加值计算方法,均是以现行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当期价格)计算增加值。与上期相比,现价增加值价值量的变化,包含了价格变化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增加值的真实情况。当我们在讨论经济增长(增加值的增长)的时候,必须将物价因素予以剔除,反映真实的经济增长情况。剔除价格因素的方法,就是利用现价增加值除以价格指数,计算不变价(可比价)增加值。,(三)增加值的表述,1、不同统计范围的表述 一般我们对一个企业、行业来说,用企业、行业“实现了XX增加值的说法”;对一个地区来说,用地区生产总值(GDP);对一个国家来说,用国内生产总值(GDP)。 2、绝对量和增长速度的表述 一般谈绝对量用现价,谈增长用可比价格。 比如,2008年价格水平为上涨10:对于利润来说,2008年120万元,2007年100万元,我们可以说本年实现利润120万元,比去年增加20万元,增长20(包括了价格的因素)。对于增加值来说,2008年120万元,2007年100万元,我们可以说本年实现增加值120万元,比去年增加20万元,增长9.1(剔除了价格的因素110)。,

    注意事项

    本文(增加值计算方法介绍.ppt)为本站会员(少林足球)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

    三一文库
    收起
    展开